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志士聯盟歸故國 官兵助外捕義民
關燈
小
中
大
的擁了,仍回到縣堂。
不一時,人愈聚愈多,籲請曾君即便自做知縣。
此時曾子興也隻得喝衆将知縣綁了,自已登了堂,取了印,點了差役兵丁的名,便将知縣帶上堂來。
那差役已将石知縣拉上了,便喝他跪下。
曾子興便問知縣,你是要生要死?那知縣叩頭乞命。
子興道:“你要命,快将收的錢糧和那貯的軍器、火藥,—一交來,便免你死罪。
”知縣隻叩頭應承。
子興又道:“你也是中國一個人,聞着朝廷政府以一二人之意,擅将我們所托命的國土讓人,要我們無處容身、就該為我們按理争執。
縱不然,你守着舊學古義,不知國家是民衆的産業,隻知說要忠君,難道不讀《左傳》說那君也是要忠于民的麼?而今為君的聽着外人來取土地,他卻壓制我民,不許各出心力、才智,以保境土,這也算是忠麼?”說着,氣忿忿的叫打。
那知縣隻管乞恩,已就饒了。
隻見子興又垂淚道:“我們中國人民之衆,物産之饒,天下第一,而且人民是極有智慧的。
若不是你這等狗官,惟知摧殘士氣,閉塞民智,不許他有權幹預國事,以緻他們看着國家禍福與己無幹,由着他敗下去,今日何至将我們祖宗四千年傳下的安身托命之基業,分矚他人?你且說,把我們的國糟蹋亡了,這地土屬了他人,我們四萬萬同胞兄弟,卻去何處栖身呢?恐隻是和紅色人、棕色人一樣,漸漸的滅亡了!”說着,不由得傷感起來。
那知縣此時卻也不覺下淚。
堂内外上下站着的人,也都傷心起來。
那子興卻忙收淚,命留下八十人,帶刀留衙,以防不測。
其餘各歸家去。
每十家公舉一人為長,每家抽出丁壯一人,充當民兵。
每鄉卻由各十長中,舉出一人為團董。
更由各團董中,公舉總董一人。
又派了楊球、張萬年、犁水青、姜一心分往四門辦去。
一面令屠靖仇押着知縣,告訴了冊籍文書,以及錢糧軍器藏儲之所,—一交代妥當,便交知縣收禁起來。
不數日,楊球等已将民冊籍及那部勒之法辦理妥了。
這裡急忙采買糧草,添辦軍器,修築營壘,操練陣法,預備取那府城,更行進取省城。
将這一省地方,内誅蟊賊,外禦豺狼,獨立起來。
忽一日,正和各團董議事,人報有一班人投來,說是東京回來的留學生,也有從尚水來的。
曾子興聞說大喜,急忙迎出去。
便即迎入大堂,一一相見了。
彼此叙了近日來聽曆的情景,大家感慨一番,便急急密謀獨立之事。
唐人輝道:“如今雖然是注意在襲取根據之地,究竟就這一縣的内政,也不可急急整理起來,諸如選舉、議政,及那财政、兵旅、警察、衛生、裁決、教育等事,俱須妥定章程。
選擇谙練者擔任辦理,以期責有專歸。
總而言之,須是速行仿那世界通行的政治,分着立法、行法、司法三部。
立法權歸民人,由各鄉人民公舉的議士操之。
行法權須經學過專門者掌之。
司法部是監察行法的,隻舉公正之人當之,分理一切。
若内政不理,無不亂也。
” 忽聽得仇弗陶、犁水青、艾滿、仇達、屠靖仇等同聲道:“如今這滿清政府,把我們四萬萬人公有的産,任意投贈他人,使我等漢人現在受那屠殺殘暴之慘。
後時更永為外人的奴隸牛馬,萬劫不複,直到種滅了,然後剩個臭名為五洲萬國之人所唾罵。
他那滿洲的醜類,卻仍割了中國一塊塊地與他的族人,在那裡舒舒服服的,依然驅役我住在那一方的漢人服事他們。
他們卻登着高處,睜着眼,看我們漢人受這彌天的浩劫,你道可恨不可恨?天下哪有全國人的土地,他一二人可以主意送人的道理。
又哪裡有奪了人家的産業,到了自己勢敗,卻推着人往死坑裡,以博得他自己安甯的道理。
依我說,卻是速圖殺盡滿人,收回國權。
然後布告諸國,不認滿洲政府所許割與各地,力争獨立起來。
就是國……” 剛說到此字,忽有人慌慌的報道:“那洋人因在尚水被一班志士用計燒死了好些,又聞德國人被山東民兵和響馬賊也敗了一陣,兩廣、雲南也有抗拒法兵的,圍此迫着滿清政府傳谕各省大吏,統率全省兵民,隸屬洋旗之下,為他的先軍。
所到之處,責成大吏,先行拿獲會黨,擊散民兵,代他安設衙署,建署兵驿,并向人民收取稅項,以充洋兵軍饷。
如今我們縣北各鄉,有官兵到來,已将當民兵的拿了好些去了。
也有的已被正法了。
”衆人聽了,忙命張萬年、姜一心出去細探。
不一時,忽聽衙門四面人喊馬嘶,已有官兵把縣衙圍得鐵桶相似。
