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巧得幹莫 古篆神碑先示偈 言尋朋好 青山碧水遠聞歌
關燈
小
中
大
濤。
目光到處,瞥見二女各縱着一道銀色遁光,滿林飛逃,紫、青雙劍分追在後,相隔已不甚遠。
劍光所過之處,那萬樹桃花稍被劍上芒尾掃中,便成粉碎,一時殘花亂落,宛如紅雨,映着斜陽,滿天飛舞,頓成奇觀。
不禁大驚,忙以全力回收。
一面用寶光将劍光裹住,不令前進。
誰知吃力異常,雖仗玉圭之力将其制住,也隻進勢稍緩,仍是追逐不舍,始終收它不回。
後來看出二女分頭逃走,雙劍也分兩路追趕。
玉圭紅光雖也分成兩股,光力便弱。
二女再如東西飛逃,更是無法照顧。
一面忙着回收,一面疾呼:“二位姑娘,快些合為一路,不可分開,免我照顧不到。
我實是初得奇珍,不能由心運用,并非故意。
據我所知,此劍頗有靈性。
我已看出,逃得愈快,它追得更緊。
請你們不要亂逃,設法往我身後繞來,我用靈翠峰試它一下,或能将其制住。
否則,休說傷人,便這滿林桃花為劍光所毀,以後何顔再見主人?” 二女先因事出強求,心疑任壽故意使其難堪,年輕好勝,不由愧憤交集。
聞言回顧,見任壽也是手忙腳亂,滿臉惶急之容,方始相信。
忙照所說,并在一起,向前飛逃。
總算雙方俱都機警,雙劍威力雖猛,畢竟此舉由于二女妄發埋伏,激動劍上罡煞之氣,氣機相引,所生反應與劍主人心意違背,又被玉圭制住,要差不少威力。
任壽先因手持二寶,難于兼顧。
等到二女會合以後,一時救人心切,暗忖:“此劍既應為我所有,決不能傷害主人。
此時左手持着玉圭,右手須掐訣印,還有一個翠峰無法分持,一直端在右手腕上,一心三用,也許要差得多。
事已危急,與其傷人結怨,何如犯險一拼?” 心念才動,紫、青雙劍已被二女引往林中一座小峰之間,三人兩劍,走馬燈也似,環峰而馳,相隔本差不多。
任壽步行,原追二女不上,全仗先前所服靈藥發生靈效,一縱便是十來丈,身輕如燕,才得勉強追随。
等把地勢看好,環峰趕了三四圈,忙告二女留意,同時運用真氣,先把玉圭朝前連指,全力吸緊雙劍,強行回收。
乘着飛劍去勢,稍一停頓,倏地回頭,奮身一躍,猛朝二女對面迎去。
說時遲,那時快,任壽這一回身,雙劍去了禁制,來勢自更神速,隻一閃,便電也似疾,直朝二女身後射到。
幸而任壽拼冒奇險,早有準備,就這回身一縱,轉眼之間,右手靈翠峰早朝雙劍擲去,一幢青霞剛由二女頭上飛過,雙劍也已迎面飛到。
任壽手掐劍訣,全力回收,二次又将玉圭寶光發出,想将雙劍制住,三方面同時施為。
雙劍果被那幢青霞吸住,停空而立,依舊劍尖斜指峰頂,漸漸縮小,不能自行飛起。
青霞停處,離二女身後雖有兩丈來遠,但照方才形勢,至多瞬息之間,二女必被追上,休想活命。
任壽方覺僥幸,不曾傷人,但這雙劍威力太大,一發便要見血,萬一以後能發而不能收,如何是好,再看那幢青霞,高達丈六,離地丈許,停空不動,比起洞中所見,要大數十倍。
又不知道收縮之法,方才原是冒險發出,這麼大一幢寶光,如何帶走?心正為難,二女驚魂乍定,見任壽所用飛劍、法寶如此神妙,俱都歡喜,驚贊不置。
任壽心中愁急,又沒法說。
更恐寶光劍氣太強,引來妖邪。
