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睢陽城烹僮殺妾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殺氣橫空萬馬來,悲風起處角聲哀。
年來戰血山花染,冷落銅駝沒草萊。
話說雷萬春被賊兵圍住,正在危急之際,忽有一支兵馬殺來救援。
萬春就乘勢潰圍而出。
尹子奇、令狐潮見來将勇猛,不敢追襲,收兵自回。
萬春馬上定睛一看,原來,救他的是南霁雲,二人合兵一處。
萬春問道:“南兄往臨淮借軍糧,如何卻來此處救小弟?”霁雲道:“不要說起,小弟到臨淮賀蘭進明處告借兵糧。
誰想那厮,一名兵也不與,一石糧也不借,倒排起宴來叫一班歌兒舞女,留戀小弟,要留我在彼一同應賊。
我因此大怒,就席間拔劍斬下一指,立了誓言道:‘斬了安祿山,必斬賀蘭進明。
’那賊見我憤怒,不敢加害,我便領着本部兵馬回來。
方才到嘯虎道上,卻見賊将史思明,已占了道口。
我正要與他厮殺,又有軍人來報,說兄長被困于此。
因此特來接應。
”萬春大驚道:“不想嘯虎道已被史思明襲了,這便如何是好?”霁雲道:“我和你再去奪轉來便了。
” 二人一頭說,一頭驅兵前進。
遠遠望見嘯虎道上火起,二人慌忙領兵殺到。
早有史思明向前攔路。
南、雷二将更不打話,竟沖殺過來。
史思明如何抵擋得住,正待敗将下去。
那尹子奇、令狐潮又引兵殺來,兩邊混殺一場。
南、雷二将沖進嘯虎道,隻是舊寨已被賊人燒了。
隻得暫回城中來,見了張、許二公,備述上項事情。
正說話間,有人來報道:“賊兵把城池團團圍住了。
”忽有一人在許遠身邊轉出來說道:“既是賊兵圍城,隻可大家出去決一死戰。
”張巡喝道:“軍機重務,汝何人辄敢亂言。
”許遠道:“此是小仆,名喚義僮。
雖是臧獲之徒,亦頗有忠烈之氣。
”張巡道:“原來是盛價,我有一事用着他。
”許遠道:“張大人有何事用他?”張巡道:“南、雷二将軍,隻好應敵。
城中倉廪無人看管,可撥兵一百随他,叫他點視糧草。
”義僮叩頭領命去了。
不多時,又有報來道:“城外賊兵攻打甚急。
”張巡便吩咐南、雷二将去各門巡視,教将擂木、炮石之類滾打下去,箭弩、刀槍、灰瓶在城上防守。
南、雷二将依令在城嚴守,賊兵不能向前。
隔了月餘,各門将佐,都到張、許二公處報稱:“缺箭。
”許公大驚。
張公笑道:“不妨。
去傳南、雷二将來。
”附耳低言,如此,如此。
二将領計而去。
密令軍士,每人各束草人一個,頭戴氈笠,身披黑衣,每一個用長繩一條系着。
至二更時分,都将草人挂下城下。
城頭上呐喊起來,金鼓齊鳴。
是夜,月色朦胧,賊營中方始睡下。
忽聽到喊聲震天,不知哪裡兵馬到來,人不及甲,馬不及鞍,紛紛亂竄。
尹子奇起來,站在營門首探望,見史思明飛也似跑來說道:“我隻道何處殺來,原來,是城中許多兵從城上爬下來,想必要來劫營了。
” 令狐潮穿着一隻靴也奔來道:“城上許多兵下來了,快去迎敵。
”尹子奇道:“他們既在城上下來,我們不要慌,快着軍士盡發弓弩,亂箭射去,不容他下城便了。
”三個賊将一齊來到營門首,催督軍士射箭。
真個萬弩齊發,望着草人射去。
那睢陽軍看見他們中計,呐喊一發響了。
又将草人兒好似提偶戲的一般,一來一往,一上一下。
賊人看見,箭兒越射得緊了。
自二鼓起至四鼓,忽然天上雲收霧散,推出一輪明月。
有眼快的早看見是草人了。
南、雷二将便命各軍收起草人,高聲道:“多謝送箭。
”那三個賊将,氣得死去活來。
睢陽城中各軍,在草人身上,拔下箭來,齊送至張、許二公處,計點共得箭五十六萬二千有餘。
張、許二公就教南、雷二将,分派各軍去了。
又隔數日,探子來報道:“新店地方有賊軍搬運糧車幾十輛來了。
”适值義僮在旁聽見。
便道:“倉裡糧少,何不去搶來,倒夠幾個月的吃哩!”張公道:“此言甚合我意。
”便撥雷萬春領兵前去,義僮随去搬糧,南霁雲在後接應,竟奔新店地方。
果見一隊兵馬押着許多車輛,車上盡插黃旗,上寫“軍糧”兩字。
雷萬春揮兵一掩,那押糧兵馬盡棄糧車而去。
義僮領軍士向前把糧車推了,先行回到城下。
這裡,史思明聞報,領兵來救,卻被南霁雲一支軍沖出,把史思明的兵截為兩段。
義僮先将糧車推入城中去了。
外邊南、雷二将,把賊兵殺得抱頭鼠竄,史思明大敗而去。
南霁雲與雷萬春收兵入城,把糧米盡入倉廪,共得米五千四百餘石,料豆二千五百石,小米三千石。
合城軍兵大喜。
次日,張、許二公親自上城巡視,隻見史思明在城下,教賊兵大罵。
義僮大怒道:“這賊如此辱罵二位老爺,怎麼不發兵去殺他?”許公道:“由他自罵,誰要你管。
