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眼魔煞(上)
關燈
小
中
大
,連聲歎氣。
王明聽到店主這一番話,不賞反罰,未免心酸,凄然而泣,淚下數行,但仔細一想,覺得心驚膽怕,深悔自己盂浪,不該追奪失物,現在,出力不讨好,還要賠掉了吃飯的地方,真是噩運當頭,晦氣星高照,可是事情已到了這地步,除卷鋪蓋滾蛋外,還有什麼辦法呢?王明掮着鋪蓋,垂頭喪氣,回到家裡,向父親一長二短報告詳細經過。
王音樂師起初以為自己的不肖之子做了錯事,被店主辭退,後來聽到這畜生竟然膽大妄為,毆打扶桑浪人,心中大驚,認為禍事來了。
他心想:“如果那浪人前來尋仇,兒命難保……獨養兒子送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王某如何對得起上代祖宗……這事如何是好?”王父急得滿頭大汗,在房裡踱來踱去,舉止失常,一時也想不出妥善辦法,還是王明頭腦靈活,他對父親說道:“阿爹,叫阿姆來商是,好嗎?” 王父—聽,這是好主意,連忙高聲叫喊道,“老太婆,快來,快來呀……” 那時,王母正在廚房燒飯,忽聽丈夫叫喚,連忙高聲道:“啥事體啦,呱啦,呱啦!老東西,怎會介煩啦!” 王父隻聽到妻子這樣的聲音,卻不見她走出來,心裡發火,大聲罵道:“燒什麼斷命飯,還不快來?生黃病,老太婆!”(注:鄞人對“生黃病”三個字,是惡毒的習慣罵語,意即生黃疸病。
) 王母一邊走出廚房,一邊嘴裡回罵道:“啥來不及?柴火不要弄熄嗎?老東西開口亂罵人,老不……”她正要罵出“死”字,忽見兒子王明在場,心裡覺得可怪,連忙把“死”字收口,不罵出來。
王明叫道,“阿姆,快來商量事件。
” 工母問道:“你該辰光怎會米啦?啥事體,介要緊?” 王明把自己和扶桑浪人打架的事悄簡單地告訴一遍。
王母大驚道:“該遭犯關啦,該遭怎弄弄呢?” 王父道,“怎弄弄?叫你來想辦法。
” 王母道:“阿爸已經失業,現在兒子又失業,家裡開銷介大,怎樣過活呢?……回靈岩老家去避一避風頭,老家還有幾畝田,父子倆去種田吧!” 王父立刻表示贊成,道:“你這主意出得好,到底是女諸葛好,決定這樣做。
”号稱天堂的逍遙島,處于扶桑民族的統治之下,變成了地獄,居民生活艱苦,衣食不周,一切行動都受限制,缺乏自由。
往來通衢要道,全由駐兵把守,行人過路,必須向他們鞠躬敬禮,否則就要吃一頓生活,或被他們當作練習柔道的對象,打得仰跌倒地,背脊骨硬碰硬撞在街頭的石闆上,等于像椿三和土那樣的椿,受害者痛苦極了。
至于出境入境,也先要申請批準,否則,寸步難移。
王音樂師全家申請出境回鄉,事前得到當地聞人蕭翁協助,才得準許。
申請時,王明暫時改名王阿興,以免曾被他所毆打的扶桑浪人查出,受其報複。
名字改得好,因那浪人正在到處找尋王明,準備打其人,斷其骨,剝其皮,抽其筋。
改名後,無人注意,終于給他混淆過關,未被查到,實為大幸。
他們一家三人已訂定了雪山丸船票,限定在十五天以後搭船,直駛中洲的申縣。
天意注定,十五天之後,凡是雪山丸的乘客都要遭劫,船沉海底,身葬魚腹,冥冥中劫數難逃,不可避免。
可是,王明以魔煞下凡之身,不在劫數之中,另有一個魔煞下凡的人,名叫呂才,也不是劫數中人,但此公也訂了十五天之後的雪山丸船票。
這樁事件使天國的值日功曹大傷腦筋。
王明劫難雖重,但将來的命運裡還要幹一番事業,所以死不得。
呂才将來還要在江湖上打滾發迹,命運正長,此人也死不得。
于是值日功曹上奏天廷,報告真相,玉帝轉饬南嶽大帝便宜行事。
南嶽大帝接到天國的命令之後,立遣神官趕到逍遙島,吩咐黃大仙暗中作法,附在那扶桑浪人的身上,煽動他的複仇心理。
浪人被神官附在身上,感到身不由己,一心一意,隻想找尋衛明報仇出氣。
他走到裕昌商行,打聽王明的消息。
浪人降臨,聲勢洶洶,吓得店主魂不附體,連忙叩頭賠罪,但那浪人倒也不與他為難,隻想與工明本人講手,再要打個明白。
店主告訴他:“王明小子實在不好,他自認理虧,已經吓得逃之天天,去向難測,下落不明,想來他怕你了。
” 浪人聽到店主說:“王明怕我。
”心裡高興,但找不到王明,感到不歡。
店主低聲下氣,好話講盡,他才悻悻而去。
不過臨走之時。
他威脅店主,聲明下次還要再來,到那時,非要交出王明不可。
