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禍機深财未用時先喪命 天報速人才殺處早傷身
關燈
小
中
大
道:“你這話通不在行!這個東西,可是一時間就拿得出來的?那一黑夜,挑到這裡,我通走的力氣也沒了,倒虧他一個,壓壓背背的擔将來。
小人小家,有個人來,那裡去躲藏?惹出事來不是耍的。
各人擔着個死罪在身上,你還救不得我哩!”指着李大漢道:“虧了他,黑夜裡挖了個五尺多深的窖子,一頓埋了。
蒼蠅墳子,敢銜你的一個米粒不成!我看你忙忙的,隻怕人昧了你的。
豈有此理!人也要有良心,終不成咱兩個就不做夥計了?依着我說,明日請個香紙來,咱弟兄兩人先明一明心,村裡關王廟設了誓。
從今後,你我比親兄弟一樣,如有負心的,不得好報! 到明日把門關了,隻推不在家,咱兩個取開窖子。
原說過的,我隻要三分,别的你都拿了去。
賢弟,你心下何如?”說的全福笑了,又吃幾杯酒,也醉了。
各人散去。
全福到家,老婆接着,問他怎樣說了,全福就将明日取匣子分用、把包袱拿過來的話,說了一遍。
夫妻都信李小溪是個好人,大家睡去不題。
到天明,李小溪先取了一件貂鼠披風,往城裡趙二官人家新開的當鋪去當。
隻要十兩銀子,推說是一個過路的遠客,投在他家,托他來當的。
原來在南宮吉家管當的夥計鄧三,一自一從南宮吉死後,見沒人做主,就轉投在新起家的趙二官人門下,照舊管當,在東門口裡,認得李小溪。
接過皮襖來,看了又看,有些眼熟,一時隻想不起來,秤了十兩銀子,給他去了。
後來細想道:“到像南宮大官人家那大娘的。
這件披風,怎麼到他手裡?”又想道:“這等時勢,兵過搶城,誰家的東西沒失了。
”也就丢下了。
卻說次日,全福早起,要與李小溪取匣子、包袱,走去叫門,沒一個人答應,連李大漢都出去了。
問他老婆,說是趕集去了。
全福坐等了一日,甚是疑悶。
至黃昏,又過去問,道還沒回家。
老婆道:“他這光景有些吊躲。
這不是咱打的兔兒,送上門給他吃!将來這财物,還要費手。
”全福半信半疑,隻說他不像這樣人,便叫媳一婦一:“你過去和他老婆再要要包袱,試試他的口氣。
” 這全福老婆穿上布裙,一直走過牆西來,問李小溪家,推說讨火,坐在炕沿上叙起話來,說道:“天冷了,沒有綿襖,那包袱裡還有幾件舊綢絹衣裳,要早些取出來漿洗漿洗。
”那李小溪的老婆是個潑一婦一,極是不良的,把臉變了道:“沒的浪聲浪氣、放屁拉臊,一精一扯淡的話!誰是你家奴才,收着你家的包袱?半夜三更,敲門打戶,恁家漢子來,鬧的老娘一夜沒合合眼,領了俺家漢子和兒子去,不知做的是甚麼勾當,還要俺家要包袱!恁的包袱,怎麼到了俺家來?:随恁和誰說,人也不信有這樣事!”氣得個全福老婆把臉臘黃了,道:“嫂子不要這樣說,等大爺來家,當面招對。
他原說今日來取包袱,我才來說。
難道這些東西就昧了不成?也要個良心天理!”李小溪老婆接話道:“要有良心,有天理,就不做出這樣事了!” 說得全福老婆進不來退不去,又不敢高聲争嚷,怕人聽見。
這全福隔牆聽着這邊亂炒,知道說不來,疾忙叫的老婆去,故意說道:“慢慢的講,你這樣小器!俺弟兄們分的甚麼彼此?” 俱各不言語了。
李小溪父子吃的大醉來家,老婆細細告訴他說:“全福老婆來要包袱,着我說了一頓,閉口無言的去了。
