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丈夫的新情人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芷華為避脫式歐的糾纏,便帶病出了張家,孑然一身,獨來獨往。
自覺天地雖寬,直尋不出一個安身之處。
心裡抱着無限的凄涼,直到了火車站。
她來到北京,轉眼将到半載。
雖和白萍見過一面,以後便消息沉沉。
又不知他是否還在北京?自己卻沒法再在人地生疏的北京長住下去。
隻得先回到天津,再作道理。
購票上車,到車開行以後,芷華癡癡地望着窗外。
這時正是中秋方過,北地早寒。
隻見着黃沙白草,滿地肅殺的氣象,更自心中悲慘。
想到當初和白萍和美度日的時光,簡直有同隔世。
再想到仲膺,念到式歐,更自心中創痛不已。
而且此次回到天津,還不知該投奔何所。
自己的家,若不尋着白萍,絕計不能獨自回去。
卻又想不起向哪裡去好,隻得等車到天津時,再定行止。
當時便隻能在車上熬着。
芷華原是坐的二等車。
隻為懷着滿腹牢愁,無意向車中浏覽。
後來不自覺地舉目向對面一看,忽見對面坐着一個白發如銀的老太太,約有六十歲上下,精神還是非常健旺,穿的衣服很不時髦,看樣子好似廣東人。
身旁坐着兩個女郎,一個約有十八九歲,生得面貌俊美,身材卻又似男子般壯碩。
另一個約有十五六歲,生得嬌小玲珑,活脫是個美人胎子,兩個眼睛更水汪汪的令人可愛。
芷華見這兩個女郎也正向自己看,忽又低頭竊竊私語,芷華也不在意。
過了半晌,那對面的老太太忽然發話道。
“小姐,是到天津麼?”芷華猛然一怔,擡頭看她。
見是正向着自己含笑相對,才知道是和自己說話,忙應道:“是。
您也是到天津麼?”老太太點頭道:“是。
我帶着兩個女孩到北京去看親戚,今天才回來。
小姐您貴姓?”芷華才要說自己的姓,忽然心中一動,便應道:“我姓林。
”那老太太也不等芷華相問,先自欠身說道:“我姓餘。
”又指着那個年長的女郎道:“這是我的大女兒麗琨。
”又指着那年輕的道:“這是我的侄女麗玲。
”那兩個女郎便都向芷華點頭為禮。
芷華還禮道:“兩位小姐在哪裡上學?”那麗琨看了那老太太一眼道:“我們哪有上學的福氣?還在家裡收着呢。
”芷華才要說話,那老太太已笑道:“你們不必總跟我嘔氣,遇見人就訴冤。
”說着又向芷華道:“林小姐,我雖然年紀老,可不是老頑固。
這些女孩們,都哭喊要上學堂。
我卻不是不願意,隻為近年外面的風氣太開通了,女學生常鬧笑話,所以我給她請了個老先生,在家裡念書。
本來女孩家認得幾個字就夠了。
學成個狀元有什麼用?林小姐也上過學麼?”芷華點頭道:“我是女子師範畢業。
”那麗琨麗玲聽了,向芷華細一打量,又向那老太太道:“您瞧人家。
”那老太太一笑,便又和芷華說了半天閑話。
這時麗琨麗玲兩個卻湊到一處,私語了半晌。
麗琨忽然向老太太耳邊說了許多話,那老太太一邊聽着,一邊瞧着芷華。
等麗琨說完,那老太太不住搖頭。
麗琨仿佛犯了稚氣,隻管和老太太糾纏。
老太太隻管瞧着芷華,倒把芷華瞧得有些疑怪,忍不住問道:“餘太太您……”才說出半旬,又想到自己和她們萍水相逢,不好多口,忙又咽住。
