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回 究途落魄鬻書卧虎村月夜飛刀蹈險天王寺

關燈
玉琴微微笑道:“這也是機關,倒被這個怪東西吓了一跳。

    ”二人方欲走入小門,不料木偶一倒之後,牽連在木人身上的警鈴,當啷啷大發響聲,響個不住。

     劍秋知道這一響壞了事,内裡必有防備,便對玉琴說道:“不好,我們快快走罷!”玉琴想冒險進去,卻被劍秋挽着她的玉臂,一齊回身奔出。

     方才出得石佛的大腹,卻見四個賊秃正和袁彪夫婦鬥在一起,铿铿锵锵的兵刃相擊聲音,同時石佛的腹門已合攏了。

    劍秋說一聲:“險啊!”和玉琴揮劍跳上前去,見内中一個濃眉大眼的賊秃,便是智能,舞動緬刀,和袁彪殺得難解難分。

    玉琴大喝一聲:“賊秃還認得我麼?”智能一見琴劍二人,便開口大罵。

     玉琴舞開寶劍,光芒四射,早刺倒了一個賊秃。

    這時寺内四處警鈴響應,石佛眼睛裡的燈光忽然變作綠色,隐隐有隆隆之聲。

    劍秋遂打個招道:“我們走罷!”四人便如飛燕般躍上殿屋。

    智能喝一聲:“追!”首先跟後跳上,小鸾回轉身将手一揚,一镖飛出,正中智能右肩,一個筋鬥躍下屋去。

     四人疾忙飛奔出了天王寺,回轉客寓。

    行至半途,聽得農家有雞啼之聲。

    劍秋對三人說道:“且請少停。

    ”一縱身早躍入農家短垣裡去,不多時捕得四頭雞出來,授給各人手中攜帶一雞。

     玉琴将頭一偏道:“我不要。

    ”劍秋隻得代她提了,仍向前行,不到十數步。

    突聞背後天空有聲如裂帛,愈近愈響,四人回身擡頭向上一看,隻見月光下有三柄飛刀,長如柳條,騰如遊龍,直向四人飛射而來,冷氣逼人,光芒耀目。

     劍秋便道:“四空上人的飛刀來了,我們快快提防!” 5 玉琴柳眉倒豎,星眼圓睜,喝一聲“何足道哉!”恰巧一柄飛刀正向她頂上落下。

    她舞動寶劍迎住,刀光和劍光圍成一片,往來飛舞。

    劍秋和袁彪小鸾也使開一齊抵住,四人的劍術雖皆精妙,但那飛刀之光,逼人可畏。

    鬥了一刻,劍秋恐不敵,先将兩雞放出,袁彪夫婦也把雞向空擲去,但見飛刀齊下,四隻雞的頭一齊削去,飛刀見血,方才旋轉方向,飛回寺去。

     劍秋道:“四空上人的飛刀果然厲害!還有他門下的兩個徒弟,小蠍子魯通,和無常鬼史振蒙,也是不弱。

    所以要破天王寺,看來我等四人之力尚難應付。

    适才聽說四空上人卧病,所以放了三柄飛刀前來,自己沒有出馬。

    否則那法玄賊秃不是說過上人有五柄飛刀麼?我預備的四頭雞做了我們的犧牲品,飛刀方才退去。

    恐怕久戰下去,他們還要追來,于我們有不利呢!” 小鸾笑道:“那農人不是無端倒黴麼?” 劍秋道:“好在我已放下一兩銀子,在那農家的雞窠裡,他們也不緻遭受損失了。

    ” 袁彪道:“天王寺真如龍潭虎穴,羽翼既衆又多機關,我們走了一次,探得大略情形,以後想法再來便了。

    ”玉琴不語,隻是悶走。

     四人偷偷地回到店中,已近五鼓,恐怕驚動他客,大家盤膝坐在床上,養神休息。

    轉瞬天明,大家起來洗面漱口。

     玉琴依然托着兩腮,似乎有些負氣的模樣。

    劍秋問道:“師妹敢是為了昨夜厮殺得不耐暢,所以悶悶不樂麼?” 玉琴道:“我最恨人家挫折我的銳氣,增長我的餒心。

