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回 彩鳳高飛猝逢鄧七怪神雕引路重晤雲三娘

關燈
憚。

     那個有青痣的,年紀最長,名喚青面虎鄧衖;第二個兄弟名喚出雲龍鄧駿;第三個名喚鬧海蛟鄧駒;第四個名喚穿山甲鄧骥;第五個名喚赤練蛇鄧騁;第六個名喚九尾龜鄧馳;第七個便是那瘦小少年鄧骐,别号火眼猴。

    你瞧他那副尊容,不是活象一個猴子麼!’我聽了也不覺好笑,應許他們不講出去,就挑着擔子走了。

    不過,七星店的一回事,我不能問。

     大概那個鄧骐看中了彩鳳姑娘,遂來求親哩!明天我又到他家去賣饽饽。

    卻見他們母女倆聲色不動,隻有彩鳳姑娘右腕上紮着一塊白布,似乎受了傷的樣子。

    他們不提起昨夜的事,我也不好探問。

    大約昨夜必有一聲厮殺的。

    次日我又挑着擔子去,但是大門緊閉。

    他們母女倆都不見,不知走到那裡去了。

    以上都是我說的實話,你若要找他們母女倆,這件事很難了。

    ” 那獨足漢子聽了賣饽饽告訴的話。

    便道:“原來是鄧氏七怪到此作祟,把她母女倆逼走的。

    我且去找他們講理。

    ”說罷把那鐵拐撐着地,拔步便走,走得如飛也似的一般快,霎霎眼早已望不見影蹤了,那賣饽饽的嘴裡咕着道:“奇了,我今莫非真的遇着鐵拐李仙人?不然那人壞着一隻腿,怎會跑得如騰雲這樣快呢?” 4 玉琴瞧着,知道那個獨腳漢子必是一個能人,可惜自己沒有注意,不曾将他攔住,問個究竟,又想聽賣饽饽的說話。

