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回 奮神威山中伏鸷鳥懷絕技夜半盜花驢
關燈
小
中
大
莊中人都來問訊,見了于定九肩上扛着的怪鳥,莫不驚異。
那一個半屍體自有家人前來認去收殓。
于定九因為不知那怪鳥的來曆,遂把它懸在要道旁的一株大樹上,好似把它号令示衆。
看的人圍紛紛談論,都說:“那怪鳥好不曆害,連人都要吃的,真是鳥中的霸王。
但那裡又來一頭金眼雕會把那些怪鳥撲死,可說強中更有強中手了。
可惜我們沒有瞧見那一出好戲啊!” 有上山的獵戶便對大衆說道:“你們還不知道又有一出好戲呢!”遂把章阿戆被金眼雕攫去,墜落樹枝的情形,詳細告訴。
衆人聽了,哄然大笑。
這時莊中有一個王翁,偕同他家的西席單先生,扶杖來觀。
那王翁是村中的富翁,老年碩望,晚年得了一個孫兒,乳名慶官,還不過六歲光景,已是穎悟非凡。
王翁便請了那位飽學宿儒單先生來代他啟蒙。
今天聽得怪鳥食人的新聞,所以一同來看,究竟是怎樣的怪物。
單先生走到要樹下,舉頭細細一瞧,便回首對王翁微笑道:“東翁,此鳥形狀如雞,白首鼠足,乃蠶萑也。
出《山海經》,性喜食人,毋怪此間獵戶喪失性命矣。
又此鳥甚少,不易得見,太平之世,不敢出現。
今蠶萑來臨,北方恐又有刀兵之災。
”王翁聽了,頻點其首。
衆人素來敬服單先生,知道他是有學問的儒者,說話不錯。
于是都喊起蠶萑來。
于定九尚有些狐疑,然又無可窮诘,也就罷了。
次日傍晚,莊中人忽然驚呼起來,大家紛紛走出,仰首望空中瞧看。
原來是那山中的金眼雕忽然飛來,回翔天空,好似窺探什麼的光景。
王翁的孫兒慶官鬧着要看金眼雕,王翁便吩咐下人馱着出現,好好當心。
不料那金眼雕蓦地裡一掃而下,從下人的背上,抓着慶官便飛上天空,望北面疾飛而去。
下人大哭大跳,無法可救。
等到于定九挾着弓矢到來,那金眼雕已不知去向了。
王翁聽得這個惡消息,大驚失色 。
慶官是他唯一的愛孫,桑榆暮景,僅此自娛,平時珍愛得真是心頭肉一般,舍不得使他受半點兒委屈的。
現在忽然被金眼雕抓去,毫無主張,不覺自己也哭起來了,單先生聽得門生遇此意外之事,也隻有搖頭嗟歎,在書房中踱來踱去,口裡喃喃地自言自語道:“天喪予,天喪予。
我未知之何也已矣!安得空空兒翩然下臨,認救此甯馨兒哉!” 于定九和王翁本有葭莩之誼,遂也跑來慰問。
王翁一邊向他作揖打恭,一邊拭淚道:“定九,此事非和你商量不可了,可憐我老年隻有這一個孫兒,是我心愛之人,夢魂都系戀在他身上。
今遭不幸,性命難知。
隻得有煩你往狼牙山中走一遭,找尋蹤迹。
如能完璧歸來,老朽當終身感激不忘。
請你不要推卻。
” 于定九便答道:“這真是飛來橫禍,使人意想不到的。
現在既然出了這個岔子,我總得設法去救,況且慶官是非常可愛的小孩子,何忍使他死于鸷鳥之手!今日天色已晚,我也不能前往。
明天一早,我當同衆獵戶入山搜尋。
實在那頭金眼雕非常勇猛,絕不畏人的,它此次前來,或者因為昨天我們用亂箭把它射了一頓,故它特來報仇的。
大約它仍到狼牙山去,你們且不要急,徒哭無益,待到明朝伫候好音罷。
” 王翁聽說,又對于定九作揖道:“拜托,拜托。
”于定九道:“好說。