當然,浪人與店主說話,井非那浪人的本意,而是神官借他之口說話,而他本人早已處于神志不清的狀态中。
神官達到了目的之後,就離開了浪人的軀殼,另外又到呂才那邊去執行任務了。
任何人的心裡産生了善意,冥冥中善神立刻附體,所以做出事來,都是好事。
如果心裡産生了惡念,惡神邪魔立即侵入,如影附形,追随左右,驅之不去,所以他就做壞事了。
好事與壞事隻在一念之差。
且說店主等到浪人離開前門,即派夥計從後門出去,趕到王家,通風報訊,警告王明,速離本島,越快越好,事關生命安全,切勿延誤。
王父得到這個壞消息,頓時心驚肉跳,大起恐慌。
他送走了報訊的夥汁之後,匆忙地去拜訪蕭翁,懇請他老人家設法調換三張兩天以後航行的雪山丸船票。
亂世時期,人人都要逃出樊籠,早日脫離孤島,所以船票非常珍貴。
它是救命的恩物,在緊急關頭,即使有人肯多出金錢,也不一定能夠買得,若以遠期船票調換近期船票,不走内線,決難通融,好在那蕭翁很有辦法,一口答應了王父的要求,不久就換到三張雪山丸艙面船票。
王父隻要有兩天以後開航的船票,已經心滿意足,不論有無艙位都不計較,并向蕭翁橫謝豎謝,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兩天之後,王明化裝了一個中年難民模樣,穿着粗布衫褲,布鞋紗襪,剃成和尚頭,井在左頰上貼了一個疔瘡膏藥,兩隻大眼睛假裝半開半閉,肩上掮着鋪蓋,故意作出伛腰屈背的樣子,跟随在父母的身後。
當時搭客衆多,擁擠不堪,争前恐後,于是他們毫無阻礙地混進碼頭,登上了輪船,分配到艙面煙囪旁邊的鋪位。
王明上船不久,呂才也來了。
此人派頭十足,聲勢顯赫,攜帶了一百多件行李,還有跟班多名照料一切瑣務,而他本人則态度安逸,大模大樣,被衆侍從前擁後護地送入上等客房。
呂才與王明同樣是魔煞下凡,但投胎為人之後,各不相識。
當時,前者已經逐漸發迹,稍露頭角,未達頂峰,而後者還是不懂人情世故,初出茅廬,便闖大禍。
目前,他為了避禍,蹲坐在煙囪旁邊,行動拘束,形同屈蛇,又妤像喪家之犬。
他偷眼看到呂才這樣的闊綽威風,心裡萬分羨慕,暗想道:“總有一天,我會比此人更闊綽,更威風。
” 當然,王明和呂才雖都屬于魔煞下凡投胎,但他們在世為人時,也不知道本身前世的背景,所以兩人生活習慣或許互不相同,而其終身休咎則同樣受制于人生道路上所作所為的善惡程度,然後在冥冥中各自遭遇善始善終,或惡有惡報的結果。
可是這都是以後的事,現在暫不縷述。
忽然,嗚嗚嗚汽笛三聲,雪山丸起錨開航了。
輪船離開碼頭,浪人尋仇的威脅解除,王明什麼都不怕了,于是精神大振,連忙站立起來,先伸了懶腰,再打呵欠,然後把自己面頰上的疔瘡膏藥揭掉,抛入海中,因面貼膏藥,癢癢的,很是難受。
輪船駛出鯉魚門不久,便見碧海蒼穹,水天相接,茫無邊際,高空浮雲片片,瞬息萬變,景色美麗,王明感到自己好像處身于大自然的圖畫裡,因為心裡高興,不覺乎舞足蹈起來。
“小鬼,你發神經病了!”王父看到兒子雙手揮舞,雙腳跳躍,形如瘋癫,連忙高聲叫罵。
上明正在欣賞風景。
得意非凡,自作其樂之際,忽被父親責罵,心裡一驚,頓時興趣索然,一聲不響,連忙坐下,在煙囪旁邊納頭盹睡。
當一個人在興高采烈時,忽被另一個人當衆斥罵,那是非常難堪的事,這等于焚琴煮鶴,或身在芝蘭之室,忽放臭屁一樣,實是大煞風景,有傷雅懷,可是這個前來搗斷雅興之人卻是其爺老頭子,遂使兒子小輩不敢發怒,無可奈何,雖已傷害了他的自尊心,也隻好啞口無言,垂頭喪氣地去打盹了。
輪船上煙囪旁邊的周圍地段,溫度甚高,王明睡在那兒,人做亂夢,不久滿頭流汗,熱不可擋,突然驚醒,因他在夢中發現一條火龍,口吐濃煙,張牙舞爪,在他的身邊盤桓,驅之不去,心中大驚,驚極而醒,才知自己在做白日之夢,原來幻夢中的火龍乃是船上煙囪,真所謂夢其夢,不知其為夢,他心裡想想,覺得好笑。
三天後,雪山九到達申縣,乘客紛紛離船上岸,王音樂師攜妻率子先在旅館裡安頓妥當,然後拜訪親友,向他們讨教當地悄況,順便詢問有無生意叮做。
當時,親友們看到王音樂師從逍遙島榮歸,料想他一定有錢,大家當他像活财神‘樣,争相奉承谄媚,有的向他借錢,但隻借不還;有的慫恿他去做頭賣;有的替他計劃開廠;有的要求他加股合夥,經營商業。
經過考慮之後,王音樂師拼湊積蓄,決定加入股本,與一個姓周的朋友合作開設鋼具工廠。
