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眼魔煞(上)
關燈
小
中
大
入菲薄,王明受到經濟威脅。
當時,百物騰貴,币制貶值,收入薪金還不夠他享受大餅油條和光面,這樣下去,他如何度日?困難的境況迫使他寫信到鄉下家裡,懇求父親王音樂師一現在他是老農一彙錢接濟,但事與願違,父親回信,說:鄉下年成不佳,五谷歉收,家中大小人等都處于半挨餓的狀态下,不但無錢可彙,而且他還希望王明彙些錢去,以濟燃眉之急。
父親的來信更使王明憂心忡忡,坐立不安。
他情緒惡劣,工作也不起勁,要想動腦筋撈錢,可是缺乏膽量,又怕犯法,終于放棄了這個念頭。
王明的憂愁、感傷、唐頹、急躁、心神不甯、意志浮動,以及不滿現實的那些情況,都被當時愛國的地下分子看在眼裡。
他們前來遊說,鼓勵王明前去革命,慫恿他到四明山區參加遊擊隊伍,直接打擊扶桑民族,因他年輕力壯,又有武功,正是他們所要争取的對象。
王明的思想正在左右搖擺不定之際,聽到有此良機,又經對方巧言宣傳,打遊擊有說不盡的好處,于是他滿心歡喜,一口答應,準備三天之後,在南門外集合,以便同向四明山區進發。
三天後,許多有志青年在愛國地下分子的領導之下,大家掩護了身份,在南門外的靜僻之處,待命出發,但時間到了,他們還不見王明到來,橫等豎等,連他的影子也沒有出現。
愛國分子心中生疑,大起恐慌,以為那家夥——王明存心不良,一定是去向僞政府報告了他們的行蹤,于是發出暗号,紛紛不約而同,三五成群,開步動身先走了。
原來王明失約的原因是改變了初衷。
當他被愛國地下分子遊說時,覺得革命才是他的出路。
青年人血氣方剛,情緒沖動,凡事不加考慮,就一口答應去打遊擊,但等到回到宿舍,頭腦比較冷靜,仔細一想,覺得如果革命不成,是要被殺頭的,自己又是家裡的獨子,天生王明,父親要靠自己傳宗接代,因此,他怕殺頭,就改變主意,不想革命了。
至于那些地下愛國分子,他隻得對不起他們了。
生活是現實的,無錢不能過活,王明遂把過去已經打消了的壞念頭,重新又想起來了,準備動歪腦筋撈錢。
利用職權,是當時大官小吏撈錢的不二法門,皇天不負苦心人,年輕的王明也開始作弊了。
他利用過期的證件,塗改一下,發給商人,得到伍幹元酬勞。
酬勞是好聽的名詞,其實就是贓款。
王明撈到伍千元錢,心裡大為高興,但他初次貪污,不免心虛,時時刻刻提防東窗事發,于是經過再三考慮,決定辭職,從速離開黃瓜兒縣。
辭職照準,王明當天就溜,揚言要到申縣,去謀出路,其實他卻另搭車輛,走着相反的道路。
到了會稽附近的柯橋,他看到一個年約三十歲左右的女人,帶着兩個骨瘦如柴的稚齡兒女,在路邊哭泣,哭聲凄涼,而孩子們也在旁陪哭,一邊連聲叫餓。
王明看到這種慘狀,同情心油然而生。
他走上前去,向那女人問明情由,無非是家破人亡,生活無依。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王明也不例外。
他立即從身邊摸出一千元錢,送給那女人。
她接過錢,問了王明的姓名,然後再三道謝而去。
樂善好施,是人類應盡的義務,不論王明的錢财來源如何,但布施窮人,總是一件好事,隻要王明布施的目的并不在于那女人的美色,或想打她的主意,就算心安理得了。
王明的布施在冥冥中積了善緣,後來他在清白山遇險,被人救出,此人就是現在這女人的孩子之一,但那是将來的事,容後再述。
當時旅行,旅客經過關卡都要呈驗證件。
王明辭職,但那枚财政科的徽章并未上繳,而當局也馬馬虎虎,沒有向他索回證章,所以這次王明回鄉,形同離職潛逃,就全靠這枚小東西掩護身份,順利地通過沿途關卡,平安到達家鄉靈岩。
王明回到家裡,看見雙親面黃饑瘦,心裡非常難過,連忙從身邊挖出剩餘的錢,清點之後,尚有四千之數,統統交給父親,自己分文不留。
雙親看到王明歸來,如獲至寶,又見兒子奉上許多花花綠綠的鈔票,好比“久旱逢甘雨”,孝心可嘉,老懷大慰,于是挽親謀眷,向東村西鄉四山打探,誰家有窈窕淑女,要為兒子配親。
許多女性親眷願意作媒,因作媒是成人之美,且婚姻成功,男女雙方家長一定要贈送或多或少的禮物給媒人,所謂謝媒。
