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回 山洞乞靈藥起死回生古寺訪高僧截轅杜辔
關燈
小
中
大
者。
現在我代你介紹一個同門女俠,一邊說,一邊便将手指着玉琴說道:“這位方玉琴姑娘就是一明禅師的高足。
我們都是同道,聚在一起,很是快活。
”薛煥遂又介紹滕固與玉琴相見。
雲三娘想起了劍秋,便問玉琴道:“劍秋呢?此刻他怎麼樣了?” 玉琴道:“他卧在林中地上,依然是昏迷不醒,不知如何是好?”薛煥在旁聽得忙問道:“怎樣有人受傷麼?” 雲三娘道:“正是,那就是我的弟子嶽劍秋。
此番我們三人同入堡中,因為他追敵受傷,所以退了出來。
隻是他已中了毒矢無藥相救,恐怕性命難保。
” 薛煥問道:“在那裡?” 玉琴道:“正在林中。
”說罷便領着他們走進林去,指着地上偃卧着的劍秋說道:“在這裡,他已經失去知覺了。
” 薛煥低下頭去,向劍秋創口細細一看,又撫摩着他的額角,不由搖搖頭道:“他中了最毒的藥箭了,不到二十四小時,毒氣攻氣,無可救治。
” 玉琴聽了薛煥的話,撐不住眼淚如斷線珍珠般滴将下來。
接着又聽薛煥說道:“我以前獨自到此窺探,冒險闖入,也中過一毒箭,幸虧沒有劍秋兄那樣厲害,仍被我安然逃出。
那時我自知性命難保,勉強掙紮着望西南奔跑,乃至天明,毒氣漸漸逼攏來,我也昏倒在地。
不知怎樣的又會醒來,睜眼一看,日已過午,在我身旁立着一個矮老叟,身穿破褐,腳踏芒鞋,面貌很是醜陋,颔下飄着一撮花白胡須。
他對我微微笑道:“你已醒了麼?肚子可餓?”我就向他詢問。
矮老叟才道:“老漢在一點鐘以前,途過這裡,見你橫倒在地,沉迷不醒,一看你的身上,方知已中了毒矢,危在旦夕。
老漢身邊恰巧常帶着一種返魂丹,功能起死回生,不論什麼險毒傷痛,都可救愈,所以把藥代你敷在創口上,在旁守候。
如今你已蘇醒,可保無虞。
此丹有大小兩種,一種可以吞服,排除血中的毒氣和污穢,且能立時使傷者恢複元氣。
” 他說畢遂從衣袋中取出一個黃色小木匣來,開了匣蓋,拈着一粒白色的丹丸,放到我的嘴唇邊,教我速即吞下。
我遂聽他言語,把丹丸服下,便覺丹田内一陣熱烘烘的,頓時我的手足活動,精神複旺,一骨碌爬了起來。
那矮老叟又問我受傷的經過。
我很老實的告訴他如何受傷情形。
他道:“鄧氏七怪名聞黃河兩岸,以一敵七,你怎得不受創呢?”遂引我到他家裡去。
我遂跟他同走,不過十三四裡的光景,已到了一座土山之下。
那裡有一個山洞,便是矮老叟的居處了。
矮老叟待人十分和藹,請我入内坐地,把煮熟的飯盛給我吃。
我感謝不盡,在他洞裡住了一夜,方才告辭而去。
玉琴聽到這裡,遂問道:“那麼,矮老人的所在何處?是不是很近的?請你快快引導我們就去,好使我們乞得靈藥救活劍秋兄的性命。
” 雲三娘道:“不錯,薛煥,請你引我們去那裡走一遭。
” 薛煥諾諾答應。
滕固走上前道:“待我來負劍秋兄,你們打前先走。
” 2 玉琴道:“有累滕兄了。
”滕固道:“理當如此。
”于是一伛身便把劍秋背在背上。
玉琴提着寶劍随在旁邊保護,薛煥撐着鐵拐,在前引路,雲三娘緊緊相随。
見薛煥雖是獨足,然而一跳一拐的行走如飛,比較常人真要快到幾倍,可見他的本領不小了。
天明時候,一行人已走到那土山邊。
