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痛時艱遠遊異國 逢石隐竊錄奇書

關燈
者,計二十一人。

    先九世祖時尚甚幼,當時有一塾師,與之同逃至此,即居住在此洞之中。

    後來那塾師死去,遺言不可剃發,便将他的女兒配與先九世祖。

    後來世世相傳,皆記着先世一家門為頭發之故,竟送了命,以故雖死也再不肯把那狗尾子栽在頭上。

    那小兒,他是自少出洋遊學的。

    先時走内地時,尚是裝作道人,後來上了洋船,見得不便,遂将頭發斷了,改裝西服。

    他寫信來尋老夫說:“這西洋的衣服,及世界萬國公用的,就是我明朝至今未亡,也應改制。

    因其适于衛生,且甚便于行止動作也。

    兒并不是違背祖訓,隻是從天下之公而已。

    若滿洲之制,則兒有雖死弗從而己。

    ”老夫見得有理,也就不問了。

    至于老夫,年既衰朽,于外國的學問技術,未曾懂得一點,若是也急急的改裝易服,自思真是不配。

    所以讓他領略過西國實學的,獨穿了西服。

    這便是父子異服,及老夫明裝的原故。

    ’當時舍妹聽他這一席話,着實起敬,不由得與他細淡起政治哲理來。

    那明服的老人,卻是博通中外,貫串古今。

    那兩老又邀舍妹遍遊各處勝景,不意忽然下了一行春雨,一直落到天晚,愈下愈大起來。

    那老者便留舍妹在山過宿,卻派兩個女侍童前來服侍。

    那洋服者又着人請他孫女兒及學生三人前來,便同舍妹于洞院左邊園中王漢樓上住下。

    樓中鋪設精緻,其中罕見之物,言之不盡。

    那四位女士,卻是琴、棋、詩、畫、天文、地輿、測算、兵法,無所不曉。

    内中有一女子專好誦詩,口中便念着方才舍妹所念的那兩首詩。

    合妹聽來不解,便問此詩何人所作?那女子便引到後樓藏書之處,于千箱萬卷中,手指一個竹箧子,笑道:‘此箧内,都是此種詩詞,恐柏你盡不懂呢?’說着,笑了一聲。

    那時已經擺上酒肴飯菜,便請舍妹用了。

    那四位女子,便同聲歌唱什麼《愛國歌》、《中國大希望歌》,煞是好聽。

    不多時,便皆安睡了。

    舍妹心中記挂着那竹箧内的書,必欲一讀。

    夜裡隻是睡不着,待那四位女子熟睡了,便悄悄偷向那放竹箧處,将它慢慢的開起。

    其中有一本匣,面上書曰《預言秘牍》,卻封鎖得極其堅固。

    舍妹見是此種書名,欲看之心益切,不由得向四處找起匙子來,卻哪裡找得着?不得已,用小刀子将那箱底釘的鐵釘抽起,那底便脫下來。

    舍妹信手取來一本,卻是甲午年戰敗預言,題曰:《甲申年測記》。

    便偷将前後略略翻看,卻都實有其事。

    因其方頗長,不及詳看,便往下再找,更有什麼《戊戌年變政預言》、《庚子年國難預言》,略看一二,也都符合。

    但其中多記各處士子工商及各社會的情形,多是沒有聞見的。

    後來取出一本《甲辰年瓜分慘禍預言》。

    舍妹暗忖,若将此書錄回,與我國人看看,真是可當一宗奇談,因此極力偷錄起來。

    及至天明快了,已經錄完。

    後面卻有詩四句雲:‘漫著預言篇,書成涕泫然;民心如有意,人事可回天。

    ’錄完,将書還放在原處,仍将箱底合上,更将鐵釘鉗入,卻都無人知覺。

    次早已晴,便辭了兩老及衆人,回到寓所,急急将這書譯成東文。

    ” 說完,因手舉方才的書說道:“這卷便是,不知君可念過東文沒有?”黃勃道:“尚望女史借我那漢文的。

    ”那笃濟道:“漢文的被我朋友借去。

    後來這朋友因心惡敝國一個官吏作事不合,便暗暗剌他死了。

    過了幾天,他卻自已也用利劍自刎了。

    衣帶上書雲;‘方今中國民人,尚在醉夢之中。

    瓜分之事,已迫近矣。

    中國亡,日本亦必不保。

    吾不忍見全洲黃種盡為白人奴隸,故死。

    惟吾不能盡我心力,以圖補救,死有餘辜。

    所以如此者,所以示中日之人,以毋庸畏死而惜命耳。

    ’所以此漢文的,不知失于何處。

    閣下欲讀此書,隻今惟有東文的。

    ”那黃勃道:“小生不識東文,尚望女博士教我看去。

    ”笃濟女士道:“這卻不難。

    敝國的文,原盡是中文,惟其中參有假名。

    有人指點,倒是容易看的。

    ”說罷,便将書遞與黃勃,一行一行的教他看去,那黃勃讀來,卻是忽而眼淚漣漣,忽而心上忡忡,忽而發指皆裂,忽而色舞眉飛。

    兩位女士,看仙如此血誠,着實敬愛。

    後來黃勃便向女士借來,攜往東京,托一個能譯東文書的朋友譯出中文,庶或警醒全國。

    不意船到神戶上岸時,卻與兄弟相遇,固便托兄弟澤了,此便是有此書的原由。

     一日,兄弟方欲開譯此書,忽見兩個日本女士慌慌張張的跑來,對黃勃道:“先生,不好了。

    ”吓得我們二人吃了一驚。

    正是:得到奇書勝良友,傳來警報感多情。

     未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