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雷海清擲筝罵賊
關燈
小
中
大
吓得面色如土,都将衣袖拭幹眼淚假作歡容。
隻有雷海清閉着眼睛淚流滿面,嗚嗚咽咽的哭個不住。
尹子奇指道:“你這厮還要哭,不怕砍頭的麼? 雷海清大叫一聲,将手中的筝兒擲在地上哭道:“我乃雷海清是也。
雖是瞽人,頗知大義。
我想食君之祿,不能分君之憂,惟有一死,可報君恩。
怎肯蒙面喪心,服侍你這反賊。
”祿山大怒,喝叫快快牽出砍了。
尹子奇劈胸揪出,雷海清罵不絕口。
尹子奇将他斬在凝碧池上,回身複旨,仍複入席。
又飲了一回酒,外面孫孝哲飛奔進來道:“臣啟陛下,适才城外有飛報到來,說郭子儀兵至洛陽,斬了哥舒翰,東京已被他複了。
隻怕早晚要殺到這裡來,須是早為準備。
”安祿山道:“郭子儀那厮,如何恁般勇猛,作何良策擒他便好。
”尹子奇道:“臣看此人難以力敵,若得一個舌辯之士,前去說他,得那人來投順,天下不足慮矣。
”安祿山道:“卿言固有理,隻是沒有這個說客。
” 旁邊轉過李豬兒來跪下道:“奴婢蒙皇爺擡舉,無以為報,今願效犬馬之勞,單騎往郭子儀營中走一遭,一則說他投順,二則探聽虛實。
不知皇爺意下如何?”安祿山大喜道:“你這人倒也去得,明日就起身便了。
”又吩咐安慶緒道:“潼關一路,不可疏虞,你可同楊朝宗帶領一支軍馬,前去巡視一番,就便打探唐兵消息。
”安慶緒、楊朝宗領旨。
次日,李豬兒辭了安祿山,匹馬出城,竟投東京。
一路裡想道:“咱因葛明霞一事,怕安慶緒加害,因此來到長安。
誰想那冤家也又來此,我今讨這一差,做個脫身之計,有何不可?”又想道:“安祿山乃無義之人,我向來勉強服侍他,甚是不平。
今見他父子荒淫暴虐,荼毒生靈,眼見得不成大事。
咱不如于中取事,幹下一番功業,也不枉為人在世。
” 心裡想着,行了數日,已到東京洛陽地界。
隻見郭子儀先鋒仆固懷恩當道紮個大寨,左邊是郭晞的寨,右邊是郭暧的寨,郭子儀屯在中軍。
李豬兒大着膽,直過前營,早有巡兵攔路。
李豬兒道:“相煩通報,說有個内監李豬兒,有機密事,要見節度老爺。
”” 軍士報知郭子儀,即傳令喚入相見。
李豬兒入營,來到帳前,拜見了郭子儀。
子儀就問道:“你從哪裡來,到此何幹?”李豬兒道:“節度公在上,咱家姓李,名喚豬兒。
向蒙聖上賜與安祿山。
咱見他恃寵忘恩,以怨報德,心甚憤怒。
他因要差人來說節度公,故着咱家到此。
咱想節度公忠勇蓋世,決難以口舌動搖。
咱所以挺身來者,意欲暗約節度公襲取長安,咱願為内應。
”郭子儀道:“你若果有此念,唐家社稷有幸矣!”李豬兒道:“咱若有二心,天誅地滅。
”郭子儀道:“我再不疑人,你不須發誓。
本待款留,誠恐漏洩大事,反為不便,你快回去行事。
我随後領兵就來。
”豬兒辭别子儀,出營而去。
郭子儀就與二子郭晞、郭暧商議進兵。
正說話間,營門外傳進蜀中邸報。
郭子儀接來看時,見上面報稱:“明皇駕至馬嵬,軍士怨恨楊國忠、楊貴妃釀成大禍,盡皆憤怒,不肯前行,鼓噪起來,将楊國忠殺了。
