第二十一回 臨潼山上柴紹秦瓊談往事 長安城内李豹齊彪惹禍端
關燈
小
中
大
能手,根據瓊五的相貌身材和穿着打扮,畫出像來。
經過幾次修改,最後的畫像竟和真人十分相像。
然後又命工匠按畫塑像,在正殿中供奉。
開光的那一天,李淵親自帶領一家大小來廟中降香朝拜。
後來李淵把女兒李世賢許配給山西才子柴紹。
每年春秋兩季,李淵都命女婿柴紹到廟中照看修繕。
這一次柴紹奉命,一來照看廟宇,二來進京給嶽王楊素獻禮祝壽。
當下柴紹、秦瓊各把過去的事情叙述一遍,到現在柴紹才知道瓊五就是秦瓊,并非什麼瓊五大帝下凡。
他對秦瓊的見義勇為十分欽佩,萬分感激,又給齊國遠賠禮。
齊國遠把大嘴一咧,說:“原來是這麼回事呀!我還以為有仇人咒我二哥呢!這真是誤會。
”柴紹命人設筵款待秦瓊衆人。
秦瓊又命李如輝到山下把謝映登和仆從叫上山來。
大家開懷暢飲,談得甚為投機。
席間,柴紹問:“恩公不在山東,目下意欲何往?”“我奉節度使唐帥之命,進京給嶽王進獻壽禮!”“哎呀,真是無巧不巧,我奉嶽丈之命,也要進京去獻壽禮!咱們正好一路同行。
”秦瓊聽了大喜。
當晚住在廟裡,柴紹給李淵寫信,說明巧遇秦瓊及當年秦瓊相救等情,并沒有什麼瓊五大帝。
如今塑像已經打碎,廟宇如何處理,請嶽父斟酌決定。
信中還說和恩公秦瓊結伴進京去獻壽禮,讓家中不必惦念。
當夜六個人同宿在一間屋内,盡情暢談。
衆人見柴紹平易近人,滿腹文才,談吐不俗,十分敬佩。
次日早飯後,柴紹先打發總管攜帶信件出發回太原,又留下仆人照看廟宇,聽候李淵發落。
然後攜帶壽禮,和秦瓊等人動身進京。
一路上遊山觀景,說說笑笑,十分投機。
這天來到了京城長安。
齊國遠、李如輝初次進京,但見箭樓高聳,城高水深。
城内街道寬闊,市面繁榮,大街上車水馬龍,行人擁擠,兩個人可樂壞了。
他們東看看西瞧瞧,眼睛都忙不過來了。
王伯黨說:“二哥!我們在何處落腳?”秦瓊問柴紹怎麼辦,柴紹說:“一切聽憑恩公安排。
”秦瓊說:“我每次進京都住在西關大街張家老店,那裡幹淨寬闊,待人周到。
”謝映登說:“那就住在張家店吧!”衆人點頭。
秦瓊引路來到張家老店,掌櫃的熱情接待,讓大家住在跨院三間正房之内。
大家進到屋内,果然寬大整潔。
夥計打完洗臉水、漱口水,泡來香茶,挨個兒把水倒好,沖着秦瓊一笑:“大爺!最近官府有話,凡進京住店,一律要在店簿上登記備查。
沒有官憑路引,還不準登記,請衆位先登記吧!”秦瓊和柴紹各拿官憑路引到賬房登記已畢,然後進屋吃茶。
晚飯已畢,天色昏黑,夥計掌燈時,又通知說:“各位有事明日再辦吧!天一黑街上就警戒了,這幾天官府天天捉人,衆位千萬小心。
”秦瓊點頭說:“知道了。
”夥計退出去把屋門帶好。
秦瓊說:“咱們在路上也走乏了,早早歇息,明日去上壽禮。
”别人都沒有說什麼,惟獨齊國遠、李如輝兩個人心裡不痛快,心說:好容易盼着來到京城,打算好好逛一逛,誰知晚上還要警戒,真他娘的晦氣!兩個人嫌屋裡憋氣,來到院内轉遊。