” 到了次日,全福過來,假妝出賢說:“老婆們見小,因取包袱險不争起來。
”大家笑了。
李小溪過意不去,說道:“包袱是我取出一個來,今夜你先取去用着,等明日閑了,大家開窖子,好看東西。
賢弟,你休娃子氣。
你沒處收拾,到不如我藏的嚴緊。
”全福也答應道:“且放着罷,甚麼大事。
” 到了一更天,李大漢把包袱搖着,從牆上丢過去。
全福夫妻滿心歡喜,又道:“李小溪還是個好人,我說他不肯負了咱這場好心。
”打開一看,原來是幾件員領、兩三個舊綢絹小襖、幾枝簪子,還不值十數兩銀子。
“這樣光景,難道就騙了咱這幾千金锒子去罷?”一面說着,一面又想:“如今變了臉,他隻是一個不認帳,又不敢經官告理,不如還是好哄,哄的到手,各人一自一己做主意便了。
”且不言語。
到了次年正月十五日,全福買了一副三牲,請了香紙,要和李小溪一一交一一拜賭咒。
那李小溪等不的一聲,換了一件新青直裰,齊齊整整。
進的廟來,上了香紙,各人賭了兩個昧心咒,說:“誰要負心,誰先死了!”全福、李小溪平拜了。
因李小溪大全福五歲,就稱李小溪是哥;李小溪叫全福是弟。
到家又叫李大漢來,與全福夫一婦一磕了頭,稱作叔叔嬸嬸。
從此且不言語。
全福見李小溪每日買酒買一肉一使錢,他卻一文也無,幾件官衣,又不敢拿出去當,忍氣吞聲,和老婆設了一計,道:“咱如今隻說和他合夥開布店,去臨清買貨,他一自一然取出金子來賣。
那時買下幾百筒布來,這便是藏不了的。
他敢不分與我,那時節到官也不怕他,強似這金子是開不得口的。
”夫妻議定。
到明日,和李小溪說要上臨清去賣金買布的話。
李小溪順口接說道:“賢弟,這識見高多哩!我才服你是條漢子。
你終日指望要分這金子,你就怪殺我,我也不敢取出來。
萬一事發,各
小人小家,有個人來,那裡去躲藏?惹出事來不是耍的。
各人擔着個死罪在身上,你還救不得我哩!”指着李大漢道:“虧了他,黑夜裡挖了個五尺多深的窖子,一頓埋了。
蒼蠅墳子,敢銜你的一個米粒不成!我看你忙忙的,隻怕人昧了你的。
豈有此理!人也要有良心,終不成咱兩個就不做夥計了?依着我說,明日請個香紙來,咱弟兄兩人先明一明心,村裡關王廟設了誓。
從今後,你我比親兄弟一樣,如有負心的,不得好報! 到明日把門關了,隻推不在家,咱兩個取開窖子。
原說過的,我隻要三分,别的你都拿了去。
賢弟,你心下何如?”說的全福笑了,又吃幾杯酒,也醉了。
各人散去。
全福到家,老婆接着,問他怎樣說了,全福就将明日取匣子分用、把包袱拿過來的話,說了一遍。
夫妻都信李小溪是個好人,大家睡去不題。
到天明,李小溪先取了一件貂鼠披風,往城裡趙二官人家新開的當鋪去當。
隻要十兩銀子,推說是一個過路的遠客,投在他家,托他來當的。
原來在南宮吉家管當的夥計鄧三,一自一從南宮吉死後,見沒人做主,就轉投在新起家的趙二官人門下,照舊管當,在東門口裡,認得李小溪。
接過皮襖來,看了又看,有些眼熟,一時隻想不起來,秤了十兩銀子,給他去了。
後來細想道:“到像南宮大官人家那大娘的。
這件披風,怎麼到他手裡?”又想道:“這等時勢,兵過搶城,誰家的東西沒失了。
”也就丢下了。
卻說次日,全福早起,要與李小溪取匣子、包袱,走去叫門,沒一個人答應,連李大漢都出去了。
問他老婆,說是趕集去了。
