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回 彩鳳高飛猝逢鄧七怪神雕引路重晤雲三娘
關燈
小
中
大
1
和煦的陽光映上明窗,庭中桐樹上鳥聲綿蠻,好似歡迎着明媚的春光。
玉琴醒在床上,對着帳頂,隻是癡癡地出神,暗想毓麟如此戀戀于她,情意可感,似毓麟這樣人品,可無問然,不過自己的宗旨卻不是如此。
想起劍秋師兄自在韓家莊邂逅之後,從此伴着我奔走南北,跋涉關山,一同複得大仇,以慰亡父在天之靈。
他的性情雖然沒有毓麟那樣溫柔,他的人品雖然沒有毓麟那樣潇灑,可是俠骨豪情,和我很是志同道合。
我留意他在這許多時候,雖向我沒有什麼愛情的表示,然而件件事上覺得他也很體貼我的。
恐怕他心裡的希望也是在我的身上!況且我聞師父和雲三娘等的口吻,他們的意思也欲我們聯就一段姻緣。
實在我不嫁人也就罷了,否則劍秋便是第一個匹配。
現在多出了一個曾毓麟,偏偏他對于我一片深情,锲而不舍。
昨天在他室中的談話,我聽得出他的意旨。
教我把什麼去安慰他呢?我要代他做媒,滿意将宋彩鳳和他締成佳偶。
依我看來,宋彩鳳的容貌,隻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下。
她的武藝也是很好的。
毓麟心中既要能武的女子,象她這樣人物,再好也沒有了。
誰知他偏同我說什麼希望已屬飄渺,又說我工于媒人,不能理會他的意思。
明明說我拙于謀已,自己不肯答應,卻拿别人家來李代了。
唉,毓麟,毓麟,你那裡知道我的苦衷?何必戀戀于我不祥之身?我隻得始終辜負你的深情了。
此來我是救你起見,卻不料因此又惹起了你的情絲。
我這一去,又要加重你一道創痕了。
玉琴想來想去,覺得自己業已堕入情網,很難擺脫,很難應付。
兩爿渦渲染着兩朵紅雲,心中難過得很。
繼思一個人宗旨總要抱定,不可自誤誤人,更不可以愛人者害人。
毓麟此刻沒有瞧見宋彩鳳,所以腦子裡沒有她的倩影。
我隻要到虎牢走一遭,極力求得宋彩鳳的同意,此事便好辦了。
我再耽擱在此,恐怕雙方都非幸福,而毓麟的情魔勢必更深了。
想到這裡,立即披衣起身。
早有侍婢進來,奉上面湯水。
玉琴洗臉漱口,對着菱花略事妝飾,理好雲鬓。
侍婢又捧上一碗蓮子粥來。
玉琴對着這碗蓮子粥,不由出神。
原來以前玉琴病倒在曾家的時候,毓麟十分盡心地看護她。
因為玉琴愛吃蓮子,毓麟常教下人每天早晨端整蓮子粥給玉琴吃。
蓮子而外,添入栗子、白果、芡實、紅棗,再加潔白糖,很是可口的。
玉琴想起前情,不勝怅惘。
她正吃罷時,忽見侍婢匆匆跑入,對她說道:“方姑娘,我家大爺有要事請你出去。
”玉琴不知何事,但聞侍婢說得鄭重,遂即立起身來,走至廳後,見夢熊叉手立着,一見玉琴,便道:“姑娘,這件事真是奇哉!怪哉!”說時面上顯現出一種驚異神色。
玉琴道:“什麼事奇怪?” 夢熊道:“劍秋兄走了!”玉琴聽着這話,不由一怔。
忙道:“他走了麼?為的什麼事?怎麼不别而行?真是奇哉!怪哉!” 夢熊道:“是啊,不知他為什麼不别而行。
姑娘且随我來。
