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行記
關燈
小
中
大
。
” 太真笑曰:“沈婆兒作天子也,大奇。
” 太後曰:“何如主?” 餘對曰:“小臣不足以知君德。
” 太後曰:“然無嫌,但言之。
” 餘曰:“民間傳聖武。
” 太後首肯三四。
太後命進酒加樂,樂妓皆年少女子。
酒環行數周,樂亦随辍。
太後請戚夫人鼓琴,夫人約指玉環,光照于座(《西京雜記》雲:“高祖與夫人環,照見指骨也”),引琴而鼓,其聲甚怨。
太後曰:“牛秀才邂逅到此,諸娘子又偶相訪,今無以盡平生歡。
牛秀才固才士,盍各賦詩言志,不亦善乎?”遂各授與箋筆,逡巡詩成。
太後詩曰:“月寝花宮得奉君,至今猶愧管夫人。
漢家舊是笙歌處,煙草幾經秋複春。
” 王嫱詩曰:“雪裡穹廬不見春,漢衣雖舊淚痕新。
如今最恨毛延壽,愛把丹青錯畫人。
” 戚夫人詩曰:“自别漢宮休楚舞,不能妝粉恨君王。
無金豈得迎商叟,呂氏何曾畏木強。
” 太真詩曰:“金钗堕地别君王,紅淚流珠滿禦床。
雲雨馬嵬分散後,骊宮不複舞《霓裳》。
” 潘妃詩曰:“秋月春風幾度歸,江山猶是業宮非。
東昏舊作蓮花地,空想曾披金縷衣。
” 再三邀餘作詩,餘不得辭,遂應命作詩曰:“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
共道人間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 别有善笛女子,短發麗服,貌甚美,而且多媚。
潘妃偕來,太後以接座居之,時令吹笛,往往亦及酒。
太後顧而問曰:“識此否?石家綠珠也。
潘妃養作妹,故潘妃與俱來。
” 太後因曰:“綠珠豈能無詩乎?” 綠珠乃謝而作詩曰:“此日人非昔日人,笛聲空怨趙王倫。
紅殘翠碎花樓下,金谷千年更不春。
” 詩畢,酒既至,太後曰:“牛秀才遠來,今夕誰人為伴?” 戚夫人先起辭曰:“如意成長,固不可,且不可如此。
” 潘妃辭曰:“東昏以玉兒身死國除,玉兒不宜負也(明抄本“也”作“他”)。
” 綠珠辭曰:“石衛尉性嚴急,今有死,不可及亂。
” 太後曰:“太真今朝先帝貴妃,不可言其他。
” 乃顧謂王嫱曰:“昭君始嫁呼韓單于,複為株累弟單于婦,固自用,且苦寒地胡鬼何能為?昭君幸無辭。
” 昭君不對,低眉羞恨。
俄各歸休,餘為左右送入昭君院。
會将旦,侍人告起,昭君垂泣持别。
忽聞外有太後命,餘遂出見太後。
太後曰:“此非郎君久留地,宜亟還,便别矣,幸無忘向來歡。
” 更索酒,酒再行已,戚夫人、潘妃、綠珠皆泣下,竟辭去。
太後使朱衣送往大安,抵西道,旋失使人所在。
時始明矣,餘就大安裡,問其裡人,裡人雲:“此十餘裡,有薄後廟。
” 餘卻回,望廟宇,荒毀不可入,非向者所見矣。
餘衣上香經十餘日不歇,竟不知其何如。
” 太真笑曰:“沈婆兒作天子也,大奇。
” 太後曰:“何如主?” 餘對曰:“小臣不足以知君德。
” 太後曰:“然無嫌,但言之。
” 餘曰:“民間傳聖武。
” 太後首肯三四。
太後命進酒加樂,樂妓皆年少女子。
酒環行數周,樂亦随辍。
太後請戚夫人鼓琴,夫人約指玉環,光照于座(《西京雜記》雲:“高祖與夫人環,照見指骨也”),引琴而鼓,其聲甚怨。
太後曰:“牛秀才邂逅到此,諸娘子又偶相訪,今無以盡平生歡。
牛秀才固才士,盍各賦詩言志,不亦善乎?”遂各授與箋筆,逡巡詩成。
太後詩曰:“月寝花宮得奉君,至今猶愧管夫人。
漢家舊是笙歌處,煙草幾經秋複春。
” 王嫱詩曰:“雪裡穹廬不見春,漢衣雖舊淚痕新。
如今最恨毛延壽,愛把丹青錯畫人。
” 戚夫人詩曰:“自别漢宮休楚舞,不能妝粉恨君王。
無金豈得迎商叟,呂氏何曾畏木強。
” 太真詩曰:“金钗堕地别君王,紅淚流珠滿禦床。
雲雨馬嵬分散後,骊宮不複舞《霓裳》。
” 潘妃詩曰:“秋月春風幾度歸,江山猶是業宮非。
東昏舊作蓮花地,空想曾披金縷衣。
” 再三邀餘作詩,餘不得辭,遂應命作詩曰:“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
共道人間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 别有善笛女子,短發麗服,貌甚美,而且多媚。
潘妃偕來,太後以接座居之,時令吹笛,往往亦及酒。
太後顧而問曰:“識此否?石家綠珠也。
潘妃養作妹,故潘妃與俱來。
” 太後因曰:“綠珠豈能無詩乎?” 綠珠乃謝而作詩曰:“此日人非昔日人,笛聲空怨趙王倫。
紅殘翠碎花樓下,金谷千年更不春。
” 詩畢,酒既至,太後曰:“牛秀才遠來,今夕誰人為伴?” 戚夫人先起辭曰:“如意成長,固不可,且不可如此。
” 潘妃辭曰:“東昏以玉兒身死國除,玉兒不宜負也(明抄本“也”作“他”)。
” 綠珠辭曰:“石衛尉性嚴急,今有死,不可及亂。
” 太後曰:“太真今朝先帝貴妃,不可言其他。
” 乃顧謂王嫱曰:“昭君始嫁呼韓單于,複為株累弟單于婦,固自用,且苦寒地胡鬼何能為?昭君幸無辭。
” 昭君不對,低眉羞恨。
俄各歸休,餘為左右送入昭君院。
會将旦,侍人告起,昭君垂泣持别。
忽聞外有太後命,餘遂出見太後。
太後曰:“此非郎君久留地,宜亟還,便别矣,幸無忘向來歡。
” 更索酒,酒再行已,戚夫人、潘妃、綠珠皆泣下,竟辭去。
太後使朱衣送往大安,抵西道,旋失使人所在。
時始明矣,餘就大安裡,問其裡人,裡人雲:“此十餘裡,有薄後廟。
” 餘卻回,望廟宇,荒毀不可入,非向者所見矣。
餘衣上香經十餘日不歇,竟不知其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