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逸
關燈
小
中
大
阮步兵嘯,聞數百步。
蘇門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鹹共傳說。
阮籍往觀,見其人擁膝岩側。
籍登嶺就之,箕踞相對。
籍商略終古,上陳黃、農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問之,仡然不應。
複叙有為之教,栖神導氣之術以觀之,彼猶如前,凝矚不轉。
籍因對之長嘯。
良久,乃笑曰:“可更作。
”籍複嘯。
意盡,退,還半嶺許,聞上(口酋)然有聲,如數部鼓吹,林谷傳響。
顧看,迺向人嘯也。
嵇康遊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孫登,遂與之遊。
康臨去,登曰:“君才則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 山公将去選曹,欲舉嵇康;康與書告絕。
李廞是茂曾第五子,清貞有遠操,而少羸病,不肯婚宦。
居在臨海,住兄侍中墓下。
既有高名,王丞相欲招禮之,故辟為府掾。
廞得箋命,笑曰:“茂弘乃複以一爵假人!” 何骠騎弟以高情避世,而骠騎勸之令仕。
答曰:“予第五之名,何必減骠騎?” 阮光祿在東山,蕭然無事,常内足于懷。
有人以問王右軍,右軍曰:“此君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沉冥,何以過此?” 孔車騎少有嘉遁意,年四十餘,始應安東命。
未仕宦時,常獨寝,歌吹自箴誨,自稱孔郎,遊散名山。
百姓謂有道術,為生立廟。
今猶有孔郎廟。
南陽劉驎之,高率善史傳,隐于陽岐。
于時符堅臨江,荊州刺史桓沖将盡訏谟之益,徵為長史,遣人船往迎,贈贶甚厚。
驎之聞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緣道以乞窮乏,比至上明亦盡。
一見沖,因陳無用,翛然而退。
居陽岐積年,衣食有無常與村人共。
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
甚厚,為鄉闾所安。
南陽翟道淵與汝南周子南少相友,共隐于尋陽。
庾太尉說周以當世之務,周遂仕,翟秉志彌固。
其後周詣翟,翟不與語。
孟萬年及弟少孤,居武昌陽新縣。
萬年遊宦,有盛名當世,少孤未嘗出,京邑人士思欲見之,乃遣信報少孤,雲“兄病笃”。
狼狽至都。
時賢見之者,莫不嗟重,因相謂曰:“少孤如此,萬年可死。
” 康僧淵在豫章,去郭數十裡,立精舍。
旁連嶺,帶長川,芳林列于軒庭,清流激于堂宇。
乃閑居研講,希心理味,庾公諸人多往看之。
觀其運用吐納,風流轉佳。
加已處之怡然,亦有以自得,聲名乃興。
後不堪,遂出。
戴安道既厲操東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
謝太傅曰:“卿兄弟志業,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憂’,家弟‘不改其樂’。
” 許玄度隐在永興南幽穴中,每緻四方諸侯之遺。
或謂許曰:“嘗聞箕山人,似不爾耳!”許曰:“筐篚苞苴,故當輕于天下之寶耳!” 範宣未嘗入公門。
韓康伯與同載,遂誘俱入郡。
範便于車後趨下。
郗超每聞欲高尚隐退者,辄為辦百萬資,并為造立居宇。
在剡為戴公起宅,甚精整。
戴始往舊居,與所親書曰:“近至剡,如官舍。
”郗為傅約亦辦百萬資,傅隐事差互,故不果遺。
許掾好遊山水,而體便登陟。
時人雲:“許非徒有勝情,實有濟勝之具。
” 郗尚書與謝居士善。
常稱:“謝慶緒識見雖不絕人,可以累心處都盡。
” ———————————— 【譯文】 步兵校尉阮籍吹口哨兒,聲音能傳一兩裡遠。
蘇門山裡,忽然來了個得道的真人,砍柴的人都這麼傳說。
阮籍去看,看見那個人抱膝坐在山岩上;就登山去見他,兩人伸開腿對坐着。
阮籍評論古代的事,往上述說黃帝,神農時代玄妙虛無的主張,往下考究夏。
商。
周三代深厚的美德,拿這些來問他,那人仰着個頭,并不回答。
阮籍又另外說到儒家的德教主張,道家凝神導氣的方法,來看他的反應,他還是像原先那樣,目不轉睛地凝視着。
阮籍便對着他長長地吹了一個口哨兒。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笑着說:“可以再吹一次。
”阮籍又吹了一次。
待到意興已盡,便退下來,約莫回到半山腰處,聽到山頂上衆音齊鳴,好像幾部器樂合奏,樹林山谷都傳來回聲。
阮籍回頭一看,原來是剛才那個人在吹口哨兒。
嵇康到汲郡的山裡遊覽,遇見道士孫登,便和他交往。
