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馬扁圖館月下獻谄 餓鬼遇恩人雪裡重生

關燈
,如今氣他不過,去羞他一場。

    竟到書房,開口道:“好個先生,書倒不教,哄騙小官人偷盜銀物,累我們俱沒體面!不知騙過了多少用了,吐出來還了便罷。

    ”馬變豹滿面羞慚,情知非禮,居身不穩,張得周嫂轉身,一徑兒往家去了。

     周才嫂子看見馬變豹出了牆門,去對主人說知。

    宮芳與燕娘随即到書房中,将書箱鎖兒探開,搜出鬥角邊有一顆珠子兒,有二錢碎銀兒,認得是自家的。

    宮芳即去對父母說知。

    宮音道:“原來如此。

    先生體面,難以非斥。

    我寫書一封着周才挑還書箱行李回覆便是。

    ”取過筆硯,寫雲: 小孫頑蠢,延師教之,非敢望大振家聲,亦欲其目識一丁,循循規矩耳。

    今師台于小孫學教日至,而一丁不識,且教之以穿窬。

    豈雲師嚴而道尊者欤?今将書箱行李壁上,以後不敢辱師台之誨矣!萬祈照亮。

    不宣。

     且說馬變豹離了宮門到家,見妻子祁氏卧在床上,恹恹欲斃,吃了一驚,問道:“為何如此模樣?”祁氏道:“昨晚忽然患了痢疾,一夜兒竟痢了五六十次,又無人得叫你。

    今幸你回來,我大約不濟事了!”馬變豹聽了,忙忙出門延醫。

    劈頭沖見周才,挑了自己書籍行李,将書一封送上,竟自去了。

    馬變豹拆書看時,見書中所說如此如此,懊惱了一場。

    随即延醫下藥,總然無助。

    祁氏痢了三日三夜,嗚呼哀哉了。

     馬變豹當年有十兩來金,俱落了空,騙得宮榜珠銀之類,不上四五兩,作為喪費,隻是不夠。

    朋友們得知,笑他不是馬變豹,如今是馬扁報了。

    正是: 存心正大天相佑,作事差池神必殃。

     且說宮芳年年賣田賣地,宮音夫妻雙老,見子媳孫兒不好,一味憂愁氣苦,雙雙抱病而亡。

    宮芳免不得開喪受吊,出殡築墳,做道場追薦,又用去了一塊。

    次年,因無力延師,将宮榜出外附學。

    附了五六年,全不攻書,三朋四友,一味花哄,學成了一天敗業,擲色子,鋪骨牌,打雙陸,鬥絲牌,擲升官圖,吃月月紅,将祖上苦掙的家财,竟敗得光光的了。

    還有一件古怪,看見書本的頭疼,決讀不去,不知扯壞了多少。

    但看了曲子,一讀便熟,一學便會。

    到得十七八歲,竟随了戲文子弟去學做戲。

    他心中愛得是大淨,他說道:“大淨一上戲台,不是丞相,便是将軍;不是大臣,定是太監,作威作福,打人罵人殺人,着實有勢,到得正生做官,便煞鑼鼓了。

    ”如此一心要學大淨。

    況且身子粗醜長大,聲音響亮,是一個大淨的樣子,竟學成大淨,漂流出去了。

     宮芳家中,田地房屋俱已賣盡,賃得一間小屋居住。

    凡身上衣服首飾,略略值錢的,俱已當賣吃用,罄空一洗。

    可憐那宮芳身上一件海青,值不了兩文錢,燕娘身上一件布衫,有百餘個補丁,此時燕娘父親逄年、母親田氏俱已亡過,繼子當家,全不相顧,虧鳳娘常常有些須銀米周濟,卻又吃餐餓餐。

    時值歲暮隆冬。

    一日,天空布起彤雲,發起凜風,降下大雪來。

    但見: 天上撒鹽飛白,雲端柳絮飄空。

     檐前飛鳥寂無蹤,檻外行人受凍。

     兩壁粉妝瓊界,四圍玉砌銀封。

     東君何必報年豐,怨殺長安貧窮。

     右調《西江月》 你道這等天氣,那富貴的煨爐暖酒,作頌吟詩,去賓賀他,那貧者,竈冷灰寒,衣單腹餒,惟有一身寒噤,猶如米雪澆來。

    可憐宮芳家中,無米無柴,實難過度,腰邊幸還有銀五分,對燕娘道:“如此寒冷,須酒一壺,滌滌寒氣方好。

    ”燕娘道:“咳!飯也沒得吃,還說什麼酒!”宮芳道:“有心是這樣窮了,一發買來吃了罷。

    ”随即拿了一把瓦壺,穿了一雙踏闆靴套出門,縮了頭,掩了口,沖風冒雪。

    将到柴米店中,被雪兒一溜,竟跌倒在街前,瓦酒壺兒跌得粉碎,手腳都冰硬了,半日爬掌不起。

    隻見柴米店中走出一個人來,用力攙扶了半晌,攙扶得起。

    那人仔細把宮芳一看,卻還認得,問道:“你可是宮相公麼?”宮芳寒噤了口,回言道:“我、我、是、是。

    ”那人道:“既是宮相公,為何如此潦倒?”宮芳又寒噤了口道:“一、一、一言難盡!因天寒思酒,兼且無柴無米,隻得冒雪到店。

    蒙仁兄扶起,恩感難盡。

    ”那人回道:“哪說。

    ”把宮芳扶進店中,替他買了柴米。

    宮芳袖了米,提了柴。

    那人也肩了三鬥黃豆,手提一瓶老酒,叫宮芳扶了擔兒,雙雙行走。

    一面走一面道:“宮相公,壺已跌碎,不能買酒,可同到小店一坐,待我暖起酒來,酌一壺兒,滌滌寒氣。

    萬勿嫌慢。

    ”宮芳道:“非親非故,何敢讨擾?”口便推辭,肚中肌餓,說着酒飯,便垂涎了,竟随了走。

    走到梅翰林後門巷中,原來是一爿豆腐店。

    那人進店,放下了豆袋,安好了酒瓶,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