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回 挑釁鬥嬌全村罹巨劫逞能負氣小俠作雙探
關燈
小
中
大
5
芳辰也說道:“哥哥說他們見了土匪如同耗子見大貓,我卻說土匪是兇猛的頑鼠,官軍是躲懶怕事的偎竈貓,叫他們去捕鼠,反被鼠咬了呢!總而言之,官兵是靠不住的。
以前張家堡張氏兄弟曾經發起和各村莊一同聯絡,組織民團,這本是很好的事,無奈注意的人較少,以緻不能成功。
倘然聯絡了,何至有今日之禍?我們鑒于張家堡的慘殺,應當快快起來,自己去把他們剿滅,何必要等無用的官兵呢?父親是這裡有名的人物,豈能坐視盜匪愈益猖獗?不如待我們二人跟随父親,一同冒險到抱犢崮去将匪首擒住,肅清匪衆,也好叫他們知道尚有九勝橋賈家英雄,且使官兵大大的慚愧呢!” 賈三春聽了二人的說話,微微歎道:“你們二人的話固然說得不錯,但是你們也不免陷着好勇輕敵之弊。
張家堡之所以得禍,亦因張氏弟兄仗着自己的藝高,把盜匪太看輕了。
我已查得起禍原因,起先張家弟兄修築堡牆,精練團丁,已有憑着己力去剿匪的宣言,繼則截劫盜黨以挑釁,以遭殺人之禍。
我看你們不必多事吧!隻要他們不來侵犯這裡便是了。
” 芳辰見她的父親不贊成她的說話,反說他們多事,心裡便是不服,鼓起兩個小腮說道:“張氏弟兄雖是有意和匪群挑釁,犯了驕者必敗之病,但是匪衆如此猖獗,我們豈可坐視?父親有了很好的本領,怎樣也怕事起來了麼?” 賈三春說道:“胡說!你們年紀尚輕,童子何知!你們不去閉戶讀書,精練武術,預備将來的成功,卻想管什麼閑事呢?”芳辰一團高興,前來請命,卻不料反被她父親叱責,讨得一場沒趣,隻得和瞿英退去,回到書房裡,大家不說什麼。
瞿英坐在桌旁,取出一本《古文觀止》攤開來,看着不讀。
芳辰也在他的對面坐下。
這幾天因為賈三春請的老先生忽然有了感冒,卧病在床,不能教讀,所以二人自己溫書。
芳辰心裡十分懊惱,對瞿英說道:“父親不願意管這事,我們白白地多說幾句話,卻怎樣呢?” 瞿英擡起頭來,瞧着芳辰的面上含有一些薄怒,也懶懶地回答道:“既然大伯不許我們多事,我們也隻得罷休,讓那些狗盜去猖獗,倘然要來侵犯這裡時,我和你當然不放過他們的!” 芳辰聽了瞿英的話,将腳向地上一踏,道:“他不許我們管閑事,我們偏要管閑事!難道必要等到土匪殺到我們這裡來,方才對付嗎?這卻也來不及了。
偏偏你也不争氣,被我父親一說,把适才的豪氣就一齊打消了,使人真是生氣。
”瞿英見芳辰說得甚是激烈,頓時兩道蛾眉豎了起來,兩個小腮益發鼓得起了。
隻得輕輕帶笑問道:“你又要來怪我了,依你又怎樣辦呢?” 芳辰道:“你和我的心思不同,你贊成我父親的說話吧!不要再來問我了。
”說罷,将身子一扭,回轉臉去,瞿英連忙立起身來,走到她的面前時,芳辰又将身子一轉,面對了牆,仍是不響。
瞿英又走進一步,伸着頭去瞧她時,芳辰不覺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索性将身子回轉來,和瞿英相對着,小腮依舊鼓起,說了一聲:“誰和你取笑呢!” 瞿英道:“好妹妹,你受了你父親的氣,卻想出在我的身上麼?須知我也很嘔氣呢。
你想又要怎麼辦呢?快快說吧!” 于是芳辰開口說道:“你過來,我和你輕輕地說。
” 瞿英遂走上前,将自己耳朵湊到芳辰的櫻唇邊,聽她說話。
芳辰在瞿英耳朵上悄悄地說了許多話,瞿英隻是點頭,等到芳辰說完了,瞿英帶笑說道:“一切我總聽你的吩咐,我當謹守秘密。
”于是芳辰的兩腮不複鼓起,已回嗔作喜了。
