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回 深林追草寇誤中陰謀黑夜登烏龍甘蹈虎穴

關燈
1 這兩條人影是誰,不問而知是玉琴和劍秋了。

    原來二人聽了差役的傳令,心中十分奇訝,知道這事并非偶然,另有什麼蹊跷,所以端坐在柳樹上不動,瞧着下面的觀衆,一個個走出去,經捕役們察驗手指,暗想這不是相面,倒是相手了,有些好笑。

    忽見那個長身的少年,不肯給捕役們看手。

     卻施展本領,逃上高牆,想要逃走,二人那肯袖手旁觀,所以也躍上高牆,去拿捉那少年。

    那少年見有人追至,并不逃下,因為一則下面并無接足之處,二則擠滿着許多人,有幾個捕役,已高舉着鐵尺,在那裡等候他逃下,所以他回身從牆上逃去。

    琴劍二人在後緊追,那人行走如飛,已轉過了那一道風火山牆,旁邊便有一帶民房,那少年飄身而下,跳至民房上,急急逃遁,琴劍二人也追至民旁。

    許多捕役見有人相助,大家在下面跟着追奔,高聲呐喊,以壯聲勢,琴劍二人追過了十幾家屋面,已趕到那少年的身後。

     少年知道逃走不脫,便回身相迎,拔出腰間短刀,對二人喝道:“你們是誰?敢來和我作對,先吃我一刀。

    ” 說罷飛起一刀,向玉琴頭上砍下,下琴也拔出寶劍迎住。

    劍秋把驚鲵劍揮動,一同向那少年刺擊。

    那少年不慌不忙,一柄短刀上下翻飛,和二人戰了數十合,漸覺不敵,被二人的劍光圍住,不能脫身,劍秋得個閑隙,讓少年一刀劈進來,把劍向上一攔,乘勢使個飛魚掠水式,一劍削去,隻聽那少年喊了一聲啊呀,那一隻握刀的右臂,竟被劍秋的寶劍砍了下來,幾乎脫離兩起,忍不住疼痛,身子一晃,從屋面上骨碌碌的滾下來,給捕役們擒住,琴劍二人也就放劍入鞘,很得意地笑了一笑,一齊輕輕躍下。

     大衆都趕來圍住瞧看,見那少年右臂早被劍秋砍落,鮮血淋漓,地上滴着不少血,那捕頭把他的左手拉出來一看,見大拇指上多着一個小小的骈指,想不到天下竟有這種巧事,那人情虛圖逃,又敢拒捕,一定和此案有關的。

     捕頭又不知琴劍二人是何等樣人,遂向二人感謝協助之力,且問姓名,要請他們同到衙中去坐坐,二人不欲多生麻煩,便說道:‘我們是路過這裡的,一時有興,前來看審奇案,見那人不服命令,上屋逃遁,所以相助你們将他捉住,現在你們可以帶他到衙中去細細審問,也許他就是個殺人的真兇手,此案或可水落石出了。

    ” 說罷二人便分開衆人,走回旅店去。

    那些捕役遂把那少年帶去,街坊上看的人十分驚奇,大家又沸沸揚揚地講起這事來。

     琴劍二人回到店中,坐着休息,玉琴對劍秋說道:“那少年本領固然不錯,但是他無故拒捕,已猜疑到他不是好人,現在發見了骈指,此人倒有十分之九是此案的兇手了。

    ” 劍秋道:“是的,那湯陰縣今天所以在廣場揚言審案,到後來稱病不審,及令觀衆出去時,要驗手指,這明明是他用的計策借此引誘兇手生了好奇之心,使他也來觀看,自投羅網,果然那魚兒上了鈎。

