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草奏章報恩留直 傳好信倚玉連枝

關燈
蜀錦盤雲甲。

    腰系獅蠻帶,挂插弓刀,腳穿鷹嘴靴,跨踏駿馬。

    虬須卷冗勢猙獰,少年兇猛歸降将。

     原來這寨主不是别人,就是賈龍的兄弟,喚做賈鳳。

    向因賈龍在攢戟山落草,官司出榜捕捉,連累兄弟沒處安身,躲在紅毛山中,樵采度日。

    又被捕差挨緝,要拿他去到官拷問,賈鳳情慌,暗裡與幾個結義弟兄商議,那幾個結義弟兄便道:"捕差屢次騷擾,哥哥東躲西逃,終非善策。

    若沒錢使用,拿到官司,定然夾打監禁,性命難保。

    不若殺卻幾個囚徒,竟在紅毛山中,也聚些人馬,結個堡寨,做梁山泊上的故事,好不燥脾,何苦束手就死。

    "賈鳳聽信其言,便提起闆斧,砍死捕差,同幾個結義弟兄,殺牛宰馬,祭告天地,樹立營頭,自己名為紅毛山鎮蜀大王。

    其餘結義弟兄,挨次坐把交椅,共有十二人: 軍師野伏波馬大山副軍師賽諸葛仰屺打虎赤金神煞富多郎換天星踏平神煞鐵上義高攀九霄擒雲手駱梧酆都活地司闫芝飛夜叉入水龍魚二泉墨面鬼齊天使者侯順爛羊頭屠酤大煞刁阿佛鑽地入雲小蜻蜓兒連和福醉黃巢雲司大帥黃毛狗紙金剛開山土地石榴兒那十二人,俱是積年在紅毛山中打家劫舍,因賈鳳自小喜歡在江湖上結識好漢,舞弄槍棒,逃難到山,便與十二人意氣相投,往來甚密。

    後因殺了捕差,恐怕差官來擒捉,故此遂一同入夥。

    賈鳳頗通文墨,粗曉兵機,所以推之為首,坐了第一把交椅。

    向來虎踞此山,官兵不敢收捕,甚為地方大患。

    誰知賈龍一旦歸順,立了大功,朝廷升授官爵,到任之後,便差幾個家丁,到兄弟寨中來,招其速速歸順天朝,同享富貴。

    賈鳳接得此信,便說與衆兄弟知道,十二人俱欣然願随鞭镫。

    是日正在那邊拔寨起程,誠恐路上官兵盤诘,為此将賈龍的名色裝頭,打起這兩面旗号,以便度涉關津,不想正遇陶家人馬。

    景節隻認山賊阻路,唯有整備打仗。

    賈鳳聞報,也隻認是官兵阻路,要和他厮鬥。

    又見射落旗腳,一發認是來尋對敵人了。

    方要分付喽兵将校,擂鼓放炮,決一勝負。

    不想賈鳳背後随來一名賈龍手下的家丁,認得陶景節是本官的同僚,發聲喊道:"二将軍休得造次,前面這位小将軍,就是大爺的同官,督府陶老爺的公子。

    "賈鳳聽罷,滾身下馬,來到陶景節的馬前,慌忙叩頭道:"山野愚夫,不識台駕,失于回避,伏望海涵。

    "景節和着輔廷,都下馬相見。

    賈鳳歡喜不疊,即引衆兄弟們前來參見,一一叙禮畢。

    賈鳳留陶、湛二人,到大寨中去擺酒款待。

    陶、湛二人力辭不允,隻得略領其情。

    臨行,賈鳳又捧出金銀一盤奉送,以助路費。

    景節再四推辭,必不肯受。

    賈鳳極意懇求,不好過拂其意,勉強收領。

    其餘家丁,又分犒銀兩。

    賈鳳又同衆兄弟,跨馬鳴金,護送一程,直抵成都地面,才相辭而去。

    當時有詩一首,單贊賈鳳雲: 兄弟奇雄震蜀都,一朝歸順盡投戈。

     堪欽義氣相推重,不惜黃金贈路途。

     景節、輔廷二人,正慮盤纏不得接濟,幸喜賈鳳慨然贈送,賴以免行李不繼之憂。

    又行兩日,到了雙流縣,分路各自回家。

     先是景節到得家中,拜見了母親,次表妹,慧姑亦來見了丈夫,一家無不歡喜。

    景節然後說道:"父親湖中剿寇辛苦,今照原職加銜,永鎮江西,男叨父親之蔭,亦得授南昌城守之職。

    大舅分鎮江西七府。

    二舅亦受參将之職。

    爹爹在任所,又嗣了一個少年将軍,叫做黑定國為螟蛉之子,他也授了陝西總兵。

    今二舅到家,接嶽父、嶽母等到任,還要與二姨聯姻。

    "又笑道:"如今大舅将來也是我妹夫,二姨又是我弟婦,兄弟連襟,姊妹妯娌,正謂親上添親,骨肉團聚,也是世上罕有的事。

    "夫人合家聽了,歡喜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