那餘老太太看出芷華欲語又止的情形,便指着麗琨向芷華笑道:“這兩個女孩年青,絲毫不知世故,想起什麼來順口就說,也不想想能辦不?她們憑空地要麻煩林小姐您。
初次見面,哪許這樣?”’芷華笑道:“不必客氣,什麼事呀?”餘老太太笑道:“左不過小孩家不知輕重的想頭,她們聽您曾在師範畢業,羨慕的了不得,打算要跟您念書。
我說林小姐哪有高興教你們這群小孩,再說人家林小姐認識你們是誰?豈不是自找碰釘子。
偏她們又拚命地跟我胡纏,非要逼我和您說不可。
這就是不吃沒味不上膘。
林小姐您不用理她們。
”餘老太太才把這幾句話說完,那麗琨和麗玲都看着芷華,露出無限期望之意。
芷華忙謙遜道:“我的學問有限,哪能教小姐們念書?小姐們要願意和我研究研究,倒是很好。
”芷華這原是随口推脫,那知麗玲已跳上前,掬着滿面誠懇之色,向芷華道:“林小姐,你别客氣,要有工夫,就成全成全我們。
你不知道,我們家裡那位老古董先生,把人讨厭死了。
偏我父親又同這先生相好,認定了他,再不肯換人。
你要肯教我們,我們就躲在内宅念書,把那先生幹墩起來。
”這時麗琨也湊向前道:“林小姐,您答應我們吧。
我們家還有個姐姐,她一定也願意。
回頭下了車,你就到我們家裡。
”芷華見她姐妹倆憨得可笑,卻又感激她們的一片誠心,但又不便答應。
才要說話,那餘老太太已喝住她倆人道,“不許和林小姐胡纏。
”又轉臉向芷華道:“您原諒她們是小孩子,不要生氣。
”芷華道:“二位小姐,這是立志求學,原本好事,不過我學問太淺,實在不敢擔承。
”餘老太太道:“說來也怪,這倆孩子真是和您有緣。
她們早就磨着我請女教師,我沒法隻得給她們請來一個。
她們隻學了兩天,就說那先生學問不好,派頭不正,又逼我辭退了。
一連好幾次,都沒成功。
想不到她們一見您,就像見了親人一樣。
居然拚命拉住不肯松手。
林小姐要是有閑餘工夫,就成全她們一下。
”說着忽自怔了怔道,“我還忘了,說了這些話,還沒問林小姐是不是長住在天津呢?”芷華點頭道:“我原家住天津。
這次是從北京去看朋友才回來。
”餘老太太道:“論起我這樣年紀,本不該随着小孩子們亂說。
不過我瞧着林小姐人很安靜,說話又沉穩,我不盼她們跟您學多少學問,隻盼學到您這樣外表,就很好了。
” 正說着,車中乘客忽然都紛亂起來,車也慢慢停了,向窗外看時,原來已到了天津總站。
那麗琨麗玲見已到分手之時,知道這時若不把林小姐拉定,就要前功盡棄。
便兩人将芷華圍住道。
“林小姐,你别走,先到我們家去玩。
”餘老太太看出她姊妹之意,便也堅意相邀。
芷華推脫不得,隻得應允。
那麗琨麗玲忙搶着拿了芷華的皮箧行李,簇擁着芷華走出車外。
已有餘家的仆人接着,出了車站,大家都上了餘家派來迎接老太太的汽車,便風馳電掣地走起來。
芷華在車中自想,自己的遭遇,真是古怪離奇。
以前的且不必說,隻這次回來天津,原是前途茫茫,并無歸着,卻又平空遇見這餘氏母女。
盛意相邀,叫自己推脫不得,隻好随喜一趟。
可是到了她們家,又該是個什麼局面?而且自己如何能為這兩個女孩兒的纏磨,就輕輕易易地去給她們支使?叫那餘老太太瞧出自己是漂泊無所歸的女人,豈不是自取羞辱?而且也絕不能有好結果。
