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回 古刹谒老僧前塵頓憶征途逢響馬詭計堪驚

關燈
面塵土飛揚,有兩騎正向這邊馳騁而至。

    劍秋的馬在先,遂回頭和三人說道:“仔細着,響馬來了!” 正說話時,那兩騎已如旋風般跑到近身。

    四人留神瞧看,當先馬上乃是一個瘦長的少年,穿着一件青布長衣,手握一枝槟鐵長槍,腰懸弓矢;背後一個碩大的漢子,滿臉疙瘩,相貌奇醜,穿着一身黑衣,腰裡配着一對蘸金斧。

    各跨駿馬,騰躍而過,一刹那間,已望不見蹤影。

     玉琴道:“好馬!我們的花驢、龍駒可惜都不在此,不然倒可和他們馳騁一下。

    ”程遠道:“這兩個很象綠林好漢,不知到哪裡去的。

    ” 劍秋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由他們去吧。

    ”大家說着,慕蘭将手向後面一指道:“你們試看,又來了。

    ”劍秋瞧一眼說道:“這不是好意吧?我們快快預備。

    ”一邊拔出驚鲵寶劍。

    這時候,兩騎倏又從後面到臨,那青衣少年舉起手中長槍向四人喝道:“你們這夥人,就是荒江女俠等臭丫頭嗎?不要走,吃俺一槍!”說畢,呼的一槍,已向玉琴面門刺來。

     劍秋早已躍馬上前,将劍架住,那個疙瘩臉的漢子已抽出雙斧殺上前來。

    玉琴正要抵敵,程遠已掣出百裡劍搶上前接住便鬥。

    四人四騎,便在大道上樹林外邊捉對厮殺起來。

     玉琴和慕蘭都拔出兵刃在旁觀戰,見那青衣少年使開長槍,上下左右都是槍花,如怪蟒翻江,十分骁勇,幸虧劍秋的劍術不比尋常,化作一團青光,足夠抵擋得住。

    還有那個黑衣漢子的雙斧,也是十分了得的,真是棋逢勁敵,殺得難解難分。

    玉琴覺得這少年槍法精妙,有良将之材,卻在綠林中為盜,埋沒天才,未免有些可惜了。

     彼此鬥了九十餘合,那少年見劍秋的劍術無懈可擊,心裡暗暗佩服。

    劍秋一心想要取勝,得個隙,乘少年一槍刺入時,把驚鲵劍迎着他的槍杆隻一削,隻聽嗆的一聲,那少年的槍已被寶劍削作兩截,手中拿着剩下的半段槍杆,遂說一聲:“果然厲害!”将馬一拎,跳出圈子,回頭便走。