于是他吩咐其妻先回靈岩老家,又叫兒子王明留在申縣,學制三角锉技術,但不到二年, 工廠業務不振,本錢蝕光,無法繼續開工,隻得關門大吉。
王音樂師從逍遙島帶來的積蓄不多,開廠失敗,本金籽粒無收,終于回鄉去幹農民的活。
至于王明,依然留在中縣,但所學的三角锉技術不夠精細,産品難合實用,全部報廢。
他不得已轉業,去學制人力車零件—一鋼版,但師父的手藝并不高明,可能是個閉門造車之人,出品不合規格,無補于實用,所以徒弟也跟着失業。
後來王明第三次轉業,去學理發,兼習按摩舂骨,在當時的理發師,除了理發修面的正統本領之外,必須另谙按摩舂骨挖耳等補助技術。
可是王明過去是個掮舊衣包上樓下梯出身,後來又做過五金工人,力氣練得很大,内外功都好,人又生得粗腳大手,隻配持大鐵錘,拿重工具,打鐵鑄造三角锉和鋼版等工作,但他不夠細心,粗枝大葉,所以做事雖好而不取。
如今王明在理發店裡,師父杜公叫他使用軋鉗,剃刀和剪刀,但那些工具的份量太輕,毫不稱手,使他理起發來,呆手呆腳,不好用力,而不用力也不行,頭發剪不斷。
偶然用力太重,剪傷了顧客的頭皮,被對方破口大罵,幾乎要吃生活,最後由師父出場,大講好話,并替他免費完成任務,總算了結這場風波。
講到按摩舂骨,王明也鬧出了—件愉快,和另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第一次,他替一個魁悟奇形,身體結實的山東大漢按摩舂骨,十分當心,非常賣力,即被這位北方顧客大為賞識,稱贊為按摩舂骨能手,聲明下次還耍再來光顧。
臨走時,他輕拍王明的肩膀,表示贊賞他的手藝,所以除例價照付外,不但加給小帳兩元,而且特别另賞送頭十元番餅。
王明初次出馬,便立大功,既獲好評,又得實惠,可謂名利雙收,羨煞了本店别的幾位同事,大家都對他刮目相視,群趨恭維,因那時候的十元錢,其價值可買白米一擔,這不是小數,使王明感到無上的光彩,同時他的師父杜公也分享了榮譽,教出這樣的一個高徒,何況那師父本人做了四十年的理發師,曾經剃過千千萬萬人的頭顱,按摩或舂骨過同樣數目的顧客,而從未得到他們稱贊,更談不到另給賞錢。
目前弟子王明,一鳴驚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無怪師父心中甚喜,老懷大慰。
恰在大家非常高興的時候,外面又進來了一位年老的顧客,身材瘦長,頭發散亂,面容白中帶黃,毫無血色,好像久病初愈。
當時王明剛剛送走了那位北方大漢,手裡還沒有接上第二筆生意。
那老年顧客來得正好,王明就順理成章地上前招呼,為他理發。
事實上,壬明對于普通發型,像剪平頂,剃和尚頭,流氓頭等都能應付裕如,如果式樣新穎,像對挑頭路,單邊發型,向後直梳,燙發使鬈等技術,他的功夫雖已入門,卻未登堂,更談不到入室。
因此,他對于馬虎顧客,還可應付,若對方講究漂亮時髦,他就不行了。
一定會遭到善意挑剔,或惡意吹毛求疵。
好在目前的這位老人,要剪平頂,不喜新式,所以,王明在整個的理發過程中,進行順利,工作毫無困難。
這位老年人對于王明所剪的千頂,對鏡一照,就站起身來,也不表示褒貶的意見,就想走到櫃台付錢,但王明由于剛才得到了甜頭,并想再撈些外快,以便增加收入,就讨好地對那老年人說,“老先生,你要不要按摩舂骨,挖耳屎?” 一般老年人的筋骨大都漸趨硬化,甚至麻木不仁,活動能力受到阻礙。
他聽到按摩舂骨,恰正投其所好,欣然接受了王明的提議,但不要挖耳屎。
于是他重新坐在椅上,閉了眼睛,準備享受按摩和舂骨的樂趣。
王明把活動坐椅向後一按,使老人的坐式随即變成了半卧式,稍為伸直子雙腳,兩臂分别擱置于左右椅檔之上。
壁鏡中反映此老面色白皙,看起來似乎缺乏生氣。
王明先替老人按摩,從頭部按起,一直摩到腳跟,甚至拉指骨,扭肩筋,捏痧筋等等,功夫恰到好處。
使那老人非常受用,不久就睡熟了,發出呼呼的鼾聲,第二步是舂骨。
王明高卷兩袖,露出了滿生黑色汗毛的粗臂,好像兩條鐵棍,捏緊拳頭,開始舂骨,準備大顯身手。
“得,得,得!”他三聲輕響,那是王明的傑作,舂在老人的大腿上面。
“喔啃,喔唷!朋友,輕些,這樣重,好痛,吃不消。
”老人從夢中驚醒,叫喊道。
于是王明改變方針,落手輕微,舂得毫不着力:“得,得,得!”不久,那老人又開腔廠:“喂,朋友,太輕了,不過瘾。