    四空上人雖至厲害,也不是三頭六臂的人,便是三頭六臂的人,也沒有什麼畏怯。

    難道合我們四人之力,還夠不上他的對手麼?師兄未免膽怯了,我們走了一趟,仍沒有和那賊秃見個上下,況且他既然卧病,我們都是好好的人,卻反怕一個病人,豈非笑話?” 劍秋急忙分辯道:“師妹不要見怪,不是這樣講的,實在四空上人未可輕侮!我也并非懦怯之輩,恐怕輕身蹈險,反受其害,不如見機而作,暫且退走。

    以後我們聯合了雲三娘、餘觀海等前來,再把那賊秃收拾幹淨,未為晚矣!” 玉琴道:“雲三娘已到雲南,我們向那裡去找她呢?”袁彪也道:“量敵而後進,知難而退,這也不是劍秋兄的自餒。

    姑娘不要錯怪,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我們謹慎一些也好!” 小鸾道:“你們倆都說得甚是,但我知道玉琴姊姊是個有勇氣有膽量不甘示弱的人,此去未曾大戰,便即退回,在我們認為謹慎,而她卻認為太自怯了。

    大概那賊秃的末日還未到臨,好姊姊暫且饒他一下,把他那顆光腦袋寄在他項上,日後再來取去罷!”這幾句話說得玉琴回衑作喜,接口說道:“我也并非恃勇好鬥,那天王寺固然不易破去,但覺得這麼一來,太示弱于人,心中覺得不爽快罷了!” 小鸾又道:“姊姊不要懊惱,将來自有爽快的一日呢!” 于是四人吃罷早餐,商量行止,劍秋相偕玉琴到寨外去,拜望李天豪和宇文亮兄妹。

    但玉琴因為蓮姑和自己有隙不欲即去,想去曾家村探望曾母和曾毓麟,然後再上昆侖,順便可到虎牢去訪窦氏母女,便将自己的意思和劍秋說了。

    劍秋答應。

     于是袁彪夫婦向二人告辭回螺蛳谷去,小鸾握着玉琴的手,灑了幾點眼淚,依依不舍而别。

    琴劍二人送了袁彪夫婦走後,便将旅店的房飯金付訖,也攜了包裹,跨上龍駒和花驢,呼了金眼雕,向南歸來。

     路過京師,在京中遊覽了兩天,又向南下。

    早到天津,二人便在一家菜館裡用午餐。

    劍秋又吩咐酒保取了三斤牛肉,喂給金眼雕在院子裡吃。

    衆人看了,好不奇異。

     這時門外走進一個男子來,見了玉琴、劍秋,不覺失聲喊到:“你們卻在這裡啊!我正在思念你們呢!”二人回頭一看,原來是李鵬到臨,不由大喜,一齊立起身來,招呼入座,互談别後狀況。

     李鵬聽說玉琴已複父仇,向她恭賀不止。

    二人也問李鵬在鄉可安好?李鵬說道:“愚夫婦托庇平安。

    現在我因親戚家中有事,故至京師一行,不想在此巧遇二位,足慰多時相思之忱了!” 三人談談說說,用過午飯,劍秋搶着還了賬。

    因和李鵬多時未見,所以還坐着談話。

    忽見門外有一輛大車趕到,停了車,便有四個解差,從車上拖下一個大漢來,項上戴着木枷,鐵索琅當,被解差左右押着。

     走進店裡,那大漢生得面貌醜陋,口裡嚷着:“肚子餓得慌了,快些吃飯罷。

    ”一邊說,一邊他的一雙骨溜溜的三角眼,早已看見了玉琴。

    連忙大聲嚷道:“玉琴姑娘久違了!” 這時玉琴也已認得清楚那個大漢的面目,心中卻不由一楞。

     劍秋和李鵬在旁聽見了,更覺得十分離奇,不知那大漢是個何許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