” 玉琴便跟着夢熊,一齊走到劍秋下榻的客室裡。
見床上阒然無人,并無劍秋的蹤影。
玉琴問道:“大哥怎麼知道他走了呢?”毓麟将手指着桌子上兩封信說道:“姑娘你沒有瞧見這信嗎?” 玉琴走至桌前一看,果見有劍秋親筆寫的兩函。
一封留給她的。
還有一封是留與夢熊弟兄二人。
業已啟封了,玉琴先把這函抽出信箋一讀。
上面寫道: 夢熊毓麟二兄均鑒: 久仰盛名,幸遂識荊之願,欣幸何如。
在府多日,諸多叨擾,無任感謝。
茲因要事匆匆即行,所以未能面辭者,恐兄等之挽留也。
他日如有機會,再當造谒。
琴妹處另有一函緻,她孑然一人,奔走無涯,所幸大仇已複。
從此亟宜安身休養。
府上與有葭莩之誼,想兄等必有以慰之也。
尊大人處請代道歉。
臨别倥惚,不盡布臆。
即請大安 愚弟嶽劍秋謹上即日 玉琴看了,微微噫氣。
冷笑一聲道:“他真走了!”夢熊道:“不錯,真的走了。
今天早晨我想邀他出去馳馬,所以特地早起,跑到這裡來看劍秋兄。
誰知房門虛掩着,推門進去看時,不見劍秋兄。
隻見桌上兩封書信,一封是寫給我們弟兄倆的。
拆開一看,才知劍秋兄竟已不别而行。
連忙又至後邊廄中察看時,他的龍駒已不在廄中。
又去看那金眼雕,也帶着走了。
我便騎着馬追出村去,趕了一大段路,不見劍秋兄的影了,隻好回來。
遂命侍婢報告姑娘知道。
但不知他有何要事?姑娘可得知一二麼?”玉琴搖搖頭,遂又将劍秋留給自己的函拆開一覽。
函中道: 玉琴師妹芳鑒:兄自在韓家莊與師妹邂逅相逢以後,以同門之誼,相随多時,志同道合,兩心相契。
竊喜白牛山一役師妹大仇已複,孝心可敬,奔走天涯,果不虛此行也。
後又追随師妹返裡掃墓,雅意殷勤,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然至今日,兄不得不恝然決然,舍師妹而去矣!其所以不告者,恐師妹必欲挽留,反多煩惱耳。
以妹蘭心蕙質,當能知之。
無需兄之喋喋也。
自來此間,曾家兄弟誠意可感。
而毓麟兄尤為耿介拔俗,潇灑出塵,正如太原公子,令人神往。
曾翁夫婦待人和藹,而師妹又為奇女,大可在此休養。
荒江僻地,師妹又别無骨肉之親,形單影隻,除歲時祭掃外,不宜久居也。
至若此間為安樂之鄉,天假之緣,師妹毋再猶豫耳。
兄此去不知何年再來,然師妹之倩影已藏之心坎。
他日或有機會,當重來一談别離之積情耳。
望妹善自珍重,無以兄為念。
劍秋上言玉琴展讀後,方知劍秋有了誤會,猝然有這種怪僻的行徑。
書中所言“天假之緣”、“毋再猶豫”、“蘭心蕙質,當能知之”。
字裡行間,大有疑我已垂愛于毓麟。
所以他不欲在此做我和毓麟情愛間之障物,遂不别而行,完全為我起見。
唉,劍秋,劍秋,你和我相聚兩年,難道還不知道我心裡的意思麼?一念至此,又怨又氣,珠淚幾欲奪眶而出,但她立即忍住。
這時,曾翁夫婦和宋氏聽下人報說,一齊前來。
毓麟也勉強起身,走來問訊。
夢熊把劍秋不别而行的經過,告訴衆人、玉琴卻把自己的信塞在懷中,故作鎮定之色。
曾翁和曾太太隻說我們大恩未報,怎麼嶽先生悄然走呢?究竟為了什麼重要事情?宋氏也向夢熊說道:“你怎麼不去尋找一下呢?” 夢熊跳着腳道:“大清早我已跨着馬,追趕一大段
