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 三姊妹同争美郎君一英雄獨探天王寺
關燈
小
中
大
荒江女俠方玉琴複仇的緣由略述一遍。
餘觀海不說什麼,和他走了一程,将近天明,才各自分别。
劍秋又走了兩天,将入蒙境了。
自思聞天聲所說的白牛山大約不遠,但自己人地生疏,何從得知呢。
幾次向人探問,都說不知道,且向多山的地方走去。
北方的山雄偉怪奇,和南方的山大異,面且綿亘不絕,道途崎岖。
劍秋已走進山地,爬山越嶺,不知走了許多路,來到一個幽僻的所在,面前層層石壁,日光不到,岩下長松成林,大風嘯自嶺背,卷動長松,如波浪滾滾,有千軍萬馬之聲,似乎無路可走了。
換着别人早已膽怯心驚,不知所可,劍秋明知迷路,且定了心,找覓途徑,但是四周是山,叢叢疊疊,走向那裡去好,登高而望,見附近并沒有村落人家,人迹不見,慢慢地走下山崖,暗想天近晚了,萬一再走不出,我隻好露宿山中,可是這裡必然很多猛獸,不可不防。
他正在猶豫的當兒,忽見崖下有一人影一閃,定睛看去,見是一個綠衣女子,很快地往東首走去,連忙施展飛行術,連竄帶跳,到了崖下,向東去追蹤那個女子,還見那女子背後的倩影,向林中一閃,遂不見了。
劍秋心中十分驚奇,因為這地方既無人迹,怎麼突然來了一女子呢,好不蹊跷,可惜隻望見背影,不能知道那女子是個何許人。
當下他被好奇之心所沖動,也走入林中,踐着數寸厚的落葉,沉寂慘澹,那裡有什麼女子呢? 劍秋自言自語道:“難道見鬼麼,明明見一個綠衣女子走入林中去的,怎樣不見呢?”心上那裡肯舍棄得下,又朝前走了數十步,見有一株大樹當路,修柯戛雲,霜皮溜雨,是千百年前物了。
轉過樹後,又見懸崖下亂草縱橫,隐約有一個山洞,劍秋瞧着,更覺奇怪,無意中見洞口草裡有一白色的東西,過去拾起一看,乃是一塊女子用的白絲手帕,迎風一抖,便覺有芬芳之氣撲到他的鼻管裡。
自思,這個手帕從那裡來的呢,明明是方才看見的那個綠衣女子遺失的,天下奇奇怪怪的地方很多,武陵仇池,未民都是寓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何不進去一探。
遂披開亂草,走入洞中,上面鐘乳下垂,地下潮濕得很,起初覺得黑暗,但是走到後來,漸漸平坦,對面有亮光透入。
劍秋認定亮光,又向前走了百十步,忽已穿出洞外,别有一境,但見平疇綠蕪,小屋栉比,幾疑此身已到桃花源了,擡頭見那綠衣女子,正在前面,很婀娜地走着。
劍秋追上去,想要問訊,剛走得三步,腳踏處忽然平空陷落下去。
說聲不好,早已跌入坑中了。
那綠衣女子聽和背後響聲,回頭一看,見來人已堕入陷井,笑了一笑,向前跑去。
不多時便有四個彪形大漢,把陷井裡的鐵絲網收将上來。
因為坑裡置有一個很大的鐵絲網,劍秋跌下去時,正落在網中,身子往下一沉,那網口便會收攏來,所以劍秋一些用不出功夫了。
四個大漢遂出鐵索把他縛住,奪下寶劍,一路解去。
劍秋遇着這般奇事,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四下觀察,見兩旁人家很多門上多編着号數,寫的漢字,有許多男子和婦人趕來瞧看,都說捉到奸細了,要解到忠王那裡去,這個少年好大膽啊,我們不要饒恕他。
劍秋聽了,也莫名其妙,隻覺得那些人的口音,很是複雜,河南、山東、四川、兩廣,各省都有,而大都是很強壯的健兒,心中不能無疑。
不多時,那四個大漢已把他解到一座巨廈門前,兩旁立着兩個衛兵,執着長戟,氣象很是森嚴。
進得大門,穿過一條長廊,便到了一個很大的廳堂,堂下站着四個雄赳赳的健兒,肩上各荷着鬼頭刀。