同時,他們都說王明粗眉大眼,相貌堂堂,人品又好,煙酒不吃,做事勤力,這種小夥子,到哪裡去尋?何況王家的家境穩當,王音樂師夫婦又是本村出名的善良之人,将來他們做了舅姑,決不會虐待媳婦,所以許多農家都肯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王明。
可是王明的眼界很高,不是嫌東家的少女不夠高大,便說西家姑娘眼睛太小,選來選去,東不成,西不就,惹得幾個媒人大為生氣,不免口出怨言,罵道:“婊子的兒子,嫌這樣,嫌那樣,要十全十美的大姑娘,到那裡去找?此人這樣難應付,我們弄得不好,可能将來要被他舂梅(與媒字同音)漿。
現在大家敬謝不敏,一緻行動,不要做媒,讓他去做一輩子的老光棍吧!” 幾個親眷做媒失敗,心裡很不高興,幾乎老羞成怒,使王父王母不好意思,再三向他們講好話,總算大家沒有破臉。
她們不肯做媒,對王明來講,毫無影響,因他還有隔壁叔婆,以及前院伯公自動來作月老,隻要有好的小官人,哪怕娶不到好的媳婦?初步經過叔婆和伯公的物色,再由王明本人橫揀豎揀,結果,終于找到了一個适當的對象。
女主角是南村山坳裡毛家的毛頭姑娘,經過了十八變之後,不但生得容貌端正,身材修長适中,而且一對眸子既圓且大,可與男主角王明的雙目媲美,在男女雙方相親時,大眼睛對着大眼睛,一見傾心,越看越愛,所謂情人眼中出西施,于是毛家姑娘遂為王明所看中。
是前生注定的事,莫錯過好姻緣。
于是王毛兩家,由父母之命,再憑媒妁之言,就訂婚了。
此後,王明蠖屈家鄉,幫助父親,幹農民的活。
農民的生活是一日不力作,一日食不足,出作入息,非常辛苦,尤其是在耘田之時,往往被螞蝗叮得腿部流血,這是最為乇明所畏懼的。
時未到,運不濟,王明雖勤力種田,但天公并不作美,硬是不下雨,旱季降臨,農作物受到影響,收獲大減,再加上扶桑人與中洲的内奸橫征暴斂,鄉民的生活情況更趨困難。
那時,有個“五服之内”的堂兄王青,前來向王明遊說,邀他同到柴橋自由區,參加遊擊隊伍。
對王明言,那是舊事重提,但他現在想到自己已有了未婚妻——毛頭姑娘,本身的性命較前寶貴,不值得冒險去打遊擊,因此,他婉言拒絕了堂兄的邀請。
翌年,扶桑部落在中洲的戰事失利,投降了。
這消息是在一個月之後,才由鄉紳馬火的口訊傳到窮鄉僻壤的靈岩。
馬火剛從逍遙島回到本鄉,帶來了好消息,頓使鄉民歡聲雷動,雀躍三百,大家額手稱慶,以後可享受自由生活了。
不久,馬火仍要回到逍遙島去,王明就跟他同行,因他認為做農民是一輩子沒有出息,消磨志氣,老死本鄉,那是他所極不甘心的。
到了逍遙島,王明進入安平商号擔任店員之職,在業餘時間又兼做掮客,将海員從外埠帶來的私貨轉掮給當地商行或用戶,獲利甚豐,不久,手頭已經積蓄丁一筆可觀的資金,就和胡仔組織安信公司,買賣私貨。
胡仔的叔父是逍遙島走私大亨,王明想借重胡叔的權勢,來培養本身實力。
翌年,王明與胡仔經營業務非常順利,他們專買海員的走私物品,也用走私辦法偷運到中洲,以及紅毛部落所管轄的亞門,再從那邊采辦貨物到逍遙島來,以貨易貨,賺錢不計其數。
王明發達了,吃用衣衫,講究闊綽。
飽暖思淫欲,是一般人的通病,王明也不例外,何況他年齡正在血氣方剛,好色之心,更難避免。
第一次,他是被損友小何帶到妓院。
小何嫖妓,但王明初出茅廬,缺乏勇氣,不敢嘗試,可能是他假扮正經,不打算在小何的面前落水。
第二次的情況就不同了,他瞞着小何,獨自涉足花叢。
到了妓院,他以熟客的身份出現,選擇一位漂亮的姑娘伴宿,可是初做嫖客,見到異性,态度未免失常,講話既不自然,發音又帶着顫聲,更談不到什麼叫做情趣,什麼叫做撫愛,而對方妓女,閱人多矣,一看王明是個嫩手,存心揾笨,她關熄了燈,脫去了衣衫,前來引誘。
王明看到房中一片黑暗,還以為那姑娘故意給他方便,心裡感激萬分。
于是他也急不及待,以餓虎撲羊之勢,把對方掀倒床上,草草的發洩了事。
王明究竟不是呆子,一次被妓所欺,以後決不會再上當了。
他對于嫖,念念不忘,沉迷不返,也許是他的精力過剩,急待發洩,所以處處尋花問柳,夜夜春宵,像遊蜂浪蝶那樣,非要投宿花房不可。
同時,他生性豪爽,揮金如土,一夜奉獻纏頭五千一萬之數,連眉頭也不皺一下。