” 于是王明把舂力稍為加重,“得,得,得,得得!” 老人道:“喔……啃!太重,太重……” 王明又減輕他的舂力,輕得像拍灰塵。
老人埋怨道:“太輕了,太輕了,你這人……” 工明心裡暗罵道:“這老東西,輕也不好,重也不好,混帳!”他又稍為加重舂力:“得,得,得……” 老人忽然笑道:“這樣正好,好,很舒服,朋友,你多舂一會,我會多給你小帳。
” 正明聽到又有額外賞錢可收,不禁心花怒放,于是格外賣力,供獻全副精神,為那老人服務。
他在舂骨時,拳法熟練,動作敏捷,輕敲微舂,來來去去,連他自己的腦殼也随着雙掌的上下活動,而左右搖擺起來。
“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那是王明或拳或掌所發出來有節拍,重輕适中,緩急鹹宜的舂聲。
他—邊舂,一邊心裡暗想:“不知道這老先生肯給我多少小帳?……會不會再是十元洋錢,像那北方客人那樣……不可能,那老人的衣衫穿得很樸素,不像是有錢人……”他想到這兒,把自己天生的那兩隻大眼睛瞪得更大,仔細打量這個老人的全身,忽然發現對方的表袋裡,藏着一隻扁形的金表,還有“條金鍊,系在表上,鍊旁鑲着兩條細而短的小金鍊,每條各串一個金質洋錢。
那些發現,使王明心裡繼續往下想道:“那老人一定是有錢的,可能他也會給我十元小帳……像可愛的北方客人那樣……” “得得,得……”那又是王明舂骨的聲音。
想到那位北方客人山東大漢,王明感到非常快樂,不禁笑起來了,可能是樂極忘形,他拳頭的舂力在不知不覺中,忽然加強,像舂北方客人那樣的舂法,“拍,拍,拍!”三聲大響。
“救命呀!救命……”老人高聲叫嚷起來。
原來那老人久病初愈,腿部的肌肉已經消失殆盡,老骨頭非常脆弱,經不起王明的重舂,何況他的空心拳,猶如鐵錘,舂上去又疼痛,又麻辣,無怪那老人家要大喊救命。
店裡其他許多理發師和顧客聽到有人大叫救命,無不驚惶失色,連忙擁擠過來,秩序頓時大亂。
他們看到那老年人面色灰白,雙目含淚,身體激烈顫抖,嘴裡連聲呼痛。
王明的師父杜公最早沖到現場,心急地問道:“小鬼,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時,王明已經吓得面如上色,身上發出冷汗,話也講不出來。
他忙着用雙手在老人的腿部不斷地按摩,發覺後者的大腿骨上微微隆起,可能是發腫了,這使王明非常驚駭,暗想:“該遭犯關啦,骨頭可能舂斷了。
”杜公大罵王明:“死人,還不滾開,沒用的東西,每天要闖禍,你這小鬼,一無用處。
”王明被罵,一聲不響,連忙退立旁邊,可憐地低着頭,皺着眉,狼狽不堪,像灰孫兒子那樣。
杜公連忙俯身去檢查那老年顧客的傷勢,手指輕輕地撫摸一番之後,站直身子,說道:“腫了,快,快把他送到傷科醫生石小三那邊去治療……小鬼,背他去!” 王明扶起了那老人,把他背在肩上,後面跟随着杜公,走出門外,雇車而去,一路上,那老人連聲喊痛。
石小三是申縣的跌打名醫,診視了那傷者之後,道:“傷勢很重,不過還奸,骨頭沒有斷,不要緊,快去挂号,急診。
” 王明走近帳櫃挂号。
櫃頭問道:“病人叫什麼名字?” 王明聽到這句話,呆了一下,連忙奔到那老人的身邊,問道:“老先生,你的尊姓大名叫什麼?” 那老年人道:“黃福全。
” 王明聽了,連忙跑回帳櫃,道:“王福全。
” 櫃頭又問:“大肚黃,還是三劃王?” 王明道:“大肚也好,三劃也好,你還是寫三劃王吧!” 櫃頭寫廠“王福全”之後,繼續間道:“王福全住在什麼地方?”王明道,“這倒不曉得,你不必寫地址了。
” 櫃頭道:“不可以,去問清楚。
” 王明設法,隻好再去問,但當他正要動步,那櫃頭又道:“且慢再問他多少年齡?” 王明一邊走,一邊嘴裡叽咕道,“要寫地址,還要年齡賊婊子的兒子,真讨厭……” 他向那老年人問明了地址和年齡後,就照樣去告訴櫃頭。
櫃頭寫好病曆卡,挂了急診的号,就對王明道:“請付診費十元洋錢。
” 王明聽到診費十元,心裡大吃一驚,兩隻眼睛瞪得非常之大,也可說眼若銅鈴,連忙責問遭:“喂!先生,為什麼診費這樣貴?” 櫃頭道:“挂号費一元,藥丸和膏藥一元,診金四元,急診加倍,共計十元。
”王明道:“不挂急診,可以嗎?” 櫃頭道:“挂平診也可以,不過你要等候四個鐘頭。
” 王明驚訝地道:“為什麼要等侯這樣長久?” 櫃頭道:“你看!外面已有六十個病人,都是挂平診,輪到你,也許四個鐘頭還不夠。