想着便決定到了她們家裡,隻當是應酬朋友,略坐一會,立刻告辭。
萬不能應允麗琨麗玲的要求,叫她們瞧低了自已的身分。
這時汽車轉了幾個彎,竟停在一座高大的樓房門首。
芷華向外看時,那鐵栅門内外已站滿了十幾個婦女,其中有一半是仆婦。
其餘的都從衣飾上可以看出是太太小姐。
便知道這位餘老太太定是家規嚴厲,所以她遠道歸來,合家婦女們都不敢不出門迎接。
此際麗琨麗玲已跳下車去,就有仆婦們過來,把餘老太太也攙扶下了車。
芷華隻得也跟着下去。
這時餘家婦女們見了芷華,都愕然相視。
餘老太太向衆婦女道:“這位是林小姐,到裡面再給你們引見。
”說着便讓芷華先走。
麗玲在前面引着路,到了樓上,進了一個大房間。
芷華眼中頓覺豁然開朗,見這間房子真收拾得和佛堂相似。
一切陳設,都是壯麗非常,顯得是富貴人家的儀範。
但又十分雅淡,便知是老太太的住室。
老太太和芷華方才坐定,許多婦女們都簇擁着立在老太太旁邊。
還沒說話,忽聽外面革履聲響,一個細條身材的女郎,一陣風似的從外面跳進來。
一直倚到老太太身邊。
高聲笑道:“嬸娘,北京我姨媽家裡有什麼好東西吃,就把您留住了一個月。
您再不回來,我們都要上北京去找姨媽打架了。
”說着回頭瞧見芷華,眉目一動,冒然問道:“這是誰?”餘老太太笑道:“你别噪!這一家子就是你瘋。
也不怕生客笑話。
”就指着芷華道:“這位是林小姐,我們在火車上遇見的。
麗琨麗玲這倆孩子,非要跟人家念書不可,生把人家搶到家裡。
”說着又指着衆人給芷華引見了一遍。
芷華才知這方進來的細條身材女郎,是老太太的大侄女麗蓮。
那位三十多歲衣裝樸素的中年婦女,是老太太的大兒婦陶氏,現正寡居。
那二十多歲蛾眉風眼的紫衣少婦,是老太太的二兒婦黎氏。
那十八九歲的矮肥女子,是陶氏娘家妹妹陶汝璧。
另—個時常躲在衆人背後、神情非常羞澀,而容貌十分俏美的,卻是餘老太太的内侄女梁蕊珠。
還有一個約摸四五十歲的衰病婦人,面黃肌瘦,衆人都稱她為二姨太太。
餘老太太卻沒将她和芷華引見,芷華便明白這必是餘老太太同房的如夫人,但也不便詢問。
那餘老太太和家人談了幾句家常,便教衆人自去歇息,隻留下麗蓮麗琨麗玲三個姊妹,陪着芷華說話。
芷華見這三人中,麗琨麗玲都很規矩,都有畏怕餘老太太之意。
隻有麗蓮舉止既很放縱,衣服更是時髦過度。
時時的大說大笑,簡直似旁若無人。
那餘老太太也似乎單單對她放任,并無一語呵責,芷華暗暗詫異。
這時餘老太太漸漸和芷華說起原題的話。
先問她在哪裡住家,芷華聽着心裡一跳。
暗想自己原和他們說是由北平回家,豈能說出無家可歸的實話?隻可把自己與白萍同居的地址說出。
餘老太太道:“本來人生面不熟的,論理我不能跟林小姐說這借重的話。
不過這幾個孩子磨着我,我也瞧着您投緣。
您要有閑暇工夫,樂得成全她們小姐妹呢。
”芷華自想自己萬不能吐口答應,但是正在飄泊無歸,心裡也未嘗不願得個栖身之所。
便隻客氣着推脫道:“我的學問很淺,怎能教得了小姐們?要是願意常在一處切磋切磋,倒未為不可。
若是叫我正式來當先生,可是實在不敢當。