鴨兒愛鈔,姐兒愛俏,那種螵客,誰不歡迎?王明是妖魔國的大眼魔煞投胎為人,一生劫煞極重,波折也多,他在花國尋歡,受到群芳争相奉承,當然是有“鄧驢潘小閑”五個字作其後盾,但花國濁土,哪有香草美人?不久,王明中了狀元,下身患上了白濁橫痃,十分疼痛,并且小便也不暢通,經醫診斷,證明是初期梅毒,于是打針吃藥,王明開始戒色,安份守己地休養,半年之後,花柳惡疾方才痊愈。
王明的風流韻事傳到其父王音樂師耳中,使後者大為震怒,恨不得立即趕到逍遙島,把兒子痛打一頓,可是他有病在身,不便遠行,除寫信大罵不孝之子外,也沒有别的辦法。
因此,王父的病情卻增加了三分。
王母愛子心切,想到兒子遠在異地,無人照料,終非良策,于是她向丈夫建議道:“喂!阿明的爹,兒子年齡不小,對方毛頭姑娘也已長大,我們何不為他擇日成婚?”聽了這話,精神大振,王父道:“這事情我倒沒有想到,你說得對極了,我們決定這樣做。
”王母道:“如果兒子今年結婚,明年你就可抱孫子。
” 聽到抱孫,心中歡喜,王父的病頓時減去了三分,他笑道:“添丁發财,喜事重重,王家有福了!不過,阿明這孩子,野性難馴,我們倆老無力教導,還是讓媳婦毛頭姑娘來嚴加管束,倒是好事。
我希望媳婦待他兇些,讓他做怕老婆,否則他是不會成器的。
”王母道:“明兒會怕她?不可能。
他的個性和你一樣,倔強得很,他不會怕老婆……”想到怕老婆,王母心裡生氣,接着往下說道:“你這老東西,幾時怕過我?” 王父道:“喂,喂!老太婆,我在養病,對我尊重些,請你不要叫我老東西,好不好?講到兒子結婚,明年抱孫,心裡感到稍為高興,觀在被你一叫老東西,又使我心裡不歡,别人叫我老,情有可原,怎麼你也不但叫我老?而且還要加上‘東西’二宇,我問你,我是什麼東西?” 生性善良的王母聽到養病的丈夫這樣說,覺得自己出口太快,言語太重,終于不忍地道:“由于我想到你平時待我太兇,—時氣憤,無意中随口說出,不是有心的……現在,我們繼續講明兒的婚事吧!” 其實王父對妻子這樣講法,就表現他的夫權思想濃厚,不是懦夫。
他自己并不懼内,卻希望兒子怕媳婦,做怕老婆。
********** 在逍遙島的王明,接到一封雙挂号的家信,心裡大吃一驚,以為家裡發生了什麼變故。
他急忙拆信細閱,原來是父親已經擇定良辰吉日,準備為他娶親,井叫他火速回鄉。
他得到這個好消息,不覺眉飛色舞,心中大悅,同時把信看了兩遍,屈指一算,算出現在離開大喜之期僅有半月,時間似嫌匆促。
于是王明興沖沖地發出電報,禀告雙親,準于某日起程回鄉。
當天,他從銀行提出一筆款子,預先定妥船票,再購買了許多東西,包括上等衣料絨線,糖果餅幹,香煙洋酒,叁茸藥物,作為分贈親友的禮物,打成了大小行李九件,網籃三隻。
為了采辦那些東西,使他忙碌了整整二天。
三日後,他乘搭輪船,直航中洲的申縣。
到了申縣,王明又買了許多必要的用品,吃的用的都有。
使他又增添了十件行李。
他在申縣,又耽擱了幾天,因他從逍遙島帶來的行李中,一部分是私貨,内有金筆,化妝品,絨衣料,飾物鍍金煙盒等等,那些走私物品,必須在申縣脫于。
毛頭姑娘的幫夫運實在亨通,使王明賺了很多錢。
人逢喜事精神爽,不斷财源滾滾來!王明發财了。
等到私貨全部脫手,王明又乘搭輪船動身,次日到達靈岩本家。
王明腰纏萬貫,衣錦榮歸,喜煞了父母,羨煞了親友鄰人。
他到家之日,離開婚期尚有三天。
那時,親戚已經陸續前來賀喜,都由王家供給膳宿。
鄉下人貧苦居多,送禮數目不大,兩角,四角,不嫌其少,送禮一元者,絕無僅有,但禮無輕重,一律歡迎。
迎親前夕,王家挂燈結彩,萬分熱鬧。
殺豬宰羊,準備明天大宴賓客。
第二天黃道吉日,王家派了許多莊稼健男擡了大紅花轎,後面跟随着媒人和喜娘,浩浩蕩蕩;來到毛家迎親。
當地風俗,新郎并不同去。
時在近午,花轎臨門,王家門前,大放百子鞭炮,震耳欲聾。
于是媒人領路,喜娘攙扶新娘,在鋪着紅氈的路上行走,直到然着龍鳳花燭,金碧輝煌的禮堂中央站定,等候新郎王明前來拜堂。
可是,在此要緊關頭,新郎忽然失蹤。
到處找尋,不知下落,并且誰也不見他的蹤迹。
這事急壞了主婚雙親,以及媒人和喜娘,他們發動許多人員,再向各處隐秘之所,找尋新郎,務必及時尋獲,以免錯過良辰。
當時王父聲名誰能尋到新郎,自有重賞。
于是一般好事的青年男女來賓,聽到王父肯出重賞,最為高興,群起參加搜尋隊伍。