又逼近禦前,必要殺了楊貴妃方才肯走。
明皇不得已,隻得令高力士用白绫一幅,将楊貴妃缢死。
軍士方始護駕而行。
又父老遮留太子,在靈武地方得李泌為軍師,諸将就奉太子即了帝位,遙尊明皇為太上皇,改元至德。
即令降旨,宣召各路兵馬,會剿安祿山,俱要在潼關取齊。
” 郭子儀看罷,以手加額道:“好了,好了。
權相已誅,新君即位,宗廟蒼生之福也。
”就吩咐安排香案,向西朝賀。
禮畢起來,隻見先鋒仆固懷恩上帳禀道:“外面有三個逃難的婦女,在此經過,手執睢陽已故副将雷萬春的路引,禀求挂号。
小将不敢擅專,謹将路引呈驗,伏候主将鈞旨。
” 郭子儀接着路引,展開看了道:“原來是葛太古的女兒葛明霞逃難到此。
隻是這路引,是舊年九月中給的。
為何來得這般遲?”懷恩道:“小将也曾問過,據同行衛妪禀說:‘因一路賊兵劫掠,不敢行走。
在武牢關外賃房,住了四個月。
直待主帥收了東京,方才行到此處。
’”郭子儀道:“既已盤诘明白,她乃忠臣之女。
雷萬春雖死,他的路引一定不差,可與我挂号放行。
隻是路引上說:‘聽其自歸長安。
’即今賊人占據西京,如何去得?且教她在附近暫住,待複了西京,然後前去。
” 仆固懷恩領命,将路引挂了号,出營給與葛明霞收執。
又将郭子儀的話,吩咐了她。
葛明霞稱謝,同了衛妪、衛碧秋,離卻郭營,望西而走,要尋個僻靜去處暫歇,四下裡再無人家。
行了兩日,來到華陰山下,看看天色昏暮,并無宿店。
三人正慌,遠望林子裡一所庵院,三人忙走至門首,敲門求宿。
不知裡面肯留也不肯留?且看下回分解。
隻有雷海清閉着眼睛淚流滿面,嗚嗚咽咽的哭個不住。
尹子奇指道:“你這厮還要哭,不怕砍頭的麼? 雷海清大叫一聲,将手中的筝兒擲在地上哭道:“我乃雷海清是也。
雖是瞽人,頗知大義。
我想食君之祿,不能分君之憂,惟有一死,可報君恩。
怎肯蒙面喪心,服侍你這反賊。
”祿山大怒,喝叫快快牽出砍了。
尹子奇劈胸揪出,雷海清罵不絕口。
尹子奇将他斬在凝碧池上,回身複旨,仍複入席。
又飲了一回酒,外面孫孝哲飛奔進來道:“臣啟陛下,适才城外有飛報到來,說郭子儀兵至洛陽,斬了哥舒翰,東京已被他複了。
隻怕早晚要殺到這裡來,須是早為準備。
”安祿山道:“郭子儀那厮,如何恁般勇猛,作何良策擒他便好。
”尹子奇道:“臣看此人難以力敵,若得一個舌辯之士,前去說他,得那人來投順,天下不足慮矣。
”安祿山道:“卿言固有理,隻是沒有這個說客。
” 旁邊轉過李豬兒來跪下道:“奴婢蒙皇爺擡舉,無以為報,今願效犬馬之勞,單騎往郭子儀營中走一遭,一則說他投順,二則探聽虛實。
不知皇爺意下如何?”安祿山大喜道:“你這人倒也去得,明日就起身便了。
”又吩咐安慶緒道:“潼關一路,不可疏虞,你可同楊朝宗帶領一支軍馬,前去巡視一番,就便打探唐兵消息。
”安慶緒、楊朝宗領旨。
次日,李豬兒辭了安祿山,匹馬出城,竟投東京。
一路裡想道:“咱因葛明霞一事,怕安慶緒加害,因此來到長安。
誰想那冤家也又來此,我今讨這一差,做個脫身之計,有何不可?”又想道:“安祿山乃無義之人,我向來勉強服侍他,甚是不平。