全福坐等了一日,甚是疑悶。
至黃昏,又過去問,道還沒回家。
老婆道:“他這光景有些吊躲。
這不是咱打的兔兒,送上門給他吃!将來這财物,還要費手。
”全福半信半疑,隻說他不像這樣人,便叫媳一婦一:“你過去和他老婆再要要包袱,試試他的口氣。
” 這全福老婆穿上布裙,一直走過牆西來,問李小溪家,推說讨火,坐在炕沿上叙起話來,說道:“天冷了,沒有綿襖,那包袱裡還有幾件舊綢絹衣裳,要早些取出來漿洗漿洗。
”那李小溪的老婆是個潑一婦一,極是不良的,把臉變了道:“沒的浪聲浪氣、放屁拉臊,一精一扯淡的話!誰是你家奴才,收着你家的包袱?半夜三更,敲門打戶,恁家漢子來,鬧的老娘一夜沒合合眼,領了俺家漢子和兒子去,不知做的是甚麼勾當,還要俺家要包袱!恁的包袱,怎麼到了俺家來?:随恁和誰說,人也不信有這樣事!”氣得個全福老婆把臉臘黃了,道:“嫂子不要這樣說,等大爺來家,當面招對。
他原說今日來取包袱,我才來說。
難道這些東西就昧了不成?也要個良心天理!”李小溪老婆接話道:“要有良心,有天理,就不做出這樣事了!” 說得全福老婆進不來退不去,又不敢高聲争嚷,怕人聽見。
這全福隔牆聽着這邊亂炒,知道說不來,疾忙叫的老婆去,故意說道:“慢慢的講,你這樣小器!俺弟兄們分的甚麼彼此?” 俱各不言語了。
李小溪父子吃的大醉來家,老婆細細告訴他說:“全福老婆來要包袱,着我說了一頓,閉口無言的去了。
” 到了次日,全福過來,假妝出賢說:“老婆們見小,因取包袱險不争起來。
”大家笑了。
李小溪過意不去,說道:“包袱是我取出一個來,今夜你先取去用着,等明日閑了,大家開窖子,好看東西。
賢弟,你休娃子氣。
你沒處收拾,到不如我藏的嚴緊。
”全福也答應道:“且放着罷,甚麼大事。
” 到了一更天,李大漢把包袱搖着,從牆上丢過去。
全福夫妻滿心歡喜,又道:“李小溪還是個好人,我說他不肯負了咱這場好心。
”打開一看,原來是幾件員領、兩三個舊綢絹小襖、幾枝簪子,還不值十數兩銀子。
“這樣光景,難道就騙了咱這幾千金锒子去罷?”一面說着,一面又想:“如今變了臉,他隻是一個不認帳,又不敢經官告理,不如還是好哄,哄的到手,各人一自一己做主意便了。
”且不言語。
到了次年正月十五日,全福買了一副三牲,請了香紙,要和李小溪一一交一一拜賭咒。
那李小溪等不的一聲,換了一件新青直裰,齊齊整整。
進的廟來,上了香紙,各人賭了兩個昧心咒,說:“誰要負心,誰先死了!”全福、李小溪平拜了。
因李小溪大全福五歲,就稱李小溪是哥;李小溪叫全福是弟。
到家又叫李大漢來,與全福夫一婦一磕了頭,稱作叔叔嬸嬸。
從此且不言語。
全福見李小溪每日買酒買一肉一使錢,他卻一文也無,幾件官衣,又不敢拿出去當,忍氣吞聲,和老婆設了一計,道:“咱如今隻說和他合夥開布店,去臨清買貨,他一自一然取出金子來賣。
那時買下幾百筒布來,這便是藏不了的。
他敢不分與我,那時節到官也不怕他,強似這金子是開不得口的。
”夫妻議定。
到明日,和李小溪說要上臨清去賣金買布的話。
李小溪順口接說道:“賢弟,這識見高多哩!我才服你是條漢子。
你終日指望要分這金子,你就怪殺我,我也不敢取出來。
萬一事發,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