搜尋的範圍極為廣闊,村外村内,左鄰右舍,前屋後院,東廂西房,都是找尋的目标。
原來當地的風俗,在拜堂之前,新郎必須躲匿起來,表示畏羞,不肯拜堂,且有一部分親友幫助新郎,把他隐藏在最秘密,或最為别人所意想不到的地方。
在這種情況之下,開動腦筋之後,自信有些眉目,堂兄王大說道:“在閣樓上,王明一定躲在那邊。
阿甲,你去尋,拖他出來!” 一個名叫阿甲的青年立即應命,飛奔而去。
王大又道:“阿乙和阿丙,你們去檢查每個房間裡的眠床下面,如果看到王明,立刻把他拉出來。
” 二人迅速開步去訖。
王大素稱鄉下智囊,他以領導者的身份自居,發布命令,繼續對王二說道:“老二,王明肯能躲在隔壁阿嫂的家裡,你去尋!” 接着,他高聲道:“村外村内可以放棄,不必去尋,王明決不會躲在那邊。
稻桶裡,谷倉裡,後院的柴間裡,都要去查。
現在,我叫阿丁,老三,老四,阿戊,大妹,小妹和小五,你們分别去找王明……還有牛棚裡和豬栅邊旁,不,不,那邊他今天不會去的。
” 不久,搜尋的人員陸續回來,他們都搖搖頭,表示毫無收獲,尋不到新郎。
王大的表情略為一驚,又稍皺雙眉,但神色随即轉為冷漠,道,“奇怪,王明躲到哪裡去了!奇怪。
” 這時,站在旁邊的藏匿新郎派,都是隐名的角色,他們個個面現笑容,沾沾自喜,同時還帶着驕傲的表情,顯示他們的藏匿方法,高深莫測,并且心裡暗嘲道:“你們這班粗胚,怎能發現我們所安排的隐密場所?” 這時,王大全神貫注地正在思索,因他十分明了本家房屋裡每一明顯和黑暗的角落,凡是可以藏匿王明的秘處,他都已想到。
剛才他所說出的那些地方,經過阿甲阿乙等十餘人反複查視,都沒有發現王明,現在他隻得另想别的地方了。
于是他又說道:“别處無須去尋,王明—定在這幢房屋裡,你們再分别前去搜尋,暗處的桌子下面,牆壁隔層,床帳後面,新房裡的長窗簾旁邊,廚房竈間,廁所,碾谷房,竹棚間等等地方,都要檢視,詳細搜,反複查,還有其他一切任何可疑的場所,也不可放棄,越尋得仔細越好,你們再快些去!” 衆人應了一聲,立即分散,各走不同的方向。
不久,他們都表現着失望的神色,空着雙手回來,顯然新郎的蹤影全無。
那時,藏匿新郎派的隐名角色們,包括男女都有,更加神氣了。
他們有恃無恐地自信:“這新郎王明決不會被那批笨蛋在短時期内尋到,除非有人放籠。
” 這時,衆目都盯着王大看,看他還有什麼主意可出,因各處都已查遍,連帶稍有異狀的屋角牆隅也全部搜索,毫無發現。
王大處此境況,感到非常狼狽,暗想道:“重賞事小,尋不着新郎事大,今天我那鄉下智囊的美名恐怕要被取消了” 他心裡漸感煩惱,鬓角眉梢和鼻尖都流出了汗,臉色也由白變紅,因尋不到新郎,有損他的尊嚴,使他處于尴尬的地位,下不了台。
這時正午已過,族長王太公一一是王大的祖父,站出來講話:“啥人惡作劇,把阿明藏匿到啥地方去了?還不把他叫出來?吉辰吉時已過,還不拜堂,成啥體統?”媒人和喜娘也都來催促拜堂,尤其是喜娘更為焦急,她說道:“新娘子腳骨立酸了,新官人還尋不到,真真犯關。
” 一部分賀客的肚子餓了,吵着要開筵。
王大心裡最急,态度也逐漸急躁。
他奔來奔去,像熱鍋子上的螞蟻,但他究竟粗中帶細,不愧是鄉下智囊。
當他在注意衆人的面色時,眼光一掠,發覺王阿來正在對他微笑。
于是靈機一動,頓時有了主意。
他從身邊摸出三角銀币,道:‘阿來,你替我到隔壁小店裡去買一包大英牌香煙!” 王阿來是王大的堂侄——一個十二歲兒童,接過銀币,立即出去,同時王大假裝小便,也跟着走去。
在半路上,王大喊住了王阿來,問道:“阿來,你剛才對我笑,為什麼?快講給我阿叔聽,” 王阿來道:“沒有什麼。
”王大道:“我不相信,你快講,你一定曉得王明在啥地方。
” 王阿來道:“阿叔,我不曉得。
” 王大道:“你不要騙我,曉得假裝不曉得。
如果你肯講,我給你一角銀币。
” 王阿來道:“你先給我。
” 王大連忙道:“香煙不要去買了,我剛才給你買煙的錢就算送給你,你快講!” 王阿來道:“阿全叔叫我不要講出來,如果我講,他要打我。
” 王大道:“我再給一角,你講。
你不要怕阿全,我不會說是你講的。
如果阿全打你,我會替你出頭。
”他說着,又從身邊摸出一角錢,塞在王阿來的小手裡,一邊俯屈着身子,把耳朵湊近那孩子的嘴旁,又接着道:“你很乖,我阿叔最歡喜你,你快講,等一會,我還要買
