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回 飛觞醉月秘史初聞掃穴黎庭芳蹤遽杳
關燈
小
中
大
劍秋去相見,要留劍秋在島上共同計劃。
劍秋不好答應他,也不好向他拒絕,隻說自己須要去找得他的同伴,殺卻海盜,以複一镖之仇,然後心頭氣息,再定行止。
道人見他的意思很是堅決,便叫部下到浙江海面舟山群島那裡去訪問盜蹤,早日回來報信,打發了好幾個人去,且囑劍秋耐心等候。
劍秋當然隻得安居在瓊島了。
有一天,非非道人邀他一同坐着鎮海戰艦到海面去巡弋,劍秋本覺得無聊,出去海上寬散寬散,也是很好的事,自然應允。
瓊英和三個嬌婢也随着同往。
鎮海艦上挂着三道大帆,在洪濤中向前駛去,勢如奔馬一般,非常迅速。
劍秋和道人坐在船頭上,看着濤濤的巨浪,指點着遠近一點一點的島影,心裡覺得異常雄壯,然而一想着了玉琴,怅望大海,心裡又觸起許多憂煩。
這時,忽見南面有一艦外國的兵輪在海中鼓浪而行,煙囪裡黑煙縷縷,比較他們坐的鎮海艦快上數倍,而且龐大得很,船頭上隐隐安放着幾尊大炮,桅杆上懸着一面藍地紅條的國旗,向東邊開過去。
隔得不多時候,那兵輪早已不見,隻瞧見水平線上一縷黑煙罷了。
道人指着那黑煙的去處,說道:“這是歐羅巴洲英吉利國的兵輪,竟在這亞洲海面上耀武揚威地駛着,外國人的勢力漸漸侵略到中國來了。
你方才看他們的兵輪,不用人力,也不用風力,卻用着火力,開足了輪機,快得異乎尋常。
我們坐的鎮海艦,可算是帆船中的大王了,然而哪裡比得上人家的兵輪?倘然我們的兵船和他們的兵輪交戰起來,速度上已望塵莫及,豈能獲勝呢?況且他們的兵器又不是我們的刀槍弓箭可比,勝負之數不待戰而已定了。
我料數十年後,外人的軍備更要進步,中國若不急起直追,力求禦侮固邊之術,那麼不要說在我們的領海裡沒有我們翺翔的餘地,恐怕他們還要深入堂奧,撤我藩籬,喧賓奪主地将我國的王權盡行奪去啊!象滿洲那樣的颟顸無能,真是大可慮的。
所以我漢人先要努力革命,取回政權,方才可以維新圖強呢。
” 劍秋聽了道人的說話,很是感慨,點頭稱是。
天晚時回轉瓊島,道人又設宴款待劍秋。
次日道人便陪着劍秋在島上各處遊覽。
又次日,道人在海上閱兵,大小戰船一齊出來,在波濤中操練,軍容嚴整,真是有紀律之師,非烏合之衆。
劍秋對道人說了不少贊美的話。
道人道:“他日我若能驅此健兒到故國去逐走胡奴,那麼我志得酬,雖死不恨。
” 劍秋道:“我看滿奴的氣運已衰,我漢人中間很有許多志士,在那裡暗中進行革命的事業,隻可惜一般人民的頭腦還是不清楚,革命的思想尚未普遍,還要國内執筆之士在那裡鼓吹革命思想,灌輸入他們的腦中去,方才可以義旗一舉,四海響應。
” 道人說道:“不錯,我情願做一個陳勝,為革命前驅啊!” 劍秋道:“有志者,事竟成。
我預祝鄭王成功。
”閱兵回來,劍秋覺得鄭王很有雄才大略,無怪他要稱雄海上,不甘屈居人下,但是他的行為未免有些奇突,雖然說是醇酒婦人,大丈夫不得志于時,然而一個人要創造大業,若先沉緬酒色之中,那麼溫柔鄉裡也足夠消磨人的壯志啊!我瞧他也隻能成一方之霸而已。
他說願為陳勝首先發難,這也許是可能的事哩,他叫我留居此間幫助他一切,但我卻無志于此,将來李天豪、宇文亮、袁彪等倒可以彼此聯絡着做一番革命事業的。
