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嬌娘大戰少年郎

關燈
聽他們弄,心裡癢津津,再忍也忍不住了。

    把身子倒退到房門口,叫一聲道:“奶奶,酒菜拿在桌子上了。

    ”蔔氏道:“我來了。

    ”口裡說來,下面被王高頂得緊了,不覺阿呀阿呀叫個不住。

    存兒又叫聲道:“奶奶,隻怕酒冷了。

    且同王大爺吃杯酒着。

    ”蔔氏罵道:“小賊囚,我來了。

    ”隻得與王嵩穿了件衣褲,起來吃酒。

     你一杯,我一盞,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好不高興。

    存兒已自走出去了,随後小瑞兒拿進晚飯來,吃完了,大家洗洗手腳。

    此時天氣稍涼,故此不叫他洗澡,吩咐:“小瑞兒,在外房去睡。

    ”兩個不上床了。

    臨清地方并沒蚊蟲,竟扒上炕去。

    蔔氏愈加狂蕩,反叫王嵩仰面睡着,見他yang物立豎,自己跨在他身上,研研擦擦,盡根沒腦,大戰一場。

    二更已交,王高才洩了。

    蔔氏道:“心肝大爺,被你弄煞了我了。

    ”王嵩道:“我才曉得些滋味,還是被你弄煞了我了。

    真個快活得緊,我明日是不去了。

    ”蔔氏道:“極好,明日再住一夜,盡盡咱兩個的興。

    ” 莫說蔔氏戀着王郎十分得意,且說存兒有了前夜的快活,未免拈酸。

    悄悄的閃在窗前,輕輕搠了一個眼,往裡面瞧,好不肉麻。

    隻見這番是蔔氏在下,王嵩在上了。

    蔔氏把兩腳跷起憑他抽頂,存兒把自己yang物大擦一陣,不覺流了一手。

    歎了口氣,隻得出去睡了。

     到了次日,王嵩是初出貓兒才偷吃了腥,竟不回去。

    蔔氏梳頭,他也摟摟抱抱,親嘴摸奶,也不管存兒瑞兒看見。

    蔔氏愛他如珍寶,又不好推開他,怕他心裡不悅。

    梳洗已畢,取出五六錢一塊銀子,走出房來,把與存兒買酒肴果品。

    存兒道:“王大爺怎的不早去,如今怎生出門?”一頭說,一頭看着蔔氏隻管笑。

    蔔氏道:“小賊囚,笑什麼?隻因睡着了,失了曉。

    今日他不去了,明早回去。

    ”存兒道:“奶奶左右知道前是小的了,這個王大爺也虧小的去勾引他來。

    奶奶夜裡同王大爺睡,日裡常小的一遭,下次好去替奶奶請他。

    奶奶若不肯賞小的,以後就打死小的,也不去了。

    ”蔔氏道:“你這小賊囚,被你掉換了紙包兒,我也不曾打你,還要想這件事。

    況且王大爺在這裡,日裡也不好幹這營生,你若替我傳遞消息,又不漏了言語,慢慢子把你兩遭兒,也不打緊。

    ”存兒得了這句話,才笑嘻嘻拿了銀子,買東西去了。

    蔔氏走進房來,王嵩是才得這趣的,青天白日隻管央及蔔氏要弄弄兒。

    蔔氏怕他不快,隻得關上了門,卸了褲子與他弄了兩次。

    夜裡王嵩連睡也不要睡了。

    有詩為: 郎才女貌逞風流,日夜風流肯自休。

     深院沉沉聲悄悄,一天好事百無憂。

     王嵩和蔔氏思思切切,弄了又弄,四更時分,蔔氏問道:“你明日還住得一日麼?”王嵩道:“再不回去,怕家母着惱,後反不便出門了,畢竟要回去的。

    待過幾日,隻說讀書,尋一個讀書處住了,便好多住幾夜。

    ”蔔氏道:“既然要去,不可睡着了,看天一亮,等我叫存兒送你出門。

    過一兩日,我再叫存兒來請你,我守了兩年的寡,隻因見了你,動了一點念頭,把身子付與你,不要忘記了我,我要咒罵的呢。

    ”王嵩道:“你的風流标緻,也是數一數二的了,況且會弄聳,有情趣,我怎肯負你的情,不消囑咐。

    且再把我快活一陣,天亮我就去了。

    ”蔔氏道:“快活正有日子哩,你一夜不睡,明日你母親看出來,反為不美。

    你略睡睡,我起去暖一壺酒起來,就便聽聽鼓,倘更鼓絕了,好叫起你來,方為兩便。

    ”王嵩依言睡了。

    蔔氏扒起身來,把點的燈引起爐内的火,暖了一壺南酒,取了幾碟南果,打點與王郎吃了,路上好走。

     坐了好一會,天也不肯亮,輕輕開了門,走到廳後,叫起存兒來。

    存兒睡眼朦胧,聽見是蔔氏喚他,扒起身來摟着求歡。

    蔔氏把他一推道:“小賊囚,到晚我賞你一遭兒,也夠你了。

    快打點送王大爺出門去。

    ”存兒再三央及道:“待我送了王大爺出門,回來賞我一遭兒罷。

    ”蔔氏道:“且送了他去着。

    ”回房轉到床前,叫醒了王嵩,忙忙的将就梳洗了,胡亂把酒吃了幾杯,存兒打從後門送他去了。

    蔔氏把門闩了,自去睡覺。

    存兒回來,推推門,再也推不開,心裡喃喃的道:“又哄我,難道晚間的話,也哄我不成?”隻得往自己床上去睡了,不在話下。

     且說王嵩見天色尚早,隻得敲到一個好朋友劉子晉家坐了一會,吃了些早飯,才回家去。

    他母親見了罵道:“小賊囚,這兩夜在那裡住着?小小年紀,這等放肆了。

    昨日馮姨父差人來請你,不知有甚正經話,我怕他知道你不回家,不長進,後來不把女兒與你了,隻得說你在同學朋友家會文,不曾回來。

    你今日還不快去哩。

    ”王嵩道:“孩兒實是會文,晚了不得回家,隻是不曾先禀母親,是孩兒的不是。

    ”母親也就不言語了。

    正是: 東天不養西天養,此處不留彼處留。

     節節靈通,描畫處,真是頰上三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