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回 赴約憶深仇 萬裡長空飛比翼 救災憐涸鲋 一川渴土湧清泉

關燈
山飛去。

    到了後山,尋到一片天然平崖,高踞孤峰近頂之處,上下俱無通路,地勢絕佳。

    二人看好地方,忙又回到城鎮,采辦應用諸物。

    正往回走,時已黃昏,忽聽前面喧嘩哭喊之聲。

    過去一看,原來當地全境隻有限幾口水井,都已見底。

    隻内中兩口名為龍眼井,幹涸多年,不知怎的,當年大旱,反有泉水湧出。

    甘涼一帶土厚水深,水井最淺的也達十丈以上,這兩口井更深得出奇。

    父老相傳,乃郭子儀單騎見回纥以前,三軍無水,正在愁慮,忽聽風雨之聲。

    出帳一看,河岸上有一大龍飛舞而來。

    令公大怒,連射雙箭,均中龍目。

    醒來卻是一夢。

    出帳一看,地上分插兩根長箭,忽然心動,便命開掘,才隻丈許便有甘泉湧出。

    同時徑河之水也自暴漲。

    居民懷念令公威德,建了一座令公廟,把井包圍在内,現已荒廢。

    因那井水又甜又清,隻是為量不多,逐年淘掘,深達三四十丈,近年已然幹涸。

    上月有人發現内中有水,風聲傳出,群往汲取。

    先隻城外居民前往取水,已不夠用;後來城中的井十九幹涸,一齊争往汲取。

    共總兩口井,要供許多人的應用,自然不濟事。

    又有好幾十丈深,取時費事。

    更有一件奇處: 每日須到申西之交,才有清泉湧出,為量不多,至多挑上數十擔,便自見底。

    一交子夜,便無人去汲取,也是涓滴無存,人民由一早起,便去守候,有的竟終日守候不去。

    盡管官府出有告示,令人民排班汲水,無如人數大多,水量又少,往往候了一整天,好容易挨到自己份上,不是水已挑幹,便是時辰已到,成了幹底。

    人民因為争水,時常打得頭破血流,時起兇殺。

    當此強存弱亡的荒年,愚民無知,悲憤之下,易受騷動。

    官府雖頗賢明,也隻好言勸解,引咎自責,無可如何。

    因為求雨不成,人民多怨官府沒有誠心,如非平時官聲尚好,人民知他清正賢明,早已激出事來。

     無垢一聽人民取水這等苦法,暗忖:“此時水與銀子同價,連河底殘餘的污水都成了至寶,不論災情如何,單這飲水已是嚴重。

    本門太清仙法,與左道妖邪呼風喚雨不同。

     因是逆數而行,事前必須拜章告天。

    再用法力把天空中的雲霧引來,聚在一起,使化甘霖;再不,便是擇那附近江湖之水,行法引來,化雨下降。

    這裡不比江南,取水較遠。

     昆侖山上積雪與星宿海的山水雖可應用,然而事非容易,又恐引動對頭出來作梗。

    ”想來想去,隻有前項求雨之法比較穩妥。

    災區這麼廣,少了無用。

    必須用上三四天的工夫,才能普降甘霖,連關中三輔也可一起滋潤。

    此事雖然多費心力,并耗元氣,功德卻是不小。

    事情還有幾天,人民這等苦法,細一盤算,法壇布置應在子初,此時還有閑空。

    便告訴鄭隐,令其先行,自己在此相機行事。

     鄭隐因為魔女心腸狠毒,上次違約暗算,吃子她的大虧,心中恨極,正想期前趕往魔宮打一個照面,表示自己不特不曾怕她,反而尋上門來。

    隻等把雨求下,救了旱災,立時雙方鬥法,決一存亡。

    同時又想到魔女情癡太甚,照例不管多恨,隻一見面,立時勾動舊情。

    萬一餘情未斷,還可就此戲侮暗算,稍出惡氣。

    一聽無垢要和他分頭行事,正合心意,忙即應諾,悄悄飛走。

     無垢掩在一株枯樹之下,朝前查看,本意排衆上前,運用仙法增加水量。

    後見井旁人山人海,呼号叫嚣,鬧成一片,老弱婦女拿着水桶在旁痛哭,無法上前。

    兩井均有木架,上設辘護,各有兩壯漢掌管,兩旁并有四口大缸,将水吊上,分與衆人。

    初以為地方上人為防人民争水鬥毆,專人掌管,按着次序,以求平允。

    再一細看,不禁有氣。

     原來每一井架管領的雖隻兩人,旁邊還有好些黨羽,俱都是些橫眉豎目,手持刀棍的壯漢。

    人民取水全用錢買,多少憑他高興。

    稍有不合,便加打罵,銀錢不還,卻把所取的水奪過,倒入井旁大缸之内。

    有那給錢多的,不等打上,便由井旁水缸中取來送上。

     老弱婦女固是望井悲号,無法近前;便是有力氣的漢子,不是因為錢少被惡徒排擠,不令近前,便是好容易挨到井旁,被管井壯漢奪過銀錢,随便倒上一點,忍氣吞聲而去。

     一問身旁悲哭的老婦,才知日前人民争水,常起鬥毆,官府屢次勸解,設下規條,以先後為序,限量而取,法子原好。

    無如人民需要太切,加以利之所在,一小碗水可換一二兩銀子,紛紛搶奪争先,全不肯聽。

    前數日被一土豪知道,覺着此事大利,帶了一班徒黨,硬說連廟帶井,都是他家祖産,先把取水的人一頓亂打,将井霸占,派了數十名徒黨日夜防守,人民取水須用錢買。

    乘着水漲之時,先用四口大缸将水盛滿,每斤一兩銀。

     一到井底水幹,價便加倍。

    稍微争多論少,錢被搶去,還遭毒打。

    因其徒黨衆多,勢力浩大,人民盡管憤極,幾次暴動,均為所敗,無可奈何。

     無垢聞言,暗忖:“土豪如此可惡,且喜丈夫不在,否則這班人休想活命。

    有意懲治,恐驚俗人耳目。

    ”正打主意去此一害,并行法取水救急,忽見一中年人提了半桶水,由人叢中擠出。

    見其神情良善,尾随到了無人之處,笑問:“這位君子,可能給我一口水喝麼?” 那人名叫魯靜齋,原是當地富戶,平日樂善好施,與上豪金富相識。

    因為方才家人來此取水,與賊黨發生争執,把銀子奪去,怯于兇威,所居又近,隻得親來賠話,付了加倍的錢,取了半桶水。

    正往回走,聞得身後有人讨水,回頭一看,暗忖:“這等美秀的人品,從所未見,又是外路口音,大概是别處逃荒經過的孤身女子。

    ”想起土豪厲害,四顧無人,俏聲說道:“姑娘想是外方來的。

    我家中原有一口井,隻是近來混濁如泥。

     家人代我買水,反受了一場惡氣。

    如不向其賠話,萬一再旱下去,非此不可,如何是了? 隻得親來賠話,買了這半桶水。

    姑娘要用聽便。

    不過那賣水的多是惡人,徒黨甚多,休說孤身少女,便有家人同來,也應躲開。

    解了口渴,請繞路回去吧。

    ” 無垢聞言,笑說:“我口幹得厲害,又知此水貴重,萬一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