急切間打不出主意,隻得先收雙劍,看那神峰能否縮小,再作計較。
以為事有定數,該為我有,怎會失去?立把心氣沉穩,運用真氣,先試收劍。
隻見精芒電射,伸縮不停,仿佛兩邊都在争奪,那劍無所适從,竟不能如意收轉。
任壽初得奇珍,不知此中微妙,盡管平日剛毅鎮靜,到此地步,也自不免發愁。
正想再用玉圭一試,忽聽耳旁有人低語道:“雙劍煞氣太重,并不妨事。
回去照你平日所習坐功,以全神目注此劍,真氣吸引,不消多日,便能由心應用。
好在收發劍訣已均通曉,除對敵時不願傷人,令其空回,稍微倔強,也易制伏。
何況不久便有仙緣遇合,此事無須愁慮。
倒是你這靈翠峰乃九天仙府至寶奇珍,不特能大能小,内中并有兩儀六合諸般妙用。
此時一則不好攜帶,二則它那妙用不能全數發揮,不是被它自行飛走,無法尋蹤,便被強仇大敵乘隙奪去。
此寶本身雖具靈性,不似紫、青雙劍,一經前劍主人行法禁制,算準未來,遺賜有緣之人,從此不論新主人法力高低,永遠相随。
除非本身遭劫,外人決奪不去。
不如由我暫借一用,彼此有益。
我并将峰頂上所藏元磁真氣收下,分賦雙劍之上,使其以後便遇到兩極元磁真氣所煉之寶,也不能将它吸住。
道友以為如何?” 任壽此時仙緣快要遇合,處處福至心靈,加以素來量大知機,一聽語音就在耳旁,四顧卻不見人,暗忖:“此人既有這麼高法力,如若生心劫奪,何必商量?況且照着玉圭上古仙人留書,此寶也決不會落向外人手中,樂得大方一些,或者還能交一好友。
” 心念微動,立時轉身,把手一拱,笑道:“多蒙仙長好意,悉随尊便。
隻請現出仙容,使弟子稍微領教如何?”随聽耳旁接口答道:“道友大謙。
樗散子對于道友,尚不肯以師長自命,何況于我?此時此地,不是你我良晤之所,不久自會相見。
并且這裡還有一人要來讨厭,事不宜遲,請道友各自收劍便了。
” 任壽因為收劍艱難,心正疑慮,聞言姑且二次回收。
才一施為,雙劍光華突然暴長,劍尖上并有一股細如遊絲的光線十分剛勁,直射峰尖,兩下裡互相伸縮,也分不出由何方發出。
心中奇怪,未容轉念,隻聽一聲輕雷,帶着一蓬銀色火花,突自峰頂冒起。
本是一大蓬向外激射,才一出現,隻閃得一閃,忽分為二,被雙劍尖上光線裹住,一閃無蹤,劍立縮小回飛。
伸手一招,便自投入匣内。
同時一片金雲罩向那幢青霞之上,恰将翠峰裹住,連閃幾閃,一齊縮小,先往斜刺裡花林深處飛去,一閃不見。
随聽破空之聲穿雲而來,宛如流星自空下瀉,落地現出一人。
任壽剛看出是前見和尚,一道金光已由右側湧起,當中好似裹着尺許長一幢青色霞影,其急如電,帶着風雷之聲,往東南方密雲層中破空飛去。
瘋和尚一見,滿臉都是憤怒之容,大喝:“難道我還不知此中因果,要你多管閑事?”随說,大袖展處,滿地紅光,人已不見。
再看前頭金光,已穿人遙天密雲之中。
紅光後起,流星趕月一般,由後追去,晃眼相繼投入雲中不見。
任壽因瘋和尚與鄭隐交厚,愛屋及烏,對于借寶人未免懷疑。
正在尋思雙方來曆,忽聽耳旁又有人道:“道友不必驚疑。
這瘋和尚并非惡人,與我為弟兄,相識多年。
此人因犯清規,現正受師嚴罰,難猶未滿。
因他平生最重恩怨,雖在佛門,每喜感情用事,法力又高,往往逆數而行,雖然吃了許多虧,老改不了。
