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廬陵巴邱人陳濟者,作州吏,其婦秦,獨在家。
常有一丈夫,長丈餘,儀容端正,著绛碧袍,采色炫耀,來從之。
後常相期于一山澗間。
至于寝處,不覺有人道相感接。
如是數年。
比鄰入觀其所至,辄有虹見。
秦至水側,丈夫以金瓶引水共飲。
後遂有身,生而如人,多肉。
濟假還,秦懼見之,乃納兒著甕中。
此丈夫以金瓶與之,令覆兒,雲:“兒小,未可得将去。
不須作衣,我自衣之。
“即與绛囊以裹之,令可時出與乳。
于時風雨暝晦,鄰人見虹下其庭,化為丈夫,複少時,将兒去,亦風雨暝晦。
人見二虹出其家。
數年而來省母。
後秦适田,見二虹于澗,畏之。
須臾見丈夫,雲:“是我,無所畏也。
“從此乃絕。
宋元嘉初,富陽人姓王,于窮渎中作蟹斷。
旦往觀之,見一材長二尺許,在斷中。
而斷裂開,蟹出都盡。
乃修治斷,出材岸上。
明往視之,材複在斷中,斷敗如前。
王又治斷出材。
明晨視,所見如初。
王疑此材妖異,乃取内蟹籠中,攣頭擔歸,雲:“至家,當斧砍燃之。
“未至家二三裡,聞籠中倅倅動。
轉頭顧視,見向材頭變成一物,人面猴身,一身一足。
語王曰:“我性嗜蟹,比日實入水破君蟹斷,入斷食蟹。
相負已爾,望君見恕,開籠出我。
我是山神,當相佑助,并令斷得大蟹。
“王曰:“如此暴人,前後非一,罪自應死。
“此物懇告,苦請乞放。
王回顧不應。
物曰:“君何姓名,我欲知之。
“頻問不已,王遂不答。
去家轉近,物曰:“既不放我,又不告我姓字,當複何計,但應就死。
“王至家,熾火焚之。
後寂然無複聲。
土俗謂之山魈,雲知人姓名,則能中傷人。
所以勤勤問王,欲害人自免。
劉聰僞建元元年正月,平陽地震,其崇明觀陷為池,水赤如血,赤氣至天,有赤龍奮迅而去。
流星起于牽牛,入紫微,龍形委蛇,其光照地,落于平陽北十裡。
視之則肉,臭聞于平陽,長三十步,廣二十七步。
肉旁嘗有哭聲,晝夜不止。
數日聰後劉氏,産一蛇一獸,各害人而走。
尋之不得。
頃之,見于隕肉之旁。
俄而劉氏死,哭聲自絕。
晉中興後,谯郡周子文,家在晉陵。
少時喜射獵,常入山,忽山岫間有一人,長五六丈,手捉弓矢,矢镝頭廣二尺許,白如霜雪,忽出聲喚曰:“阿鼠(子文小字)。
“子文不覺應曰:“喏。
“此人便牽弓滿镝向子文,子文便失魂厭伏。
晉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
忽遇一人,身長丈餘,遍體皆毛,從山北來。
精見之,大怖,自謂必死。
毛人徑牽其臂,将至山曲,入大叢茗處,放之便去。
精因采茗。
須臾複來,乃探懷中二十枚橘與精,甘美異常。
精甚怪,負茗而歸。
會稽盛逸,常晨興,路未有行人,見門外柳樹上有一人,長二尺,衣朱衣朱冠,俯以舌舐葉上露。
良久,忽見逸,神意驚遽,即隐不見。
宋永初三年,謝南康家婢,行逢一黑狗,語婢雲:“汝看我背後。
“婢舉頭,見一人長三尺,有兩頭。
婢驚怕返走,人、狗亦随婢後,至家庭中,舉家避走。
婢問狗:“汝來何為?“狗雲:“欲吃食爾。
“于是婢為設食。
