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回 力挽狂瀾 巧遇異人飛幻影 心憂前路 獨尋古廟訪真情
關燈
小
中
大
至。
無垢和鄭隐每次聚會,便在少室山頂向陽崖洞之内。
崖洞共分上下兩層,隻有八九間石室,有的還有怪石阻隔,無法通行,無垢愛好天然,性喜清潔,自将洞府選定,便施法力,匠心獨運,布置得上下兩洞淨無纖塵。
又把卧眉峰故居和用具物品移來了好些,所有洞室均經開通,再點起幾盞明燈,内裡光明如晝。
外面高出群峰,曠觀宇宙,臨風振衣,氣象萬千。
新居布成,二人共總住了不多兩天,便即分手。
二次重來,因此次救災連遇高人,越覺自己功力不夠,生了戒心,才一回山,便忙着用功。
對于鄭隐,心又涼了許多,一直不曾用寶環查看。
隔了十來天,無垢忽聽鄭隐傳聲,詢問人在何處。
聽出語聲匆迫,剛答人已回山多日,再由環中查看,見鄭隐人已清瘦許多;似是大病初愈情景。
人在黃河南岸與自己相識的富紳家中,獨坐房内,面有憤急之容。
聞言驚喜交集,答以立時飛回,見面再談。
兩地相隔本不甚遠,不消多時,人便回轉。
見面一談,鄭隐推說:前在洞庭降妖,雖把惡蛟除去,但在斬蛟時稍微疏忽,中了一口邪氣,身受寒毒頗重。
第二早事完,恩會無垢,趕往黃河,水災已平。
聽說人被惡少接去,暗中趕往,人已無蹤。
飛到黃河邊上,人忽病倒。
幸蒙當地富紳救往家中,問知是無垢丈夫,敬若天神。
屢想用寶環傳聲,詢問下落,均因元氣受傷,難于行法運用。
延至今夜,人漸複原,方始問出下落等語。
無垢聽出好些語病,料有虛言,也未點破,隻在暗中留意。
先留鄭隐同在嵩山修煉,見其複原甚快,越生疑心。
細一查看,仍是純陽之體,才略放心。
隻不知這十多天的耽擱,所為何事,不便明問。
欲往湖湘洞庭一帶查訪,并向養病人家盤問真相,是否在彼遇救耽延。
以他法力而論,并非尋常,身旁又帶有好些靈丹,身中寒毒并不甚重,如何回時這等狼狽,連玉環傳聲都難應用?無奈勤于修為;雙方又曾約定每次飛行各省回來這兩三月内,再出行道,便須同在一起,其勢不能單獨先往,因而一直悶在心裡。
這日故意拿話試探,說日内同出行道,準備先往湖湘一帶,遊完洞庭,再轉湖口,就便轉到嘉陵江,通行巫峽,去往西南諸省,訪求民間疾苦。
話未說完,瞥見鄭隐面色微微一變。
跟着設詞勸阻,力言:“湖湘一帶,前月曾經去過,都是魚米之鄉,民殷物阜,風俗淳美。
我們忙着修積善功,無心遊玩風景。
如說就便登臨,别省也多名山大川,何必要由洞庭湖湘經過?專作遊覽,無什善功可積,豈不多此一行?”無垢聞言,越知内有文章。
當時無話,暗中卻打了非去不可的主意,表面答應,一字不提。
又過了些日,無垢忽然提起:“上次雙方發現水災,均出意外。
可惜這一對寶環,僅憑心念所注之處,才能查看,不能及遠,用時頗耗元氣。
否則,以此遠查天下,萬千裡内了如指掌,無論人間有何疾苦災害,當時便可趕去,豈不省事得多?我們本定每隔三月遊行一次,因為救災和回山耽擱,已經過兩月光陰。
彼此前生孽重,非多積善功,不能化解。