兩人在書室中讀了一會書,吃過飯後,又到後面院中練習了一會武術,看看天色已晚。
賈家的晚飯是吃得很早的,瞿英和芳辰跟着賈三春等同将晚飯吃畢,瞿英獨自回到他的書室中,因為平常時候瞿英總要在他自己書室中讀一黃昏的書,然後安睡,和他的老母并不同睡一起的。
但是這個晚上,他到了書房中雖然展開了書卷,雙目卻是閉着靜坐養神。
不多一會兒,便見芳辰走來,換了一身綠色短衣褲,腰裡挂着一對蜈蚣短銅棍,輕輕地對瞿英說道:“我們走吧。
” 瞿英道:“好的。
”于是瞿英立起身,将長衣脫下,罩上一件黑背心,從壁上摘下那柄龍雀寶刀,連鞘子背在背上;又從抽屜裡取出一小囊梅花針系在腰邊,熄滅了火,一同走出去,把書房門反帶上了。
到得庭心中,聽聽外面沒有人聲,遂各将身子輕輕一躍,已到了屋上,向左邊屋上一越過去,已到外邊的圍牆,飄身而下,并肩向左邊路上走去。
這時月色很好,田野間景色隐約可睹,兩人走出村子,幸喜沒有撞見一個人,遂加快腳步,飛也似地向前奔跑,到二鼓以後,已到得一個峻峭雄險的山下,那就是著名的抱犢崮了。
原來芳辰年幼好武,不服她父親說話,偏偏要去抱犢崮和盜匪較量一下,代張家堡複仇。
她方才湊到瞿英耳朵邊說的話,便是要叫瞿英同去,瞿英也是一個年少好動的人,正中他的心懷,便相約着在夜間一同冒險去探抱犢崮了。
瞿英到得山下,見山勢果然峻險,并且知道上面的要口隻容一人過去,那裡必然有盜匪把守,況又逢月明之夜,無處藏隐,此舉很是危險,不覺有些躊躇。
芳辰初出茅廬,急欲試技,什麼都不顧到,見瞿英忽然立定了,向山上張望,便将他肩胛一拉,道:“哥哥,快上去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了。
我們去打老虎,那頭領不是别号插翅虎的麼?遇見了我,倒要看看他是怎樣一個人物,有沒有生翅?也好把他的翅膀都扯将下來,叫他做個沒翅虎。
” 瞿英聽芳辰說話,忍不住一笑,遂不再躊躇,伴着芳辰,壯着膽子一同上山。
山路甚是崎岖不平,兩旁怪石矗天,奇形怪狀,在月光下望去,好似一個個妖魔在那裡等候着張吻噬人,倒好似象征着山上的那些悍匪了。
兩邊松樹最多,被風吹着,呼呼地發出很大的聲音。
二人一心來找匪首,一點兒也不覺懼怯,并且反覺得這山中月景好看得很。
但是恐防被山上人窺見,沿着松樹之下,或是大石之旁,鶴伏鹭行地向上走。
走了不少山徑,前面漸漸狹窄,山石更是嶙峋。
月光大半已被山壁蔽住,知道要隘快到了。
前面又有一條山澗,流水淙淙,在那寂寞的夜裡,如奏着音樂以慰山靈。
二人渡過澗,向前去都是很高的石磴,二人連竄帶跳地走了十數級,隻見對面有兩道山壁擋住去路,似乎不能上去了,及走到壁下擡頭一看,兩峰之間月光照下來,在地上現出一個彎曲的線形。
原來壁間正有一條非常之狹的石徑通到上面去,但是很高遠的,望不出什麼,而且很是曲折,大概這就是抱犢崮鳥道了。
兩人爬上去,很留意地走着。
走到一半時,卻見前面橫插着一扇很厚很大的鐵閘,把去路攔住。
二人無計可想,立定腳步。
芳辰對瞿英說道:“怎樣走上去呢?” 瞿英從背後拔出那柄龍雀寶刀,說道:“待我來試試看。
”便将寶刀向那鐵閘亂剁,一下卻被他穿透了幾個洞。
瞿英喜道:“多謝這寶刀之力,我們可以設法了。
”遂将腳踏在刀穿的空洞上,一腳一腳地爬上去,已爬過了鐵閘。
芳辰也照樣爬了過去,見裡面有鐵栓關上。
瞿英伸手拔去了鐵栓,以備下山有路。
又向上面走得十數步,方才到達平地。