這次為感一人助他少受苦難,又在妄想逆天行事。
詳情我也難為
目光到處,瞥見二女各縱着一道銀色遁光,滿林飛逃,紫、青雙劍分追在後,相隔已不甚遠。
劍光所過之處,那萬樹桃花稍被劍上芒尾掃中,便成粉碎,一時殘花亂落,宛如紅雨,映着斜陽,滿天飛舞,頓成奇觀。
不禁大驚,忙以全力回收。
一面用寶光将劍光裹住,不令前進。
誰知吃力異常,雖仗玉圭之力将其制住,也隻進勢稍緩,仍是追逐不舍,始終收它不回。
後來看出二女分頭逃走,雙劍也分兩路追趕。
玉圭紅光雖也分成兩股,光力便弱。
二女再如東西飛逃,更是無法照顧。
一面忙着回收,一面疾呼:“二位姑娘,快些合為一路,不可分開,免我照顧不到。
我實是初得奇珍,不能由心運用,并非故意。
據我所知,此劍頗有靈性。
我已看出,逃得愈快,它追得更緊。
請你們不要亂逃,設法往我身後繞來,我用靈翠峰試它一下,或能将其制住。
否則,休說傷人,便這滿林桃花為劍光所毀,以後何顔再見主人?” 二女先因事出強求,心疑任壽故意使其難堪,年輕好勝,不由愧憤交集。
聞言回顧,見任壽也是手忙腳亂,滿臉惶急之容,方始相信。
忙照所說,并在一起,向前飛逃。
總算雙方俱都機警,雙劍威力雖猛,畢竟此舉由于二女妄發埋伏,激動劍上罡煞之氣,氣機相引,所生反應與劍主人心意違背,又被玉圭制住,要差不少威力。
任壽先因手持二寶,難于兼顧。
等到二女會合以後,一時救人心切,暗忖:“此劍既應為我所有,決不能傷害主人。
此時左手持着玉圭,右手須掐訣印,還有一個翠峰無法分持,一直端在右手腕上,一心三用,也許要差得多。
事已危急,與其傷人結怨,何如犯險一拼?” 心念才動,紫、青雙劍已被二女引往林中一座小峰之間,三人兩劍,走馬燈也似,環峰而馳,相隔本差不多。
任壽步行,原追二女不上,全仗先前所服靈藥發生靈效,一縱便是十來丈,身輕如燕,才得勉強追随。
等把地勢看好,環峰趕了三四圈,忙告二女留意,同時運用真氣,先把玉圭朝前連指,全力吸緊雙劍,強行回收。
乘着飛劍去勢,稍一停頓,倏地回頭,奮身一躍,猛朝二女對面迎去。
說時遲,那時快,任壽這一回身,雙劍去了禁制,來勢自更神速,隻一閃,便電也似疾,直朝二女身後射到。
幸而任壽拼冒奇險,早有準備,就這回身一縱,轉眼之間,右手靈翠峰早朝雙劍擲去,一幢青霞剛由二女頭上飛過,雙劍也已迎面飛到。
任壽手掐劍訣,全力回收,二次又将玉圭寶光發出,想将雙劍制住,三方面同時施為。
雙劍果被那幢青霞吸住,停空而立,依舊劍尖斜指峰頂,漸漸縮小,不能自行飛起。
青霞停處,離二女身後雖有兩丈來遠,但照方才形勢,至多瞬息之間,二女必被追上,休想活命。
任壽方覺僥幸,不曾傷人,但這雙劍威力太大,一發便要見血,萬一以後能發而不能收,如何是好,再看那幢青霞,高達丈六,離地丈許,停空不動,比起洞中所見,要大數十倍。
又不知道收縮之法,方才原是冒險發出,這麼大一幢寶光,如何帶走?心正為難,二女驚魂乍定,見任壽所用飛劍、法寶如此神妙,俱都歡喜,驚贊不置。
任壽心中愁急,又沒法說。
更恐寶光劍氣太強,引來妖邪。
急切間打不出主意,隻得先收雙劍,看那神峰能否縮小,再作計較。
以為事有定數,該為我有,怎會失去?立把心氣沉穩,運用真氣,先試收劍。
