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回 寶劍破神經 黑地獄逃惡鬼影 金刀穿玉股 紅蓮花擁豔屍魂
關燈
小
中
大
,方可過去。
那麼嚴密厲害的禁制,在魔法護送之下,竟會毫無動靜,便落向花林深處。
隻見雲白天青,香光如海,已是次日未申之交。
想起昨夜經曆,宛如隔世。
任壽知道新夫婦所居在東南角上,正要尋去探詢瘋和尚在未,忽聽林内有兩女子說話,先當是靈鵑、秋雁在此閑談。
剛一轉步。
瞥見林内乃是一座小亭,亭中向外背坐着兩個道姑。
暗忖:“當地往來均是仙人一流,不可冒失,還以先見主人為是。
”忙又退回。
耳聽内中一個歎道:“大姊說得那麼把穩,我總代三妹擔心。
”另一個答道:“就算瘋和尚過于偏私,難道樗散子老前輩的話也靠不住麼?”任壽聽出兩道姑乃無垢之姊無妄。
無咎,本來要走,因聽提起師父,便停了下來。
随聽無咎說道:“我聞樗散子就住翠屏峰崖洞之内,莫如我姊妹前往求見,當面請問,總能問出幾分。
大姊以為如何?” 無妄答道:“二妹你真一廂情願。
那座崖洞,外表十分窄小昏黑,内裡甚大,本是古仙人修真之所。
樗散子乃前輩仙人,我們冒昧求見,擾他清修已是不合,何況洞中那位原主人輩分又高,連我們師父見他,均不敢居于平輩,禮貌何等恭敬。
我們修道才得幾年,以前又隻随着恩師拜見過一面,如何為了妹子兒女之私前往求教?還是随時留意,相機而行的好。
” 任壽不便聽人私語,原是邊聽邊走,漸走漸遠,已聽不出。
對方似未警覺。
暗忖: “初遇鄭隐,曾往上洞,發現壁上朱文古篆,上有‘長眉再來’之言。
以前眉太稀少,父母取名眉兒。
自從服了蘭實仙果,當日眉毛發癢,次日暴長一兩寸,已然垂向眼角之下,成了異相。
聽二女仙之言,師父就住洞中,我又長了眉毛,莫非此時再去,才能拜見?”又想起:“新夫婦乃一雙壁人,新婚燕爾,定必恩愛。
此時到處靜悄悄的,不見人影,連兩位仙姊都在亭内閑談,未往新房,想是故意避開,如何前往惹厭?反正無事,翠屏峰洞壁已然封閉,如有仙緣,必蒙開洞賜見。
我和二弟原曾議定,同進同退,誰先拜師都是一樣。
莫如此時去往翠屏峰前虔誠祝告,叩關求見。
等見到師父,再尋二弟同往,并為先容也是一樣。
免得入内驚擾人家新婚樂趣。
”心念一動,因為求進拜師之心太切,對二女仙前半所說竟未留意。
又因對方姊妹三人不同聚會,卻來花林隐處密談,瘋和尚必不在此,更不尋思,便往林外走去。
快到溪前,忽想起前面尚有禁制,不能随意出入,恐觸埋伏。
剛一停步,忽聽輕雷之聲起自身後。
随同雷聲過處,前面煙光雜沓,微一閃變,雲霧忽開,現出上次來時所見清溪小橋。
越疑主人不願驚擾,見自己要走,有意放行,否則事情無此巧法。
先在林中又走了一大圈。
照着無垢昨日所說,林中不特禁制重重,由心運用,并能查見數十裡外的人物往來。
自己由外入内,還可說是魔法高強,護送自己,沖禁而入,這一回身,斷無不見之理。
以雙方交情而論,如無事故,必定挽留,怎會撤禁送行,經此一來,越認定主人此時必有什事商議,不願外人在場。
心急尋師,更不遲疑,飛步過橋。
剛到對岸,回望身後,已是雲霧滿山,連溪水也同隐去,什麼都看不見。
暗笑:“二弟和我情同骨肉,便無垢也非塵俗女子,如何新婚第二日,便有逐客之意?”當時也未理會,隻笑了笑,便往翠屏峰馳去。