當時,百物騰貴,币制貶值,收入薪金還不夠他享受大餅油條和光面,這樣下去,他如何度日?困難的境況迫使他寫信到鄉下家裡,懇求父親王音樂師一現在他是老農一彙錢接濟,但事與願違,父親回信,說:鄉下年成不佳,五谷歉收,家中大小人等都處于半挨餓的狀态下,不但無錢可彙,而且他還希望王明彙些錢去,以濟燃眉之急。
父親的來信更使王明憂心忡忡,坐立不安。
他情緒惡劣,工作也不起勁,要想動腦筋撈錢,可是缺乏膽量,又怕犯法,終于放棄了這個念頭。
王明的憂愁、感傷、唐頹、急躁、心神不甯、意志浮動,以及不滿現實的那些情況,都被當時愛國的地下分子看在眼裡。
他們前來遊說,鼓勵王明前去革命,慫恿他到四明山區參加遊擊隊伍,直接打擊扶桑民族,因他年輕力壯,又有武功,正是他們所要争取的對象。
王明的思想正在左右搖擺不定之際,聽到有此良機,又經對方巧言宣傳,打遊擊有說不盡的好處,于是他滿心歡喜,一口答應,準備三天之後,在南門外集合,以便同向四明山區進發。
三天後,許多有志青年在愛國地下分子的領導之下,大家掩護了身份,在南門外的靜僻之處,待命出發,但時間到了,他們還不見王明到來,橫等豎等,連他的影子也沒有出現。
愛國分子心中生疑,大起恐慌,以為那家夥——王明存心不良,一定是去向僞政府報告了他們的行蹤,于是發出暗号,紛紛不約而同,三五成群,開步動身先走了。
原來王明失約的原因是改變了初衷。
當他被愛國地下分子遊說時,覺得革命才是他的出路。
青年人血氣方剛,情緒沖動,凡事不加考慮,就一口答應去打遊擊,但等到回到宿舍,頭腦比較冷靜,仔細一想,覺得如果革命不成,是要被殺頭的,自己又是家裡的獨子,天生王明,父親要靠自己傳宗接代,因此,他怕殺頭,就改變主意,不想革命了。
至于那些地下愛國分子,他隻得對不起他們了。
生活是現實的,無錢不能過活,王明遂把過去已經打消了的壞念頭,重新又想起來了,準備動歪腦筋撈錢。
利用職權,是當時大官小吏撈錢的不二法門,皇天不負苦心人,年輕的王明也開始作弊了。
他利用過期的證件,塗改一下,發給商人,得到伍幹元酬勞。
酬勞是好聽的名詞,其實就是贓款。
王明撈到伍千元錢,心裡大為高興,但他初次貪污,不免心虛,時時刻刻提防東窗事發,于是經過再三考慮,決定辭職,從速離開黃瓜兒縣。
辭職照準,王明當天就溜,揚言要到申縣,去謀出路,其實他卻另搭車輛,走着相反的道路。
到了會稽附近的柯橋,他看到一個年約三十歲左右的女人,帶着兩個骨瘦如柴的稚齡兒女,在路邊哭泣,哭聲凄涼,而孩子們也在旁陪哭,一邊連聲叫餓。
王明看到這種慘狀,同情心油然而生。
他走上前去,向那女人問明情由,無非是家破人亡,生活無依。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王明也不例外。
他立即從身邊摸出一千元錢,送給那女人。
她接過錢,問了王明的姓名,然後再三道謝而去。
樂善好施,是人類應盡的義務,不論王明的錢财來源如何,但布施窮人,總是一件好事,隻要王明布施的目的并不在于那女人的美色,或想打她的主意,就算心安理得了。
王明的布施在冥冥中積了善緣,後來他在清白山遇險,被人救出,此人就是現在這女人的孩子之一,但那是将來的事,容後再述。
當時旅行,旅客經過關卡都要呈驗證件。
王明辭職,但那枚财政科的徽章并未上繳,而當局也馬馬虎虎,沒有向他索回證章,所以這次王明回鄉,形同離職潛逃,就全靠這枚小東西掩護身份,順利地通過沿途關卡,平安到達家鄉靈岩。
王明回到家裡,看見雙親面黃饑瘦,心裡非常難過,連忙從身邊挖出剩餘的錢,清點之後,尚有四千之數,統統交給父親,自己分文不留。
雙親看到王明歸來,如獲至寶,又見兒子奉上許多花花綠綠的鈔票,好比“久旱逢甘雨”,孝心可嘉,老懷大慰,于是挽親謀眷,向東村西鄉四山打探,誰家有窈窕淑女,要為兒子配親。
許多女性親眷願意作媒,因作媒是成人之美,且婚姻成功,男女雙方家長一定要贈送或多或少的禮物給媒人,所謂謝媒。
同時,他們都說王明粗眉大眼,相貌堂堂,人品又好,煙酒不吃,做事勤力,這種小夥子,到哪裡去尋?何況王家的家境穩當,王音樂師夫婦又是本村出名的善良之人,将來他們做了舅姑,決不會虐待媳婦,所以許多農家都肯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王明。