玉琴見前面迤逦一帶,都是小山,山下都有一個石洞,有些土人從洞中荷鋤而出,去到南畝工作。
有些鄉婦卻坐在洞門口縫衣洗物。
原來河南地方在鄉間的小民,大都不蓋屋廬,卻在山下鑿洞而居,過那穴居生涯。
洞中冬暖夏涼,土地也十分幹燥,所以住在洞裡,非常慣适的。
一會兒薛煥已走到一個山洞口停住,回頭對雲三娘等說道:“你們暫在外稍等,我先進去通知他。
”雲三娘點點頭,薛煥遂一拐一拐的走上山坡,步入洞中去了。
雲三娘瞧瞧劍秋,依然昏迷,面色也十分難看。
玉琴雙眉緊鎖,凝眸無語。
不多時早見薛煥探首洞口,向他們招招手道:“請你們進來罷。
” 雲三娘等遂一齊走進洞中,見裡面光線也還明亮,收拾得十分潔淨,幾榻俱全。
朝外坐着一個矮老叟,向他們颔首為禮。
雲三娘等見過了,立在一邊,薛煥早命滕固把劍秋放在矮老叟身前。
矮老叟立起身來,瞧了一瞧劍秋的傷口,便向桌上取過一碗水來,先代劍秋把傷口洗過,然後從身邊取出一個小瓶,傾出二粒絕小的紅丸來,在手中研細了,和以清水,敷在劍秋的傷口。
立刻血止,漸漸凝結攏去。
矮老叟又從衣袋裡掏出一個小木匣,取出兩粒白色丹丸,先把一粒丹丸研細了,撬開劍秋牙關,把清水沖下。
一刻醒轉。
衆人大喜。
玉琴便走前問道:“劍秋兄怎麼樣了?” 劍秋道:“好了,好了,那巨人果然厲害,這是他們設下的機關,我自不小心,中了他們的毒矢,以為這條性命總是難保了。
怎的會到這裡來呢?”玉琴笑了一笑,便把他們如何遇見薛煥二人引導至此等事,約略告知。
劍秋慌忙立起身向矮老叟拜謝,又向薛、滕二人緻謝道:“不逢二位,我等也不識老丈,我這一條命,得以起死回生,皆諸位之力。
”遂又向矮老叟叩問姓名。
矮老叟搖頭道:“
現在我代你介紹一個同門女俠,一邊說,一邊便将手指着玉琴說道:“這位方玉琴姑娘就是一明禅師的高足。
我們都是同道,聚在一起,很是快活。
”薛煥遂又介紹滕固與玉琴相見。
雲三娘想起了劍秋,便問玉琴道:“劍秋呢?此刻他怎麼樣了?” 玉琴道:“他卧在林中地上,依然是昏迷不醒,不知如何是好?”薛煥在旁聽得忙問道:“怎樣有人受傷麼?” 雲三娘道:“正是,那就是我的弟子嶽劍秋。
此番我們三人同入堡中,因為他追敵受傷,所以退了出來。
隻是他已中了毒矢無藥相救,恐怕性命難保。
” 薛煥問道:“在那裡?” 玉琴道:“正在林中。
”說罷便領着他們走進林去,指着地上偃卧着的劍秋說道:“在這裡,他已經失去知覺了。
” 薛煥低下頭去,向劍秋創口細細一看,又撫摩着他的額角,不由搖搖頭道:“他中了最毒的藥箭了,不到二十四小時,毒氣攻氣,無可救治。
” 玉琴聽了薛煥的話,撐不住眼淚如斷線珍珠般滴将下來。
接着又聽薛煥說道:“我以前獨自到此窺探,冒險闖入,也中過一毒箭,幸虧沒有劍秋兄那樣厲害,仍被我安然逃出。
那時我自知性命難保,勉強掙紮着望西南奔跑,乃至天明,毒氣漸漸逼攏來,我也昏倒在地。
不知怎樣的又會醒來,睜眼一看,日已過午,在我身旁立着一個矮老叟,身穿破褐,腳踏芒鞋,面貌很是醜陋,颔下飄着一撮花白胡須。
他對我微微笑道:“你已醒了麼?肚子可餓?”我就向他詢問。
矮老叟才道:“老漢在一點鐘以前,途過這裡,見你橫倒在地,沉迷不醒,一看你的身上,方知已中了毒矢,危在旦夕。
老漢身邊恰巧常帶着一種返魂丹,功能起死回生,不論什麼險毒傷痛,都可救愈,所以把藥代你敷在創口上,在旁守候。