途中想起:“那枚鐵環,看去并不起眼,怎的如此神奇?老魔頭那高法力,竟會不曾看出此寶形迹。
還有那部魔經,破去以後化成一丸紅玉,隔環照樣透視,嵌在裡面,卻取不出,好些怪處。
可惜神僧此時不知何往,如能相遇,也可求教,是否就算遇合?這枚紅玉,還有何用?”手持鐵環,邊看邊走。
本意因那鐵環能夠透視老遠,意欲隔着山石,往裡查看,如和魔宮所見一樣,到了翠屏峰,隻要用此環一看,便可看出師父是否在内。
不料沿途所經峰巒均是實心,雖然看出一些,還拿不定是否有效。
正一路看過去,先聽西北方天邊有破空之聲,與那日桃林所聞大同小異,仿佛尖銳得多。
心中奇怪,鐵環始終放在眼前,也忘了向空照看。
晃眼之間,兩道黃光已經飛近,在頭上作一大圈,盤飛了一陣,突似流星下瀉,落向身旁。
任壽靈敏機智,先當仙人路過。
及見飛近頭上,盤飛不已,所駕遁光,又與無垢昨日所說異教中光色相同,便留了心。
知道來人決無好意,也許發現雙劍寶光而來。
仗着鐵環隐身,連忙往旁避開。
來人也恰下降,乃是背插長劍、妖幡的兩個妖道,相貌神情十分兇惡。
才一落地,内一身材瘦長的将幡拔下,朝同黨怒道:“我方才明明見寶氣上升,井還貼着山路往前移動,等到此間,如何不見蹤迹,又未見他飛起?此事奇怪。
近日翠屏峰藏珍又有出世之訊,莫要被一凡人無意之中巧得了去。
既能得到這類奇珍,人必機警,我二人劍光甚強,破空之聲老遠都能聽到,也許被他警覺,不知用什方法藏将起來。
此人既不能飛,無論隐藏逃遁,均不會遠。
這一帶又無什山洞,我們可各分一面,施展搜魂之法,由兩頭起,往中心會合,休說是個凡人,便是真正道術之士,也必顯露形迹。
你看如何?”另一妖道還未開口,忽聽左近樹後有人冷笑。
二妖人頓時大怒,各把妖幡一指,發出大股黃煙,連人一同飛将過去。
任壽見那邪法也頗厲害,出手大股黃色煙光,中雜無數暗綠色的妖針。
前面本有兩株大樹,吃黃色煙光湧将上去,當時炸成粉碎,齊根折斷,殘枝斷葉滿空飛舞。
瘦長妖人把手一揮,立似一蓬暴雨,待要随風散去,好似心疑對頭藏在樹後,當地隻此兩株大樹和一些灌木雜草,意欲全數掃蕩,搜尋敵人蹤迹。
誰知那碎折的大樹本随妖道手指向空吹去,不知怎的,到了空中,竟似被風裹住,成了一幢青灰色的傘蓋,懸在二妖人頭上,離地十多丈,聚而不散。
煙光所到之處,灌木雜草也和斷樹一樣,紛紛碎裂,随風揚起,晃眼之間,成了一片精光,寸草全無,人卻不曾發現一個。
換了别人,見此猛惡威勢,早已逃走。
任壽自從魔窟歸來,膽子更大。
心想:“那麼厲害的神魔,尚且無奈我何,何況這兩個妖道。
”便在鐵環隐身之下,手握雙劍,立定觀看。
隻見妖道各指妖幡,發出大量黃煙飛針,分頭搜索。
及見地面草樹已被邪怯掃盡,人影全無,瘦妖人方說:“我二人的七煞神幡,照例無論人物,遇上便成灰燼。
方才笑聲就在樹後,萬無聽錯之理,怎會尋他不見?這厮不知鬧什鬼,早晚擒到,非将他用煞火炸成灰燼,連元神一起攝去,不能消恨。
” 話未說完,忽又聽左近有人笑道:“憑你也配?”任壽聽出熟人口音,心方一喜,二妖人已自大怒。
一個突然回身,揚手一道黃光,朝那發聲之處飛去。
另一個似較高明細心,覺出不是尋常,忙喝:“道兄且慢動手,問明再說。
