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回 相逢狹路有意複仇偶入蓬門無心中毒
關燈
小
中
大
沒有什麼大仇,不過他們所言所為,不歸于正,往往為良民之害,我們看不過,少不得要去幹涉,他們便說我們有意作對了,即如方才那個赤發頭陀,在江湖上很有惡名,可惜被他逃去,便宜了他,将來我想昆侖和峨眉兩派,不免要有大大的一番劇鬥呢!”
說罷歎了一口氣,雲三娘又道:“劍秋既已出塞,你也可以趕緊前往,大概可以重逢,複仇之後,你們要到那裡去呢?”玉琴道:“我想要上昆侖去拜見師父,或回家鄉去小住,此時還不能一定。
” 雲三娘道:“很好,且待我從野人山回來後,再來訪問你們,此刻那邊的事很是要緊,我們不便逗留,就此分别罷,前途珍重。
”雲三娘說完這話,便偕餘觀海别了玉琴就走。
玉琴獨自回轉寓中。
因為劍秋業已出塞,心中很覺安慰。
睡過一宵,明天仍跨着花驢,向前趕程進發。
走了好多天,已到張家口,向人探問白牛山在那裡,卻沒有人知道,隻好仍往前行,想劍秋現下不知在何處,可曾找到那個地方?過了張家口,重山峻嶺,道途愈險。
一天,跑了一個上午,還沒有進食,腹中很覺饑餓,見山凹裡有一人家,心中大喜,跑到那裡,見有一個三十多歲的鄉婦,濃裝豔抹,正坐在門口小竹椅上穿鞋底。
玉琴跳下驢來,把花驢拴在旁邊一株古柏上,含笑向婦人說道:“對不起,我是個過路客人,一時找不到客店,願問府上可有飯食,借以充饑,當多多重謝。
” 那鄉婦放下鞋底,立起身來,看了玉琴一眼,又對那花驢上下緊瞧,嘴裡咕着道:“好一口驢兒。
” 玉琴見她不還答,反而贊她的花驢,有些不耐,又說道:“到底有沒有呢?”那婦人忙道:“有,有,姑娘請到裡面坐。
”說罷,遂引玉琴走進矮屋,屋中陳設倒也清潔,玉琴一眼瞧見左面牆壁上懸着一張彈弓,暗忖這也是個武人之家罷,不要管他,姑且坐下。
鄉婦說道:“我們今日煮得很多的麥飯,姑娘來得真巧。
”遂去廚下端整出來,請玉琴進食。
這時門外有一個十一二歲的童子,面黑如鐵,兩臂粗巨,跑進門來說道:“媽啊,門前那頭花驢是誰的?确是好種,我要借它坐一下。
”鄉婦搖手道:“阿虎不要鹵莽,那是這位姑娘騎的。
” 童子對玉琴瞅了一眼,踅到後面去了。
玉琴食畢,想要動身,打開包裹取出二兩銀子送給鄉婦,鄉婦接過謝了,同時她見玉琴包裹内燦燦的黃白物,很惹人注目。
都是她在晏家堡取來的。
鄉婦便對玉琴說道:“姑娘不妨多坐些兒,可要喝一杯茶?” 玉琴點點頭,鄉婦遂到後面去了一歇,托出一杯濃茶來,玉琴接在手裡,喝了大半杯,正想告别,鄉婦卻指着她道:“倒也,倒也!” 玉琴隻覺一陣天旋地轉的,倒在椅子裡不省人事。
鄉婦脫下外面一件布衫,卷起雙袖,先把玉琴抱起,放在後面間小屋裡的闆凳上,又把玉琴的包裹和劍藏了,很得意地自言自語道:“自從他出門後,好久沒有肥羊到手了,今天不意從那小姑娘身上反得着一些油水,真是老娘的幸運。
” 又喊道:“阿虎快來!”卻不見那童囝的影蹤,跑到門口看那花驢也沒有了。
原來這家人家是姓韋,主人韋飛虎是個大盜,那鄉婦便是他的妻子周氏,也是女盜。
夫婦二人住在這山坳裡,見有過路的客人,便要劫殺,從沒有破過案。
那童子便是他們的兒子,也很有蠻力。
周氏自從韋飛虎出門後,沒有犯過命案,初見玉琴是個姑娘,并沒有意害她,後來玉琴打開包裹被她窺見了黃白物,便起了殺人的狠心。
所以請玉琴稍坐,獻上一杯青茗,卻早把迷藥放在茶裡,玉琴喝了,便被迷倒。
周氏十分得意,估料阿虎必是騎着花驢出去頑了,事不宜遲,快去結果那小姑娘的性命,好早早滅迹。
方才轉定念頭,一陣便急,隻好先到廁上去除清腹中的排洩物。