此去如用步行,沿途留連,觑便行道,能有多大修積?好在來日方長,莫如暫時仍用前法,分道飛行,等到積上兩次大功德,再往民間訪查,以免延誤。
你看如何? 否則,仍照日前所談,同往洞庭君山一遊也好。
”鄭隐雖然不願,無奈心中有病,惟恐無垢堅持往遊洞庭,一個不巧,發現自己惡迹,或是生出事來,隻得應了。
行時,鄭隐恐無垢單獨繞往洞庭,事更不妙,正想設詞分路。
無垢知他心意,已先開口,借防魔女侵害為由,仍照第一次的走法。
鄭隐自合心意。
無垢料準鄭隐必有背人之事,隻因心中氣憤,不曾查看。
事已過去,不便明言探問,想借雙方分途飛巡之時,暗中訪查,再謀補救。
主意原打得好,偏生關心過切,下手太急。
以為鄭隐這次先往江浙閩海一帶,繞到滇黔諸省,再由四川沿江而下,經湘鄂入豫,回到嵩山會合,如過洞庭,還有不少時日。
急于查知真相,鄭隐一走,第二日便改道往洞庭飛去,一心訪查丈夫劣迹。
一到嶽州,便向湖濱居民打聽:前兩月發生水災,人民所受損害和水退時情景,有無這樣一個少年相助救災,為人醫病。
忘了先去鄭隐養病寄居的富紳家中查詢。
又因每日忙着訪問,寄身之處多是民家旅舍,不便取環查看,不由又走錯了一步。
其實,鄭隐在洞庭三湘救災之時,因不似無垢那樣隐秘形迹。
彼時湖中因有妖物興風作浪,時常傷人,打破行舟,水勢又大。
鄭隐發現湖舟失事,立時往援,往往飛行時連遁光也不隐去,常現靈迹,不避俗人耳目,又和惡蛟鬥了一次,湖濱災民船夫有好些目睹。
後來發現道人師徒隐居君山洞庭神祠之内,神情鬼祟,看出身有邪氣,心疑妖人鬧鬼,向其喝問。
道人說:“鄭隐前夜所見兩團寶光,乃是兩粒蚌珠。
如能得到,妙用無窮,并可煉成道家第二元神。
隻是湖中有一惡蛟,本來被一仙人禁閉湖底水洞之内,近年禁制失效,脫困而出,每日觊觎老蚌明珠,仗着神通變化,百計奪取。
老蚌原有數百年道行,近以氣候将成,每當風日晴美,月明之夜,必要現出湖面,将所煉内丹寶珠噴向空中,吸取月華,隻是苦幹惡蛟追逐不舍。
惡蛟又知老蚌想要乘潮入海,一面用腹中丹氣将湖口出路閉住,一面發動洪水,引誘老蚌逃走,自投羅網。
誰知老蚌也頗機警,雖因氣候将成的要緊關頭,急于吸取月華,但其行動神速,出沒無常。
惡蛟用盡心力,始終擒它不住,雙方現正相持。
惡蛟知道老蚌不久成了氣候,不必經由水口,也能自飛入海,越發情急。
這幾日來,湖水更加暴漲,便由于此。
“你如先除惡蛟,那蚌當時逃走,雖不似惡蛟那等猛惡,所過之處,江湖的水也要漲起不少,甚或傷害人畜,都在意中。
如能仗你師傳仙法,在君山設一法壇,外用仙法掩蔽。
并借惡蛟之力,擋住湖口出路,使老蚌無法飛渡。
再施法力,幻出我師徒四人,上設豬牛,裝作行法除害,與之想持。
那時老蚌必要噴那寶珠,吸收月華,便可冷不防将珠奪下。
彼時惡蛟已被禁網困住,見蚌珠飛起,明知未必能夠到手,仍然不舍,必往君山這面追來。
你那禁網也自發動,将其困住。
乘此時機,奪了寶珠,再去除害,必可成功。
但那惡蛟頗具神通,急怒之下,定發洪水為害。
你法力雖高,難于兼顧;禁網如小,又恐其铤而走險。
須用緩兵之計,稍微困住,取珠以後,再行現身誘敵,引其出水,方可除去;否則,難免引發巨災,或是被其逃走。