今見他父子荒淫暴虐,荼毒生靈,眼見得不成大事。
咱不如于中取事,幹下一番功業,也不枉為人在世。
” 心裡想着,行了數日,已到東京洛陽地界。
隻見郭子儀先鋒仆固懷恩當道紮個大寨,左邊是郭晞的寨,右邊是郭暧的寨,郭子儀屯在中軍。
李豬兒大着膽,直過前營,早有巡兵攔路。
李豬兒道:“相煩通報,說有個内監李豬兒,有機密事,要見節度老爺。
”” 軍士報知郭子儀,即傳令喚入相見。
李豬兒入營,來到帳前,拜見了郭子儀。
子儀就問道:“你從哪裡來,到此何幹?”李豬兒道:“節度公在上,咱家姓李,名喚豬兒。
向蒙聖上賜與安祿山。
咱見他恃寵忘恩,以怨報德,心甚憤怒。
他因要差人來說節度公,故着咱家到此。
咱想節度公忠勇蓋世,決難以口舌動搖。
咱所以挺身來者,意欲暗約節度公襲取長安,咱願為内應。
”郭子儀道:“你若果有此念,唐家社稷有幸矣!”李豬兒道:“咱若有二心,天誅地滅。
”郭子儀道:“我再不疑人,你不須發誓。
本待款留,誠恐漏洩大事,反為不便,你快回去行事。
我随後領兵就來。
”豬兒辭别子儀,出營而去。
郭子儀就與二子郭晞、郭暧商議進兵。
正說話間,營門外傳進蜀中邸報。
郭子儀接來看時,見上面報稱:“明皇駕至馬嵬,軍士怨恨楊國忠、楊貴妃釀成大禍,盡皆憤怒,不肯前行,鼓噪起來,将楊國忠殺了。
又逼近禦前,必要殺了楊貴妃方才肯走。
明皇不得已,隻得令高力士用白绫一幅,将楊貴妃缢死。
軍士方始護駕而行。
又父老遮留太子,在靈武地方得李泌為軍師,諸将就奉太子即了帝位,遙尊明皇為太上皇,改元至德。
即令降旨,宣召各路兵馬,會剿安祿山,俱要在潼關取齊。
” 郭子儀看罷,以手加額道:“好了,好了。
權相已誅,新君即位,宗廟蒼生之福也。
”就吩咐安排香案,向西朝賀。
禮畢起來,隻見先鋒仆固懷恩上帳禀道:“外面有三個逃難的婦女,在此經過,手執睢陽已故副将雷萬春的路引,禀求挂号。
小将不敢擅專,謹将路引呈驗,伏候主将鈞旨。
” 郭子儀接着路引,展開看了道:“原來是葛太古的女兒葛明霞逃難到此。
隻是這路引,是舊年九月中給的。
為何來得這般遲?”懷恩道:“小将也曾問過,據同行衛妪禀說:‘因一路賊兵劫掠,不敢行走。
在武牢關外賃房,住了四個月。
直待主帥收了東京,方才行到此處。
’”郭子儀道:“既已盤诘明白,她乃忠臣之女。
雷萬春雖死,他的路引一定不差,可與我挂号放行。
隻是路引上說:‘聽其自歸長安。
’即今賊人占據西京,如何去得?且教她在附近暫住,待複了西京,然後前去。
” 仆固懷恩領命,将路引挂了号,出營給與葛明霞收執。
又将郭子儀的話,吩咐了她。
葛明霞稱謝,同了衛妪、衛碧秋,離卻郭營,望西而走,要尋個僻靜去處暫歇,四下裡再無人家。
行了兩日,來到華陰山下,看看天色昏暮,并無宿店。
三人正慌,遠望林子裡一所庵院,三人忙走至門首,敲門求宿。
不知裡面肯留也不肯留?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