”義僮道:“我們小人也耐不得這等氣,虧你們做官的生得好一雙頑皮耳朵。
”
年來戰血山花染,冷落銅駝沒草萊。
話說雷萬春被賊兵圍住,正在危急之際,忽有一支兵馬殺來救援。
萬春就乘勢潰圍而出。
尹子奇、令狐潮見來将勇猛,不敢追襲,收兵自回。
萬春馬上定睛一看,原來,救他的是南霁雲,二人合兵一處。
萬春問道:“南兄往臨淮借軍糧,如何卻來此處救小弟?”霁雲道:“不要說起,小弟到臨淮賀蘭進明處告借兵糧。
誰想那厮,一名兵也不與,一石糧也不借,倒排起宴來叫一班歌兒舞女,留戀小弟,要留我在彼一同應賊。
我因此大怒,就席間拔劍斬下一指,立了誓言道:‘斬了安祿山,必斬賀蘭進明。
’那賊見我憤怒,不敢加害,我便領着本部兵馬回來。
方才到嘯虎道上,卻見賊将史思明,已占了道口。
我正要與他厮殺,又有軍人來報,說兄長被困于此。
因此特來接應。
”萬春大驚道:“不想嘯虎道已被史思明襲了,這便如何是好?”霁雲道:“我和你再去奪轉來便了。
” 二人一頭說,一頭驅兵前進。
遠遠望見嘯虎道上火起,二人慌忙領兵殺到。
早有史思明向前攔路。
南、雷二将更不打話,竟沖殺過來。
史思明如何抵擋得住,正待敗将下去。
那尹子奇、令狐潮又引兵殺來,兩邊混殺一場。
南、雷二将沖進嘯虎道,隻是舊寨已被賊人燒了。
隻得暫回城中來,見了張、許二公,備述上項事情。
正說話間,有人來報道:“賊兵把城池團團圍住了。
”忽有一人在許遠身邊轉出來說道:“既是賊兵圍城,隻可大家出去決一死戰。
”張巡喝道:“軍機重務,汝何人辄敢亂言。
”許遠道:“此是小仆,名喚義僮。
雖是臧獲之徒,亦頗有忠烈之氣。
”張巡道:“原來是盛價,我有一事用着他。
”許遠道:“張大人有何事用他?”張巡道:“南、雷二将軍,隻好應敵。
城中倉廪無人看管,可撥兵一百随他,叫他點視糧草。
”義僮叩頭領命去了。
不多時,又有報來道:“城外賊兵攻打甚急。
”張巡便吩咐南、雷二将去各門巡視,教将擂木、炮石之類滾打下去,箭弩、刀槍、灰瓶在城上防守。
南、雷二将依令在城嚴守,賊兵不能向前。
隔了月餘,各門将佐,都到張、許二公處報稱:“缺箭。
”許公大驚。
張公笑道:“不妨。
去傳南、雷二将來。
”附耳低言,如此,如此。
二将領計而去。
密令軍士,每人各束草人一個,頭戴氈笠,身披黑衣,每一個用長繩一條系着。
至二更時分,都将草人挂下城下。
城頭上呐喊起來,金鼓齊鳴。
是夜,月色朦胧,賊營中方始睡下。
忽聽到喊聲震天,不知哪裡兵馬到來,人不及甲,馬不及鞍,紛紛亂竄。
尹子奇起來,站在營門首探望,見史思明飛也似跑來說道:“我隻道何處殺來,原來,是城中許多兵從城上爬下來,想必要來劫營了。
” 令狐潮穿着一隻靴也奔來道:“城上許多兵下來了,快去迎敵。
”尹子奇道:“他們既在城上下來,我們不要慌,快着軍士盡發弓弩,亂箭射去,不容他下城便了。
”三個賊将一齊來到營門首,催督軍士射箭。
真個萬弩齊發,望着草人射去。
那睢陽軍看見他們中計,呐喊一發響了。
又将草人兒好似提偶戲的一般,一來一往,一上一下。
賊人看見,箭兒越射得緊了。
自二鼓起至四鼓,忽然天上雲收霧散,推出一輪明月。
有眼快的早看見是草人了。
南、雷二将便命各軍收起草人,高聲道:“多謝送箭。
”那三個賊将,氣得死去活來。
睢陽城中各軍,在草人身上,拔下箭來,齊送至張、許二公處,計點共得箭五十六萬二千有餘。
張、許二公就教南、雷二将,分派各軍去了。
又隔數日,探子來報道:“新店地方有賊軍搬運糧車幾十輛來了。
”适值義僮在旁聽見。
便道:“倉裡糧少,何不去搶來,倒夠幾個月的吃哩!”張公道:“此言甚合我意。
”便撥雷萬春領兵前去,義僮随去搬糧,南霁雲在後接應,竟奔新店地方。
果見一隊兵馬押着許多車輛,車上盡插黃旗,上寫“軍糧”兩字。
雷萬春揮兵一掩,那押糧兵馬盡棄糧車而去。
義僮領軍士向前把糧車推了,先行回到城下。
這裡,史思明聞報,領兵來救,卻被南霁雲一支軍沖出,把史思明的兵截為兩段。
義僮先将糧車推入城中去了。
外邊南、雷二将,把賊兵殺得抱頭鼠竄,史思明大敗而去。
南霁雲與雷萬春收兵入城,把糧米盡入倉廪,共得米五千四百餘石,料豆二千五百石,小米三千石。
合城軍兵大喜。
次日,張、許二公親自上城巡視,隻見史思明在城下,教賊兵大罵。
義僮大怒道:“這賊如此辱罵二位老爺,怎麼不發兵去殺他?”許公道:“由他自罵,誰要你管。
”義僮道:“我們小人也耐不得這等氣,虧你們做官的生得好一雙頑皮耳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