絲毫疏忽不得。
還有兩粒蚌珠,本應為我所得,
無垢和鄭隐每次聚會,便在少室山頂向陽崖洞之内。
崖洞共分上下兩層,隻有八九間石室,有的還有怪石阻隔,無法通行,無垢愛好天然,性喜清潔,自将洞府選定,便施法力,匠心獨運,布置得上下兩洞淨無纖塵。
又把卧眉峰故居和用具物品移來了好些,所有洞室均經開通,再點起幾盞明燈,内裡光明如晝。
外面高出群峰,曠觀宇宙,臨風振衣,氣象萬千。
新居布成,二人共總住了不多兩天,便即分手。
二次重來,因此次救災連遇高人,越覺自己功力不夠,生了戒心,才一回山,便忙着用功。
對于鄭隐,心又涼了許多,一直不曾用寶環查看。
隔了十來天,無垢忽聽鄭隐傳聲,詢問人在何處。
聽出語聲匆迫,剛答人已回山多日,再由環中查看,見鄭隐人已清瘦許多;似是大病初愈情景。
人在黃河南岸與自己相識的富紳家中,獨坐房内,面有憤急之容。
聞言驚喜交集,答以立時飛回,見面再談。
兩地相隔本不甚遠,不消多時,人便回轉。
見面一談,鄭隐推說:前在洞庭降妖,雖把惡蛟除去,但在斬蛟時稍微疏忽,中了一口邪氣,身受寒毒頗重。
第二早事完,恩會無垢,趕往黃河,水災已平。
聽說人被惡少接去,暗中趕往,人已無蹤。
飛到黃河邊上,人忽病倒。
幸蒙當地富紳救往家中,問知是無垢丈夫,敬若天神。
屢想用寶環傳聲,詢問下落,均因元氣受傷,難于行法運用。
延至今夜,人漸複原,方始問出下落等語。
無垢聽出好些語病,料有虛言,也未點破,隻在暗中留意。
先留鄭隐同在嵩山修煉,見其複原甚快,越生疑心。
細一查看,仍是純陽之體,才略放心。
隻不知這十多天的耽擱,所為何事,不便明問。
欲往湖湘洞庭一帶查訪,并向養病人家盤問真相,是否在彼遇救耽延。
以他法力而論,并非尋常,身旁又帶有好些靈丹,身中寒毒并不甚重,如何回時這等狼狽,連玉環傳聲都難應用?無奈勤于修為;雙方又曾約定每次飛行各省回來這兩三月内,再出行道,便須同在一起,其勢不能單獨先往,因而一直悶在心裡。
這日故意拿話試探,說日内同出行道,準備先往湖湘一帶,遊完洞庭,再轉湖口,就便轉到嘉陵江,通行巫峽,去往西南諸省,訪求民間疾苦。
話未說完,瞥見鄭隐面色微微一變。
跟着設詞勸阻,力言:“湖湘一帶,前月曾經去過,都是魚米之鄉,民殷物阜,風俗淳美。
我們忙着修積善功,無心遊玩風景。
如說就便登臨,别省也多名山大川,何必要由洞庭湖湘經過?專作遊覽,無什善功可積,豈不多此一行?”無垢聞言,越知内有文章。
當時無話,暗中卻打了非去不可的主意,表面答應,一字不提。
又過了些日,無垢忽然提起:“上次雙方發現水災,均出意外。
可惜這一對寶環,僅憑心念所注之處,才能查看,不能及遠,用時頗耗元氣。
否則,以此遠查天下,萬千裡内了如指掌,無論人間有何疾苦災害,當時便可趕去,豈不省事得多?我們本定每隔三月遊行一次,因為救災和回山耽擱,已經過兩月光陰。
彼此前生孽重,非多積善功,不能化解。
此去如用步行,沿途留連,觑便行道,能有多大修積?好在來日方長,莫如暫時仍用前法,分道飛行,等到積上兩次大功德,再往民間訪查,以免延誤。
你看如何? 否則,仍照日前所談,同往洞庭君山一遊也好。