可是王明的眼界很高,不是嫌東家的少女不夠高大,便說西家姑娘眼睛太小,選來選去,東不成,西不就,惹得幾個媒人大為生氣,不免口出怨言,罵道:“婊子的兒子,嫌這樣,嫌那樣,要十全十美的大姑娘,到那裡去找?此人這樣難應付,我們弄得不好,可能将來要被他舂梅(與媒字同音)漿。
現在大家敬謝不敏,一緻行動,不要做媒,讓他去做一輩子的老光棍吧!” 幾個親眷做媒失敗,心裡很不高興,幾乎老羞成怒,使王父王母不好意思,再三向他們講好話,總算大家沒有破臉。
她們不肯做媒,對王明來講,毫無影響,因他還有隔壁叔婆,以及前院伯公自動來作月老,隻要有好的小官人,哪怕娶不到好的媳婦?初步經過叔婆和伯公的物色,再由王明本人橫揀豎揀,結果,終于找到了一個适當的對象。
女主角是南村山坳裡毛家的毛頭姑娘,經過了十八變之後,不但生得容貌端正,身材修長适中,而且一對眸子既圓且大,可與男主角王明的雙目媲美,在男女雙方相親時,大眼睛對着大眼睛,一見傾心,越看越愛,所謂情人眼中出西施,于是毛家姑娘遂為王明所看中。
是前生注定的事,莫錯過好姻緣。
于是王毛兩家,由父母之命,再憑媒妁之言,就訂婚了。
此後,王明蠖屈家鄉,幫助父親,幹農民的活。
農民的生活是一日不力作,一日食不足,出作入息,非常辛苦,尤其是在耘田之時,往往被螞蝗叮得腿部流血,這是最為乇明所畏懼的。
時未到,運不濟,王明雖勤力種田,但天公并不作美,硬是不下雨,旱季降臨,農作物受到影響,收獲大減,再加上扶桑人與中洲的内奸橫征暴斂,鄉民的生活情況更趨困難。
那時,有個“五服之内”的堂兄王青,前來向王明遊說,邀他同到柴橋自由區,參加遊擊隊伍。
對王明言,那是舊事重提,但他現在想到自己已有了未婚妻——毛頭姑娘,本身的性命較前寶貴,不值得冒險去打遊擊,因此,他婉言拒絕了堂兄的邀請。
翌年,扶桑部落在中洲的戰事失利,投降了。
這消息是在一個月之後,才由鄉紳馬火的口訊傳到窮鄉僻壤的靈岩。
馬火剛從逍遙島回到本鄉,帶來了好消息,頓使鄉民歡聲雷動,雀躍三百,大家額手稱慶,以後可享受自由生活了。
不久,馬火仍要回到逍遙島去,王明就跟他同行,因他認為做農民是一輩子沒有出息,消磨志氣,老死本鄉,那是他所極不甘心的。
到了逍遙島,王明進入安平商号擔任店員之職,在業餘時間又兼做掮客,将海員從外埠帶來的私貨轉掮給當地商行或用戶,獲利甚豐,不久,手頭已經積蓄丁一筆可觀的資金,就和胡仔組織安信公司,買賣私貨。
胡仔的叔父是逍遙島走私大亨,王明想借重胡叔的權勢,來培養本身實力。
翌年,王明與胡仔經營業務非常順利,他們專買海員的走私物品,也用走私辦法偷運到中洲,以及紅毛部落所管轄的亞門,再從那邊采辦貨物到逍遙島來,以貨易貨,賺錢不計其數。
王明發達了,吃用衣衫,講究闊綽。
飽暖思淫欲,是一般人的通病,王明也不例外,何況他年齡正在血氣方剛,好色之心,更難避免。
第一次,他是被損友小何帶到妓院。
小何嫖妓,但王明初出茅廬,缺乏勇氣,不敢嘗試,可能是他假扮正經,不打算在小何的面前落水。
第二次的情況就不同了,他瞞着小何,獨自涉足花叢。
到了妓院,他以熟客的身份出現,選擇一位漂亮的姑娘伴宿,可是初做嫖客,見到異性,态度未免失常,講話既不自然,發音又帶着顫聲,更談不到什麼叫做情趣,什麼叫做撫愛,而對方妓女,閱人多矣,一看王明是個嫩手,存心揾笨,她關熄了燈,脫去了衣衫,前來引誘。
王明看到房中一片黑暗,還以為那姑娘故意給他方便,心裡感激萬分。
于是他也急不及待,以餓虎撲羊之勢,把對方掀倒床上,草草的發洩了事。
王明究竟不是呆子,一次被妓所欺,以後決不會再上當了。
他對于嫖,念念不忘,沉迷不返,也許是他的精力過剩,急待發洩,所以處處尋花問柳,夜夜春宵,像遊蜂浪蝶那樣,非要投宿花房不可。
同時,他生性豪爽,揮金如土,一夜奉獻纏頭五千一萬之數,連眉頭也不皺一下。
鴨兒愛鈔,姐兒愛俏,那種螵客,誰不歡迎?王明是妖魔國的大眼魔煞投胎為人,一生劫煞極重,波折也多,他在花國尋歡,受到群芳争相奉承,當然是有“鄧驢潘小閑”五個字作其後盾,但花國濁土,哪有香草美人?不久,王明中了狀元,下身患上了白濁橫痃,十分疼痛,并且小便也不暢通,經醫診斷,證明是初期梅毒,于是打針吃藥,王明開始戒色,安份守己地休養,半年之後,花柳惡疾方才痊愈。