”餘老太太還未答話;那麗蓮已跳過來,拉住芷華的手,亂搖着道:“林小姐,你不願意當先生也罷。
住在我們這裡玩總行呀!你們有學
自覺天地雖寬,直尋不出一個安身之處。
心裡抱着無限的凄涼,直到了火車站。
她來到北京,轉眼将到半載。
雖和白萍見過一面,以後便消息沉沉。
又不知他是否還在北京?自己卻沒法再在人地生疏的北京長住下去。
隻得先回到天津,再作道理。
購票上車,到車開行以後,芷華癡癡地望着窗外。
這時正是中秋方過,北地早寒。
隻見着黃沙白草,滿地肅殺的氣象,更自心中悲慘。
想到當初和白萍和美度日的時光,簡直有同隔世。
再想到仲膺,念到式歐,更自心中創痛不已。
而且此次回到天津,還不知該投奔何所。
自己的家,若不尋着白萍,絕計不能獨自回去。
卻又想不起向哪裡去好,隻得等車到天津時,再定行止。
當時便隻能在車上熬着。
芷華原是坐的二等車。
隻為懷着滿腹牢愁,無意向車中浏覽。
後來不自覺地舉目向對面一看,忽見對面坐着一個白發如銀的老太太,約有六十歲上下,精神還是非常健旺,穿的衣服很不時髦,看樣子好似廣東人。
身旁坐着兩個女郎,一個約有十八九歲,生得面貌俊美,身材卻又似男子般壯碩。
另一個約有十五六歲,生得嬌小玲珑,活脫是個美人胎子,兩個眼睛更水汪汪的令人可愛。
芷華見這兩個女郎也正向自己看,忽又低頭竊竊私語,芷華也不在意。
過了半晌,那對面的老太太忽然發話道。
“小姐,是到天津麼?”芷華猛然一怔,擡頭看她。
見是正向着自己含笑相對,才知道是和自己說話,忙應道:“是。
您也是到天津麼?”老太太點頭道:“是。
我帶着兩個女孩到北京去看親戚,今天才回來。
小姐您貴姓?”芷華才要說自己的姓,忽然心中一動,便應道:“我姓林。
”那老太太也不等芷華相問,先自欠身說道:“我姓餘。
”又指着那個年長的女郎道:“這是我的大女兒麗琨。
”又指着那年輕的道:“這是我的侄女麗玲。
”那兩個女郎便都向芷華點頭為禮。
芷華還禮道:“兩位小姐在哪裡上學?”那麗琨看了那老太太一眼道:“我們哪有上學的福氣?還在家裡收着呢。
”芷華才要說話,那老太太已笑道:“你們不必總跟我嘔氣,遇見人就訴冤。
”說着又向芷華道:“林小姐,我雖然年紀老,可不是老頑固。
這些女孩們,都哭喊要上學堂。
我卻不是不願意,隻為近年外面的風氣太開通了,女學生常鬧笑話,所以我給她請了個老先生,在家裡念書。
本來女孩家認得幾個字就夠了。
學成個狀元有什麼用?林小姐也上過學麼?”芷華點頭道:“我是女子師範畢業。
”那麗琨麗玲聽了,向芷華細一打量,又向那老太太道:“您瞧人家。
”那老太太一笑,便又和芷華說了半天閑話。
這時麗琨麗玲兩個卻湊到一處,私語了半晌。
麗琨忽然向老太太耳邊說了許多話,那老太太一邊聽着,一邊瞧着芷華。
等麗琨說完,那老太太不住搖頭。
麗琨仿佛犯了稚氣,隻管和老太太糾纏。
老太太隻管瞧着芷華,倒把芷華瞧得有些疑怪,忍不住問道:“餘太太您……”才說出半旬,又想到自己和她們萍水相逢,不好多口,忙又咽住。
那餘老太太看出芷華欲語又止的情形,便指着麗琨向芷華笑道:“這兩個女孩年青,絲毫不知世故,想起什麼來順口就說,也不想想能辦不?她們憑空地要麻煩林小姐您。