現在我隻望早日得到海盜的消息,好去尋找女俠,把她救出來。
萬一不幸,而她不在人間,那麼我隻有披發入山,從此不願意再在塵寰中立足了。
隔得數天,道人請他去會面,因為差出去探問的人已得着消息回來,據說那天在海面上行劫客商的衆海盜乃是麗霞島上的。
麗霞島是舟山群島之一,一向常有盜蹤。
海盜的頭領姓高,名蟒,别号翻江倒海,精通水性,使一對鋼叉,萬人不敵;手下盜黨都是很厲害的,盤踞在那麗霞島上,時常在海面行劫,或是騷擾沿海鄉村。
官兵憚他勇猛,也不敢去進剿。
所以他們日益猖獗了。
至于掠人的事,卻不知曉。
劍秋既知海盜所在地,便向道人請命,要告借一舟,讓他前去麗霞島搭救同伴。
道人說道:“他那裡人手既多,地勢又是不明,你一人前去,恐怕寡不敵衆,不能得勝,不如待我親率健兒助你同往,庶克有濟。
” 劍秋聽道人肯親自走一遭,大喜道:“多蒙鄭王不惜勞駕遠出,熱心相助,使我更是感激了。
隻是此事宜速不宜遲,小子要求今天立即動身,不知鄭王意下如何?” 道人見他如此情急,一笑允諾,把島事托付了單振民,遂下令鎮海、潛海兩艦預備出來。
他和劍秋帶了瓊英、瓊華、瓊秀、瓊麗四個嬌婢以及二十健兒一齊下舟,便在這天下午動身出發。
在途中,道人仍是飲酒作樂,态度很是安閑。
劍秋卻恨不是自己坐的船,風帆之外再加翅翼,一飛就飛到麗霞島,便想起昨天所見的那艘英國兵輪來了。
同時覺得碧眼兒的猛飛突進實在是令人可驚可愛的,中國若不努力從事于改良,他日難免要吃外人的大虧哩。
瓊英趁着空隙,悄悄向劍秋詢問他一心要搭救的同伴究是何人,是男是女? 劍秋不肯直言,仍是含糊回答。
舟行兩天,已近麗霞島,杳小的島影已顯露在前面
劍秋不好答應他,也不好向他拒絕,隻說自己須要去找得他的同伴,殺卻海盜,以複一镖之仇,然後心頭氣息,再定行止。
道人見他的意思很是堅決,便叫部下到浙江海面舟山群島那裡去訪問盜蹤,早日回來報信,打發了好幾個人去,且囑劍秋耐心等候。
劍秋當然隻得安居在瓊島了。
有一天,非非道人邀他一同坐着鎮海戰艦到海面去巡弋,劍秋本覺得無聊,出去海上寬散寬散,也是很好的事,自然應允。
瓊英和三個嬌婢也随着同往。
鎮海艦上挂着三道大帆,在洪濤中向前駛去,勢如奔馬一般,非常迅速。
劍秋和道人坐在船頭上,看着濤濤的巨浪,指點着遠近一點一點的島影,心裡覺得異常雄壯,然而一想着了玉琴,怅望大海,心裡又觸起許多憂煩。
這時,忽見南面有一艦外國的兵輪在海中鼓浪而行,煙囪裡黑煙縷縷,比較他們坐的鎮海艦快上數倍,而且龐大得很,船頭上隐隐安放着幾尊大炮,桅杆上懸着一面藍地紅條的國旗,向東邊開過去。
隔得不多時候,那兵輪早已不見,隻瞧見水平線上一縷黑煙罷了。
道人指着那黑煙的去處,說道:“這是歐羅巴洲英吉利國的兵輪,竟在這亞洲海面上耀武揚威地駛着,外國人的勢力漸漸侵略到中國來了。
你方才看他們的兵輪,不用人力,也不用風力,卻用着火力,開足了輪機,快得異乎尋常。
我們坐的鎮海艦,可算是帆船中的大王了,然而哪裡比得上人家的兵輪?倘然我們的兵船和他們的兵輪交戰起來,速度上已望塵莫及,豈能獲勝呢?況且他們的兵器又不是我們的刀槍弓箭可比,勝負之數不待戰而已定了。