堂上正中坐着兩人,左首一個年紀約有二十開外,相貌端正,面目清秀,穿着一件藍緞長袍;右首一個生得虬髯繞頰,形容醜惡,真似江洋大盜一般。
劍秋看了,不知來到何處,如堕五裡霧中。
不要說當時劍秋不明白,我想看書的看到此間,也要惝恍迷離,急欲知道劍秋到了什麼地方,那堂上坐着的又是何人?那麼我并非故意賣關子,不得不要把劍秋擱起,另外叙述一事了。
當有清中葉,石破天驚,風起雲湧,開革命先聲的,便是太平天國。
可惜割據十六省,奄有十六年。
隻因阋牆起畔,将士渙散,到處屠戮,失去民心,到底如昙花一現,旋歸幻影,不過在曆史上留着一部分的遺迹,供後人憑吊唏噓而已。
在清廷侈述功績,鋪張揚厲,指為土匪草寇一類,不知太平軍中很有幾個人才,如忠王李秀成,他輔着天王,率領創殘餓羸之餘,赤膽忠心,要把那将傾的大廈支持起來,東西應戰,常出奇計以制勝。
更有可取的,凡是他直接統率的軍隊,所到之處,紀律嚴明,絕不搔擾良民,而民間痛苦情形,常能體諒,因此人家都說忠王是個賢王。
可惜分崩離析,太平軍已中暮氣,不可收拾,當金陵城破的時候,李秀成把他的兒子天豪,托給門下一個姓範名磊的,帶着逃走,自己還擁護着小天王洪福,從清涼山出亡,不幸中伏被擒,遂罹于難。
要往那邊一走了,恐你孤掌難鳴,反有不利,遂也來觀望風勢,乘便可以援助。
我來的時候,你已到過了,我窺伺幾處沒有動靜,後來探知他們都在逍遙窩中行樂,遂又到後殿探尋,一見那鐘,很是奇怪,遂問了一聲,果然你陷身其中了,又被我在佛座下發見機關,遂把你救出來。
原來在觀世音足下的巨鳌,鳌頭正高高仰起,我把鳌頭向下一按,那鐘便自收起了。
我又探得四空上人近日不在寺中,所以也犯不着去打草驚蛇,急急走罷!” 劍秋聽餘觀海如此一說,又向他緻謝。
這時餘觀海猛擡頭向林外一望,說聲不好,便聽風聲嗖嗖自遠而近,落葉蕭蕭下堕,見有兩道白光飛奔林中而來,疾如閃電,光耀入眼。
餘觀海不說什麼,和他走了一程,将近天明,才各自分别。
劍秋又走了兩天,将入蒙境了。
自思聞天聲所說的白牛山大約不遠,但自己人地生疏,何從得知呢。
幾次向人探問,都說不知道,且向多山的地方走去。
北方的山雄偉怪奇,和南方的山大異,面且綿亘不絕,道途崎岖。
劍秋已走進山地,爬山越嶺,不知走了許多路,來到一個幽僻的所在,面前層層石壁,日光不到,岩下長松成林,大風嘯自嶺背,卷動長松,如波浪滾滾,有千軍萬馬之聲,似乎無路可走了。
換着别人早已膽怯心驚,不知所可,劍秋明知迷路,且定了心,找覓途徑,但是四周是山,叢叢疊疊,走向那裡去好,登高而望,見附近并沒有村落人家,人迹不見,慢慢地走下山崖,暗想天近晚了,萬一再走不出,我隻好露宿山中,可是這裡必然很多猛獸,不可不防。
他正在猶豫的當兒,忽見崖下有一人影一閃,定睛看去,見是一個綠衣女子,很快地往東首走去,連忙施展飛行術,連竄帶跳,到了崖下,向東去追蹤那個女子,還見那女子背後的倩影,向林中一閃,遂不見了。
劍秋心中十分驚奇,因為這地方既無人迹,怎麼突然來了一女子呢,好不蹊跷,可惜隻望見背影,不能知道那女子是個何許人。
當下他被好奇之心所沖動,也走入林中,踐着數寸厚的落葉,沉寂慘澹,那裡有什麼女子呢? 劍秋自言自語道:“難道見鬼麼,明明見一個綠衣女子走入林中去的,怎樣不見呢?”心上那裡肯舍棄得下,又朝前走了數十步,見有一株大樹當路,修柯戛雲,霜皮溜雨,是千百年前物了。
轉過樹後,又見懸崖下亂草縱橫,隐約有一個山洞,劍秋瞧着,更覺奇怪,無意中見洞口草裡有一白色的東西,過去拾起一看,乃是一塊女子用的白絲手帕,迎風一抖,便覺有芬芳之氣撲到他的鼻管裡。