正是: 人無國了不如蟻,虎有怅來易噬人。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不一時,人愈聚愈多,籲請曾君即便自做知縣。
此時曾子興也隻得喝衆将知縣綁了,自已登了堂,取了印,點了差役兵丁的名,便将知縣帶上堂來。
那差役已将石知縣拉上了,便喝他跪下。
曾子興便問知縣,你是要生要死?那知縣叩頭乞命。
子興道:“你要命,快将收的錢糧和那貯的軍器、火藥,—一交來,便免你死罪。
”知縣隻叩頭應承。
子興又道:“你也是中國一個人,聞着朝廷政府以一二人之意,擅将我們所托命的國土讓人,要我們無處容身、就該為我們按理争執。
縱不然,你守着舊學古義,不知國家是民衆的産業,隻知說要忠君,難道不讀《左傳》說那君也是要忠于民的麼?而今為君的聽着外人來取土地,他卻壓制我民,不許各出心力、才智,以保境土,這也算是忠麼?”說着,氣忿忿的叫打。
那知縣隻管乞恩,已就饒了。
隻見子興又垂淚道:“我們中國人民之衆,物産之饒,天下第一,而且人民是極有智慧的。
若不是你這等狗官,惟知摧殘士氣,閉塞民智,不許他有權幹預國事,以緻他們看着國家禍福與己無幹,由着他敗下去,今日何至将我們祖宗四千年傳下的安身托命之基業,分矚他人?你且說,把我們的國糟蹋亡了,這地土屬了他人,我們四萬萬同胞兄弟,卻去何處栖身呢?恐隻是和紅色人、棕色人一樣,漸漸的滅亡了!”說着,不由得傷感起來。
那知縣此時卻也不覺下淚。
堂内外上下站着的人,也都傷心起來。
那子興卻忙收淚,命留下八十人,帶刀留衙,以防不測。
其餘各歸家去。
每十家公舉一人為長,每家抽出丁壯一人,充當民兵。
每鄉卻由各十長中,舉出一人為團董。
更由各團董中,公舉總董一人。
又派了楊球、張萬年、犁水青、姜一心分往四門辦去。
一面令屠靖仇押着知縣,告訴了冊籍文書,以及錢糧軍器藏儲之所,—一交代妥當,便交知縣收禁起來。
不數日,楊球等已将民冊籍及那部勒之法辦理妥了。
這裡急忙采買糧草,添辦軍器,修築營壘,操練陣法,預備取那府城,更行進取省城。
将這一省地方,内誅蟊賊,外禦豺狼,獨立起來。
忽一日,正和各團董議事,人報有一班人投來,說是東京回來的留學生,也有從尚水來的。
曾子興聞說大喜,急忙迎出去。
便即迎入大堂,一一相見了。
彼此叙了近日來聽曆的情景,大家感慨一番,便急急密謀獨立之事。
唐人輝道:“如今雖然是注意在襲取根據之地,究竟就這一縣的内政,也不可急急整理起來,諸如選舉、議政,及那财政、兵旅、警察、衛生、裁決、教育等事,俱須妥定章程。
選擇谙練者擔任辦理,以期責有專歸。
總而言之,須是速行仿那世界通行的政治,分着立法、行法、司法三部。
立法權歸民人,由各鄉人民公舉的議士操之。
行法權須經學過專門者掌之。
司法部是監察行法的,隻舉公正之人當之,分理一切。
若内政不理,無不亂也。
” 忽聽得仇弗陶、犁水青、艾滿、仇達、屠靖仇等同聲道:“如今這滿清政府,把我們四萬萬人公有的産,任意投贈他人,使我等漢人現在受那屠殺殘暴之慘。
後時更永為外人的奴隸牛馬,萬劫不複,直到種滅了,然後剩個臭名為五洲萬國之人所唾罵。
他那滿洲的醜類,卻仍割了中國一塊塊地與他的族人,在那裡舒舒服服的,依然驅役我住在那一方的漢人服事他們。
他們卻登着高處,睜着眼,看我們漢人受這彌天的浩劫,你道可恨不可恨?天下哪有全國人的土地,他一二人可以主意送人的道理。
又哪裡有奪了人家的産業,到了自己勢敗,卻推着人往死坑裡,以博得他自己安甯的道理。
依我說,卻是速圖殺盡滿人,收回國權。
然後布告諸國,不認滿洲政府所許割與各地,力争獨立起來。
就是國……” 剛說到此字,忽有人慌慌的報道:“那洋人因在尚水被一班志士用計燒死了好些,又聞德國人被山東民兵和響馬賊也敗了一陣,兩廣、雲南也有抗拒法兵的,圍此迫着滿清政府傳谕各省大吏,統率全省兵民,隸屬洋旗之下,為他的先軍。
所到之處,責成大吏,先行拿獲會黨,擊散民兵,代他安設衙署,建署兵驿,并向人民收取稅項,以充洋兵軍饷。
如今我們縣北各鄉,有官兵到來,已将當民兵的拿了好些去了。
也有的已被正法了。
”衆人聽了,忙命張萬年、姜一心出去細探。
不一時,忽聽衙門四面人喊馬嘶,已有官兵把縣衙圍得鐵桶相似。
正是: 人無國了不如蟻,虎有怅來易噬人。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