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回 除七怪大破鄧家堡谒禅師重上昆侖山

關燈
早已和公孫龍、黃守備等抄了一遍鄧家的财物,吩咐地方保甲好好看守,帶同人犯,回衙中發落,等到劍秋回衙,大家都已竣事了。

     譚永清因為破了鄧家堡,心中十分快活,便在這夜大擺筵席,邀請琴劍等一幹人,又請黃守備一同相陪,席間舉杯慶賀,感謝琴劍等相助之功,賓主盡歡而散。

    次日譚永清陪着衆人去遊玩洛陽城内外的名勝之地。

    洛陽人民已都知道鄧家堡被破,七怪的毒焰平滅,莫不彈冠相慶,額手稱快。

     劍秋等留了一日,便要告辭,譚永清再三苦留,說鄧骐等尚羁禁獄中,須等候省中文書回來,然後可以明正典刑,此時恐防逃去的三怪要來劫獄,所以最好琴劍等衆人在此多留數天。

    但是琴劍急欲上昆侖去谒見禅師,無心耽擱。

    劍秋便問薛滕二人暫留此間如何,薛煥本不必定要同上昆侖,遂勉強答應,且說以後要到蒙古去遊覽一番。

     玉琴忽然對薛滕二人說道:“你們若到塞外,可否往龍骧寨走一遭,我自從離開那裡,心中也時常想起。

    前次我們在山東道上曾與李天豪夫婦相逢一面,但是兩邊匆匆過去,沒有多談。

    還有那個胡子宇文亮,多麼豪爽,他們都是草莽奇人,革命志士,你們可以和他們相聚,說我等将來或再去;又有螺蛳谷中的袁彪夫婦,以及歐陽兄弟,法空法明兩個和尚,也是江湖豪傑,你們不到龍骧寨,可往螺蛳谷。

    ” 薛滕二人聽了玉琴說了許多話,什麼李天豪咧,宇文亮咧,袁彪咧,都不知是何許人物,薛煥便說道:“承蒙指示,我們也很想去走走,但不知姑娘所說的龍骧寨和螺蛳谷在什麼地方,我們都認不得,如何好去相見。

    ” 玉琴笑道:“不錯,待我再來告訴你們罷!那龍骧寨是在張家口外分水嶺後,那地方山嶺重疊,林木叢雜,非常幽險,你們外頭人恐怕要不得其門而入。

    到了那裡,如遇見寨中人,隻要說起我們二人的名字,他們便會領你們進去的。

    至于那個螺蛳谷是在山海關外,赫赫有名的,容易尋找。

    ”薛煥道:“好的,将來那兩處我們總要去玩玩。

    ” 于是劍秋、玉琴、雲三娘帶了陳景歐,一同向譚永清、公孫龍、薛煥、滕固等告别。

    譚永清送上三百兩程儀,劍秋受了一半;譚永清又因景歐沒有坐騎,便送他一匹白馬,四人遂辭别而去。

    薛滕二人便留在衙中,和公孫龍一起盤桓,夜間依然嚴防,可是并無人敢再來下手。

    譚永清把以前知府失去的印信留着,禀報與上峰知曉,等到文書回轉,便将鄧骐綁赴十字路口,斬首示衆,法藏遠戍青海之地。

    其他衆人大都是婦女老孺,一齊從寬發落,地方上都稱道賢吏不置。

    從此洛陽四郊盜匪斂迹,市廛安谧,七鬯不驚了。

     且說琴劍等離了洛陽,向昆侖進發,景歐是個書生,不慣超乘,如何追随得上,在琴劍等已跑得慢了,他還是夠不到,稍一加快,便要墜馬,走了一天,趕得路程很少。

    琴劍等覺得十分累贅。

    到得客寓,玉琴便嚷道:“陳先生是不會騎馬的,昆侖山又距離很遠,照這樣子騎着老爺馬趕路,不知何時方能跑到昆侖,不要把我氣悶死了麼!” 雲三娘也笑起來,說道:“可惜我沒有你師父的本領,學得縮地之術,好使你們早些上山,免得趕路。

    ” 景歐聽了十分慚愧。

    劍秋道:“琴妹不要發急,我有一個辦法,明天趕路時,陳先生可以坐在我的馬上,我好防護着他,一馬雙馱便好加鞭疾馳了。

    ” 玉琴點頭道:“你這個辦法倒也很好。

    ”于是次日他們動身時,劍秋便讓景歐坐在他的馬上,自己坐在後面,把行李系在那頭空馬上,牽着同跑,這樣便快得多了。

     趕了兩個多月,已到了昆侖山。

    景歐一向在書上聞得昆侖之名,現在親身到了這地方,果然山勢雄壯巍峨,連峰際天,草木蔽道,杳不知其所窮。

    四人一路上山,指點風景,琴劍别離此地很久,舊地重來,覺得青山如含笑相迎。

    穿過一個林子,忽見那邊石壁之下,草中正蹲着一頭獅子,毛發蓬松,聽得馬蹄聲,人語聲,把它驚起,吼了一聲,山谷震動,便張牙舞爪地向他們撲來,坐下的花驢、龍駒等都吓得返身亂跳。

     玉琴知道這就是山上的鎮山神獅,恐怕不認得他們了,不得不按着劍防備,雲三娘卻嬌喝一聲,那獅子似乎有些懂得,頓時縮住身軀,斂戢神威,立在一旁,目光炯炯,對着他們瞧看。

    雲三娘又地它說道:“神獅,你可認識我們,休要無禮。

    ” 獅子聽了她的話,回身便走。

    雲三娘笑了一笑,也就照常上山,那獅子隻在前邊隔開百十步走着,不時回頭向他們看。

    這時山上忽走下兩個青年的和尚,見了他們,帶笑說道:“師父聽得神獅的吼聲,知道有客來,教我們出來迎接,果然是雲師和師兄師妹等到了。

    ” 玉琴看時,正是樂山、樂水二沙彌,十分喜悅。

    樂山、樂水走上前,向雲三娘等行禮後,劍秋道:“我等現在一起上山,一見禅師。

    山色依然,天風拂襟,從紅塵十丈中到此,覺得襟懷一清。

    你們在山上跟着師父,真是好福氣。

    ” 樂山笑道:“我們在山已久,倒也慣了。

    你們恐怕過不慣這冷清清的生活罷。

    ”于是二人領着他們前行,那神獅已走開去了。

     樂山瞧着他們的坐騎說道:“此去山徑狹窄,且有幾處險要,騎馬不能過去的。

    ” 雲三娘道:“我也曾這樣想,不過沒有安排處,如何是好?” 樂山道:“不要緊的,這裡相近有個藥師庵,庵中的住持慧通和尚,和我們彼此都是相熟的。

    你們的坐騎可以寄養在他處,以備他日之用。

    ” 劍秋道:“好的。

    ”于是樂山、樂水便向右邊走去。

    四人下了馬,牽着坐騎,跟着同行,轉過一個山壁,見前面一道小山坡,松林并列,都是參天老樹,枝葉蒼翠可愛,劍秋等來到山坡上,俯視山下已有些白雲,如棉絮般浮在山腰,遠遠地有個圓鏡平鋪林表,大約便是山下的大池了。

     西望雪山崔嵬刻削,數十百個峰頭,好象爛銀的兵器矗立着,綿亘杳渺,不知其幾何裡,有一二蒼鷹,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