前面有一個堡壘,堡上插着旗幟,二人走到堡下,正想越過堡去,瞥見背後有一個人影一閃,跟着有人高喊一聲道:“快捉奸細哪!” 二人陡吃一驚,一齊回過身來。
以前張家堡張氏兄弟曾經發起和各村莊一同聯絡,組織民團,這本是很好的事,無奈注意的人較少,以緻不能成功。
倘然聯絡了,何至有今日之禍?我們鑒于張家堡的慘殺,應當快快起來,自己去把他們剿滅,何必要等無用的官兵呢?父親是這裡有名的人物,豈能坐視盜匪愈益猖獗?不如待我們二人跟随父親,一同冒險到抱犢崮去将匪首擒住,肅清匪衆,也好叫他們知道尚有九勝橋賈家英雄,且使官兵大大的慚愧呢!” 賈三春聽了二人的說話,微微歎道:“你們二人的話固然說得不錯,但是你們也不免陷着好勇輕敵之弊。
張家堡之所以得禍,亦因張氏弟兄仗着自己的藝高,把盜匪太看輕了。
我已查得起禍原因,起先張家弟兄修築堡牆,精練團丁,已有憑着己力去剿匪的宣言,繼則截劫盜黨以挑釁,以遭殺人之禍。
我看你們不必多事吧!隻要他們不來侵犯這裡便是了。
” 芳辰見她的父親不贊成她的說話,反說他們多事,心裡便是不服,鼓起兩個小腮說道:“張氏弟兄雖是有意和匪群挑釁,犯了驕者必敗之病,但是匪衆如此猖獗,我們豈可坐視?父親有了很好的本領,怎樣也怕事起來了麼?” 賈三春說道:“胡說!你們年紀尚輕,童子何知!你們不去閉戶讀書,精練武術,預備将來的成功,卻想管什麼閑事呢?”芳辰一團高興,前來請命,卻不料反被她父親叱責,讨得一場沒趣,隻得和瞿英退去,回到書房裡,大家不說什麼。
瞿英坐在桌旁,取出一本《古文觀止》攤開來,看着不讀。
芳辰也在他的對面坐下。
這幾天因為賈三春請的老先生忽然有了感冒,卧病在床,不能教讀,所以二人自己溫書。
芳辰心裡十分懊惱,對瞿英說道:“父親不願意管這事,我們白白地多說幾句話,卻怎樣呢?” 瞿英擡起頭來,瞧着芳辰的面上含有一些薄怒,也懶懶地回答道:“既然大伯不許我們多事,我們也隻得罷休,讓那些狗盜去猖獗,倘然要來侵犯這裡時,我和你當然不放過他們的!” 芳辰聽了瞿英的話,将腳向地上一踏,道:“他不許我們管閑事,我們偏要管閑事!難道必要等到土匪殺到我們這裡來,方才對付嗎?這卻也來不及了。
偏偏你也不争氣,被我父親一說,把适才的豪氣就一齊打消了,使人真是生氣。
”瞿英見芳辰說得甚是激烈,頓時兩道蛾眉豎了起來,兩個小腮益發鼓得起了。
隻得輕輕帶笑問道:“你又要來怪我了,依你又怎樣辦呢?” 芳辰道:“你和我的心思不同,你贊成我父親的說話吧!不要再來問我了。
”說罷,将身子一扭,回轉臉去,瞿英連忙立起身來,走到她的面前時,芳辰又将身子一轉,面對了牆,仍是不響。
瞿英又走進一步,伸着頭去瞧她時,芳辰不覺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索性将身子回轉來,和瞿英相對着,小腮依舊鼓起,說了一聲:“誰和你取笑呢!” 瞿英道:“好妹妹,你受了你父親的氣,卻想出在我的身上麼?須知我也很嘔氣呢。
你想又要怎麼辦呢?快快說吧!” 于是芳辰開口說道:“你過來,我和你輕輕地說。
” 瞿英遂走上前,将自己耳朵湊到芳辰的櫻唇邊,聽她說話。
芳辰在瞿英耳朵上悄悄地說了許多話,瞿英隻是點頭,等到芳辰說完了,瞿英帶笑說道:“一切我總聽你的吩咐,我當謹守秘密。
”于是芳辰的兩腮不複鼓起,已回嗔作喜了。
兩人在書室中讀了一會書,吃過飯後,又到後面院中練習了一會武術,看看天色已晚。
賈家的晚飯是吃得很早的,瞿英和芳辰跟着賈三春等同将晚飯吃畢,瞿英獨自回到他的書室中,因為平常時候瞿英總要在他自己書室中讀一黃昏的書,然後安睡,和他的老母并不同睡一起的。