初次見面,哪許這樣?”’芷華笑道:“不必客氣,什麼事呀?”餘老太太笑道:“左不過小孩家不知輕重的想頭,她們聽您曾在師範畢業,羨慕的了不得,打算要跟您念書。
我說林小姐哪有高興教你們這群小孩,再說人家林小姐認識你們是誰?豈不是自找碰釘子。
偏她們又拚命地跟我胡纏,非要逼我和您說不可。
這就是不吃沒味不上膘。
林小姐您不用理她們。
”餘老太太才把這幾句話說完,那麗琨和麗玲都看着芷華,露出無限期望之意。
芷華忙謙遜道:“我的學問有限,哪能教小姐們念書?小姐們要願意和我研究研究,倒是很好。
”芷華這原是随口推脫,那知麗玲已跳上前,掬着滿面誠懇之色,向芷華道:“林小姐,你别客氣,要有工夫,就成全成全我們。
你不知道,我們家裡那位老古董先生,把人讨厭死了。
偏我父親又同這先生相好,認定了他,再不肯換人。
你要肯教我們,我們就躲在内宅念書,把那先生幹墩起來。
”這時麗琨也湊向前道:“林小姐,您答應我們吧。
我們家還有個姐姐,她一定也願意。
回頭下了車,你就到我們家裡。
”芷華見她姐妹倆憨得可笑,卻又感激她們的一片誠心,但又不便答應。
才要說話,那餘老太太已喝住她倆人道,“不許和林小姐胡纏。
”又轉臉向芷華道:“您原諒她們是小孩子,不要生氣。
”芷華道:“二位小姐,這是立志求學,原本好事,不過我學問太淺,實在不敢擔承。
”餘老太太道:“說來也怪,這倆孩子真是和您有緣。
她們早就磨着我請女教師,我沒法隻得給她們請來一個。
她們隻學了兩天,就說那先生學問不好,派頭不正,又逼我辭退了。
一連好幾次,都沒成功。
想不到她們一見您,就像見了親人一樣。
居然拚命拉住不肯松手。
林小姐要是有閑餘工夫,就成全她們一下。
”說着忽自怔了怔道,“我還忘了,說了這些話,還沒問林小姐是不是長住在天津呢?”芷華點頭道:“我原家住天津。
這次是從北京去看朋友才回來。
”餘老太太道:“論起我這樣年紀,本不該随着小孩子們亂說。
不過我瞧着林小姐人很安靜,說話又沉穩,我不盼她們跟您學多少學問,隻盼學到您這樣外表,就很好了。
” 正說着,車中乘客忽然都紛亂起來,車也慢慢停了,向窗外看時,原來已到了天津總站。
那麗琨麗玲見已到分手之時,知道這時若不把林小姐拉定,就要前功盡棄。
便兩人将芷華圍住道。
“林小姐,你别走,先到我們家去玩。
”餘老太太看出她姊妹之意,便也堅意相邀。
芷華推脫不得,隻得應允。
那麗琨麗玲忙搶着拿了芷華的皮箧行李,簇擁着芷華走出車外。
已有餘家的仆人接着,出了車站,大家都上了餘家派來迎接老太太的汽車,便風馳電掣地走起來。
芷華在車中自想,自己的遭遇,真是古怪離奇。
以前的且不必說,隻這次回來天津,原是前途茫茫,并無歸着,卻又平空遇見這餘氏母女。
盛意相邀,叫自己推脫不得,隻好随喜一趟。
可是到了她們家,又該是個什麼局面?而且自己如何能為這兩個女孩兒的纏磨,就輕輕易易地去給她們支使?叫那餘老太太瞧出自己是漂泊無所歸的女人,豈不是自取羞辱?而且也絕不能有好結果。
想着便決定到了她們家裡,隻當是應酬朋友,略坐一會,立刻告辭。
萬不能應允麗琨麗玲的要求,叫她們瞧低了自已的身分。
這時汽車轉了幾個彎,竟停在一座高大的樓房門首。