” 王明
王明聽到店主這一番話,不賞反罰,未免心酸,凄然而泣,淚下數行,但仔細一想,覺得心驚膽怕,深悔自己盂浪,不該追奪失物,現在,出力不讨好,還要賠掉了吃飯的地方,真是噩運當頭,晦氣星高照,可是事情已到了這地步,除卷鋪蓋滾蛋外,還有什麼辦法呢?王明掮着鋪蓋,垂頭喪氣,回到家裡,向父親一長二短報告詳細經過。
王音樂師起初以為自己的不肖之子做了錯事,被店主辭退,後來聽到這畜生竟然膽大妄為,毆打扶桑浪人,心中大驚,認為禍事來了。
他心想:“如果那浪人前來尋仇,兒命難保……獨養兒子送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王某如何對得起上代祖宗……這事如何是好?”王父急得滿頭大汗,在房裡踱來踱去,舉止失常,一時也想不出妥善辦法,還是王明頭腦靈活,他對父親說道:“阿爹,叫阿姆來商是,好嗎?” 王父—聽,這是好主意,連忙高聲叫喊道,“老太婆,快來,快來呀……” 那時,王母正在廚房燒飯,忽聽丈夫叫喚,連忙高聲道:“啥事體啦,呱啦,呱啦!老東西,怎會介煩啦!” 王父隻聽到妻子這樣的聲音,卻不見她走出來,心裡發火,大聲罵道:“燒什麼斷命飯,還不快來?生黃病,老太婆!”(注:鄞人對“生黃病”三個字,是惡毒的習慣罵語,意即生黃疸病。
) 王母一邊走出廚房,一邊嘴裡回罵道:“啥來不及?柴火不要弄熄嗎?老東西開口亂罵人,老不……”她正要罵出“死”字,忽見兒子王明在場,心裡覺得可怪,連忙把“死”字收口,不罵出來。
王明叫道,“阿姆,快來商量事件。
” 工母問道:“你該辰光怎會米啦?啥事體,介要緊?” 王明把自己和扶桑浪人打架的事悄簡單地告訴一遍。
王母大驚道:“該遭犯關啦,該遭怎弄弄呢?” 王父道,“怎弄弄?叫你來想辦法。
” 王母道:“阿爸已經失業,現在兒子又失業,家裡開銷介大,怎樣過活呢?……回靈岩老家去避一避風頭,老家還有幾畝田,父子倆去種田吧!” 王父立刻表示贊成,道:“你這主意出得好,到底是女諸葛好,決定這樣做。
”号稱天堂的逍遙島,處于扶桑民族的統治之下,變成了地獄,居民生活艱苦,衣食不周,一切行動都受限制,缺乏自由。
往來通衢要道,全由駐兵把守,行人過路,必須向他們鞠躬敬禮,否則就要吃一頓生活,或被他們當作練習柔道的對象,打得仰跌倒地,背脊骨硬碰硬撞在街頭的石闆上,等于像椿三和土那樣的椿,受害者痛苦極了。
至于出境入境,也先要申請批準,否則,寸步難移。
王音樂師全家申請出境回鄉,事前得到當地聞人蕭翁協助,才得準許。
申請時,王明暫時改名王阿興,以免曾被他所毆打的扶桑浪人查出,受其報複。
名字改得好,因那浪人正在到處找尋王明,準備打其人,斷其骨,剝其皮,抽其筋。
改名後,無人注意,終于給他混淆過關,未被查到,實為大幸。
他們一家三人已訂定了雪山丸船票,限定在十五天以後搭船,直駛中洲的申縣。
天意注定,十五天之後,凡是雪山丸的乘客都要遭劫,船沉海底,身葬魚腹,冥冥中劫數難逃,不可避免。
可是,王明以魔煞下凡之身,不在劫數之中,另有一個魔煞下凡的人,名叫呂才,也不是劫數中人,但此公也訂了十五天之後的雪山丸船票。
這樁事件使天國的值日功曹大傷腦筋。
王明劫難雖重,但将來的命運裡還要幹一番事業,所以死不得。
呂才将來還要在江湖上打滾發迹,命運正長,此人也死不得。
于是值日功曹上奏天廷,報告真相,玉帝轉饬南嶽大帝便宜行事。
南嶽大帝接到天國的命令之後,立遣神官趕到逍遙島,吩咐黃大仙暗中作法,附在那扶桑浪人的身上,煽動他的複仇心理。
浪人被神官附在身上,感到身不由己,一心一意,隻想找尋衛明報仇出氣。
他走到裕昌商行,打聽王明的消息。
浪人降臨,聲勢洶洶,吓得店主魂不附體,連忙叩頭賠罪,但那浪人倒也不與他為難,隻想與工明本人講手,再要打個明白。
店主告訴他:“王明小子實在不好,他自認理虧,已經吓得逃之天天,去向難測,下落不明,想來他怕你了。
” 浪人聽到店主說:“王明怕我。
”心裡高興,但找不到王明,感到不歡。
店主低聲下氣,好話講盡,他才悻悻而去。
不過臨走之時。
他威脅店主,聲明下次還要再來,到那時,非要交出王明不可。
當然,浪人與店主說話,井非那浪人的本意,而是神官借他之口說話,而他本人早已處于神志不清的狀态中。
神官達到了目的之後,就離開了浪人的軀殼,另外又到呂才那邊去執行任務了。