玉琴醒在床上,對着帳頂,隻是癡癡地出神,暗想毓麟如此戀戀于她,情意可感,似毓麟這樣人品,可無問然,不過自己的宗旨卻不是如此。
想起劍秋師兄自在韓家莊邂逅之後,從此伴着我奔走南北,跋涉關山,一同複得大仇,以慰亡父在天之靈。
他的性情雖然沒有毓麟那樣溫柔,他的人品雖然沒有毓麟那樣潇灑,可是俠骨豪情,和我很是志同道合。
我留意他在這許多時候,雖向我沒有什麼愛情的表示,然而件件事上覺得他也很體貼我的。
恐怕他心裡的希望也是在我的身上!況且我聞師父和雲三娘等的口吻,他們的意思也欲我們聯就一段姻緣。
實在我不嫁人也就罷了,否則劍秋便是第一個匹配。
現在多出了一個曾毓麟,偏偏他對于我一片深情,锲而不舍。
昨天在他室中的談話,我聽得出他的意旨。
教我把什麼去安慰他呢?我要代他做媒,滿意将宋彩鳳和他締成佳偶。
依我看來,宋彩鳳的容貌,隻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下。
她的武藝也是很好的。
毓麟心中既要能武的女子,象她這樣人物,再好也沒有了。
誰知他偏同我說什麼希望已屬飄渺,又說我工于媒人,不能理會他的意思。
明明說我拙于謀已,自己不肯答應,卻拿别人家來李代了。
唉,毓麟,毓麟,你那裡知道我的苦衷?何必戀戀于我不祥之身?我隻得始終辜負你的深情了。
此來我是救你起見,卻不料因此又惹起了你的情絲。
我這一去,又要加重你一道創痕了。
玉琴想來想去,覺得自己業已堕入情網,很難擺脫,很難應付。
兩爿渦渲染着兩朵紅雲,心中難過得很。
繼思一個人宗旨總要抱定,不可自誤誤人,更不可以愛人者害人。
毓麟此刻沒有瞧見宋彩鳳,所以腦子裡沒有她的倩影。
我隻要到虎牢走一遭,極力求得宋彩鳳的同意,此事便好辦了。
我再耽擱在此,恐怕雙方都非幸福,而毓麟的情魔勢必更深了。
想到這裡,立即披衣起身。
早有侍婢進來,奉上面湯水。
玉琴洗臉漱口,對着菱花略事妝飾,理好雲鬓。
侍婢又捧上一碗蓮子粥來。
玉琴對着這碗蓮子粥,不由出神。
原來以前玉琴病倒在曾家的時候,毓麟十分盡心地看護她。
因為玉琴愛吃蓮子,毓麟常教下人每天早晨端整蓮子粥給玉琴吃。
蓮子而外,添入栗子、白果、芡實、紅棗,再加潔白糖,很是可口的。
玉琴想起前情,不勝怅惘。
她正吃罷時,忽見侍婢匆匆跑入,對她說道:“方姑娘,我家大爺有要事請你出去。
”玉琴不知何事,但聞侍婢說得鄭重,遂即立起身來,走至廳後,見夢熊叉手立着,一見玉琴,便道:“姑娘,這件事真是奇哉!怪哉!”說時面上顯現出一種驚異神色。
玉琴道:“什麼事奇怪?” 夢熊道:“劍秋兄走了!”玉琴聽着這話,不由一怔。
忙道:“他走了麼?為的什麼事?怎麼不别而行?真是奇哉!怪哉!” 夢熊道:“是啊,不知他為什麼不别而行。
姑娘且随我來。
” 玉琴便跟着夢熊,一齊走到劍秋下榻的客室裡。
見床上阒然無人,并無劍秋的蹤影。
玉琴問道:“大哥怎麼知道他走了呢?”毓麟将手指着桌子上兩封信說道:“姑娘你沒有瞧見這信嗎?” 玉琴走至桌前一看,果見有劍秋親筆寫的兩函。
