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觀邪教女郎應亂性 鬧齋堂貧婿忽逢妻

關燈
按下不題。

    且說這來看的一婦一一女一們,俱是汴梁城久慣串寺燒香、養和尚、認徒弟、吃邪齋、講外道的,那有正經人家肯容這一婦一一女一們燒香入廟之理?就中有指揮營裡舊武職娘子們,雜在人叢裡面。

    有一個張都監娘子,認得這卞千戶娘子、鮑指揮娘子,在姑子房裡坐的:“到像十五年前卞奶奶、鮑奶奶一般。

    怎麼這幾年在北京地方,卻走在這裡來?恁有兩個好齊整的一女一兒,莫非是我當初主媒,說他兩個做幹親家的?”走進方丈裡邊,和衆姑姑問訊了,上前細認,才笑嘻嘻的道:“我的奶奶,你兩個就不認得我了?”鮑指揮娘子上前一看,才認得是張都監家李太太,當初住着一個營裡,結着上東嶽廟進香的社,何等親熱,經這大亂,你東我西,險不當面錯過去了。

    大家拜了又拜,忙叫丹桂、香玉過來拜見,道:“這就是當初替你兩個做媒的張太太。

    ”當下拜了。

    張都監娘子看了他兩個一女一兒如花似玉,和一對牙人兒一般,道:“記得分别時,兩個姑娘才三四歲,今日長出這樣苗條來,怎說我們不老了!” 尼姑讓到齋堂裡,擺上茶來。

    看這張都監娘子,比舊日頭盡白了,打扮得老成,甚是淡素。

    說些當年舊話,家長裡短的,問個不了。

    因說起:“你兩家的親家,這幾年因大亂,可曾通個信兒?就忘記了是那家的媳一婦一。

    二位姑娘也都是該出嫁的年紀了。

    ”鮑指揮娘子便說:“這幾年在北方做個窮武官,又遭着不幸,人亡家破,那裡通個信兒去?”指着丹桂姐道:“我這個業障,從前許了侯指揮家,酒席上換了個鐘兒,誰見他絲麻綿縷兒來?他家公公撥在山西守備,還不知在也不在。

    ”張都監娘子道:“我老了,忘事,通不記得你和小指揮侯瘸子家做了親。

    ”說着話,看了看丹桂姐,就不言語了。

    又問道卞千戶娘子:“這位姑娘當初許配誰家?”卞千戶娘子道:“西營裡王千戶。

    從定了親,遭着兵亂,各家守分,隻說道日後成婚時行媒禮罷,如今也沒個人影兒來問聲。

    過着這窮日子,孤兒寡一婦一的,還不知将來這一女一孩兒怎樣的打發哩。

    ”張都監娘子道:“這不是老王千戶王明宇的兒子麼?”卞千戶娘子道:“正是他。

    我記得到是一個好白淨一女一婿,大玉姑娘兩歲,如今也該十八九歲了。

    ”張都監娘子道:“你還不知,這是我家外甥。

    從撥在大同營裡,這兒子死了十年多了,你還想一女一婿哩。

    一家人家,通沒個影兒。

    ”又看了丹桂姐道:“我本不該通這個信兒,說起來,你娘兒兩個又是一場惱了。

    ” 鮑指揮娘子道:“莫非俺親家一女一婿也亂後沒了?”張都監娘子道:“沒有了到還幹淨。

    如今侯指揮夫一婦一都外喪了,撇下你這一女一婿,窮得沒有片瓦根椽,又沒人樣,被金兵頭上砍了一刀,剛逃出命來。

    如今隻一根腿走的路,人都叫做他侯瘸子。

     這些時隻在營裡親戚家趕飯吃,那裡有個家業哩。

    今日要随着我來燒香,因走不動,借了個驢騎着,随我後邊,不知幾時到哩。

    ”說得鮑指揮娘子滿眼淚落,丹桂姐垂首無言。

     正在傷心,隻見一些男一女一走進方丈來,叫張都監娘子道:“這早晚該家去了,趕得驢來接你哩。

    ”就中走出一個十八歲的小厮來,隻見:搠腮拐臉,頭上蓬幾根黃毛;綽口稀牙,身上披半截藍襖。

    瘸腳雁尋更,三步頂人一步走;癞頭鼋下水,縮頭容易起頭難。

    行動時左足先仰,好似等打拐的氣毬;立下時單腿獨勞,又像扮魁星的踢鬥。

    仙客追随,不日妝成李鐵拐;美人絕倒,何年得見趙平原。

     這就是侯指揮的蔭襲,丹桂姐的佳婿。

     這侯瘸子拐進方丈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