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馬玉嬌美人局騙癡兒 沈子金浪蕩身落圈套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江南一自一古鬥妖娆,無數煙花上翠翹。
百寶不辭妝舞帶,千金何惜買一春一宵。
海棠過雨胭脂冷,岸柳經風眉黛遙 東去伯勞西去燕,玉人何處憶吹箫。
話說沈子金見了馬玉嬌,遂變了初心,又貪财負義,得了胡員外千金,把銀瓶哄上胡喜大船,說去别馬玉嬌,卻使玉嬌從後艙上了一自一己浪船,一篙點開,順風南去。
也不管銀瓶死活,捧着玉嬌船上作樂,早已備下完親喜酒。
那櫻桃不解其意,還想是銀瓶在胡員外船上,一定後面趕來。
又隻見馬玉嬌坐着要茶要酒,不似生客,叫了幾聲櫻桃,便奴才長、奴長短罵起來,似家主婆管家的光景,好不疑惑。
聽了半日,見他二人相偎相抱,說是兩下換了,那櫻桃才知道:楊花風送無歸處,燕子巢空少主人。
大叫一聲,也不斟酒,也不煎茶,倒在船艙裡哭。
有《山坡羊》為證: 癡心冤家,一場好笑。
大睜着兩眼往火坑裡就跳。
實指望,說誓拈香,同生同死;誰承望,負義絕一情一,把恩将仇報。
嬌的的身子,空貼戀了幾遭;沉甸甸的金銀,幹送了他幾包。
轉葫蘆子心腸,誰知道口甜心苦;蜜甜般舌頭,藏着殺人的毒藥。
蹊跷,才見了新人,把舊人丢了。
聽着,隻怕那舊人丢了;聽着,人還要遭着。
那沈子金才方發興,要與馬玉嬌盡歡,叫着櫻桃不應,又被玉嬌一激一了兩句道:“你家的奴才,也沒見這樣大的!”子金跑到後艙扯出來,一頓拳頭,打得可憐。
沒奈何,艄公叫個後生送酒來,兩人勉強成歡。
一夜順風,直過了瓜州,泊金山之下。
沈子金從不曾見金山光景,但見:長江萬裡,天風浩蕩接青霄;高塔九重,海日蒼茫開翠壁。
突兀是佛頭,一片粉牆籠竹樹;周圍如螺髻,千金家碧出煙波。
江間隐現,遙聽兩岸鐘聲;石勢參差,仿佛中流樹影。
郭璞墓前碑不沒,伍胥關上月常圓。
子金觀之不盡,正要上岸一遊。
艄公說妙高台中冷泉許多妙處。
恰好有一個浪船,先在岸邊,系在寺門右邊松根之上。
内有少一婦一二人,不上十八九歲,豔妝對坐,在船上圍棋,見了子金,偷目掩口而笑,全不回避。
子金舊病又發。
上得岸來,有一少年,領着一個家僮,早在寺門立地,深深一躬,問:“老兄要上金山?畢竟是有趣的,可以同往。
”子金喜之不盡,攜手而行。
早有僧人接住,讓到經樓後面一座方丈,甚是一精一潔,經卷繩床,古爐名畫,清雅異常。
方才坐下,就是泡的一盞岕茶,随後便是小菜十香豉,斟上三白泉酒,入口異香撲鼻。
早已辦齋留飯,齊整非常。
子金一看少年,生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不上二十一二歲,戴一頂片玉羅巾,紗袍朱履,一團和氣。
子金見了,好似同胞模樣,十分親熱。
子金忙問:“仁兄貴姓尊表,鄉貫何處?”少年便道:“小弟姓吳名友,字虛舟,本府京口居祝家君是前朝蔡太師門生,官至開封府尹,止生小弟一人。
因好頑耍,略曉些音律,以此教了這一班一女一戲,費了萬金。
每日隻與江湖上朋友飲酒做戲,傾家結客。
小弟又一性一好揮霍,一時一性一發,就是千金一擲而荊這些心一愛一的家樂們,常常贈與朋友;一邊贈人,一邊又去揚州買幾個瘦馬來頂補缺,不消半年,還教唱的一樣。
以此人起小弟一個渾名,叫做吳呆子,又号做撒漫公子。
小弟其實不呆,看這些金銀美一色一,不過是供我們行樂的,何必認作己有的物件!今日船上兩個一女一子,是妝正旦、小旦的,兄如有興,可呼來侑酒。
這僧房中不便,咱将氈移在妙高台上,使他酒家送上酒肴來。
看這江天一一色一,萬裡風帆,到是助興。
” 說到妙處,把個沈子金弄得心麻,暗中尋思:“我小沈一路風光,好不助興得緊!這兩個美人,又有幾分意了。
看這個憨公子,比胡員外又是傻的,休說是白白送人,如肯再換,就貼上這馬玉嬌。
我一情一願舍一得二。
”口中不言,心裡喜的沒縫。
那寺門前酒家,早已移上席來,擺在妙高台上。
四面窗開,江流在底,望見焦山北面,江南一帶,城郭煙雲,往來舟楫,真是畫圖,看之不荊吳公子斟上一杯,送在子金面前,方才問:“仁兄姓字?下次好約到寒家,住一年半載,結個生死之一一交一一,也不枉了今日相遇。
”子金答道:“小弟姓沈,賤字子金,汴梁人氏。
因到鎮江訪親,不期今日相遇。
容小弟明日登門奉謝。