”于是别了王翁,回到家裡,一邊去通知衆獵戶,明晨預備入山去找尋。
這時大家沸沸揚揚的都講那回事,齊說金眼雕不易對付。
待到明晨,于定九帶了弓箭,戴上一付眼鏡,恐防雕來啄他雙目之用,吩咐衆獵戶見了金眼雕,不可胡亂動手。
此鳥不可力敵,隻有又亂箭勝它一法。
于是衆獵戶都戴上鬥笠,滿藏弓矢,随着于定九,又向狼牙山去。
一路上,四處尋覓,到了山巅,卻不見金眼雕影蹤,疑心它或是飛向别地方去了。
見前面有一株大柏樹,霜皮溜雨,枝葉參天,高可十數丈,上面有一根大的鳥巢。
忽然有小兒啼哭之聲,從那巢裡發出來,十分清楚。
于定九向衆人道:“莫非這就是金眼雕巢,慶官陷在裡頭麼?” 衆人道:“正是。
”内中便有一人自告奮勇,願上去救出慶官。
于定九道:“事不宜遲,你快些上樹罷。
”那人脫去外邊衣服,揉升而上。
大衆擡着頭看他上去。
哪知未及半樹,風聲呼呼,金眼雕已飛回來了。
3 那人見了金眼雕,心中一慌,喊聲“啊呀”,早從樹上滑跌下來。
大衆将他扶起時,金眼雕展動雙翅,便向衆人掃擊,于定九吩咐放箭,自己将箭搭上了弦,飕的一聲,一箭向金眼雕頭上射去。
誰知金眼雕張開嘴來,竟将那箭銜住。
于定九大驚,正要再放第二枝箭,金眼雕已向他頭上飛來。
于定九忙拔出佩刀護住頭頂。
衆人有些放箭,有些便向山下奔逃。
金眼雕既勇且捷,一箭都沒有射着,于定九隻得帶領衆人返身便跑。
有一個獵戶被金眼雕追得沒路走,恰見有一大石,便把自己頭上戴上的鬥笠取下,覆在石上,自己躲在石後,屏息不動,但見金眼雕奮爪下擊,将鬥笠撕碎,石屑亦簌簌下堕,金眼雕才長鳴一聲飛回去了。
那獵戶喘息不已,追着衆人,一齊下山。
于定九也垂頭喪氣,覺得無顔。
一行人回到莊中,卻見莊中人圍着一大堆,不知在那裡瞧什麼。
大家瞧見于定九等回來,便紛紛來問:“可能救得慶官?金眼雕在那裡?”衆獵戶都搖頭答道:“那裡有這樣容易!金眼雕非常厲害,我們也險些送掉性命。
”于定九不顧衆人說話,走到圍中一看,見衆人圍着兩騎:有一個英俊少年,跨着白龍駒,和一個妙齡女子雙雙并辔,一齊在那裡細瞧那樹上懸着的怪鳥蠶萑。
那女子面貌娟秀,眉目間很露英爽之氣,卻坐着一頭有青點子花的花驢。
各人腰下都懸着一口寶劍,象是打從遠道來此的。
于定九瞧着一雙少年男女,覺得不是尋常人物,心裡正在忖度,聽那女子方向衆人詢問:“此鳥何名?”衆人說不出蠶萑兩字,隻說是要吃人的怪鳥。
女子對着少年微笑道:“世上竟有吃人的怪鳥!真是無奇不有!” 少年也點頭道:“四海九州,奇異的鳥獸真多。
我以前在昆侖山,曾見有一種專食銅鐵的野獸,名喚犭莫,也是很奇怪的。
”女子瞧了一歇,聽衆人講起金眼雕,又要探問。
于定九遂走到他們身前招呼道:“二位,這怪鳥名叫蠶萑,曾在此間狼牙山中食人,被一金眼雕撲斃。
”又把他們如何行獵,遇見二鳥相鬥,以及金眼雕抓去慶官,自己入山尋找的事略述一遍。
少年聽了,不覺大奇道:“有這樣厲害的金眼雕麼?我們倒要前去瞧瞧。
”女子便對于定九說道:“你們既然敵不過那金眼雕,我等二人不揣鄙陋,自願相助一臂之力。
”于定九聞言大喜,遂領導二人到王翁莊上來。
女子和那少年各自跳下坐騎,自有王家下人前來牽去廄中上料。
于定九很客氣地請二人進去,二人颔首微笑,随着于定九走到裡面。