并食食訖,兩頭人出。
婢因謂狗曰:“人已去矣。
“狗曰:“正巳複來。
“良久乃沒。
不知所在。
後家人死喪殆盡。
宋襄城李頤,其父為人不信妖邪。
有一宅,由來兇不可居,居者辄死。
父便買居之。
多年安居,子孫昌熾。
為二千石,當徙家之官,臨去,請會内外親戚。
酒食既行,父乃言曰:“天下竟有吉兇否?此宅由來言兇,自吾居之,多年安吉,乃得遷官,鬼為何在?自今已後,便為吉宅。
居者住止,心無所嫌也。
“語訖如廁,須臾,見壁中有一物,如卷席大,高五尺許,正白。
便還取刀中之,中斷,化為兩人,複橫斫之,又成四人。
便奪取反斫殺李。
持至坐上,斫殺其子弟。
凡姓李者必死,惟異姓無他。
頤尚幼,在抱。
家内知變,乳母抱出後門,藏他家,止其一身獲免。
頤字景真,位至湘東太守。
宋王仲文為河南郡主簿,居缑氏縣北。
得休,因晚行澤中。
見車後有白狗,仲文甚愛之。
欲取之,忽變形如人,狀似方相,目赤如火,磋牙吐舌,甚可憎惡。
仲文大怖,與奴共擊之,不勝而走。
告家人,合十餘人,持刀捉火,自來視之,不知所在。
月餘,仲文忽複見之。
與奴并走,未到家,伏地俱死。
———————————— 【譯文】 廬陵郡巴邱縣有一個叫陳濟的人,在州府裡當官吏。
他的妻子姓秦,獨自一個人在家生活。
經常有一個成年男子,身高約有一丈,儀表相貌端正,身穿着大紅色與碧綠色相間的長袍,色彩鮮豔奪目,來陪伴她。
後來他們經常相約在一處山澗裡幽會,以至于發展到擁懷睡卧在一起,不知不覺中就有人說他們倆的感情互相都很融合。
這樣生活了好幾年,緊挨着秦氏住的鄰居觀察到
常有一丈夫,長丈餘,儀容端正,著绛碧袍,采色炫耀,來從之。
後常相期于一山澗間。
至于寝處,不覺有人道相感接。
如是數年。
比鄰入觀其所至,辄有虹見。
秦至水側,丈夫以金瓶引水共飲。
後遂有身,生而如人,多肉。
濟假還,秦懼見之,乃納兒著甕中。
此丈夫以金瓶與之,令覆兒,雲:“兒小,未可得将去。
不須作衣,我自衣之。
“即與绛囊以裹之,令可時出與乳。
于時風雨暝晦,鄰人見虹下其庭,化為丈夫,複少時,将兒去,亦風雨暝晦。
人見二虹出其家。
數年而來省母。
後秦适田,見二虹于澗,畏之。
須臾見丈夫,雲:“是我,無所畏也。
“從此乃絕。
宋元嘉初,富陽人姓王,于窮渎中作蟹斷。
旦往觀之,見一材長二尺許,在斷中。
而斷裂開,蟹出都盡。
乃修治斷,出材岸上。
明往視之,材複在斷中,斷敗如前。
王又治斷出材。
明晨視,所見如初。
王疑此材妖異,乃取内蟹籠中,攣頭擔歸,雲:“至家,當斧砍燃之。
“未至家二三裡,聞籠中倅倅動。
轉頭顧視,見向材頭變成一物,人面猴身,一身一足。
語王曰:“我性嗜蟹,比日實入水破君蟹斷,入斷食蟹。
相負已爾,望君見恕,開籠出我。
我是山神,當相佑助,并令斷得大蟹。
“王曰:“如此暴人,前後非一,罪自應死。
“此物懇告,苦請乞放。
王回顧不應。
物曰:“君何姓名,我欲知之。
“頻問不已,王遂不答。
去家轉近,物曰:“既不放我,又不告我姓字,當複何計,但應就死。
“王至家,熾火焚之。
後寂然無複聲。
土俗謂之山魈,雲知人姓名,則能中傷人。
所以勤勤問王,欲害人自免。