王明的風流韻事傳到其父王音樂師耳中,使後者大為震怒,恨不得立即趕到逍遙島,把兒子痛打一頓,可是他有病在身,不便遠行,除寫信大罵不孝之子外,也沒有别的辦法。
因此,王父的病情卻增加了三分。
王母愛子心切,想到兒子遠在異地,無人照料,終非良策,于是她向丈夫建議道:“喂!阿明的爹,兒子年齡不小,對方毛頭姑娘也已長大,我們何不為他擇日成婚?”聽了這話,精神大振,王父道:“這事情我倒沒有想到,你說得對極了,我們決定這樣做。
”王母道:“如果兒子今年結婚,明年你就可抱孫子。
” 聽到抱孫,心中歡喜,王父的病頓時減去了三分,他笑道:“添丁發财,喜事重重,王家有福了!不過,阿明這孩子,野性難馴,我們倆老無力教導,還是讓媳婦毛頭姑娘來嚴加管束,倒是好事。
我希望媳婦待他兇些,讓他做怕老婆,否則他是不會成器的。
”王母道:“明兒會怕她?不可能。
他的個性和你一樣,倔強得很,他不會怕老婆……”想到怕老婆,王母心裡生氣,接着往下說道:“你這老東西,幾時怕過我?” 王父道:“喂,喂!老太婆,我在養病,對我尊重些,請你不要叫我老東西,好不好?講到兒子結婚,明年抱孫,心裡感到稍為高興,觀在被你一叫老東西,又使我心裡不歡,别人叫我老,情有可原,怎麼你也不但叫我老?而且還要加上‘東西’二宇,我問你,我是什麼東西?” 生性善良的王母聽到養病的丈夫這樣說,覺得自己出口太快,言語太重,終于不忍地道:“由于我想到你平時待我太兇,—時氣憤,無意中随口說出,不是有心的……現在,我們繼續講明兒的婚事吧!” 其實王父對妻子這樣講法,就表現他的夫權思想濃厚,不是懦夫。
他自己并不懼内,卻希望兒子怕媳婦,做怕老婆。
********** 在逍遙島的王明,接到一封雙挂号的家信,心裡大吃一驚,以為家裡發生了什麼變故。
他急忙拆信細閱,原來是父親已經擇定良辰吉日,準備為他娶親,井叫他火速回鄉。
他得到這個好消息,不覺眉飛色舞,心中大悅,同時把信看了兩遍,屈指一算,算出現在離開大喜之期僅有半月,時間似嫌匆促。
于是王明興沖沖地發出電報,禀告雙親,準于某日起程回鄉。
當天,他從銀行提出一筆款子,預先定妥船票,再購買了許多東西,包括上等衣料絨線,糖果餅幹,香煙洋酒,叁茸藥物,作為分贈親友的禮物,打成了大小行李九件,網籃三隻。
為了采辦那些東西,使他忙碌了整整二天。
三日後,他乘搭輪船,直航中洲的申縣。
到了申縣,王明又買了許多必要的用品,吃的用的都有。
使他又增添了十件行李。
他在申縣,又耽擱了幾天,因他從逍遙島帶來的行李中,一部分是私貨,内有金筆,化妝品,絨衣料,飾物鍍金煙盒等等,那些走私物品,必須在申縣脫于。
毛頭姑娘的幫夫運實在亨通,使王明賺了很多錢。
人逢喜事精神爽,不斷财源滾滾來!王明發财了。
等到私貨全部脫手,王明又乘搭輪船動身,次日到達靈岩本家。
王明腰纏萬貫,衣錦榮歸,喜煞了父母,羨煞了親友鄰人。
他到家之日,離開婚期尚有三天。
那時,親戚已經陸續前來賀喜,都由王家供給膳宿。
鄉下人貧苦居多,送禮數目不大,兩角,四角,不嫌其少,送禮一元者,絕無僅有,但禮無輕重,一律歡迎。
迎親前夕,王家挂燈結彩,萬分熱鬧。
殺豬宰羊,準備明天大宴賓客。
第二天黃道吉日,王家派了許多莊稼健男擡了大紅花轎,後面跟随着媒人和喜娘,浩浩蕩蕩;來到毛家迎親。
當地風俗,新郎并不同去。
時在近午,花轎臨門,王家門前,大放百子鞭炮,震耳欲聾。
于是媒人領路,喜娘攙扶新娘,在鋪着紅氈的路上行走,直到然着龍鳳花燭,金碧輝煌的禮堂中央站定,等候新郎王明前來拜堂。
可是,在此要緊關頭,新郎忽然失蹤。
到處找尋,不知下落,并且誰也不見他的蹤迹。
這事急壞了主婚雙親,以及媒人和喜娘,他們發動許多人員,再向各處隐秘之所,找尋新郎,務必及時尋獲,以免錯過良辰。
當時王父聲名誰能尋到新郎,自有重賞。
于是一般好事的青年男女來賓,聽到王父肯出重賞,最為高興,群起參加搜尋隊伍。
搜尋的範圍極為廣闊,村外村内,左鄰右舍,前屋後院,東廂西房,都是找尋的目标。
原來當地的風俗,在拜堂之前,新郎必須躲匿起來,表示畏羞,不肯拜堂,且有一部分親友幫助新郎,把他隐藏在最秘密,或最為别人所意想不到的地方。
