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回 怪傑逐白浪妖物就縛将軍來黑夜淫婦伏誅
關燈
小
中
大
乎立足不住。
幸虧駕舟的都是熟谙水性的漁哥兒,衆人也态度鎮靜,所以沒有翻倒。
此時那老鼋吃不住羔羊,怒氣發作,擺動四足推動波浪向他們撲至。
史興觑個準,呼的一鋼叉飛去,正中老鼋的右足。
那老鼋吃了一叉,便向水底一沉。
史興喊一聲:“不要走!”奮身跳入波心,隻見相隔一丈多遠處,白浪不斷的湧起,如山頭一樣,水花飛濺在衆人的臉上。
衆人知道,史興已在水中和那老鼋狠鬥了。
玉琴便首先舉起玉手,擂起鼓來。
魏志尚和劍秋也擂鼓相助,後面船上的衆鄉民也一齊擊鼓鳴鑼。
岸上的觀衆大聲狂呼,真個是聲震天地。
此時已到了緊張的當兒,水波轟騰,奔鲸駭蚪,良久良久,不見史興出來,波浪更是洶湧。
史大嫂恐怕史興有失,橫着手中鵝翎銅刺,一翻身也跳入水裡去。
又隔了一些時候,岸上、船上齊發一聲歡呼,便見那頭老鼋四腳朝天的浮出水面上來,已是半死半活了。
跟着史興和史大嫂半身湧出水面,衆人又是一聲狂呼。
魏志尚便停了鼓,将一捆繩索抛到水中。
史興夫婦接着,便将老鼋的四足都用繩子縛住。
他們帶了繩子,踏着波浪回到船上來,衆人又是震天價喝一聲彩。
魏志尚向二人作揖、道賀。
于是大家返舟回鳌山。
那頭老鼋被史興等抛在船後,再也不能掙紮了。
衆鄉人生平罕見過這樣勇敢的人,大家搖着船,跟到鳌山來瞧瞧那頭已死的老鼋和斬鼋的壯士。
鳌山上,頓時熱鬧起來,魏家門前,戶限幾穿。
史興夫婦到裡面去換去了濕衣,走到草堂上來。
此時一批一批的觀衆蜂擁而來,指指點點,連玉琴等衆人話也不能講了。
魏志尚隻得請他們退去。
且把那老鼋懸挂在山前一株大樹上,好讓衆人觀看。
于是衆人又擁到那邊去看那老鼋了。
魏志尚把門關上,大家齊向史興夫婦道賀,稱贊史興夫婦的水性精通,為湖上除去了一害,功德非淺。
史興不會說客氣話的,雙足蹲起在椅子上,翹起大拇指說道:“那老鼋真是不容易斬掉的,不但它的力氣異常大,而又狡猾得很。
我險些兒被它在腿上咬一口,幸虧躲避得快,但我的褲子已被它撕去一條了。
後來我的渾家也來助戰,刺傷了它的前足,被我一叉刺入它的項中。
于是那畜牲才死在我們手中了。
” 劍秋道:“史大哥神勇絕倫,我在北方沒有見過象你這樣的水上英雄。
古時,有勇士古冶子,為齊景公斬鼋,河水倒流,人家都驚為河伯。
現在,史大哥也可說不讓古人獨擅于前了。
”衆人贊美了一番,史興夫婦非常高興。
這一天衆人仍在西鳌山住着。
晚上魏志尚又設宴款待,史大哥又喝得酩酊大醉,被史大嫂、杜五郎扶着回船去睡。
次日,劍秋等都要回西山去了,玉琴邀魏志尚同往西山一聚,魏志尚當然願意送他們前往,玉琴便去向魏母和孫氏告别,彼此頗有戀戀之意。
尤其是魏母很愛玉琴,不舍得她去。
然而也無法挽留,隻得堅邀重來之期。
女俠安慰了數語,說自己它日若到江南,一定要到鳌山來拜候起居。
對于魏志尚援救之恩,當永遠不忘的。
他們一行人遂離了鳌山,坐船回到西山。
大家聚在史大哥家中,忙得史興夫婦招待不疊。
歡聚了一日,劍秋、玉琴等便要到蘇州去。
史興夫婦和魏志尚也一齊随往。
夏聽鹂便留他們住在自己家中暢叙數天,一面派人護送姚氏回家。