自思,這個手帕從那裡來的呢,明明是方才看見的那個綠衣女子遺失的,天下奇奇怪怪的地方很多,武陵仇池,未民都是寓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何不進去一探。
遂披開亂草,走入洞中,上面鐘乳下垂,地下潮濕得很,起初覺得黑暗,但是走到後來,漸漸平坦,對面有亮光透入。
劍秋認定亮光,又向前走了百十步,忽已穿出洞外,别有一境,但見平疇綠蕪,小屋栉比,幾疑此身已到桃花源了,擡頭見那綠衣女子,正在前面,很婀娜地走着。
劍秋追上去,想要問訊,剛走得三步,腳踏處忽然平空陷落下去。
說聲不好,早已跌入坑中了。
那綠衣女子聽和背後響聲,回頭一看,見來人已堕入陷井,笑了一笑,向前跑去。
不多時便有四個彪形大漢,把陷井裡的鐵絲網收将上來。
因為坑裡置有一個很大的鐵絲網,劍秋跌下去時,正落在網中,身子往下一沉,那網口便會收攏來,所以劍秋一些用不出功夫了。
四個大漢遂出鐵索把他縛住,奪下寶劍,一路解去。
劍秋遇着這般奇事,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四下觀察,見兩旁人家很多門上多編着号數,寫的漢字,有許多男子和婦人趕來瞧看,都說捉到奸細了,要解到忠王那裡去,這個少年好大膽啊,我們不要饒恕他。
劍秋聽了,也莫名其妙,隻覺得那些人的口音,很是複雜,河南、山東、四川、兩廣,各省都有,而大都是很強壯的健兒,心中不能無疑。
不多時,那四個大漢已把他解到一座巨廈門前,兩旁立着兩個衛兵,執着長戟,氣象很是森嚴。
進得大門,穿過一條長廊,便到了一個很大的廳堂,堂下站着四個雄赳赳的健兒,肩上各荷着鬼頭刀。
堂上正中坐着兩人,左首一個年紀約有二十開外,相貌端正,面目清秀,穿着一件藍緞長袍;右首一個生得虬髯繞頰,形容醜惡,真似江洋大盜一般。
劍秋看了,不知來到何處,如堕五裡霧中。
不要說當時劍秋不明白,我想看書的看到此間,也要惝恍迷離,急欲知道劍秋到了什麼地方,那堂上坐着的又是何人?那麼我并非故意賣關子,不得不要把劍秋擱起,另外叙述一事了。
當有清中葉,石破天驚,風起雲湧,開革命先聲的,便是太平天國。
可惜割據十六省,奄有十六年。
隻因阋牆起畔,将士渙散,到處屠戮,失去民心,到底如昙花一現,旋歸幻影,不過在曆史上留着一部分的遺迹,供後人憑吊唏噓而已。
在清廷侈述功績,鋪張揚厲,指為土匪草寇一類,不知太平軍中很有幾個人才,如忠王李秀成,他輔着天王,率領創殘餓羸之餘,赤膽忠心,要把那将傾的大廈支持起來,東西應戰,常出奇計以制勝。
更有可取的,凡是他直接統率的軍隊,所到之處,紀律嚴明,絕不搔擾良民,而民間痛苦情形,常能體諒,因此人家都說忠王是個賢王。
可惜分崩離析,太平軍已中暮氣,不可收拾,當金陵城破的時候,李秀成把他的兒子天豪,托給門下一個姓範名磊的,帶着逃走,自己還擁護着小天王洪福,從清涼山出亡,不幸中伏被擒,遂罹于難。
要往那邊一走了,恐你孤掌難鳴,反有不利,遂也來觀望風勢,乘便可以援助。
我來的時候,你已到過了,我窺伺幾處沒有動靜,後來探知他們都在逍遙窩中行樂,遂又到後殿探尋,一見那鐘,很是奇怪,遂問了一聲,果然你陷身其中了,又被我在佛座下發見機關,遂把你救出來。
原來在觀世音足下的巨鳌,鳌頭正高高仰起,我把鳌頭向下一按,那鐘便自收起了。
我又探得四空上人近日不在寺中,所以也犯不着去打草驚蛇,急急走罷!” 劍秋聽餘觀海如此一說,又向他緻謝。
這時餘觀海猛擡頭向林外一望,說聲不好,便聽風聲嗖嗖自遠而近,落葉蕭蕭下堕,見有兩道白光飛奔林中而來,疾如閃電,光耀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