但是這個晚上,他到了書房中雖然展開了書卷,雙目卻是閉着靜坐養神。
不多一會兒,便見芳辰走來,換了一身綠色短衣褲,腰裡挂着一對蜈蚣短銅棍,輕輕地對瞿英說道:“我們走吧。
” 瞿英道:“好的。
”于是瞿英立起身,将長衣脫下,罩上一件黑背心,從壁上摘下那柄龍雀寶刀,連鞘子背在背上;又從抽屜裡取出一小囊梅花針系在腰邊,熄滅了火,一同走出去,把書房門反帶上了。
到得庭心中,聽聽外面沒有人聲,遂各将身子輕輕一躍,已到了屋上,向左邊屋上一越過去,已到外邊的圍牆,飄身而下,并肩向左邊路上走去。
這時月色很好,田野間景色隐約可睹,兩人走出村子,幸喜沒有撞見一個人,遂加快腳步,飛也似地向前奔跑,到二鼓以後,已到得一個峻峭雄險的山下,那就是著名的抱犢崮了。
原來芳辰年幼好武,不服她父親說話,偏偏要去抱犢崮和盜匪較量一下,代張家堡複仇。
她方才湊到瞿英耳朵邊說的話,便是要叫瞿英同去,瞿英也是一個年少好動的人,正中他的心懷,便相約着在夜間一同冒險去探抱犢崮了。
瞿英到得山下,見山勢果然峻險,并且知道上面的要口隻容一人過去,那裡必然有盜匪把守,況又逢月明之夜,無處藏隐,此舉很是危險,不覺有些躊躇。
芳辰初出茅廬,急欲試技,什麼都不顧到,見瞿英忽然立定了,向山上張望,便将他肩胛一拉,道:“哥哥,快上去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了。
我們去打老虎,那頭領不是别号插翅虎的麼?遇見了我,倒要看看他是怎樣一個人物,有沒有生翅?也好把他的翅膀都扯将下來,叫他做個沒翅虎。
” 瞿英聽芳辰說話,忍不住一笑,遂不再躊躇,伴着芳辰,壯着膽子一同上山。
山路甚是崎岖不平,兩旁怪石矗天,奇形怪狀,在月光下望去,好似一個個妖魔在那裡等候着張吻噬人,倒好似象征着山上的那些悍匪了。
兩邊松樹最多,被風吹着,呼呼地發出很大的聲音。
二人一心來找匪首,一點兒也不覺懼怯,并且反覺得這山中月景好看得很。
但是恐防被山上人窺見,沿着松樹之下,或是大石之旁,鶴伏鹭行地向上走。
走了不少山徑,前面漸漸狹窄,山石更是嶙峋。
月光大半已被山壁蔽住,知道要隘快到了。
前面又有一條山澗,流水淙淙,在那寂寞的夜裡,如奏着音樂以慰山靈。
二人渡過澗,向前去都是很高的石磴,二人連竄帶跳地走了十數級,隻見對面有兩道山壁擋住去路,似乎不能上去了,及走到壁下擡頭一看,兩峰之間月光照下來,在地上現出一個彎曲的線形。
原來壁間正有一條非常之狹的石徑通到上面去,但是很高遠的,望不出什麼,而且很是曲折,大概這就是抱犢崮鳥道了。
兩人爬上去,很留意地走着。
走到一半時,卻見前面橫插着一扇很厚很大的鐵閘,把去路攔住。
二人無計可想,立定腳步。
芳辰對瞿英說道:“怎樣走上去呢?” 瞿英從背後拔出那柄龍雀寶刀,說道:“待我來試試看。
”便将寶刀向那鐵閘亂剁,一下卻被他穿透了幾個洞。
瞿英喜道:“多謝這寶刀之力,我們可以設法了。
”遂将腳踏在刀穿的空洞上,一腳一腳地爬上去,已爬過了鐵閘。
芳辰也照樣爬了過去,見裡面有鐵栓關上。
瞿英伸手拔去了鐵栓,以備下山有路。
又向上面走得十數步,方才到達平地。
前面有一個堡壘,堡上插着旗幟,二人走到堡下,正想越過堡去,瞥見背後有一個人影一閃,跟着有人高喊一聲道:“快捉奸細哪!” 二人陡吃一驚,一齊回過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