這時橫山群盜殲滅的事已傳揚出去,不過大家都不明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略而不詳。
官廳方面也已派出了兵前去收拾一切,預備向上峰去報功。
劍秋等破了橫山,心願已償,恐怕久留在蘇,容易被人識破行藏,大家要想早動身;雲三娘卻想要到江西廬山去一遊,然後上昆侖訪晤一明禅師。
她很愛呂雲飛年少聰明,是個可造之材,意欲收為弟子。
把自己的意思告知劍秋,劍秋大為贊成,遂領呂雲飛拜雲三娘為師。
這真是呂雲飛求之不得的事,他心裡怎不喜歡!連韋虎和梁紅绡也都十分快慰,以為呂雲飛得着明師是很難得的機緣呢!呂雲飛此後遂要跟着雲三娘走了。
劍秋、玉琴卻要動身北上,回天津曾家村去,和毓麟、彩鳳等重逢,程遠要伴慕蘭回衛輝府,願意同琴、劍同行至山東,再行分手。
韋虎想起前日劍秋說的話,向劍秋詢問能夠介紹他到什麼地方去安身。
劍秋遂答道:“在河南洛陽地方,有一個劍俠名喚公孫龍,是我的朋友。
他助着他的親戚做洛陽府的,一向在那邊,聲名很好,前程遠大。
我可以修書介紹你到那邊去找個事做,前途未嘗沒有希望。
否則關外的螺蛳谷,塞外的龍骧寨,兩處也可安身,不過路程遠一些。
聽憑你喜歡到哪一處。
” 韋虎道:“我願往洛陽走一遭。
”劍秋道:“很好。
”立刻握筆做了一封書,和玉琴一同簽上名,給韋虎。
韋虎和梁紅绡早一日辭别衆人登程而去。
雲三娘帶着桂枝、呂雲飛也走了。
臨行時還向玉琴催詢婚期,玉琴卻低倒了頭,沒有确切地答複。
雲三娘叮囑他們回到了天津以後,不要多事,早些上昆侖山來。
她和禅師當為他們證婚,同圓好夢。
二人都答應了。
雲三娘去後,劍秋、玉琴、程遠、慕蘭四人也要離蘇。
史興夫婦再三苦留不住,魏志尚也覺有些黯然。
夏聽鹂和周傑又設宴餞行,大家灑淚而别,史興夫婦和魏志尚也就回轉太湖去了。
劍秋等四人離了吳下,到了鎮江,又去遊北固山和金、焦二山名勝。
玉琴瞧着長江裡的風帆沙鷗,不禁又想着太湖裡史大哥、史大嫂和魏志尚這三個人。
她在太湖裡雖然逢到極大的危險,而得識那三位怪傑是第一可喜之事。
自己和劍秋在麗霞島失散之後,生死未蔔,卻能琴、劍重逢,别後無恙,是第二可喜之事。
程遠、慕蘭以前和自己都是敵人,現在前嫌消釋,變成了同志,是第三可喜之事。
雷真人、火姑娘等邪教匪徒此番聚殲于橫山,而悍如獅虎的怪頭陀也已在嘉興被劍秋等誅掉,這是第四可喜之事。
可惜許多俊傑,在湖中聚首之後,卻又天南地北,各奔一方了。
大江東去,浪淘盡古今多少英雄?勝景登臨,卻又令人感慨系之了。
他們在鎮江遊了兩天,便渡江北上,又去遊覽揚州二十四橋的名勝。
一路沿着運河而上,因為玉琴喜歡陸行,所以大家都不坐船。
這一天相近淮安二十多裡了,天色漸暮。
他們是雇着牲口行的,那地方十分曠野,見前面松林裡露出一帶黃牆,大約那邊有個寺院。
行近一看,卻是一座半舊的關帝廟。
劍秋指着廟宇,回頭對玉琴說道:“大概今晚我們趕不上淮安城了,不如暫向這廟中借宿一宵吧。
” 玉琴心裡尚想趕至淮安,瞧着那銜山的紅日,答道:“我們再趕一程,也許來得及進淮安城。
現在天尚未黑,何必急于投宿呢?” 劍秋聽玉琴這樣說,也就不再勉強。
