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傾赀結客無虛夜 破璧迎郎有剩歡

關燈
也極快活,難道他心如鐵石?若不為張成礙眼,也不提起這事了。

    王氏磕了個頭,謝了自去。

     果然午後,張三監生回來。

    三娘子隻說:「張成奴才,醉入卧房,指望行奸,被我嚷罵起來,方才跑了。

    你又常不在家,這人用不得了。

    」張三監生頓時叫将張成來罵道:「你這奴才!醉入卧房,該得何罪?」張成已知主母寬他了,便道:「小人其實醉了,一毫不知。

    」張三監生道:「這等大醉,怎生不誤正事,就該打了。

    」打了十闆,頓時逐出,把帳目一一交算。

     因為盤算賬目,張三監生不得抽身去了,倒得在家與三娘子一弄。

    那知三娘子這張逼,昨夜又嘗過一張新吊了,有挂枝兒為證:昨夜裡又做了龌龊勾當,今夜親老公又進奴房,親老公把硬吊頂在逼心上,不拘大與小,那論短和長,誰知這樣個騷精也,已布滿了偷人網。

     到了第二日,張三監生就依了三娘子言語,把各棧房帳目,盡交與阿龍催讨。

    張成夫婦,隻為頃刻歡娛,雙雙逐出了。

     張三監生依舊出門遊玩,又聽了楊先生話,打點南京坐監去。

    到舊院裡風流一遭。

     三娘子又要把秋花配阿龍,一家的人,誰不怕他?誰不奉承他? 阿龍感激他提拔,竭力尋了三四個标緻人兒,進房宿歇。

    他個個歡喜,個個隻兩三夜開交,從此臉也老了,膽也大了,隻是十月滿足,要養孩子,暫時不尋人弄。

    十一個月才養了個滿抱的兒子。

    就是這日,他父親顧外郎死了,他做産婦去不得,吩咐張俊,往半塘,報:「添小官人的喜,與顧老阿爹的喪,請相公須回來兩三日。

    」都是正經大事,不要又是讨火種一般。

     一喜一悲的信,到了半塘。

    楊先生正要撺掇他往南京,便對張三監生道:「明年己酉科,科舉午時,你該今年去坐坐監。

    雖沒學問,也讨個科舉名目,遮世人眼。

    南京舊院裡,珠市裡兩處姊妹,真正風流标緻。

    你若去嫖了一遭,隻怕蘇州小娘,不要說坐位,連站也沒處站了。

    趁此兩件大事,再對些禮物,送了老雙回去罷!」張三監生依了這話,送了候雙回家,同楊先生進城來。

     三娘子見他丈夫來到,十分歡喜,教看看新添兒子。

    張三監生就吩咐:「雇了個奶娘省得你不耐煩。

    」又說:「楊先生在外,可打點酒和夜粥出去,我到丈人家探了喪就來。

    」說了自去。

    楊先生又叫人傳話進來說:「是我勸相公打發了小娘,如今正好在家裡。

    過了七朝,才出去哩!」三娘子笑對秋花道:「如今我正弄不得。

    若過了七朝就去,也還靠相公快活不成?」秋花笑道:「娘娘怕沒有人弄?定要相公快活?」說笑了一會。

     張三監生回來了,依舊在館裡。

    同楊先生吃了些酒,又吃了粥,才進房來,對三娘子道:「你如今做産婦,弄不得,教我獨自一個睡麼?」三娘子道:「憑你!秋花騷騷的,我意思把他配與阿龍罷。

    打帳這幾日推攏了你,今夜何不先開了他黃花?」張三監生道:「隻怕也不是黃花女兒了!」三娘子道:「日日夜夜緊随著我,還是黃花哩!」張三監生是個極貪色的,也就收用了。

    秋花原與阿龍弄過,卻不多遭,還不十分寬蕩蕩。

    故此張三監生也不在心上,隻當是其丫頭哩。

     過了三朝,張三監生道:「這秋花粗夯。

    」依舊上三娘子床,略修修破竈,卻想收拾了五百兩銀子,南京去坐監。

    三娘子留他:「在丈人家陪幾日,實同我去上一壇祭,才憑你南京去。

    」張三監生依他言語,即得在自家裡,等他丈人家開了喪,便同三娘子回去上了祭,張三監生自回。

    三娘子隻留新雇的朱奶姆跟著,打發秋花回去,伏事家主公。

     那知張三監生達那小丫頭文璧也都弄了。

    這丫頭年小,實是黃花女兒,十分疼痛,弄了一席子血。

    張三監生有些愛他,倒為他把南京去的心緩了一步。

     三娘子住在爹娘家,是奶姆做腳,也著有便處,偷了兩三個漢子。

    這朱奶姆原是機房裡出身,半私窠子,偷寒送暖,是他熟路。

    隻要奉承家主婆,要他銀錢賞賜,那一樣不做出來?一住住了半月,掩了喪了。

    三娘子才别了哥哥兄弟,回丈夫家裡來。

     張三監生說起文璧,三娘子原不在心上,假意兒變了臉道:「我兩個丫頭都被你開了黃花,我不曾弄你的小斯。

    快買兩個标緻小斯把我。

    」張三監生道:「不許!不許!」三娘子道:「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你看我偷人也不偷人?」張三監生即道行一聲:「胡說!」大家不言語了。

     又過了三四日,張三監生收拾了行李,叫張俊、張恩跟随了,同楊先生往南京進發,吩咐阿龍在家須勤謹帳目,照管家裡。

    又對三娘子道:「你既要把秋花配與他,快揀一個吉日,推攏了罷!」三娘子又做賢慧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