如今你已蘇醒,可保無虞。
此丹有大小兩種,一種可以吞服,排除血中的毒氣和污穢,且能立時使傷者恢複元氣。
” 他說畢遂從衣袋中取出一個黃色小木匣來,開了匣蓋,拈着一粒白色的丹丸,放到我的嘴唇邊,教我速即吞下。
我遂聽他言語,把丹丸服下,便覺丹田内一陣熱烘烘的,頓時我的手足活動,精神複旺,一骨碌爬了起來。
那矮老叟又問我受傷的經過。
我很老實的告訴他如何受傷情形。
他道:“鄧氏七怪名聞黃河兩岸,以一敵七,你怎得不受創呢?”遂引我到他家裡去。
我遂跟他同走,不過十三四裡的光景,已到了一座土山之下。
那裡有一個山洞,便是矮老叟的居處了。
矮老叟待人十分和藹,請我入内坐地,把煮熟的飯盛給我吃。
我感謝不盡,在他洞裡住了一夜,方才告辭而去。
玉琴聽到這裡,遂問道:“那麼,矮老人的所在何處?是不是很近的?請你快快引導我們就去,好使我們乞得靈藥救活劍秋兄的性命。
” 雲三娘道:“不錯,薛煥,請你引我們去那裡走一遭。
” 薛煥諾諾答應。
滕固走上前道:“待我來負劍秋兄,你們打前先走。
” 2 玉琴道:“有累滕兄了。
”滕固道:“理當如此。
”于是一伛身便把劍秋背在背上。
玉琴提着寶劍随在旁邊保護,薛煥撐着鐵拐,在前引路,雲三娘緊緊相随。
見薛煥雖是獨足,然而一跳一拐的行走如飛,比較常人真要快到幾倍,可見他的本領不小了。
天明時候,一行人已走到那土山邊。
玉琴見前面迤逦一帶,都是小山,山下都有一個石洞,有些土人從洞中荷鋤而出,去到南畝工作。
有些鄉婦卻坐在洞門口縫衣洗物。
原來河南地方在鄉間的小民,大都不蓋屋廬,卻在山下鑿洞而居,過那穴居生涯。
洞中冬暖夏涼,土地也十分幹燥,所以住在洞裡,非常慣适的。
一會兒薛煥已走到一個山洞口停住,回頭對雲三娘等說道:“你們暫在外稍等,我先進去通知他。
”雲三娘點點頭,薛煥遂一拐一拐的走上山坡,步入洞中去了。
雲三娘瞧瞧劍秋,依然昏迷,面色也十分難看。
玉琴雙眉緊鎖,凝眸無語。
不多時早見薛煥探首洞口,向他們招招手道:“請你們進來罷。
” 雲三娘等遂一齊走進洞中,見裡面光線也還明亮,收拾得十分潔淨,幾榻俱全。
朝外坐着一個矮老叟,向他們颔首為禮。
雲三娘等見過了,立在一邊,薛煥早命滕固把劍秋放在矮老叟身前。
矮老叟立起身來,瞧了一瞧劍秋的傷口,便向桌上取過一碗水來,先代劍秋把傷口洗過,然後從身邊取出一個小瓶,傾出二粒絕小的紅丸來,在手中研細了,和以清水,敷在劍秋的傷口。
立刻血止,漸漸凝結攏去。
矮老叟又從衣袋裡掏出一個小木匣,取出兩粒白色丹丸,先把一粒丹丸研細了,撬開劍秋牙關,把清水沖下。
一刻醒轉。
衆人大喜。
玉琴便走前問道:“劍秋兄怎麼樣了?” 劍秋道:“好了,好了,那巨人果然厲害,這是他們設下的機關,我自不小心,中了他們的毒矢,以為這條性命總是難保了。
怎的會到這裡來呢?”玉琴笑了一笑,便把他們如何遇見薛煥二人引導至此等事,約略告知。
劍秋慌忙立起身向矮老叟拜謝,又向薛、滕二人緻謝道:“不逢二位,我等也不識老丈,我這一條命,得以起死回生,皆諸位之力。
”遂又向矮老叟叩問姓名。
矮老叟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