四人催動坐騎,騾夫緊緊跟着,又跑了十多裡路。
天色已黑下來了,牲口也跑得精疲力盡,估計到淮安尚有十多裡路,騾夫說道:“牲口跑不動了。
這裡黑夜不便行路,不如就此歇宿吧。
” 前面恰巧有一帶人家,袅起縷縷炊煙。
玉琴聽了騾夫的說話,也就不再堅持。
慢慢地跑到那裡,見有一個小小客棧,牆上寫着四個大字,名喚“平安旅店”。
5 劍秋和程遠首先跳下坐騎,玉琴、慕蘭也跟着躍下,将牲口交給騾夫,四人跨入店堂。
卻見黑黝黝的沒有燈光,劍秋便大聲問道:“店裡有人嗎?”卻沒有人答應。
程遠也高聲呼喊起來,裡面方有一人照着燭台走将出來,乃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店徒。
見了四人,問道:“客人可是宿店嗎?” 劍秋答道:“若不是來宿店,我們到此來做什麼?你們店裡為什麼冷冷清清,弄得這個樣子,裡面可有上房嗎?” 店徒答道:“有,有!”遂導着四人進内。
劍秋見裡面客房很少,隻有靠左的一間稍覺寬敞,房中有兩張床榻,勉強可以住宿。
本來這種小旅店是沒有什麼貴客居住的,所以肮髒得很,四人隻得委屈一些了。
大家在一張桌子邊坐下,将行李安放一邊。
那店徒便把燭台擺在桌子上。
窗上的紙已有幾處小洞,風吹進來,吹得燭影搖晃。
劍秋對程遠說道:“這裡的旅店比較蘇、杭一帶逆旅大不相同了。
”店徒站在一旁,便問:“客人可要用什麼菜?” 劍秋道:“瞧你們店裡的情形,也沒有什麼可吃的了。
你盡管把上等的酒菜拿來便了。
外邊那個騾夫,你可以開一個小房間給他住。
牲口也要喂料。
” 店徒答應一聲,退出去了。
隔了一歇,送上一壺茶和四隻茶杯進
幸虧駕舟的都是熟谙水性的漁哥兒,衆人也态度鎮靜,所以沒有翻倒。
此時那老鼋吃不住羔羊,怒氣發作,擺動四足推動波浪向他們撲至。
史興觑個準,呼的一鋼叉飛去,正中老鼋的右足。
那老鼋吃了一叉,便向水底一沉。
史興喊一聲:“不要走!”奮身跳入波心,隻見相隔一丈多遠處,白浪不斷的湧起,如山頭一樣,水花飛濺在衆人的臉上。
衆人知道,史興已在水中和那老鼋狠鬥了。
玉琴便首先舉起玉手,擂起鼓來。
魏志尚和劍秋也擂鼓相助,後面船上的衆鄉民也一齊擊鼓鳴鑼。
岸上的觀衆大聲狂呼,真個是聲震天地。
此時已到了緊張的當兒,水波轟騰,奔鲸駭蚪,良久良久,不見史興出來,波浪更是洶湧。
史大嫂恐怕史興有失,橫着手中鵝翎銅刺,一翻身也跳入水裡去。
又隔了一些時候,岸上、船上齊發一聲歡呼,便見那頭老鼋四腳朝天的浮出水面上來,已是半死半活了。
跟着史興和史大嫂半身湧出水面,衆人又是一聲狂呼。
魏志尚便停了鼓,将一捆繩索抛到水中。
史興夫婦接着,便将老鼋的四足都用繩子縛住。
他們帶了繩子,踏着波浪回到船上來,衆人又是震天價喝一聲彩。
魏志尚向二人作揖、道賀。
于是大家返舟回鳌山。
那頭老鼋被史興等抛在船後,再也不能掙紮了。
衆鄉人生平罕見過這樣勇敢的人,大家搖着船,跟到鳌山來瞧瞧那頭已死的老鼋和斬鼋的壯士。
鳌山上,頓時熱鬧起來,魏家門前,戶限幾穿。
史興夫婦到裡面去換去了濕衣,走到草堂上來。
此時一批一批的觀衆蜂擁而來,指指點點,連玉琴等衆人話也不能講了。
魏志尚隻得請他們退去。
且把那老鼋懸挂在山前一株大樹上,好讓衆人觀看。