嵇康臨走時,孫登說:“您的才能是很高了
蘇門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鹹共傳說。
阮籍往觀,見其人擁膝岩側。
籍登嶺就之,箕踞相對。
籍商略終古,上陳黃、農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問之,仡然不應。
複叙有為之教,栖神導氣之術以觀之,彼猶如前,凝矚不轉。
籍因對之長嘯。
良久,乃笑曰:“可更作。
”籍複嘯。
意盡,退,還半嶺許,聞上(口酋)然有聲,如數部鼓吹,林谷傳響。
顧看,迺向人嘯也。
嵇康遊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孫登,遂與之遊。
康臨去,登曰:“君才則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 山公将去選曹,欲舉嵇康;康與書告絕。
李廞是茂曾第五子,清貞有遠操,而少羸病,不肯婚宦。
居在臨海,住兄侍中墓下。
既有高名,王丞相欲招禮之,故辟為府掾。
廞得箋命,笑曰:“茂弘乃複以一爵假人!” 何骠騎弟以高情避世,而骠騎勸之令仕。
答曰:“予第五之名,何必減骠騎?” 阮光祿在東山,蕭然無事,常内足于懷。
有人以問王右軍,右軍曰:“此君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沉冥,何以過此?” 孔車騎少有嘉遁意,年四十餘,始應安東命。
未仕宦時,常獨寝,歌吹自箴誨,自稱孔郎,遊散名山。
百姓謂有道術,為生立廟。
今猶有孔郎廟。
南陽劉驎之,高率善史傳,隐于陽岐。
于時符堅臨江,荊州刺史桓沖将盡訏谟之益,徵為長史,遣人船往迎,贈贶甚厚。
驎之聞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緣道以乞窮乏,比至上明亦盡。
一見沖,因陳無用,翛然而退。
居陽岐積年,衣食有無常與村人共。
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
甚厚,為鄉闾所安。
南陽翟道淵與汝南周子南少相友,共隐于尋陽。
庾太尉說周以當世之務,周遂仕,翟秉志彌固。
其後周詣翟,翟不與語。
孟萬年及弟少孤,居武昌陽新縣。
萬年遊宦,有盛名當世,少孤未嘗出,京邑人士思欲見之,乃遣信報少孤,雲“兄病笃”。
狼狽至都。
時賢見之者,莫不嗟重,因相謂曰:“少孤如此,萬年可死。
” 康僧淵在豫章,去郭數十裡,立精舍。
旁連嶺,帶長川,芳林列于軒庭,清流激于堂宇。
乃閑居研講,希心理味,庾公諸人多往看之。
觀其運用吐納,風流轉佳。
加已處之怡然,亦有以自得,聲名乃興。
後不堪,遂出。
戴安道既厲操東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
謝太傅曰:“卿兄弟志業,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憂’,家弟‘不改其樂’。
” 許玄度隐在永興南幽穴中,每緻四方諸侯之遺。
或謂許曰:“嘗聞箕山人,似不爾耳!”許曰:“筐篚苞苴,故當輕于天下之寶耳!” 範宣未嘗入公門。
韓康伯與同載,遂誘俱入郡。
範便于車後趨下。
郗超每聞欲高尚隐退者,辄為辦百萬資,并為造立居宇。
在剡為戴公起宅,甚精整。
戴始往舊居,與所親書曰:“近至剡,如官舍。
”郗為傅約亦辦百萬資,傅隐事差互,故不果遺。
許掾好遊山水,而體便登陟。
時人雲:“許非徒有勝情,實有濟勝之具。
” 郗尚書與謝居士善。
常稱:“謝慶緒識見雖不絕人,可以累心處都盡。
” ———————————— 【譯文】 步兵校尉阮籍吹口哨兒,聲音能傳一兩裡遠。
蘇門山裡,忽然來了個得道的真人,砍柴的人都這麼傳說。
阮籍去看,看見那個人抱膝坐在山岩上;就登山去見他,兩人伸開腿對坐着。
阮籍評論古代的事,往上述說黃帝,神農時代玄妙虛無的主張,往下考究夏。
商。
周三代深厚的美德,拿這些來問他,那人仰着個頭,并不回答。
阮籍又另外說到儒家的德教主張,道家凝神導氣的方法,來看他的反應,他還是像原先那樣,目不轉睛地凝視着。
阮籍便對着他長長地吹了一個口哨兒。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笑着說:“可以再吹一次。
”阮籍又吹了一次。
待到意興已盡,便退下來,約莫回到半山腰處,聽到山頂上衆音齊鳴,好像幾部器樂合奏,樹林山谷都傳來回聲。
阮籍回頭一看,原來是剛才那個人在吹口哨兒。
嵇康到汲郡的山裡遊覽,遇見道士孫登,便和他交往。
嵇康臨走時,孫登說:“您的才能是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