劉聰僞建元元年正月,平陽地震,其崇明觀陷為池,水赤如血,赤氣至天,有赤龍奮迅而去。
流星起于牽牛,入紫微,龍形委蛇,其光照地,落于平陽北十裡。
視之則肉,臭聞于平陽,長三十步,廣二十七步。
肉旁嘗有哭聲,晝夜不止。
數日聰後劉氏,産一蛇一獸,各害人而走。
尋之不得。
頃之,見于隕肉之旁。
俄而劉氏死,哭聲自絕。
晉中興後,谯郡周子文,家在晉陵。
少時喜射獵,常入山,忽山岫間有一人,長五六丈,手捉弓矢,矢镝頭廣二尺許,白如霜雪,忽出聲喚曰:“阿鼠(子文小字)。
“子文不覺應曰:“喏。
“此人便牽弓滿镝向子文,子文便失魂厭伏。
晉孝武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中采茗。
忽遇一人,身長丈餘,遍體皆毛,從山北來。
精見之,大怖,自謂必死。
毛人徑牽其臂,将至山曲,入大叢茗處,放之便去。
精因采茗。
須臾複來,乃探懷中二十枚橘與精,甘美異常。
精甚怪,負茗而歸。
會稽盛逸,常晨興,路未有行人,見門外柳樹上有一人,長二尺,衣朱衣朱冠,俯以舌舐葉上露。
良久,忽見逸,神意驚遽,即隐不見。
宋永初三年,謝南康家婢,行逢一黑狗,語婢雲:“汝看我背後。
“婢舉頭,見一人長三尺,有兩頭。
婢驚怕返走,人、狗亦随婢後,至家庭中,舉家避走。
婢問狗:“汝來何為?“狗雲:“欲吃食爾。
“于是婢為設食。
并食食訖,兩頭人出。
婢因謂狗曰:“人已去矣。
“狗曰:“正巳複來。
“良久乃沒。
不知所在。
後家人死喪殆盡。
宋襄城李頤,其父為人不信妖邪。
有一宅,由來兇不可居,居者辄死。
父便買居之。
多年安居,子孫昌熾。
為二千石,當徙家之官,臨去,請會内外親戚。
酒食既行,父乃言曰:“天下竟有吉兇否?此宅由來言兇,自吾居之,多年安吉,乃得遷官,鬼為何在?自今已後,便為吉宅。
居者住止,心無所嫌也。
“語訖如廁,須臾,見壁中有一物,如卷席大,高五尺許,正白。
便還取刀中之,中斷,化為兩人,複橫斫之,又成四人。
便奪取反斫殺李。
持至坐上,斫殺其子弟。
凡姓李者必死,惟異姓無他。
頤尚幼,在抱。
家内知變,乳母抱出後門,藏他家,止其一身獲免。
頤字景真,位至湘東太守。
宋王仲文為河南郡主簿,居缑氏縣北。
得休,因晚行澤中。
見車後有白狗,仲文甚愛之。
欲取之,忽變形如人,狀似方相,目赤如火,磋牙吐舌,甚可憎惡。
仲文大怖,與奴共擊之,不勝而走。
告家人,合十餘人,持刀捉火,自來視之,不知所在。
月餘,仲文忽複見之。
與奴并走,未到家,伏地俱死。
———————————— 【譯文】 廬陵郡巴邱縣有一個叫陳濟的人,在州府裡當官吏。
他的妻子姓秦,獨自一個人在家生活。
經常有一個成年男子,身高約有一丈,儀表相貌端正,身穿着大紅色與碧綠色相間的長袍,色彩鮮豔奪目,來陪伴她。
後來他們經常相約在一處山澗裡幽會,以至于發展到擁懷睡卧在一起,不知不覺中就有人說他們倆的感情互相都很融合。
這樣生活了好幾年,緊挨着秦氏住的鄰居觀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