正在這時候,忽聽見街上一陣馬蹄聲,緊接着有人高喊:“王駕千歲查街啦!王爺查街啦!”兩個人都聽見了,心想,能夠看看該有多好。
齊國遠一拉李如輝說:“哎!老李!咱倆這麼辦你看好不好?你先蹲下我踩着你的肩膀往外邊看看。
然後你再踩我的肩往外看,怎麼樣?”李如輝說:“好吧!”兩個人來到牆下,齊國遠站到李如輝肩上,李如輝扶着牆慢慢站起來。
齊國遠上半身露出牆外,兩手按着牆頭往外觀看。
但見街上家家關門閉戶,靜無一人,隻有一隊騎兵緩緩地從街上走過。
隊前對對紅燈開道,十分威嚴。
中央一匹白馬,金鞍玉辔,馬上端坐一位老将,身材魁偉,面如晚霞,銀髯灑滿前胸;頭戴大紅風帽,黃金抹額,頂梁門插着一朵紅纓;身披大紅風衣,内襯绛紫色團龍袍;腰橫寶劍,得勝鈎上挂着一條長槍;懷中抱着大令。
衛隊前呼後擁,好像衆星捧月一般。
齊國遠心說:這個老頭兒是誰呢?這麼威風凜凜。
想到這裡,不禁口中叫了出來:“好!真威風!”他這一喊不要緊,被騎馬的王爺聽見了。
這個王爺擡頭一看,發現牆上有一個人,靛臉硃眉,愣頭愣腦,懷疑他不是好人:“籲!”把馬帶住,高聲命道:“來人!把牆裡這個人拿下。
”“得令!”當兵的各拿刀槍,奔牆邊沖來。
齊國遠這時才知道自己惹了禍,心說:壞了!我怎麼喊出口來啦!想到這裡,扭頭想跑,他可就忘了自己是站在李如輝肩頭上的,這一邁腿不要緊,就聽“咕咚”一聲,從李如輝肩頭上摔了下來。
好像倒了一堵牆一樣,李如輝也叫他帶倒。
他們還沒有爬起來哪,就聽“啪啪”一陣急促的叫門聲。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經過幾次修改,最後的畫像竟和真人十分相像。
然後又命工匠按畫塑像,在正殿中供奉。
開光的那一天,李淵親自帶領一家大小來廟中降香朝拜。
後來李淵把女兒李世賢許配給山西才子柴紹。
每年春秋兩季,李淵都命女婿柴紹到廟中照看修繕。
這一次柴紹奉命,一來照看廟宇,二來進京給嶽王楊素獻禮祝壽。
當下柴紹、秦瓊各把過去的事情叙述一遍,到現在柴紹才知道瓊五就是秦瓊,并非什麼瓊五大帝下凡。
他對秦瓊的見義勇為十分欽佩,萬分感激,又給齊國遠賠禮。
齊國遠把大嘴一咧,說:“原來是這麼回事呀!我還以為有仇人咒我二哥呢!這真是誤會。
”柴紹命人設筵款待秦瓊衆人。
秦瓊又命李如輝到山下把謝映登和仆從叫上山來。
大家開懷暢飲,談得甚為投機。
席間,柴紹問:“恩公不在山東,目下意欲何往?”“我奉節度使唐帥之命,進京給嶽王進獻壽禮!”“哎呀,真是無巧不巧,我奉嶽丈之命,也要進京去獻壽禮!咱們正好一路同行。
”秦瓊聽了大喜。
當晚住在廟裡,柴紹給李淵寫信,說明巧遇秦瓊及當年秦瓊相救等情,并沒有什麼瓊五大帝。
如今塑像已經打碎,廟宇如何處理,請嶽父斟酌決定。
信中還說和恩公秦瓊結伴進京去獻壽禮,讓家中不必惦念。
當夜六個人同宿在一間屋内,盡情暢談。
衆人見柴紹平易近人,滿腹文才,談吐不俗,十分敬佩。
次日早飯後,柴紹先打發總管攜帶信件出發回太原,又留下仆人照看廟宇,聽候李淵發落。
然後攜帶壽禮,和秦瓊等人動身進京。