    宋氏母女已不在此,算我白跑一趟。

    不知到何處去找他們?那鄧氏七怪又是何許人物?我現在隻得丢下不顧,且先上昆侖山。

     見了劍秋師兄和師父,講和明白,再來找他們不遲。

    于是她便跨上花驢,背轉跑去,重上大道,離卻虎牢,望潼關進發。

     有一天将近潼關,跑過一個山頭,覺得天氣微微燠,有些乏力。

    來到山坡邊,下得花驢,坐在樹下休憩一回,看看莽蒼的山路,山勢雄峻,古木參天。

    忽聞後邊有厮殺之聲。

    急忙立起身來,立升樹頂,向山坡後瞧時,隻見那邊孔道旁,正有一夥盜匪,圍住兩個沙彌,走馬燈般厮殺。

     盜匪中有兩人最為骁勇:一個身長一丈的,使着兩枝鐵鞭;一個面貌兇惡的,舞着一柄寶劍。

    鞭影劍光,滾來滾去,一些沒有間隙。

    再看那兩個沙彌時,各各舞着寶劍,兩道白光,閃閃霍霍地飛旋,盡夠敵得住那夥盜匪。

     衆盜四面圍住,齊聲呼殺。

    玉琴眼光何等銳利,一看那兩個沙彌穿着新制的杏黃僧衣,宛如昆侖山上的師兄樂山、樂水。

    即忙跳下樹來,拔出真剛寶劍,飛身來到坡後。

    大喝“強徒休要逞能,看劍!” 一道白光已滾到那個使雙鞭的身前。

    使雙鞭的盜魁,陡見平空殺來一個女子,心中不由一呆。

    劍光迅速,不及抵禦,急閃避時,肩上已着了一劍,喊聲“啊喲”!回身便逃。

    還有那個使寶劍的劇盜要想退後時,兩道劍光前後從他身上掃去,早已跌倒在地,鮮血四淺。

    衆盜匪見了,紛紛作鳥獸散。

     玉琴驅走了盜魁,回頭瞧那兩個沙彌時,不是樂山、樂水還有誰呢?但别後相見,覺得長大了不少。

    樂山、樂水也認得玉琴,便問師妹何來?玉琴欣喜道:“我正要上昆侖去拜見師父,恰巧在此地和二位師兄相逢,可以一起行路了。

    ” 樂水道:“師父不在山上。

    ”玉琴聞言一怔道:“啊喲,怎麼師父不在山中,到那裡去了呢?” 樂山道:“師父在去年臘月中旬便至青島崂山一陽觀去拜訪龍真人的,一直住在那邊。

    前月我們二人奉虬雲長老之命,特地下山到崂山去請師父歸山。

    不料我們到得那邊,師父已偕同龍真人到黃海仙霞島去清遊了。

    我們不得已留了一封書信,放在一陽觀,便趕回來了。

     走至潼關,傳聞這裡新銅山上有一夥劇盜占據,常常殺害行旅。

    為首的兩個頭領,一名雙鞭将祝華,一名小太歲花達,本領十分了得。

    我們遂故意打草驚蛇,從這裡走過。

    高聲辱罵,果然驚動了他們出來行劫。

    現在小太歲花達業已授首,隻有雙鞭将祝華被他漏網了去了。

    ” 玉琴聽了樂山的話,遂道:“師父不在山上,這真不巧。

    但我因劍秋兄已至昆侖,所以仍須走一遭。

    ” 樂山、樂水聽了,一齊哈哈笑道:“師妹,你要見劍秋兄麼?他也不在山上。

    ”玉琴道:“不,他是剛才前去的,二位怎知道不在山上呢?” 樂山道:“當我們赴崂山的時候,中途在孟津附近,曾遇見劍秋師兄的,據他說要上昆侖去。

    我們以前聽師父說起劍秋兄和師妹一起出塞,去複師妹的父仇。

    所以向她問起師妹,他告訴說師妹居留在天津曾家村。

    他因等不及師妹,遂先走了。

    那時他聞說師父不在昆侖,便轉道到山東去訪神彈子賈三春了。

    師妹如要見他,即速到賈家去,或可相見。

    ” 玉琴聞言,煞費躊躇。

    自思師父和劍秋既然都不在山上,我趕去做什?他們說劍秋已到賈三春處去,不如我就往那處去找他,或能見面。

    遂對樂山、樂水說道:“那麼我也趕到山東去罷。

    ” 樂山、樂水道:“很好,師妹見了劍秋兄,可一同再來。

    ” 玉琴點頭答應。

    又請他們在虬雲長老面前代言請安。

    大衆道聲珍重而别。

     玉琴别了樂山、樂水二位沙彌,腦中打量,此行虧得見了他們,否則我豈不白跑數千裡路麼?劍秋既在賈家,總要耽擱多日,我趕快去罷。

    遂回至樹下,騎上花驢,取道望山東臨城九勝橋神彈子賈三春家行來。

     趕了好多天,有一日傍晚,将近曹州。

    那裡正是一片曠野,荒冢累累,樹木森森,夕陽橫抹在林梢,玉琴急于找尋宿店。

     催動花驢向前快跑,忽聽前面林子裡潑剌剌一聲響,飛出一頭巨鳥來,雙翅一擺,在她的頭頂上回旋一下,很快地落将下來,定睛看時,卻是劍秋随身的徒弟金眼雕,那金眼雕早已瞧見玉琴,飛在她的臂上立定。

    玉琴也把花驢收住,心中不由大喜。

    她見神雕飛臨,劍秋一定也在這裡了。

     她把金眼雕撫摩了一下,問道:“你的主人呢?為什麼不見?”話猶未畢,卻聽那雕怪叫一聲,向玉琴表示着驚恐而哀求的樣子。

    玉琴見了,很覺奇異。

    四望又不見劍秋影蹤,暗想此鳥通靈,為何向我驚鳴?況且隻見此鳥,不見劍秋,也是令人可疑。

    莫非兄有了不測麼?遂又向那雕說道:“倘然你的師父有了危險,你可再叫三聲。

    ”說罷,果然那金眼雕張開了嘴,又怪叫三聲。

     玉琴大驚,料想劍秋果有禍事了。

    遂點點頭說道:“金眼雕,你快引路走罷。

    ”那雕便振翅飛到半空,在前引路,一直向南飛去。

    玉琴一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