”一面飛縱過來。
就這晃眼之間,瘦妖人猛覺身後被人摳
那麼嚴密厲害的禁制,在魔法護送之下,竟會毫無動靜,便落向花林深處。
隻見雲白天青,香光如海,已是次日未申之交。
想起昨夜經曆,宛如隔世。
任壽知道新夫婦所居在東南角上,正要尋去探詢瘋和尚在未,忽聽林内有兩女子說話,先當是靈鵑、秋雁在此閑談。
剛一轉步。
瞥見林内乃是一座小亭,亭中向外背坐着兩個道姑。
暗忖:“當地往來均是仙人一流,不可冒失,還以先見主人為是。
”忙又退回。
耳聽内中一個歎道:“大姊說得那麼把穩,我總代三妹擔心。
”另一個答道:“就算瘋和尚過于偏私,難道樗散子老前輩的話也靠不住麼?”任壽聽出兩道姑乃無垢之姊無妄。
無咎,本來要走,因聽提起師父,便停了下來。
随聽無咎說道:“我聞樗散子就住翠屏峰崖洞之内,莫如我姊妹前往求見,當面請問,總能問出幾分。
大姊以為如何?” 無妄答道:“二妹你真一廂情願。
那座崖洞,外表十分窄小昏黑,内裡甚大,本是古仙人修真之所。
樗散子乃前輩仙人,我們冒昧求見,擾他清修已是不合,何況洞中那位原主人輩分又高,連我們師父見他,均不敢居于平輩,禮貌何等恭敬。
我們修道才得幾年,以前又隻随着恩師拜見過一面,如何為了妹子兒女之私前往求教?還是随時留意,相機而行的好。
” 任壽不便聽人私語,原是邊聽邊走,漸走漸遠,已聽不出。
對方似未警覺。
暗忖: “初遇鄭隐,曾往上洞,發現壁上朱文古篆,上有‘長眉再來’之言。
以前眉太稀少,父母取名眉兒。
自從服了蘭實仙果,當日眉毛發癢,次日暴長一兩寸,已然垂向眼角之下,成了異相。
聽二女仙之言,師父就住洞中,我又長了眉毛,莫非此時再去,才能拜見?”又想起:“新夫婦乃一雙壁人,新婚燕爾,定必恩愛。
此時到處靜悄悄的,不見人影,連兩位仙姊都在亭内閑談,未往新房,想是故意避開,如何前往惹厭?反正無事,翠屏峰洞壁已然封閉,如有仙緣,必蒙開洞賜見。
我和二弟原曾議定,同進同退,誰先拜師都是一樣。
莫如此時去往翠屏峰前虔誠祝告,叩關求見。
等見到師父,再尋二弟同往,并為先容也是一樣。
免得入内驚擾人家新婚樂趣。
”心念一動,因為求進拜師之心太切,對二女仙前半所說竟未留意。
又因對方姊妹三人不同聚會,卻來花林隐處密談,瘋和尚必不在此,更不尋思,便往林外走去。
快到溪前,忽想起前面尚有禁制,不能随意出入,恐觸埋伏。
剛一停步,忽聽輕雷之聲起自身後。
随同雷聲過處,前面煙光雜沓,微一閃變,雲霧忽開,現出上次來時所見清溪小橋。
越疑主人不願驚擾,見自己要走,有意放行,否則事情無此巧法。
先在林中又走了一大圈。
照着無垢昨日所說,林中不特禁制重重,由心運用,并能查見數十裡外的人物往來。
自己由外入内,還可說是魔法高強,護送自己,沖禁而入,這一回身,斷無不見之理。
以雙方交情而論,如無事故,必定挽留,怎會撤禁送行,經此一來,越認定主人此時必有什事商議,不願外人在場。
心急尋師,更不遲疑,飛步過橋。
剛到對岸,回望身後,已是雲霧滿山,連溪水也同隐去,什麼都看不見。
暗笑:“二弟和我情同骨肉,便無垢也非塵俗女子,如何新婚第二日,便有逐客之意?”當時也未理會,隻笑了笑,便往翠屏峰馳去。
途中想起:“那枚鐵環,看去并不起眼,怎的如此神奇?老魔頭那高法力,竟會不曾看出此寶形迹。