王翁早親自出迎。
起初聞得于定九失敗而歸,十分懊恨,後來聽說慶
那一個半屍體自有家人前來認去收殓。
于定九因為不知那怪鳥的來曆,遂把它懸在要道旁的一株大樹上,好似把它号令示衆。
看的人圍紛紛談論,都說:“那怪鳥好不曆害,連人都要吃的,真是鳥中的霸王。
但那裡又來一頭金眼雕會把那些怪鳥撲死,可說強中更有強中手了。
可惜我們沒有瞧見那一出好戲啊!” 有上山的獵戶便對大衆說道:“你們還不知道又有一出好戲呢!”遂把章阿戆被金眼雕攫去,墜落樹枝的情形,詳細告訴。
衆人聽了,哄然大笑。
這時莊中有一個王翁,偕同他家的西席單先生,扶杖來觀。
那王翁是村中的富翁,老年碩望,晚年得了一個孫兒,乳名慶官,還不過六歲光景,已是穎悟非凡。
王翁便請了那位飽學宿儒單先生來代他啟蒙。
今天聽得怪鳥食人的新聞,所以一同來看,究竟是怎樣的怪物。
單先生走到要樹下,舉頭細細一瞧,便回首對王翁微笑道:“東翁,此鳥形狀如雞,白首鼠足,乃蠶萑也。
出《山海經》,性喜食人,毋怪此間獵戶喪失性命矣。
又此鳥甚少,不易得見,太平之世,不敢出現。
今蠶萑來臨,北方恐又有刀兵之災。
”王翁聽了,頻點其首。
衆人素來敬服單先生,知道他是有學問的儒者,說話不錯。
于是都喊起蠶萑來。
于定九尚有些狐疑,然又無可窮诘,也就罷了。
次日傍晚,莊中人忽然驚呼起來,大家紛紛走出,仰首望空中瞧看。
原來是那山中的金眼雕忽然飛來,回翔天空,好似窺探什麼的光景。
王翁的孫兒慶官鬧着要看金眼雕,王翁便吩咐下人馱着出現,好好當心。
不料那金眼雕蓦地裡一掃而下,從下人的背上,抓着慶官便飛上天空,望北面疾飛而去。
下人大哭大跳,無法可救。
等到于定九挾着弓矢到來,那金眼雕已不知去向了。
王翁聽得這個惡消息,大驚失色 。
慶官是他唯一的愛孫,桑榆暮景,僅此自娛,平時珍愛得真是心頭肉一般,舍不得使他受半點兒委屈的。
現在忽然被金眼雕抓去,毫無主張,不覺自己也哭起來了,單先生聽得門生遇此意外之事,也隻有搖頭嗟歎,在書房中踱來踱去,口裡喃喃地自言自語道:“天喪予,天喪予。
我未知之何也已矣!安得空空兒翩然下臨,認救此甯馨兒哉!” 于定九和王翁本有葭莩之誼,遂也跑來慰問。
王翁一邊向他作揖打恭,一邊拭淚道:“定九,此事非和你商量不可了,可憐我老年隻有這一個孫兒,是我心愛之人,夢魂都系戀在他身上。
今遭不幸,性命難知。
隻得有煩你往狼牙山中走一遭,找尋蹤迹。
如能完璧歸來,老朽當終身感激不忘。
請你不要推卻。
” 于定九便答道:“這真是飛來橫禍,使人意想不到的。
現在既然出了這個岔子,我總得設法去救,況且慶官是非常可愛的小孩子,何忍使他死于鸷鳥之手!今日天色已晚,我也不能前往。
明天一早,我當同衆獵戶入山搜尋。
實在那頭金眼雕非常勇猛,絕不畏人的,它此次前來,或者因為昨天我們用亂箭把它射了一頓,故它特來報仇的。
大約它仍到狼牙山去,你們且不要急,徒哭無益,待到明朝伫候好音罷。
” 王翁聽說,又對于定九作揖道:“拜托,拜托。
”于定九道:“好說。
”于是别了王翁,回到家裡,一邊去通知衆獵戶,明晨預備入山去找尋。
這時大家沸沸揚揚的都講那回事,齊說金眼雕不易對付。
待到明晨,于定九帶了弓箭,戴上一付眼鏡,恐防雕來啄他雙目之用,吩咐衆獵戶見了金眼雕,不可胡亂動手。