     那使斧的漢子也殺不過程遠,跟着退下。

    劍秋和程遠追上去時,那少年已把槍杆丢了,從腰際抽弓拈矢,回身觑準劍秋,一箭射來。

    劍秋把劍一擊,一枝箭早已撲的堕落馬前。

    接着弓弦響處,第二枝箭又來,劍秋把頭一偏,讓過那箭,第三枝箭又到。

    這是少年擅射的連珠神箭,饒劍秋避得快,而馬腹上已中一箭,那馬直跳起來,把劍秋掀落于地。

     玉琴大驚,慌忙上前援救。

    劍秋早站起來,說道:“不要緊,我中了他的暗算,幸沒有傷。

    ” 玉琴已着了惱,挺着寶劍向少年追去,嬌聲說道:“你不要放箭射人,敢和我荒江女俠鬥三百合嗎?” 在這時,前面塵土又起,又有兩騎飛奔而來。

    慕蘭暗想,必是盜黨來了,遂揚着雙刀來迎。

    劍秋也挺着寶劍,一同上前。

    隻見前面來的兩人就是前晚在旅店裡所見的那個少年和瘦子。

    劍秋喝問道:“你們是何方的響馬?膽敢白晝行劫!須知我們不是好欺的。

    ” 那少年早跳下馬來,向劍秋一揖道:“足下就是昆侖門下的俠士嶽劍秋嗎?還有這位荒江女俠,俺們都是久仰大名的。

    今日相見,三生有幸。

    俺們怎敢來劫奪呢?”劍秋聽這少年吐語溫和,不象是來尋厮殺的,便問道:“你們怎樣認識我等?方才交手的,是否你們的同黨?你們若不想劫奪行人,為什麼半途尋釁?” 少年笑道:“這是弟兄們誤會,請嶽爺莫怪!俺姓譚,排行第二,因俺善使鐵棍,人家都稱俺鐵棍譚二,一向在此牛頭山八裡堡安居,他們都是俺知己的弟兄,聚在一起。

    雖然是隐身草莽,但也不是不仁不義的盜寇。

    前日俺們自他處回鄉,在旅店中逢見諸位俠士,俺常聽人傳說荒江女俠和嶽爺等如何狀貌,便疑是嶽爺等了。

     又見店中水牌上寫着姓嶽、姓方等貴姓,但尚不敢冒昧趨谒。

    又因急欲回鄉,所以清晨動身便走,回到八裡堡。

    大家談起,深悔那晚沒有進見,遂先請兩位弟兄騎快馬相迎,我們随後也趕至。

    不料他們不聽俺的吩咐,魯莽從事,多多得罪,尚乞諸位俠士海涵勿責!” 這時候,大家都已停手,那個射箭的少年和黑衣漢子也早跳下馬來,走到劍秋的所在。

    鐵棍譚二指着劍秋對二人說道:“這位就是昆侖大俠嶽劍秋。

    我叫你們前來迎接的,怎麼不問個明白,遽爾動手,險些兒自取其咎?現在快些陪罪吧!” 二人都微微一笑,向劍秋唱個肥諾。

    譚二遂代他們介紹,方知那放箭的少年姓陸名翔,别号小子龍,那個使闆斧的黑衣漢子姓何,人家因他生得滿面疙瘩,所以都喚他何疙瘩,還有那個和譚二同來的姓餘名自異,别号瘦猴。

    劍秋也代玉琴、程遠、慕蘭等介紹一過。

    譚二又向蕭慕蘭說道:“姑娘可是衛輝府雲中鳳蕭進忠老英雄的女兒嗎?” 慕蘭答道:“正是。

    請問你怎樣知道我的底細?” 譚二道:“先兄譚邦傑數年前曾到蕭老英雄府上拜訪,相聚數日而歸,曾和我說過你們父女倆的本領高強,非常欽佩,現聞芳名,所以一想便着。

    但不幸先兄于去年病故了。

    ” 慕蘭也聞得她父親的朋友确有譚邦傑這人,也是江湖上一位豪傑,所以深信不疑。

    譚二又向劍秋說道:“俺們和諸位俠士雖然萍水相逢,而一向景慕,前面正是八裡堡,敢請諸位到俺們莊上去一叙,俺們敬備濁酒,願為諸位洗塵,千萬勿卻!” 劍秋聽譚二說話很是謙恭,非粗暴俗子可比,自己若不答應前去,一則辜負了人家的美意,二則反被他們嗤笑我們膽小如鼠,不敢前去。