任何人的心裡産生了善意,冥冥中善神立刻附體,所以做出事來,都是好事。
如果心裡産生了惡念,惡神邪魔立即侵入,如影附形,追随左右,驅之不去,所以他就做壞事了。
好事與壞事隻在一念之差。
且說店主等到浪人離開前門,即派夥計從後門出去,趕到王家,通風報訊,警告王明,速離本島,越快越好,事關生命安全,切勿延誤。
王父得到這個壞消息,頓時心驚肉跳,大起恐慌。
他送走了報訊的夥汁之後,匆忙地去拜訪蕭翁,懇請他老人家設法調換三張兩天以後航行的雪山丸船票。
亂世時期,人人都要逃出樊籠,早日脫離孤島,所以船票非常珍貴。
它是救命的恩物,在緊急關頭,即使有人肯多出金錢,也不一定能夠買得,若以遠期船票調換近期船票,不走内線,決難通融,好在那蕭翁很有辦法,一口答應了王父的要求,不久就換到三張雪山丸艙面船票。
王父隻要有兩天以後開航的船票,已經心滿意足,不論有無艙位都不計較,并向蕭翁橫謝豎謝,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兩天之後,王明化裝了一個中年難民模樣,穿着粗布衫褲,布鞋紗襪,剃成和尚頭,井在左頰上貼了一個疔瘡膏藥,兩隻大眼睛假裝半開半閉,肩上掮着鋪蓋,故意作出伛腰屈背的樣子,跟随在父母的身後。
當時搭客衆多,擁擠不堪,争前恐後,于是他們毫無阻礙地混進碼頭,登上了輪船,分配到艙面煙囪旁邊的鋪位。
王明上船不久,呂才也來了。
此人派頭十足,聲勢顯赫,攜帶了一百多件行李,還有跟班多名照料一切瑣務,而他本人則态度安逸,大模大樣,被衆侍從前擁後護地送入上等客房。
呂才與王明同樣是魔煞下凡,但投胎為人之後,各不相識。
當時,前者已經逐漸發迹,稍露頭角,未達頂峰,而後者還是不懂人情世故,初出茅廬,便闖大禍。
目前,他為了避禍,蹲坐在煙囪旁邊,行動拘束,形同屈蛇,又妤像喪家之犬。
他偷眼看到呂才這樣的闊綽威風,心裡萬分羨慕,暗想道:“總有一天,我會比此人更闊綽,更威風。
” 當然,王明和呂才雖都屬于魔煞下凡投胎,但他們在世為人時,也不知道本身前世的背景,所以兩人生活習慣或許互不相同,而其終身休咎則同樣受制于人生道路上所作所為的善惡程度,然後在冥冥中各自遭遇善始善終,或惡有惡報的結果。
可是這都是以後的事,現在暫不縷述。
忽然,嗚嗚嗚汽笛三聲,雪山丸起錨開航了。
輪船離開碼頭,浪人尋仇的威脅解除,王明什麼都不怕了,于是精神大振,連忙站立起來,先伸了懶腰,再打呵欠,然後把自己面頰上的疔瘡膏藥揭掉,抛入海中,因面貼膏藥,癢癢的,很是難受。
輪船駛出鯉魚門不久,便見碧海蒼穹,水天相接,茫無邊際,高空浮雲片片,瞬息萬變,景色美麗,王明感到自己好像處身于大自然的圖畫裡,因為心裡高興,不覺乎舞足蹈起來。
“小鬼,你發神經病了!”王父看到兒子雙手揮舞,雙腳跳躍,形如瘋癫,連忙高聲叫罵。
上明正在欣賞風景。
得意非凡,自作其樂之際,忽被父親責罵,心裡一驚,頓時興趣索然,一聲不響,連忙坐下,在煙囪旁邊納頭盹睡。
當一個人在興高采烈時,忽被另一個人當衆斥罵,那是非常難堪的事,這等于焚琴煮鶴,或身在芝蘭之室,忽放臭屁一樣,實是大煞風景,有傷雅懷,可是這個前來搗斷雅興之人卻是其爺老頭子,遂使兒子小輩不敢發怒,無可奈何,雖已傷害了他的自尊心,也隻好啞口無言,垂頭喪氣地去打盹了。
輪船上煙囪旁邊的周圍地段,溫度甚高,王明睡在那兒,人做亂夢,不久滿頭流汗,熱不可擋,突然驚醒,因他在夢中發現一條火龍,口吐濃煙,張牙舞爪,在他的身邊盤桓,驅之不去,心中大驚,驚極而醒,才知自己在做白日之夢,原來幻夢中的火龍乃是船上煙囪,真所謂夢其夢,不知其為夢,他心裡想想,覺得好笑。
三天後,雪山九到達申縣,乘客紛紛離船上岸,王音樂師攜妻率子先在旅館裡安頓妥當,然後拜訪親友,向他們讨教當地悄況,順便詢問有無生意叮做。
當時,親友們看到王音樂師從逍遙島榮歸,料想他一定有錢,大家當他像活财神‘樣,争相奉承谄媚,有的向他借錢,但隻借不還;有的慫恿他去做頭賣;有的替他計劃開廠;有的要求他加股合夥,經營商業。
經過考慮之後,王音樂師拼湊積蓄,決定加入股本,與一個姓周的朋友合作開設鋼具工廠。
于是他吩咐其妻先回靈岩老家,又叫兒子王明留在申縣,學制三角锉技術,但不到二年, 工廠業務不振,本錢蝕光,無法繼續開工,隻得關門大吉。