此鳥不可力敵,隻有又亂箭勝它一法。
于是衆獵戶都戴上鬥笠,滿藏弓矢,随着于定九,又向狼牙山去。
一路上,四處尋覓,到了山巅,卻不見金眼雕影蹤,疑心它或是飛向别地方去了。
見前面有一株大柏樹,霜皮溜雨,枝葉參天,高可十數丈,上面有一根大的鳥巢。
忽然有小兒啼哭之聲,從那巢裡發出來,十分清楚。
于定九向衆人道:“莫非這就是金眼雕巢,慶官陷在裡頭麼?” 衆人道:“正是。
”内中便有一人自告奮勇,願上去救出慶官。
于定九道:“事不宜遲,你快些上樹罷。
”那人脫去外邊衣服,揉升而上。
大衆擡着頭看他上去。
哪知未及半樹,風聲呼呼,金眼雕已飛回來了。
3 那人見了金眼雕,心中一慌,喊聲“啊呀”,早從樹上滑跌下來。
大衆将他扶起時,金眼雕展動雙翅,便向衆人掃擊,于定九吩咐放箭,自己将箭搭上了弦,飕的一聲,一箭向金眼雕頭上射去。
誰知金眼雕張開嘴來,竟将那箭銜住。
于定九大驚,正要再放第二枝箭,金眼雕已向他頭上飛來。
于定九忙拔出佩刀護住頭頂。
衆人有些放箭,有些便向山下奔逃。
金眼雕既勇且捷,一箭都沒有射着,于定九隻得帶領衆人返身便跑。
有一個獵戶被金眼雕追得沒路走,恰見有一大石,便把自己頭上戴上的鬥笠取下,覆在石上,自己躲在石後,屏息不動,但見金眼雕奮爪下擊,将鬥笠撕碎,石屑亦簌簌下堕,金眼雕才長鳴一聲飛回去了。
那獵戶喘息不已,追着衆人,一齊下山。
于定九也垂頭喪氣,覺得無顔。
一行人回到莊中,卻見莊中人圍着一大堆,不知在那裡瞧什麼。
大家瞧見于定九等回來,便紛紛來問:“可能救得慶官?金眼雕在那裡?”衆獵戶都搖頭答道:“那裡有這樣容易!金眼雕非常厲害,我們也險些送掉性命。
”于定九不顧衆人說話,走到圍中一看,見衆人圍着兩騎:有一個英俊少年,跨着白龍駒,和一個妙齡女子雙雙并辔,一齊在那裡細瞧那樹上懸着的怪鳥蠶萑。
那女子面貌娟秀,眉目間很露英爽之氣,卻坐着一頭有青點子花的花驢。
各人腰下都懸着一口寶劍,象是打從遠道來此的。
于定九瞧着一雙少年男女,覺得不是尋常人物,心裡正在忖度,聽那女子方向衆人詢問:“此鳥何名?”衆人說不出蠶萑兩字,隻說是要吃人的怪鳥。
女子對着少年微笑道:“世上竟有吃人的怪鳥!真是無奇不有!” 少年也點頭道:“四海九州,奇異的鳥獸真多。
我以前在昆侖山,曾見有一種專食銅鐵的野獸,名喚犭莫,也是很奇怪的。
”女子瞧了一歇,聽衆人講起金眼雕,又要探問。
于定九遂走到他們身前招呼道:“二位,這怪鳥名叫蠶萑,曾在此間狼牙山中食人,被一金眼雕撲斃。
”又把他們如何行獵,遇見二鳥相鬥,以及金眼雕抓去慶官,自己入山尋找的事略述一遍。
少年聽了,不覺大奇道:“有這樣厲害的金眼雕麼?我們倒要前去瞧瞧。
”女子便對于定九說道:“你們既然敵不過那金眼雕,我等二人不揣鄙陋,自願相助一臂之力。
”于定九聞言大喜,遂領導二人到王翁莊上來。
女子和那少年各自跳下坐騎,自有王家下人前來牽去廄中上料。
于定九很客氣地請二人進去,二人颔首微笑,随着于定九走到裡面。
王翁早親自出迎。
起初聞得于定九失敗而歸,十分懊恨,後來聽說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