隻見精芒電射,伸縮不停,仿佛兩邊都在争奪,那劍無所适從,竟不能如意收轉。
任壽初得奇珍,不知此中微妙,盡管平日剛毅鎮靜,到此地步,也自不免發愁。
正想再用玉圭一試,忽聽耳旁有人低語道:“雙劍煞氣太重,并不妨事。
回去照你平日所習坐功,以全神目注此劍,真氣吸引,不消多日,便能由心應用。
好在收發劍訣已均通曉,除對敵時不願傷人,令其空回,稍微倔強,也易制伏。
何況不久便有仙緣遇合,此事無須愁慮。
倒是你這靈翠峰乃九天仙府至寶奇珍,不特能大能小,内中并有兩儀六合諸般妙用。
此時一則不好攜帶,二則它那妙用不能全數發揮,不是被它自行飛走,無法尋蹤,便被強仇大敵乘隙奪去。
此寶本身雖具靈性,不似紫、青雙劍,一經前劍主人行法禁制,算準未來,遺賜有緣之人,從此不論新主人法力高低,永遠相随。
除非本身遭劫,外人決奪不去。
不如由我暫借一用,彼此有益。
我并将峰頂上所藏元磁真氣收下,分賦雙劍之上,使其以後便遇到兩極元磁真氣所煉之寶,也不能将它吸住。
道友以為如何?” 任壽此時仙緣快要遇合,處處福至心靈,加以素來量大知機,一聽語音就在耳旁,四顧卻不見人,暗忖:“此人既有這麼高法力,如若生心劫奪,何必商量?況且照着玉圭上古仙人留書,此寶也決不會落向外人手中,樂得大方一些,或者還能交一好友。
” 心念微動,立時轉身,把手一拱,笑道:“多蒙仙長好意,悉随尊便。
隻請現出仙容,使弟子稍微領教如何?”随聽耳旁接口答道:“道友大謙。
樗散子對于道友,尚不肯以師長自命,何況于我?此時此地,不是你我良晤之所,不久自會相見。
并且這裡還有一人要來讨厭,事不宜遲,請道友各自收劍便了。
” 任壽因為收劍艱難,心正疑慮,聞言姑且二次回收。
才一施為,雙劍光華突然暴長,劍尖上并有一股細如遊絲的光線十分剛勁,直射峰尖,兩下裡互相伸縮,也分不出由何方發出。
心中奇怪,未容轉念,隻聽一聲輕雷,帶着一蓬銀色火花,突自峰頂冒起。
本是一大蓬向外激射,才一出現,隻閃得一閃,忽分為二,被雙劍尖上光線裹住,一閃無蹤,劍立縮小回飛。
伸手一招,便自投入匣内。
同時一片金雲罩向那幢青霞之上,恰将翠峰裹住,連閃幾閃,一齊縮小,先往斜刺裡花林深處飛去,一閃不見。
随聽破空之聲穿雲而來,宛如流星自空下瀉,落地現出一人。
任壽剛看出是前見和尚,一道金光已由右側湧起,當中好似裹着尺許長一幢青色霞影,其急如電,帶着風雷之聲,往東南方密雲層中破空飛去。
瘋和尚一見,滿臉都是憤怒之容,大喝:“難道我還不知此中因果,要你多管閑事?”随說,大袖展處,滿地紅光,人已不見。
再看前頭金光,已穿人遙天密雲之中。
紅光後起,流星趕月一般,由後追去,晃眼相繼投入雲中不見。
任壽因瘋和尚與鄭隐交厚,愛屋及烏,對于借寶人未免懷疑。
正在尋思雙方來曆,忽聽耳旁又有人道:“道友不必驚疑。
這瘋和尚并非惡人,與我為弟兄,相識多年。
此人因犯清規,現正受師嚴罰,難猶未滿。
因他平生最重恩怨,雖在佛門,每喜感情用事,法力又高,往往逆數而行,雖然吃了許多虧,老改不了。
這次為感一人助他少受苦難,又在妄想逆天行事。
詳情我也難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