一路上遊山觀景,說說笑笑,十分投機。
這天來到了京城長安。
齊國遠、李如輝初次進京,但見箭樓高聳,城高水深。
城内街道寬闊,市面繁榮,大街上車水馬龍,行人擁擠,兩個人可樂壞了。
他們東看看西瞧瞧,眼睛都忙不過來了。
王伯黨說:“二哥!我們在何處落腳?”秦瓊問柴紹怎麼辦,柴紹說:“一切聽憑恩公安排。
”秦瓊說:“我每次進京都住在西關大街張家老店,那裡幹淨寬闊,待人周到。
”謝映登說:“那就住在張家店吧!”衆人點頭。
秦瓊引路來到張家老店,掌櫃的熱情接待,讓大家住在跨院三間正房之内。
大家進到屋内,果然寬大整潔。
夥計打完洗臉水、漱口水,泡來香茶,挨個兒把水倒好,沖着秦瓊一笑:“大爺!最近官府有話,凡進京住店,一律要在店簿上登記備查。
沒有官憑路引,還不準登記,請衆位先登記吧!”秦瓊和柴紹各拿官憑路引到賬房登記已畢,然後進屋吃茶。
晚飯已畢,天色昏黑,夥計掌燈時,又通知說:“各位有事明日再辦吧!天一黑街上就警戒了,這幾天官府天天捉人,衆位千萬小心。
”秦瓊點頭說:“知道了。
”夥計退出去把屋門帶好。
秦瓊說:“咱們在路上也走乏了,早早歇息,明日去上壽禮。
”别人都沒有說什麼,惟獨齊國遠、李如輝兩個人心裡不痛快,心說:好容易盼着來到京城,打算好好逛一逛,誰知晚上還要警戒,真他娘的晦氣!兩個人嫌屋裡憋氣,來到院内轉遊。
正在這時候,忽聽見街上一陣馬蹄聲,緊接着有人高喊:“王駕千歲查街啦!王爺查街啦!”兩個人都聽見了,心想,能夠看看該有多好。
齊國遠一拉李如輝說:“哎!老李!咱倆這麼辦你看好不好?你先蹲下我踩着你的肩膀往外邊看看。
然後你再踩我的肩往外看,怎麼樣?”李如輝說:“好吧!”兩個人來到牆下,齊國遠站到李如輝肩上,李如輝扶着牆慢慢站起來。
齊國遠上半身露出牆外,兩手按着牆頭往外觀看。
但見街上家家關門閉戶,靜無一人,隻有一隊騎兵緩緩地從街上走過。
隊前對對紅燈開道,十分威嚴。
中央一匹白馬,金鞍玉辔,馬上端坐一位老将,身材魁偉,面如晚霞,銀髯灑滿前胸;頭戴大紅風帽,黃金抹額,頂梁門插着一朵紅纓;身披大紅風衣,内襯绛紫色團龍袍;腰橫寶劍,得勝鈎上挂着一條長槍;懷中抱着大令。
衛隊前呼後擁,好像衆星捧月一般。
齊國遠心說:這個老頭兒是誰呢?這麼威風凜凜。
想到這裡,不禁口中叫了出來:“好!真威風!”他這一喊不要緊,被騎馬的王爺聽見了。
這個王爺擡頭一看,發現牆上有一個人,靛臉硃眉,愣頭愣腦,懷疑他不是好人:“籲!”把馬帶住,高聲命道:“來人!把牆裡這個人拿下。
”“得令!”當兵的各拿刀槍,奔牆邊沖來。
齊國遠這時才知道自己惹了禍,心說:壞了!我怎麼喊出口來啦!想到這裡,扭頭想跑,他可就忘了自己是站在李如輝肩頭上的,這一邁腿不要緊,就聽“咕咚”一聲,從李如輝肩頭上摔了下來。
好像倒了一堵牆一樣,李如輝也叫他帶倒。
他們還沒有爬起來哪,就聽“啪啪”一陣急促的叫門聲。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