王音樂師從逍遙島帶來的積蓄不多,開廠失敗,本金籽粒無收,終于回鄉去幹農民的活。
至于王明,依然留在中縣,但所學的三角锉技術不夠精細,産品難合實用,全部報廢。
他不得已轉業,去學制人力車零件—一鋼版,但師父的手藝并不高明,可能是個閉門造車之人,出品不合規格,無補于實用,所以徒弟也跟着失業。
後來王明第三次轉業,去學理發,兼習按摩舂骨,在當時的理發師,除了理發修面的正統本領之外,必須另谙按摩舂骨挖耳等補助技術。
可是王明過去是個掮舊衣包上樓下梯出身,後來又做過五金工人,力氣練得很大,内外功都好,人又生得粗腳大手,隻配持大鐵錘,拿重工具,打鐵鑄造三角锉和鋼版等工作,但他不夠細心,粗枝大葉,所以做事雖好而不取。
如今王明在理發店裡,師父杜公叫他使用軋鉗,剃刀和剪刀,但那些工具的份量太輕,毫不稱手,使他理起發來,呆手呆腳,不好用力,而不用力也不行,頭發剪不斷。
偶然用力太重,剪傷了顧客的頭皮,被對方破口大罵,幾乎要吃生活,最後由師父出場,大講好話,并替他免費完成任務,總算了結這場風波。
講到按摩舂骨,王明也鬧出了—件愉快,和另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第一次,他替一個魁悟奇形,身體結實的山東大漢按摩舂骨,十分當心,非常賣力,即被這位北方顧客大為賞識,稱贊為按摩舂骨能手,聲明下次還耍再來光顧。
臨走時,他輕拍王明的肩膀,表示贊賞他的手藝,所以除例價照付外,不但加給小帳兩元,而且特别另賞送頭十元番餅。
王明初次出馬,便立大功,既獲好評,又得實惠,可謂名利雙收,羨煞了本店别的幾位同事,大家都對他刮目相視,群趨恭維,因那時候的十元錢,其價值可買白米一擔,這不是小數,使王明感到無上的光彩,同時他的師父杜公也分享了榮譽,教出這樣的一個高徒,何況那師父本人做了四十年的理發師,曾經剃過千千萬萬人的頭顱,按摩或舂骨過同樣數目的顧客,而從未得到他們稱贊,更談不到另給賞錢。
目前弟子王明,一鳴驚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無怪師父心中甚喜,老懷大慰。
恰在大家非常高興的時候,外面又進來了一位年老的顧客,身材瘦長,頭發散亂,面容白中帶黃,毫無血色,好像久病初愈。
當時王明剛剛送走了那位北方大漢,手裡還沒有接上第二筆生意。
那老年顧客來得正好,王明就順理成章地上前招呼,為他理發。
事實上,壬明對于普通發型,像剪平頂,剃和尚頭,流氓頭等都能應付裕如,如果式樣新穎,像對挑頭路,單邊發型,向後直梳,燙發使鬈等技術,他的功夫雖已入門,卻未登堂,更談不到入室。
因此,他對于馬虎顧客,還可應付,若對方講究漂亮時髦,他就不行了。
一定會遭到善意挑剔,或惡意吹毛求疵。
好在目前的這位老人,要剪平頂,不喜新式,所以,王明在整個的理發過程中,進行順利,工作毫無困難。
這位老年人對于王明所剪的千頂,對鏡一照,就站起身來,也不表示褒貶的意見,就想走到櫃台付錢,但王明由于剛才得到了甜頭,并想再撈些外快,以便增加收入,就讨好地對那老年人說,“老先生,你要不要按摩舂骨,挖耳屎?” 一般老年人的筋骨大都漸趨硬化,甚至麻木不仁,活動能力受到阻礙。
他聽到按摩舂骨,恰正投其所好,欣然接受了王明的提議,但不要挖耳屎。
于是他重新坐在椅上,閉了眼睛,準備享受按摩和舂骨的樂趣。
王明把活動坐椅向後一按,使老人的坐式随即變成了半卧式,稍為伸直子雙腳,兩臂分别擱置于左右椅檔之上。
壁鏡中反映此老面色白皙,看起來似乎缺乏生氣。
王明先替老人按摩,從頭部按起,一直摩到腳跟,甚至拉指骨,扭肩筋,捏痧筋等等,功夫恰到好處。
使那老人非常受用,不久就睡熟了,發出呼呼的鼾聲,第二步是舂骨。
王明高卷兩袖,露出了滿生黑色汗毛的粗臂,好像兩條鐵棍,捏緊拳頭,開始舂骨,準備大顯身手。
“得,得,得!”他三聲輕響,那是王明的傑作,舂在老人的大腿上面。
“喔啃,喔唷!朋友,輕些,這樣重,好痛,吃不消。
”老人從夢中驚醒,叫喊道。
于是王明改變方針,落手輕微,舂得毫不着力:“得,得,得!”不久,那老人又開腔廠:“喂,朋友,太輕了,不過瘾。
” 于是王明把舂力稍為加重,“得,得,得,得得!” 老人道:“喔……啃!太重,太重……” 王明又減輕他的舂力,輕得像拍灰塵。