良久,然後走到後面屋中,取過一柄牛耳尖刀,惡狠狠地殺氣滿面,走近玉琴身邊,把玉琴衣襟解開,露出雪白的酥胸,對玉琴冷笑一聲道:“小姑娘,我雖和你無仇無恨,但是你身邊的黃金卻害了你了,你死在陰間,休得怨我。
” 說罷把那牛耳尖刀高高舉起,觑準玉琴胸口刺去,隻聽嗤的一聲,一顆人頭已骨碌碌地滾在地上。
” 雲三娘道:“很好,且待我從野人山回來後,再來訪問你們,此刻那邊的事很是要緊,我們不便逗留,就此分别罷,前途珍重。
”雲三娘說完這話,便偕餘觀海别了玉琴就走。
玉琴獨自回轉寓中。
因為劍秋業已出塞,心中很覺安慰。
睡過一宵,明天仍跨着花驢,向前趕程進發。
走了好多天,已到張家口,向人探問白牛山在那裡,卻沒有人知道,隻好仍往前行,想劍秋現下不知在何處,可曾找到那個地方?過了張家口,重山峻嶺,道途愈險。
一天,跑了一個上午,還沒有進食,腹中很覺饑餓,見山凹裡有一人家,心中大喜,跑到那裡,見有一個三十多歲的鄉婦,濃裝豔抹,正坐在門口小竹椅上穿鞋底。
玉琴跳下驢來,把花驢拴在旁邊一株古柏上,含笑向婦人說道:“對不起,我是個過路客人,一時找不到客店,願問府上可有飯食,借以充饑,當多多重謝。
” 那鄉婦放下鞋底,立起身來,看了玉琴一眼,又對那花驢上下緊瞧,嘴裡咕着道:“好一口驢兒。
” 玉琴見她不還答,反而贊她的花驢,有些不耐,又說道:“到底有沒有呢?”那婦人忙道:“有,有,姑娘請到裡面坐。
”說罷,遂引玉琴走進矮屋,屋中陳設倒也清潔,玉琴一眼瞧見左面牆壁上懸着一張彈弓,暗忖這也是個武人之家罷,不要管他,姑且坐下。
鄉婦說道:“我們今日煮得很多的麥飯,姑娘來得真巧。
”遂去廚下端整出來,請玉琴進食。
這時門外有一個十一二歲的童子,面黑如鐵,兩臂粗巨,跑進門來說道:“媽啊,門前那頭花驢是誰的?确是好種,我要借它坐一下。
”鄉婦搖手道:“阿虎不要鹵莽,那是這位姑娘騎的。
” 童子對玉琴瞅了一眼,踅到後面去了。
玉琴食畢,想要動身,打開包裹取出二兩銀子送給鄉婦,鄉婦接過謝了,同時她見玉琴包裹内燦燦的黃白物,很惹人注目。
都是她在晏家堡取來的。
鄉婦便對玉琴說道:“姑娘不妨多坐些兒,可要喝一杯茶?” 玉琴點點頭,鄉婦遂到後面去了一歇,托出一杯濃茶來,玉琴接在手裡,喝了大半杯,正想告别,鄉婦卻指着她道:“倒也,倒也!” 玉琴隻覺一陣天旋地轉的,倒在椅子裡不省人事。
鄉婦脫下外面一件布衫,卷起雙袖,先把玉琴抱起,放在後面間小屋裡的闆凳上,又把玉琴的包裹和劍藏了,很得意地自言自語道:“自從他出門後,好久沒有肥羊到手了,今天不意從那小姑娘身上反得着一些油水,真是老娘的幸運。
” 又喊道:“阿虎快來!”卻不見那童囝的影蹤,跑到門口看那花驢也沒有了。
原來這家人家是姓韋,主人韋飛虎是個大盜,那鄉婦便是他的妻子周氏,也是女盜。
夫婦二人住在這山坳裡,見有過路的客人,便要劫殺,從沒有破過案。
那童子便是他們的兒子,也很有蠻力。
周氏自從韋飛虎出門後,沒有犯過命案,初見玉琴是個姑娘,并沒有意害她,後來玉琴打開包裹被她窺見了黃白物,便起了殺人的狠心。
所以請玉琴稍坐,獻上一杯青茗,卻早把迷藥放在茶裡,玉琴喝了,便被迷倒。
周氏十分得意,估料阿虎必是騎着花驢出去頑了,事不宜遲,快去結果那小姑娘的性命,好早早滅迹。
方才轉定念頭,一陣便急,隻好先到廁上去除清腹中的排洩物。
良久,然後走到後面屋中,取過一柄牛耳尖刀,惡狠狠地殺氣滿面,走近玉琴身邊,把玉琴衣襟解開,露出雪白的酥胸,對玉琴冷笑一聲道:“小姑娘,我雖和你無仇無恨,但是你身邊的黃金卻害了你了,你死在陰間,休得怨我。
” 說罷把那牛耳尖刀高高舉起,觑準玉琴胸口刺去,隻聽嗤的一聲,一顆人頭已骨碌碌地滾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