    不過若沒有我們在場時,恐怕那些捕役都是酒囊飯袋,毫不中用,仍舊要被他逃去的呢!” 玉琴道:“兇手已獲,那麼那個姓彭的書生可以無罪了。

    聽訟這件事是十分萬難的。

    幸虧湯陰縣持重多慮,換了那個蔡師霸,說不定那個姓彭的早已做了刀頭之鬼了。

    ” 二人正說着話,店主等也已回轉,店主聽得二人的聲音,忙走進來對二人連連作揖道:“二位真是英雄豪傑,在屋上行走如飛,今天若沒有二位相助,恐怕那個兇手也捉不到的。

    佩服!佩服!不知二位從那裡來,到那裡去?”二位甚是直爽,約略告訴了幾句。

    店主在晚上特地端正了酒菜,宴請二人。

    店中夥計也紛紛傳說出去,格外把二人說得光怪離奇了。

     次日琴劍二人見天色仍有些不好,一刻兒晴,一刻兒雨,難得逢着這種天氣,出門人殊覺不便,于是多留一日。

     這天下午湯陰縣真的坐堂審訊了,店主等又要去看個究竟,問琴劍二人去不去?二人道:“我們不去了,少停等你回來聽個消息罷。

    ”傍晚時店主回來,果然跑到二人這邊來報告,說那少年果是此案的兇手,而且是個江湖上的飛行大盜,以前萬花街王姓的竊案也是他做的,一切直認不諱。

     他姓勝名萬清,别号粉蝴蝶,一向在河北、河南做那勾當。

    此番到湯陰縣來盜了王姓之物,見本地捕役毫無能力,所以膽子愈大,不肯就走,恰巧彭翁娶媳鋪張揚厲,遠近皆知,所以他生了觊觎之心,在那天也趕到彭家瞧熱鬧,見新娘姿色豔麗,動了淫心,而且又聞得新娘的妝奁甚富,因此他決計下手了。

    但是在當天耳目衆多,通宵鬧熱,無隙可乘,次日黃昏,他就悄悄地伏在新房的屋面上等候,後來見賓客都散,新郎也閉門安睡,遂輕輕躍下,故意在門外喚了一聲,誘新郎到陪弄中,把他用手勒斃,剝了他的衣服,換上自身,便跑到新房裡,假充新郎,向瑞芝求歡,可憐瑞芝那裡防到這一着,竟發生了天大的禍事。

     他乘瑞芝睡着的時候,便去開了箱子,把值錢的珍貴首飾,一古腦兒帶了去,卻不道因為骈指的關系,害了無辜的彭基。

    他得意洋洋,以為有人替死,再也不愁破案,所以逗留着,沒有他去。

    不料那捉到第二個生骈指的兇手消息傳出後,使他生了好奇之心,一想自己是個生骈指的人,不信替死鬼竟有如此之多,真是一時覓也不着的,所以他也來看審,卻沒有想到這是湯陰縣用的計策,好使兇手出來,他果然上當,被人捉住,也不想抵賴,于是老實認罪。

    此案的真相也就大白,彭基得以釋放,勝萬清便了死罪,下入監獄,人心大快。

     琴劍二人聽了,也覺爽快,但很代那新娘可憐,一夜新婦竟鬧出了如此奇案,新郎業已慘死,教她一個人凄凄涼涼的哀吟黃鹄,苦守柏舟,未亡人的歲月怎樣過度呢!店主又說聽人傳言,那新娘自怨紅顔命薄,将要帶發修行了。

    二人聽着,又歎了一口氣。

     2 到得次日,天色已好,二人急于趕路,遂付清了旅資,别了店主人,一齊上道,離了湯陰縣,向衛輝府進發。

    跑了兩天,遠遠見山峰高峙,地方甚是荒野,忽然後面塵土飛起,有二騎疾馳而來。

    二人疑心有盜,便勒住坐騎等待,頃刻之間,已到面前,瞧見兩匹馬上坐着兩個藍袍少年,腰間各佩着寶劍,滿面風塵,收住坐馬,向琴劍二人拱拱手道:“二位可是上衛輝府去的?” 劍秋答道:“正是。

    ” 一個面圓的帶笑答道:“好了,我們有了同伴了。

    ” 劍秋便道:“你們上那裡去?” 面圓的答道:“我們是弟兄二人,姓蔣,我名猛。

    ”又指着那個少年說道:“他是我的兄弟名剛,我們是南陽人,有事北上,要經過衛輝府,聽人傳說前面有個烏龍山,山勢險惡,山上有一夥強寇,甚是了得,時常攔劫行客,我們正恐萬一遇見,抵敵不住,現在遇見了二位,有了同伴,膽氣稍壯了。

    ”便向琴劍二人叩問姓名,劍秋詭言姓許,是兄妹二人,到天津去的。

     二少年對他們甚是恭敬,一路同行,談些江湖上的事,倒也不覺寂寞。

    走到将近天暮時,前面有個小小村落,有一家小逆旅,早有店小二出來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