    遂向玉琴、程遠等臉上瞧瞧,覺得他們并沒有不贊成的樣子,所以立即允諾。

    譚二等十分欣喜。

     因劍秋的馬已被陸翔射倒,所以陸翔的坐騎讓給劍秋坐,他自己步行随後。

    譚二當先引導,衆人按辔徐行。

    朝前行了裡多路,度過一頂石橋,沿着小溪向南轉彎,穿過一個林子,隻見前面一帶很高大的莊院,且有兩座碉樓,形勢十分雄偉。

    一行人到得莊門前跳下馬來,有不少莊丁左右排列着,很恭敬地迎接。

    譚二吩咐将莊門開了,招請劍秋等入内。

    莊中很是寬敞,房屋富麗。

    大家到一個廳堂上坐下,左右獻過香茗,譚二重又對劍秋說些欽慕的話,劍秋也就問他們在這裡的情形。

     譚二道:“人家都說山東道上響馬怎樣強暴,但是也有分别的。

    譬如我們在這裡八裡堡行俠仗義,結識天下豪傑,江湖上凡有窮困落魄的人,無不盡力援助。

    先兄譚邦傑在日,黃河以北,很有賢名,所以俺們并非那些嘯聚山頭殺人放火的土匪可比。

    我們殺的是貪官污吏,劫的是富商大賈,貧弱的非但不去害他,反而要周濟他,因此附近四鄉反較他處來得安靜,别的綠林中人也不敢觊觎了。

    俺們久慕荒江女俠和嶽爺的大名,常欲一見,而苦沒有機會。

    今番湊巧在途中遇見,所以奉請諸位來此一聚,幸蒙諸位惠臨,俺們非常光榮的。

    ” 劍秋聽譚二如此說,也覺得他們不失為江湖俠義之流,想起了螺蛳谷、龍骧寨兩處正在網羅豪傑,譚二等雖是綠林中人,卻和烏龍山、抱犢崮、洪澤湖等草寇有上下床之分,不如代他們聯絡聯絡,将來也可多幾位同志。

    于是将袁彪、李天豪等伏處草莽,志謀革命等事告訴給譚二等衆人聽,譚二等表示贊成之意,願意他日到關外去一行。

     談了一刻,莊丁早将酒筵擺上,譚二遂請四人上坐,譚二等四人坐在下首相陪。

    斟過酒,小子龍陸翔又誇贊劍秋的劍術神化,劍秋也稱贊陸翔的槍法厲害,射術精娴。

    譚二見劍秋等都不喝酒,他自己先舉起杯來,一飲而盡,把空杯向劍秋等一照,說道:“諸位難得到此,請暢飲數杯,不要客氣。

    ” 劍秋等見譚二先喝,知道沒有什麼壞意,所以大家也舉起杯來喝酒,又吃了二道菜。

    有一個莊丁把一壺燙好的酒送上來,譚二接過酒壺,代劍秋等又滿滿地各斟上一杯,說道:“俺們今日歡聚,真非偶然,俺們再要敬諸位一杯,務請諸位賞臉。

    這酒是有名的郁金香,請諸位多喝一杯,醉了便在小莊裡下榻也好。

    ” 劍秋道:“我們的酒量卻是有限,所以不能多飲。

    ”餘自異說道:“請諸位領情,幹了此杯!俺們都是快活。

    ”陸翔也高舉酒杯來再三勸飲。

    劍秋等難卻盛情,遂各舉起酒杯來,又喝了一個幹。

    莊丁又送上一道紅燒豬蹄的熱菜來,劍秋正要拿起筷子去吃菜,忽然覺得這座廳堂搖搖擺擺動起來,莫非自己頭暈?又瞧玉琴的臉上滿泛紅霞,目光也發出奇異之色,程遠和慕蘭都把一手撐着頭,自己不能做主起來,劍秋心裡大為奇怪。

    正在那時候,屏風後跳出一個女子來,手中握着三尺龍泉,不是别人,正是韓小香。

     劍秋知道不妙,方欲拔劍而起,韓小香卻笑嘻嘻地指着劍秋等四人道:“倒也,倒也!”劍秋、玉琴、程遠、慕蘭都覺得眼前天旋地轉的,腦海中一陣昏迷,一齊推金山、倒玉柱地仆倒在地。

     杯酒聯歡,陰謀暗伏,劍秋雖然精細,卻沒有料到這麼一着。

    此時他們四人已堕陷坑,仇人在前,更難幸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