一封留給她的。
還有一封是留與夢熊弟兄二人。
業已啟封了,玉琴先把這函抽出信箋一讀。
上面寫道: 夢熊毓麟二兄均鑒: 久仰盛名,幸遂識荊之願,欣幸何如。
在府多日,諸多叨擾,無任感謝。
茲因要事匆匆即行,所以未能面辭者,恐兄等之挽留也。
他日如有機會,再當造谒。
琴妹處另有一函緻,她孑然一人,奔走無涯,所幸大仇已複。
從此亟宜安身休養。
府上與有葭莩之誼,想兄等必有以慰之也。
尊大人處請代道歉。
臨别倥惚,不盡布臆。
即請大安 愚弟嶽劍秋謹上即日 玉琴看了,微微噫氣。
冷笑一聲道:“他真走了!”夢熊道:“不錯,真的走了。
今天早晨我想邀他出去馳馬,所以特地早起,跑到這裡來看劍秋兄。
誰知房門虛掩着,推門進去看時,不見劍秋兄。
隻見桌上兩封書信,一封是寫給我們弟兄倆的。
拆開一看,才知劍秋兄竟已不别而行。
連忙又至後邊廄中察看時,他的龍駒已不在廄中。
又去看那金眼雕,也帶着走了。
我便騎着馬追出村去,趕了一大段路,不見劍秋兄的影了,隻好回來。
遂命侍婢報告姑娘知道。
但不知他有何要事?姑娘可得知一二麼?”玉琴搖搖頭,遂又将劍秋留給自己的函拆開一覽。
函中道: 玉琴師妹芳鑒:兄自在韓家莊與師妹邂逅相逢以後,以同門之誼,相随多時,志同道合,兩心相契。
竊喜白牛山一役師妹大仇已複,孝心可敬,奔走天涯,果不虛此行也。
後又追随師妹返裡掃墓,雅意殷勤,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然至今日,兄不得不恝然決然,舍師妹而去矣!其所以不告者,恐師妹必欲挽留,反多煩惱耳。
以妹蘭心蕙質,當能知之。
無需兄之喋喋也。
自來此間,曾家兄弟誠意可感。
而毓麟兄尤為耿介拔俗,潇灑出塵,正如太原公子,令人神往。
曾翁夫婦待人和藹,而師妹又為奇女,大可在此休養。
荒江僻地,師妹又别無骨肉之親,形單影隻,除歲時祭掃外,不宜久居也。
至若此間為安樂之鄉,天假之緣,師妹毋再猶豫耳。
兄此去不知何年再來,然師妹之倩影已藏之心坎。
他日或有機會,當重來一談别離之積情耳。
望妹善自珍重,無以兄為念。
劍秋上言玉琴展讀後,方知劍秋有了誤會,猝然有這種怪僻的行徑。
書中所言“天假之緣”、“毋再猶豫”、“蘭心蕙質,當能知之”。
字裡行間,大有疑我已垂愛于毓麟。
所以他不欲在此做我和毓麟情愛間之障物,遂不别而行,完全為我起見。
唉,劍秋,劍秋,你和我相聚兩年,難道還不知道我心裡的意思麼?一念至此,又怨又氣,珠淚幾欲奪眶而出,但她立即忍住。
這時,曾翁夫婦和宋氏聽下人報說,一齊前來。
毓麟也勉強起身,走來問訊。
夢熊把劍秋不别而行的經過,告訴衆人、玉琴卻把自己的信塞在懷中,故作鎮定之色。
曾翁和曾太太隻說我們大恩未報,怎麼嶽先生悄然走呢?究竟為了什麼重要事情?宋氏也向夢熊說道:“你怎麼不去尋找一下呢?” 夢熊跳着腳道:“大清早我已跨着馬,追趕一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