老人埋怨道:“太輕了,太輕了,你這人……” 工明心裡暗罵道:“這老東西,輕也不好,重也不好,混帳!”他又稍為加重舂力:“得,得,得……” 老人忽然笑道:“這樣正好,好,很舒服,朋友,你多舂一會,我會多給你小帳。
” 正明聽到又有額外賞錢可收,不禁心花怒放,于是格外賣力,供獻全副精神,為那老人服務。
他在舂骨時,拳法熟練,動作敏捷,輕敲微舂,來來去去,連他自己的腦殼也随着雙掌的上下活動,而左右搖擺起來。
“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那是王明或拳或掌所發出來有節拍,重輕适中,緩急鹹宜的舂聲。
他—邊舂,一邊心裡暗想:“不知道這老先生肯給我多少小帳?……會不會再是十元洋錢,像那北方客人那樣……不可能,那老人的衣衫穿得很樸素,不像是有錢人……”他想到這兒,把自己天生的那兩隻大眼睛瞪得更大,仔細打量這個老人的全身,忽然發現對方的表袋裡,藏着一隻扁形的金表,還有“條金鍊,系在表上,鍊旁鑲着兩條細而短的小金鍊,每條各串一個金質洋錢。
那些發現,使王明心裡繼續往下想道:“那老人一定是有錢的,可能他也會給我十元小帳……像可愛的北方客人那樣……” “得得,得……”那又是王明舂骨的聲音。
想到那位北方客人山東大漢,王明感到非常快樂,不禁笑起來了,可能是樂極忘形,他拳頭的舂力在不知不覺中,忽然加強,像舂北方客人那樣的舂法,“拍,拍,拍!”三聲大響。
“救命呀!救命……”老人高聲叫嚷起來。
原來那老人久病初愈,腿部的肌肉已經消失殆盡,老骨頭非常脆弱,經不起王明的重舂,何況他的空心拳,猶如鐵錘,舂上去又疼痛,又麻辣,無怪那老人家要大喊救命。
店裡其他許多理發師和顧客聽到有人大叫救命,無不驚惶失色,連忙擁擠過來,秩序頓時大亂。
他們看到那老年人面色灰白,雙目含淚,身體激烈顫抖,嘴裡連聲呼痛。
王明的師父杜公最早沖到現場,心急地問道:“小鬼,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時,王明已經吓得面如上色,身上發出冷汗,話也講不出來。
他忙着用雙手在老人的腿部不斷地按摩,發覺後者的大腿骨上微微隆起,可能是發腫了,這使王明非常驚駭,暗想:“該遭犯關啦,骨頭可能舂斷了。
”杜公大罵王明:“死人,還不滾開,沒用的東西,每天要闖禍,你這小鬼,一無用處。
”王明被罵,一聲不響,連忙退立旁邊,可憐地低着頭,皺着眉,狼狽不堪,像灰孫兒子那樣。
杜公連忙俯身去檢查那老年顧客的傷勢,手指輕輕地撫摸一番之後,站直身子,說道:“腫了,快,快把他送到傷科醫生石小三那邊去治療……小鬼,背他去!” 王明扶起了那老人,把他背在肩上,後面跟随着杜公,走出門外,雇車而去,一路上,那老人連聲喊痛。
石小三是申縣的跌打名醫,診視了那傷者之後,道:“傷勢很重,不過還奸,骨頭沒有斷,不要緊,快去挂号,急診。
” 王明走近帳櫃挂号。
櫃頭問道:“病人叫什麼名字?” 王明聽到這句話,呆了一下,連忙奔到那老人的身邊,問道:“老先生,你的尊姓大名叫什麼?” 那老年人道:“黃福全。
” 王明聽了,連忙跑回帳櫃,道:“王福全。
” 櫃頭又問:“大肚黃,還是三劃王?” 王明道:“大肚也好,三劃也好,你還是寫三劃王吧!” 櫃頭寫廠“王福全”之後,繼續間道:“王福全住在什麼地方?”王明道,“這倒不曉得,你不必寫地址了。
” 櫃頭道:“不可以,去問清楚。
” 王明設法,隻好再去問,但當他正要動步,那櫃頭又道:“且慢再問他多少年齡?” 王明一邊走,一邊嘴裡叽咕道,“要寫地址,還要年齡賊婊子的兒子,真讨厭……” 他向那老年人問明了地址和年齡後,就照樣去告訴櫃頭。
櫃頭寫好病曆卡,挂了急診的号,就對王明道:“請付診費十元洋錢。
” 王明聽到診費十元,心裡大吃一驚,兩隻眼睛瞪得非常之大,也可說眼若銅鈴,連忙責問遭:“喂!先生,為什麼診費這樣貴?” 櫃頭道:“挂号費一元,藥丸和膏藥一元,診金四元,急診加倍,共計十元。
”王明道:“不挂急診,可以嗎?” 櫃頭道:“挂平診也可以,不過你要等候四個鐘頭。
” 王明驚訝地道:“為什麼要等侯這樣長久?” 櫃頭道:“你看!外面已有六十個病人,都是挂平診,輪到你,也許四個鐘頭還不夠。
” 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