于是衆人又擁到那邊去看那老鼋了。
魏志尚把門關上,大家齊向史興夫婦道賀,稱贊史興夫婦的水性精通,為湖上除去了一害,功德非淺。
史興不會說客氣話的,雙足蹲起在椅子上,翹起大拇指說道:“那老鼋真是不容易斬掉的,不但它的力氣異常大,而又狡猾得很。
我險些兒被它在腿上咬一口,幸虧躲避得快,但我的褲子已被它撕去一條了。
後來我的渾家也來助戰,刺傷了它的前足,被我一叉刺入它的項中。
于是那畜牲才死在我們手中了。
” 劍秋道:“史大哥神勇絕倫,我在北方沒有見過象你這樣的水上英雄。
古時,有勇士古冶子,為齊景公斬鼋,河水倒流,人家都驚為河伯。
現在,史大哥也可說不讓古人獨擅于前了。
”衆人贊美了一番,史興夫婦非常高興。
這一天衆人仍在西鳌山住着。
晚上魏志尚又設宴款待,史大哥又喝得酩酊大醉,被史大嫂、杜五郎扶着回船去睡。
次日,劍秋等都要回西山去了,玉琴邀魏志尚同往西山一聚,魏志尚當然願意送他們前往,玉琴便去向魏母和孫氏告别,彼此頗有戀戀之意。
尤其是魏母很愛玉琴,不舍得她去。
然而也無法挽留,隻得堅邀重來之期。
女俠安慰了數語,說自己它日若到江南,一定要到鳌山來拜候起居。
對于魏志尚援救之恩,當永遠不忘的。
他們一行人遂離了鳌山,坐船回到西山。
大家聚在史大哥家中,忙得史興夫婦招待不疊。
歡聚了一日,劍秋、玉琴等便要到蘇州去。
史興夫婦和魏志尚也一齊随往。
夏聽鹂便留他們住在自己家中暢叙數天,一面派人護送姚氏回家。
這時橫山群盜殲滅的事已傳揚出去,不過大家都不明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略而不詳。
官廳方面也已派出了兵前去收拾一切,預備向上峰去報功。
劍秋等破了橫山,心願已償,恐怕久留在蘇,容易被人識破行藏,大家要想早動身;雲三娘卻想要到江西廬山去一遊,然後上昆侖訪晤一明禅師。
她很愛呂雲飛年少聰明,是個可造之材,意欲收為弟子。
把自己的意思告知劍秋,劍秋大為贊成,遂領呂雲飛拜雲三娘為師。
這真是呂雲飛求之不得的事,他心裡怎不喜歡!連韋虎和梁紅绡也都十分快慰,以為呂雲飛得着明師是很難得的機緣呢!呂雲飛此後遂要跟着雲三娘走了。
劍秋、玉琴卻要動身北上,回天津曾家村去,和毓麟、彩鳳等重逢,程遠要伴慕蘭回衛輝府,願意同琴、劍同行至山東,再行分手。
韋虎想起前日劍秋說的話,向劍秋詢問能夠介紹他到什麼地方去安身。
劍秋遂答道:“在河南洛陽地方,有一個劍俠名喚公孫龍,是我的朋友。
他助着他的親戚做洛陽府的,一向在那邊,聲名很好,前程遠大。
我可以修書介紹你到那邊去找個事做,前途未嘗沒有希望。
否則關外的螺蛳谷,塞外的龍骧寨,兩處也可安身,不過路程遠一些。
聽憑你喜歡到哪一處。
” 韋虎道:“我願往洛陽走一遭。
”劍秋道:“很好。
”立刻握筆做了一封書,和玉琴一同簽上名,給韋虎。
韋虎和梁紅绡早一日辭别衆人登程而去。
雲三娘帶着桂枝、呂雲飛也走了。
臨行時還向玉琴催詢婚期,玉琴卻低倒了頭,沒有确切地答複。
雲三娘叮囑他們回到了天津以後,不要多事,早些上昆侖山來。
她和禅師當為他們證婚,同圓好夢。
二人都答應了。
雲三娘去後,劍秋、玉琴、程遠、慕蘭四人也要離蘇。