”說的入港,家僮斟酒數巡。
那酒家上來送酒,問道:“今日是那位相公作主,小人好送上來。
”吳公子
百寶不辭妝舞帶,千金何惜買一春一宵。
海棠過雨胭脂冷,岸柳經風眉黛遙 東去伯勞西去燕,玉人何處憶吹箫。
話說沈子金見了馬玉嬌,遂變了初心,又貪财負義,得了胡員外千金,把銀瓶哄上胡喜大船,說去别馬玉嬌,卻使玉嬌從後艙上了一自一己浪船,一篙點開,順風南去。
也不管銀瓶死活,捧着玉嬌船上作樂,早已備下完親喜酒。
那櫻桃不解其意,還想是銀瓶在胡員外船上,一定後面趕來。
又隻見馬玉嬌坐着要茶要酒,不似生客,叫了幾聲櫻桃,便奴才長、奴長短罵起來,似家主婆管家的光景,好不疑惑。
聽了半日,見他二人相偎相抱,說是兩下換了,那櫻桃才知道:楊花風送無歸處,燕子巢空少主人。
大叫一聲,也不斟酒,也不煎茶,倒在船艙裡哭。
有《山坡羊》為證: 癡心冤家,一場好笑。
大睜着兩眼往火坑裡就跳。
實指望,說誓拈香,同生同死;誰承望,負義絕一情一,把恩将仇報。
嬌的的身子,空貼戀了幾遭;沉甸甸的金銀,幹送了他幾包。
轉葫蘆子心腸,誰知道口甜心苦;蜜甜般舌頭,藏着殺人的毒藥。
蹊跷,才見了新人,把舊人丢了。
聽着,隻怕那舊人丢了;聽着,人還要遭着。
那沈子金才方發興,要與馬玉嬌盡歡,叫着櫻桃不應,又被玉嬌一激一了兩句道:“你家的奴才,也沒見這樣大的!”子金跑到後艙扯出來,一頓拳頭,打得可憐。
沒奈何,艄公叫個後生送酒來,兩人勉強成歡。
一夜順風,直過了瓜州,泊金山之下。
沈子金從不曾見金山光景,但見:長江萬裡,天風浩蕩接青霄;高塔九重,海日蒼茫開翠壁。
突兀是佛頭,一片粉牆籠竹樹;周圍如螺髻,千金家碧出煙波。
江間隐現,遙聽兩岸鐘聲;石勢參差,仿佛中流樹影。
郭璞墓前碑不沒,伍胥關上月常圓。
子金觀之不盡,正要上岸一遊。
艄公說妙高台中冷泉許多妙處。
恰好有一個浪船,先在岸邊,系在寺門右邊松根之上。
内有少一婦一二人,不上十八九歲,豔妝對坐,在船上圍棋,見了子金,偷目掩口而笑,全不回避。
子金舊病又發。
上得岸來,有一少年,領着一個家僮,早在寺門立地,深深一躬,問:“老兄要上金山?畢竟是有趣的,可以同往。
”子金喜之不盡,攜手而行。
早有僧人接住,讓到經樓後面一座方丈,甚是一精一潔,經卷繩床,古爐名畫,清雅異常。
方才坐下,就是泡的一盞岕茶,随後便是小菜十香豉,斟上三白泉酒,入口異香撲鼻。
早已辦齋留飯,齊整非常。
子金一看少年,生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不上二十一二歲,戴一頂片玉羅巾,紗袍朱履,一團和氣。
子金見了,好似同胞模樣,十分親熱。
子金忙問:“仁兄貴姓尊表,鄉貫何處?”少年便道:“小弟姓吳名友,字虛舟,本府京口居祝家君是前朝蔡太師門生,官至開封府尹,止生小弟一人。
因好頑耍,略曉些音律,以此教了這一班一女一戲,費了萬金。
每日隻與江湖上朋友飲酒做戲,傾家結客。
小弟又一性一好揮霍,一時一性一發,就是千金一擲而荊這些心一愛一的家樂們,常常贈與朋友;一邊贈人,一邊又去揚州買幾個瘦馬來頂補缺,不消半年,還教唱的一樣。
以此人起小弟一個渾名,叫做吳呆子,又号做撒漫公子。
小弟其實不呆,看這些金銀美一色一,不過是供我們行樂的,何必認作己有的物件!今日船上兩個一女一子,是妝正旦、小旦的,兄如有興,可呼來侑酒。
這僧房中不便,咱将氈移在妙高台上,使他酒家送上酒肴來。
看這江天一一色一,萬裡風帆,到是助興。
” 說到妙處,把個沈子金弄得心麻,暗中尋思:“我小沈一路風光,好不助興得緊!這兩個美人,又有幾分意了。
看這個憨公子,比胡員外又是傻的,休說是白白送人,如肯再換,就貼上這馬玉嬌。
我一情一願舍一得二。
”口中不言,心裡喜的沒縫。
那寺門前酒家,早已移上席來,擺在妙高台上。
四面窗開,江流在底,望見焦山北面,江南一帶,城郭煙雲,往來舟楫,真是畫圖,看之不荊吳公子斟上一杯,送在子金面前,方才問:“仁兄姓字?下次好約到寒家,住一年半載,結個生死之一一交一一,也不枉了今日相遇。
”子金答道:“小弟姓沈,賤字子金,汴梁人氏。
因到鎮江訪親,不期今日相遇。
容小弟明日登門奉謝。
”說的入港,家僮斟酒數巡。
那酒家上來送酒,問道:“今日是那位相公作主,小人好送上來。
”吳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