芷華向外看時,那鐵栅門内外已站滿了十幾個婦女,其中有一半是仆婦。
其餘的都從衣飾上可以看出是太太小姐。
便知道這位餘老太太定是家規嚴厲,所以她遠道歸來,合家婦女們都不敢不出門迎接。
此際麗琨麗玲已跳下車去,就有仆婦們過來,把餘老太太也攙扶下了車。
芷華隻得也跟着下去。
這時餘家婦女們見了芷華,都愕然相視。
餘老太太向衆婦女道:“這位是林小姐,到裡面再給你們引見。
”說着便讓芷華先走。
麗玲在前面引着路,到了樓上,進了一個大房間。
芷華眼中頓覺豁然開朗,見這間房子真收拾得和佛堂相似。
一切陳設,都是壯麗非常,顯得是富貴人家的儀範。
但又十分雅淡,便知是老太太的住室。
老太太和芷華方才坐定,許多婦女們都簇擁着立在老太太旁邊。
還沒說話,忽聽外面革履聲響,一個細條身材的女郎,一陣風似的從外面跳進來。
一直倚到老太太身邊。
高聲笑道:“嬸娘,北京我姨媽家裡有什麼好東西吃,就把您留住了一個月。
您再不回來,我們都要上北京去找姨媽打架了。
”說着回頭瞧見芷華,眉目一動,冒然問道:“這是誰?”餘老太太笑道:“你别噪!這一家子就是你瘋。
也不怕生客笑話。
”就指着芷華道:“這位是林小姐,我們在火車上遇見的。
麗琨麗玲這倆孩子,非要跟人家念書不可,生把人家搶到家裡。
”說着又指着衆人給芷華引見了一遍。
芷華才知這方進來的細條身材女郎,是老太太的大侄女麗蓮。
那位三十多歲衣裝樸素的中年婦女,是老太太的大兒婦陶氏,現正寡居。
那二十多歲蛾眉風眼的紫衣少婦,是老太太的二兒婦黎氏。
那十八九歲的矮肥女子,是陶氏娘家妹妹陶汝璧。
另—個時常躲在衆人背後、神情非常羞澀,而容貌十分俏美的,卻是餘老太太的内侄女梁蕊珠。
還有一個約摸四五十歲的衰病婦人,面黃肌瘦,衆人都稱她為二姨太太。
餘老太太卻沒将她和芷華引見,芷華便明白這必是餘老太太同房的如夫人,但也不便詢問。
那餘老太太和家人談了幾句家常,便教衆人自去歇息,隻留下麗蓮麗琨麗玲三個姊妹,陪着芷華說話。
芷華見這三人中,麗琨麗玲都很規矩,都有畏怕餘老太太之意。
隻有麗蓮舉止既很放縱,衣服更是時髦過度。
時時的大說大笑,簡直似旁若無人。
那餘老太太也似乎單單對她放任,并無一語呵責,芷華暗暗詫異。
這時餘老太太漸漸和芷華說起原題的話。
先問她在哪裡住家,芷華聽着心裡一跳。
暗想自己原和他們說是由北平回家,豈能說出無家可歸的實話?隻可把自己與白萍同居的地址說出。
餘老太太道:“本來人生面不熟的,論理我不能跟林小姐說這借重的話。
不過這幾個孩子磨着我,我也瞧着您投緣。
您要有閑暇工夫,樂得成全她們小姐妹呢。
”芷華自想自己萬不能吐口答應,但是正在飄泊無歸,心裡也未嘗不願得個栖身之所。
便隻客氣着推脫道:“我的學問很淺,怎能教得了小姐們?要是願意常在一處切磋切磋,倒未為不可。
若是叫我正式來當先生,可是實在不敢當。
”餘老太太還未答話;那麗蓮已跳過來,拉住芷華的手,亂搖着道:“林小姐,你不願意當先生也罷。
住在我們這裡玩總行呀!你們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