史興夫婦再三苦留不住,魏志尚也覺有些黯然。
夏聽鹂和周傑又設宴餞行,大家灑淚而别,史興夫婦和魏志尚也就回轉太湖去了。
劍秋等四人離了吳下,到了鎮江,又去遊北固山和金、焦二山名勝。
玉琴瞧着長江裡的風帆沙鷗,不禁又想着太湖裡史大哥、史大嫂和魏志尚這三個人。
她在太湖裡雖然逢到極大的危險,而得識那三位怪傑是第一可喜之事。
自己和劍秋在麗霞島失散之後,生死未蔔,卻能琴、劍重逢,别後無恙,是第二可喜之事。
程遠、慕蘭以前和自己都是敵人,現在前嫌消釋,變成了同志,是第三可喜之事。
雷真人、火姑娘等邪教匪徒此番聚殲于橫山,而悍如獅虎的怪頭陀也已在嘉興被劍秋等誅掉,這是第四可喜之事。
可惜許多俊傑,在湖中聚首之後,卻又天南地北,各奔一方了。
大江東去,浪淘盡古今多少英雄?勝景登臨,卻又令人感慨系之了。
他們在鎮江遊了兩天,便渡江北上,又去遊覽揚州二十四橋的名勝。
一路沿着運河而上,因為玉琴喜歡陸行,所以大家都不坐船。
這一天相近淮安二十多裡了,天色漸暮。
他們是雇着牲口行的,那地方十分曠野,見前面松林裡露出一帶黃牆,大約那邊有個寺院。
行近一看,卻是一座半舊的關帝廟。
劍秋指着廟宇,回頭對玉琴說道:“大概今晚我們趕不上淮安城了,不如暫向這廟中借宿一宵吧。
” 玉琴心裡尚想趕至淮安,瞧着那銜山的紅日,答道:“我們再趕一程,也許來得及進淮安城。
現在天尚未黑,何必急于投宿呢?” 劍秋聽玉琴這樣說,也就不再勉強。
四人催動坐騎,騾夫緊緊跟着,又跑了十多裡路。
天色已黑下來了,牲口也跑得精疲力盡,估計到淮安尚有十多裡路,騾夫說道:“牲口跑不動了。
這裡黑夜不便行路,不如就此歇宿吧。
” 前面恰巧有一帶人家,袅起縷縷炊煙。
玉琴聽了騾夫的說話,也就不再堅持。
慢慢地跑到那裡,見有一個小小客棧,牆上寫着四個大字,名喚“平安旅店”。
5 劍秋和程遠首先跳下坐騎,玉琴、慕蘭也跟着躍下,将牲口交給騾夫,四人跨入店堂。
卻見黑黝黝的沒有燈光,劍秋便大聲問道:“店裡有人嗎?”卻沒有人答應。
程遠也高聲呼喊起來,裡面方有一人照着燭台走将出來,乃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店徒。
見了四人,問道:“客人可是宿店嗎?” 劍秋答道:“若不是來宿店,我們到此來做什麼?你們店裡為什麼冷冷清清,弄得這個樣子,裡面可有上房嗎?” 店徒答道:“有,有!”遂導着四人進内。
劍秋見裡面客房很少,隻有靠左的一間稍覺寬敞,房中有兩張床榻,勉強可以住宿。
本來這種小旅店是沒有什麼貴客居住的,所以肮髒得很,四人隻得委屈一些了。
大家在一張桌子邊坐下,将行李安放一邊。
那店徒便把燭台擺在桌子上。
窗上的紙已有幾處小洞,風吹進來,吹得燭影搖晃。
劍秋對程遠說道:“這裡的旅店比較蘇、杭一帶逆旅大不相同了。
”店徒站在一旁,便問:“客人可要用什麼菜?” 劍秋道:“瞧你們店裡的情形,也沒有什麼可吃的了。
你盡管把上等的酒菜拿來便了。
外邊那個騾夫,你可以開一個小房間給他住。
牲口也要喂料。
” 店徒答應一聲,退出去了。
隔了一歇,送上一壺茶和四隻茶杯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