我料數十年後,外人的軍備更要進步,中國若不急起直追,力求禦侮固邊之術,那麼不要說在我們的領海裡沒有我們翺翔的餘地,恐怕他們還要深入堂奧,撤我藩籬,喧賓奪主地将我國的王權盡行奪去啊!象滿洲那樣的颟顸無能,真是大可慮的。
所以我漢人先要努力革命,取回政權,方才可以維新圖強呢。
” 劍秋聽了道人的說話,很是感慨,點頭稱是。
天晚時回轉瓊島,道人又設宴款待劍秋。
次日道人便陪着劍秋在島上各處遊覽。
又次日,道人在海上閱兵,大小戰船一齊出來,在波濤中操練,軍容嚴整,真是有紀律之師,非烏合之衆。
劍秋對道人說了不少贊美的話。
道人道:“他日我若能驅此健兒到故國去逐走胡奴,那麼我志得酬,雖死不恨。
” 劍秋道:“我看滿奴的氣運已衰,我漢人中間很有許多志士,在那裡暗中進行革命的事業,隻可惜一般人民的頭腦還是不清楚,革命的思想尚未普遍,還要國内執筆之士在那裡鼓吹革命思想,灌輸入他們的腦中去,方才可以義旗一舉,四海響應。
” 道人說道:“不錯,我情願做一個陳勝,為革命前驅啊!” 劍秋道:“有志者,事竟成。
我預祝鄭王成功。
”閱兵回來,劍秋覺得鄭王很有雄才大略,無怪他要稱雄海上,不甘屈居人下,但是他的行為未免有些奇突,雖然說是醇酒婦人,大丈夫不得志于時,然而一個人要創造大業,若先沉緬酒色之中,那麼溫柔鄉裡也足夠消磨人的壯志啊!我瞧他也隻能成一方之霸而已。
他說願為陳勝首先發難,這也許是可能的事哩,他叫我留居此間幫助他一切,但我卻無志于此,将來李天豪、宇文亮、袁彪等倒可以彼此聯絡着做一番革命事業的。
現在我隻望早日得到海盜的消息,好去尋找女俠,把她救出來。
萬一不幸,而她不在人間,那麼我隻有披發入山,從此不願意再在塵寰中立足了。
隔得數天,道人請他去會面,因為差出去探問的人已得着消息回來,據說那天在海面上行劫客商的衆海盜乃是麗霞島上的。
麗霞島是舟山群島之一,一向常有盜蹤。
海盜的頭領姓高,名蟒,别号翻江倒海,精通水性,使一對鋼叉,萬人不敵;手下盜黨都是很厲害的,盤踞在那麗霞島上,時常在海面行劫,或是騷擾沿海鄉村。
官兵憚他勇猛,也不敢去進剿。
所以他們日益猖獗了。
至于掠人的事,卻不知曉。
劍秋既知海盜所在地,便向道人請命,要告借一舟,讓他前去麗霞島搭救同伴。
道人說道:“他那裡人手既多,地勢又是不明,你一人前去,恐怕寡不敵衆,不能得勝,不如待我親率健兒助你同往,庶克有濟。
” 劍秋聽道人肯親自走一遭,大喜道:“多蒙鄭王不惜勞駕遠出,熱心相助,使我更是感激了。
隻是此事宜速不宜遲,小子要求今天立即動身,不知鄭王意下如何?” 道人見他如此情急,一笑允諾,把島事托付了單振民,遂下令鎮海、潛海兩艦預備出來。
他和劍秋帶了瓊英、瓊華、瓊秀、瓊麗四個嬌婢以及二十健兒一齊下舟,便在這天下午動身出發。
在途中,道人仍是飲酒作樂,态度很是安閑。
劍秋卻恨不是自己坐的船,風帆之外再加翅翼,一飛就飛到麗霞島,便想起昨天所見的那艘英國兵輪來了。
同時覺得碧眼兒的猛飛突進實在是令人可驚可愛的,中國若不努力從事于改良,他日難免要吃外人的大虧哩。
瓊英趁着空隙,悄悄向劍秋詢問他一心要搭救的同伴究是何人,是男是女? 劍秋不肯直言,仍是含糊回答。
舟行兩天,已近麗霞島,杳小的島影已顯露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