”鄭隐雖然不願,無奈心中有病,惟恐無垢堅持往遊洞庭,一個不巧,發現自己惡迹,或是生出事來,隻得應了。
行時,鄭隐恐無垢單獨繞往洞庭,事更不妙,正想設詞分路。
無垢知他心意,已先開口,借防魔女侵害為由,仍照第一次的走法。
鄭隐自合心意。
無垢料準鄭隐必有背人之事,隻因心中氣憤,不曾查看。
事已過去,不便明言探問,想借雙方分途飛巡之時,暗中訪查,再謀補救。
主意原打得好,偏生關心過切,下手太急。
以為鄭隐這次先往江浙閩海一帶,繞到滇黔諸省,再由四川沿江而下,經湘鄂入豫,回到嵩山會合,如過洞庭,還有不少時日。
急于查知真相,鄭隐一走,第二日便改道往洞庭飛去,一心訪查丈夫劣迹。
一到嶽州,便向湖濱居民打聽:前兩月發生水災,人民所受損害和水退時情景,有無這樣一個少年相助救災,為人醫病。
忘了先去鄭隐養病寄居的富紳家中查詢。
又因每日忙着訪問,寄身之處多是民家旅舍,不便取環查看,不由又走錯了一步。
其實,鄭隐在洞庭三湘救災之時,因不似無垢那樣隐秘形迹。
彼時湖中因有妖物興風作浪,時常傷人,打破行舟,水勢又大。
鄭隐發現湖舟失事,立時往援,往往飛行時連遁光也不隐去,常現靈迹,不避俗人耳目,又和惡蛟鬥了一次,湖濱災民船夫有好些目睹。
後來發現道人師徒隐居君山洞庭神祠之内,神情鬼祟,看出身有邪氣,心疑妖人鬧鬼,向其喝問。
道人說:“鄭隐前夜所見兩團寶光,乃是兩粒蚌珠。
如能得到,妙用無窮,并可煉成道家第二元神。
隻是湖中有一惡蛟,本來被一仙人禁閉湖底水洞之内,近年禁制失效,脫困而出,每日觊觎老蚌明珠,仗着神通變化,百計奪取。
老蚌原有數百年道行,近以氣候将成,每當風日晴美,月明之夜,必要現出湖面,将所煉内丹寶珠噴向空中,吸取月華,隻是苦幹惡蛟追逐不舍。
惡蛟又知老蚌想要乘潮入海,一面用腹中丹氣将湖口出路閉住,一面發動洪水,引誘老蚌逃走,自投羅網。
誰知老蚌也頗機警,雖因氣候将成的要緊關頭,急于吸取月華,但其行動神速,出沒無常。
惡蛟用盡心力,始終擒它不住,雙方現正相持。
惡蛟知道老蚌不久成了氣候,不必經由水口,也能自飛入海,越發情急。
這幾日來,湖水更加暴漲,便由于此。
“你如先除惡蛟,那蚌當時逃走,雖不似惡蛟那等猛惡,所過之處,江湖的水也要漲起不少,甚或傷害人畜,都在意中。
如能仗你師傳仙法,在君山設一法壇,外用仙法掩蔽。
并借惡蛟之力,擋住湖口出路,使老蚌無法飛渡。
再施法力,幻出我師徒四人,上設豬牛,裝作行法除害,與之想持。
那時老蚌必要噴那寶珠,吸收月華,便可冷不防将珠奪下。
彼時惡蛟已被禁網困住,見蚌珠飛起,明知未必能夠到手,仍然不舍,必往君山這面追來。
你那禁網也自發動,将其困住。
乘此時機,奪了寶珠,再去除害,必可成功。
但那惡蛟頗具神通,急怒之下,定發洪水為害。
你法力雖高,難于兼顧;禁網如小,又恐其铤而走險。
須用緩兵之計,稍微困住,取珠以後,再行現身誘敵,引其出水,方可除去;否則,難免引發巨災,或是被其逃走。
絲毫疏忽不得。
還有兩粒蚌珠,本應為我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