在這種情況之下,開動腦筋之後,自信有些眉目,堂兄王大說道:“在閣樓上,王明一定躲在那邊。
阿甲,你去尋,拖他出來!” 一個名叫阿甲的青年立即應命,飛奔而去。
王大又道:“阿乙和阿丙,你們去檢查每個房間裡的眠床下面,如果看到王明,立刻把他拉出來。
” 二人迅速開步去訖。
王大素稱鄉下智囊,他以領導者的身份自居,發布命令,繼續對王二說道:“老二,王明肯能躲在隔壁阿嫂的家裡,你去尋!” 接着,他高聲道:“村外村内可以放棄,不必去尋,王明決不會躲在那邊。
稻桶裡,谷倉裡,後院的柴間裡,都要去查。
現在,我叫阿丁,老三,老四,阿戊,大妹,小妹和小五,你們分别去找王明……還有牛棚裡和豬栅邊旁,不,不,那邊他今天不會去的。
” 不久,搜尋的人員陸續回來,他們都搖搖頭,表示毫無收獲,尋不到新郎。
王大的表情略為一驚,又稍皺雙眉,但神色随即轉為冷漠,道,“奇怪,王明躲到哪裡去了!奇怪。
” 這時,站在旁邊的藏匿新郎派,都是隐名的角色,他們個個面現笑容,沾沾自喜,同時還帶着驕傲的表情,顯示他們的藏匿方法,高深莫測,并且心裡暗嘲道:“你們這班粗胚,怎能發現我們所安排的隐密場所?” 這時,王大全神貫注地正在思索,因他十分明了本家房屋裡每一明顯和黑暗的角落,凡是可以藏匿王明的秘處,他都已想到。
剛才他所說出的那些地方,經過阿甲阿乙等十餘人反複查視,都沒有發現王明,現在他隻得另想别的地方了。
于是他又說道:“别處無須去尋,王明—定在這幢房屋裡,你們再分别前去搜尋,暗處的桌子下面,牆壁隔層,床帳後面,新房裡的長窗簾旁邊,廚房竈間,廁所,碾谷房,竹棚間等等地方,都要檢視,詳細搜,反複查,還有其他一切任何可疑的場所,也不可放棄,越尋得仔細越好,你們再快些去!” 衆人應了一聲,立即分散,各走不同的方向。
不久,他們都表現着失望的神色,空着雙手回來,顯然新郎的蹤影全無。
那時,藏匿新郎派的隐名角色們,包括男女都有,更加神氣了。
他們有恃無恐地自信:“這新郎王明決不會被那批笨蛋在短時期内尋到,除非有人放籠。
” 這時,衆目都盯着王大看,看他還有什麼主意可出,因各處都已查遍,連帶稍有異狀的屋角牆隅也全部搜索,毫無發現。
王大處此境況,感到非常狼狽,暗想道:“重賞事小,尋不着新郎事大,今天我那鄉下智囊的美名恐怕要被取消了” 他心裡漸感煩惱,鬓角眉梢和鼻尖都流出了汗,臉色也由白變紅,因尋不到新郎,有損他的尊嚴,使他處于尴尬的地位,下不了台。
這時正午已過,族長王太公一一是王大的祖父,站出來講話:“啥人惡作劇,把阿明藏匿到啥地方去了?還不把他叫出來?吉辰吉時已過,還不拜堂,成啥體統?”媒人和喜娘也都來催促拜堂,尤其是喜娘更為焦急,她說道:“新娘子腳骨立酸了,新官人還尋不到,真真犯關。
” 一部分賀客的肚子餓了,吵着要開筵。
王大心裡最急,态度也逐漸急躁。
他奔來奔去,像熱鍋子上的螞蟻,但他究竟粗中帶細,不愧是鄉下智囊。
當他在注意衆人的面色時,眼光一掠,發覺王阿來正在對他微笑。
于是靈機一動,頓時有了主意。
他從身邊摸出三角銀币,道:‘阿來,你替我到隔壁小店裡去買一包大英牌香煙!” 王阿來是王大的堂侄——一個十二歲兒童,接過銀币,立即出去,同時王大假裝小便,也跟着走去。
在半路上,王大喊住了王阿來,問道:“阿來,你剛才對我笑,為什麼?快講給我阿叔聽,” 王阿來道:“沒有什麼。
”王大道:“我不相信,你快講,你一定曉得王明在啥地方。
” 王阿來道:“阿叔,我不曉得。
” 王大道:“你不要騙我,曉得假裝不曉得。
如果你肯講,我給你一角銀币。
” 王阿來道:“你先給我。
” 王大連忙道:“香煙不要去買了,我剛才給你買煙的錢就算送給你,你快講!” 王阿來道:“阿全叔叫我不要講出來,如果我講,他要打我。
” 王大道:“我再給一角,你講。
你不要怕阿全,我不會說是你講的。
如果阿全打你,我會替你出頭。
”他說着,又從身邊摸出一角錢,塞在王阿來的小手裡,一邊俯屈着身子,把耳朵湊近那孩子的嘴旁,又接着道:“你很乖,我阿叔最歡喜你,你快講,等一會,我還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