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明青選:說施銀戶限,幻去玉連環

關燈
衆内相就禀了甯王。

     甯王下令與有司,取監犯周森。

    周森聞取,又不知為什麼事,大大懷着一個鬼胎,到府前方才曉得要他鑄銀戶限,他便心中也動了個将功折罪的念頭,便歡欣踴躍見了内相。

    一例兒領着衆人,裝塑子,整爐罐,整整忙了十個日夜,果然鑄得雕镂光瑩,獻上甯王。

     甯王大喜,又加異寶,四圍鑲嵌。

    限縫之中,卻少一環。

    王對妃子道:“前年上賜一環,道是避羅國王所貢,凡人佩之,暑天能使身涼,寒天能使身暖,乃是希世奇珍,不是凡間所有,何不取來系在上面!” 料理已備,恰好又是九月初一日。

    甯王升殿,大集官臣,叫力士取出銀限,與衆宮臣觀看。

    人人喝采稱慶。

    那孔長史隻是搖着首道:“決無此事。

    ”王笑道:“公讀書人,終是拘泥常見。

    兩度鶴降,我與妃予明明共見,豈有差錯!”那長史不敢強辯,默默羞慚而退,從此與王不合,遂告病回家去了。

     一連幾日,早已十五夜了,王與妃子仍坐台上,候童子下來。

    隻見天門大開,童子複跨鶴下來,稽首王前。

     甯王道:“戶限已成,計重百斤,恐非天下力不能負去,仙童單身,何能緻之。

    ”童子俯首前謝,隻見那玄鶴張喙銜之,淩空飛上,如飄蓬斷梗,旋舞雲中,不勞餘力。

    王與妃子倒身下拜,稱羨不已。

     次日有司進本,有福建三人獲到陳益盜去甯府銀三千兩解納,及點名查驗,隻銀三包,解人忽然不見。

    甯王閱本道:“哦!這周森真無辜了。

    況前日銀戶限,也曾用着他。

    ”一面就令有司釋放不題。

     卻說那周森妻子也知丈夫出監鑄銀戶限,欲要見一面,争奈王府關防,封鎖得鐵桶相似,蒼蠅也飛不進去。

    歸家又哭了幾日,心中暗想道:“那道人原許我一月後,便見曉報,終不然又成畫餅了?” 正是懸望之際,隻聽得外面敲門,開來看時,卻是丈夫周森。

    夫妻一見,抱頭大哭。

    哭個不止。

    那周森把月宮要銀戶限,三人獲着陳益盜銀,及查驗一時不見,并自己得放的緣由,說了一遍。

    他妻子也把道人救了她命,還要力為解紛開豁的根苗,也說一遍,駭得他夫妻又驚又喜,道:“這分明是神明見我們平白受冤救我們的。

    ” 雙雙望空就拜。

    隻見雲端内飄飄搖搖飛下一個柬帖來,上寫道: 周森幸脫羅網,緣妻某氏志行感格,故全汝夫婦。

    今可速徙他鄉,如再遲延,災禍又至。

     那周森夫婦看了,連夜遠遁,逃生去訖。

    正是: 鳌魚脫卻金鈎去,擺尾搖頭再不來。

     卻說那明彥略施小術,救了周森夫婦,又将銀戶限去下八寶,用縮銀法,萬數多銀子,将來縮做不上十來兩重一條,并八寶俱藏在身邊,道:“可以濟渡将來。

    ” 一日,雲遊至山東濟南府地方,尋寓安歇。

    那店主人道:“師父,實難奉命,你且到前面看看那告示。

    ”明彥看時,隻見上寫道: 濟南府正堂示:照得目今盜賊蜂起,每每潛匿城市,無從覺察,以緻擾害地方。

    今後凡有來曆不明,面生可疑之人,潛來借寓,許歇家即時拿送,即作流賊定罪。

    倘有容隐,重責五十闆,枷号兩月,決不輕貸。

    特示。

     明彥看了,便冷笑道:“何足難我!以我的行藏,終不然立在路(露)天不成!” 易了服正行,見座栅門上,有一面小匾,寫着“王家巷”,巷内鬧哄哄一簇人圍住了一家人家。

     明彥也近前去看,隻見一個小婦人,一個老婆子。

    那婆子攤手攤腳,告訴一班人道:“列位在上,咱這門戶人家,一日沒客,一日便坐下許多的債,加五六借了衙院本錢,讨了粉頭,本利分文不怕你少的。

    不消說,隻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酷、茶,那件不靠這碗水裡來?你守着一個孤老,妝王八酣兒,不肯接客,咱拼這根皮鞭斷送了你!”一五一十罵個不住。

    那小婦人隻是哭哭啼啼,一聲也不做。

    這些看的人,也有插趣點掇的,也有勸的,紛紛擾擾,不一時也都散了。

     明彥便悄悄問那鸨兒道:“你女兒戀的是誰?”鸨兒道:“是孔公子。

    ”明彥道: “莫非孔長史的兒子麼?”鴨兒道:“正是。

    ”明彥暗想道:“那孔長史雖然在甯王面前破我法術,然亦不失為正人。

    如今看起來,不如将這樁事成就他兒子罷!”便對鸨兒道:“我如今要在你家做個下處。

    ”便袖中取出十兩雪花銀,遞與鸨兒。

     鸨兒笑欣欣雙手接了,道:“客官在此住極好,咱這女兒雖則如此執拗,随她怎麼,咱偏要挫挪她來陪客官就是。

    ”明彥道:“我這也不論,況公子與我原有交。

    ”鸨兒道:“一言難盡。

    咱家姓薛,這女兒叫做玄英,自從梳攏與孔公子相好以後,打死也不肯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