還有那部魔經,破去以後化成一丸紅玉,隔環照樣透視,嵌在裡面,卻取不出,好些怪處。
可惜神僧此時不知何往,如能相遇,也可求教,是否就算遇合?這枚紅玉,還有何用?”手持鐵環,邊看邊走。
本意因那鐵環能夠透視老遠,意欲隔着山石,往裡查看,如和魔宮所見一樣,到了翠屏峰,隻要用此環一看,便可看出師父是否在内。
不料沿途所經峰巒均是實心,雖然看出一些,還拿不定是否有效。
正一路看過去,先聽西北方天邊有破空之聲,與那日桃林所聞大同小異,仿佛尖銳得多。
心中奇怪,鐵環始終放在眼前,也忘了向空照看。
晃眼之間,兩道黃光已經飛近,在頭上作一大圈,盤飛了一陣,突似流星下瀉,落向身旁。
任壽靈敏機智,先當仙人路過。
及見飛近頭上,盤飛不已,所駕遁光,又與無垢昨日所說異教中光色相同,便留了心。
知道來人決無好意,也許發現雙劍寶光而來。
仗着鐵環隐身,連忙往旁避開。
來人也恰下降,乃是背插長劍、妖幡的兩個妖道,相貌神情十分兇惡。
才一落地,内一身材瘦長的将幡拔下,朝同黨怒道:“我方才明明見寶氣上升,井還貼着山路往前移動,等到此間,如何不見蹤迹,又未見他飛起?此事奇怪。
近日翠屏峰藏珍又有出世之訊,莫要被一凡人無意之中巧得了去。
既能得到這類奇珍,人必機警,我二人劍光甚強,破空之聲老遠都能聽到,也許被他警覺,不知用什方法藏将起來。
此人既不能飛,無論隐藏逃遁,均不會遠。
這一帶又無什山洞,我們可各分一面,施展搜魂之法,由兩頭起,往中心會合,休說是個凡人,便是真正道術之士,也必顯露形迹。
你看如何?”另一妖道還未開口,忽聽左近樹後有人冷笑。
二妖人頓時大怒,各把妖幡一指,發出大股黃煙,連人一同飛将過去。
任壽見那邪法也頗厲害,出手大股黃色煙光,中雜無數暗綠色的妖針。
前面本有兩株大樹,吃黃色煙光湧将上去,當時炸成粉碎,齊根折斷,殘枝斷葉滿空飛舞。
瘦長妖人把手一揮,立似一蓬暴雨,待要随風散去,好似心疑對頭藏在樹後,當地隻此兩株大樹和一些灌木雜草,意欲全數掃蕩,搜尋敵人蹤迹。
誰知那碎折的大樹本随妖道手指向空吹去,不知怎的,到了空中,竟似被風裹住,成了一幢青灰色的傘蓋,懸在二妖人頭上,離地十多丈,聚而不散。
煙光所到之處,灌木雜草也和斷樹一樣,紛紛碎裂,随風揚起,晃眼之間,成了一片精光,寸草全無,人卻不曾發現一個。
換了别人,見此猛惡威勢,早已逃走。
任壽自從魔窟歸來,膽子更大。
心想:“那麼厲害的神魔,尚且無奈我何,何況這兩個妖道。
”便在鐵環隐身之下,手握雙劍,立定觀看。
隻見妖道各指妖幡,發出大量黃煙飛針,分頭搜索。
及見地面草樹已被邪怯掃盡,人影全無,瘦妖人方說:“我二人的七煞神幡,照例無論人物,遇上便成灰燼。
方才笑聲就在樹後,萬無聽錯之理,怎會尋他不見?這厮不知鬧什鬼,早晚擒到,非将他用煞火炸成灰燼,連元神一起攝去,不能消恨。
” 話未說完,忽又聽左近有人笑道:“憑你也配?”任壽聽出熟人口音,心方一喜,二妖人已自大怒。
一個突然回身,揚手一道黃光,朝那發聲之處飛去。
另一個似較高明細心,覺出不是尋常,忙喝:“道兄且慢動手,問明再說。
”一面飛縱過來。
就這晃眼之間,瘦妖人猛覺身後被人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