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遭世亂咫尺抛鸾侶 成家慶天涯聚雁行

關燈
張勻道:“既是肚饑,何不去拿飯來吃。

    ”張登便把入山遇雨,樵的柴少,沒有飯吃的事說了。

     張勻聽畢,也不說甚,走出外來,便私下去取了些面,走到屋背後一個林媽媽家裡,說道:“媽媽,我肚子饑餓,想個餅吃。

    母親卻不得工夫,特來央媽媽費一費手,帶有面在這裡。

    ” 林媽媽便與他打了三張薄餅,又替他敲個火來,弄熟了,遞與他。

    張勻接來,藏在袖中,走回家裡,去張登床邊道:“哥哥,薄餅在此,乘熱就吃。

    ” 張登問是那裡來的,張勻道:“哥哥,你不要問,隻管吃就是了。

    ”張登道:“你對我說得明白,我便吃也吃得下。

    ” 張勻便備說是私自拿面去央林媽媽做來,隻說自己吃的,張登道:“兄弟,後次不消你這般費心,恐防母親知道了,要動氣。

    我一天有得一頓下肚,就是餓,也不到得餓死的。

    ” 當夜過去。

    到了次日,張登又拿着斧頭、扁擔,來到山中,正在那裡砍柴,忽地張勻也走将來。

     張登見了忙問道:“你在學堂中讀書,到此何幹?”張勻道:“我相幫哥哥樵柴。

    ”張登道:“你小小年紀,那裡幫得我。

    是誰叫你來的?”張勻說:“是我自己來的。

    ”張登道:“不要說是你年幼,還樵不來柴,就是會樵,也使不得。

    快自學堂内讀書去,不要在這裡。

    ” 張勻不聽,把兩隻嫩松松的手,去拉斷那柴來,口裡說道:“今日不曾帶得斧頭,明日待我也拿了把斧頭來相幫你。

    ” 張登又催他回去,張勻隻是不聽,看他時,手上苦皮已破,将次流出血來。

    張登不覺心傷道:“兄弟,你不回去,我就把斧頭自己刎死在這裡了。

    ”張勻聽說,方才住手。

     張登逼他回家,送他到了半路,自己方掇轉身,再入山去樵柴。

    到得天晚回來,便路先走去學堂裡,對那先生說:“我兄弟年幼無知,要先生約束嚴密些。

    山中虎狼甚多,切不可放他走開去。

    ” 先生道:“今日上午,不知他到那裡去閑蕩了好一回,已經把他打過,下去自當分外管得他嚴些就是了。

    ” 張登别了先生,歸家。

    對張勻道:“你不依我言語,今日被先生打了,記苦麼?”張勻嘻嘻地笑道:“何曾打着。

    ” 過了一夜,明日張登才到山裡,隻見張勻拿了一把斧頭也趕将來,吃了一驚道:“叫你不要來,你如何今日又來,快些回去,遲了先生要打的。

    ” 張勻并不答應,隻顧把柴亂砍,砍得吃力了,汗如雨一般流下來。

    張登幾次止住他,卻隻不理,看看有了大大的一捆,方才住手,叫道:“哥哥,兄弟先回去了。

    ”便一徑歸家,走到學堂内。

     先生見了怒道:“你天天隻在外面遊蕩是何道理?”掄起戒尺要打。

    又問道:“你半日在那裡?” 張勻備述哥哥在山樵柴,前因遇雨,樵的柴少,歸家沒得飯吃,心中不忍,去幫他砍柴的意思。

    先生道:“你不要扯謊。

    ”張勻道:“學生自來不會說假話。

    先生可見學生一向何曾偷閑的。

    ” 先生聽說,放下戒尺道:“卻是難得,我昨日倒錯打了你了。

    ”自此張勻每日飯後,把斧頭藏在衣裳底下,隻說到學堂裡去,卻來山中幫哥哥打柴。

    張登幾番阻他,他隻是不睬。

     一日,弟兄二人,正和幾個樵夫,同在那裡砍柴,忽然一陣風起,林裡跳出一隻吊睛白額虎來。

    衆人見了,連忙奔竄。

    那虎撲将過來,銜了張勻,回身就走。

     張登見銜了他兄弟去,也不顧自家性命,拿了斧頭,向前來奪。

    那虎口内拖了個人,走得不十分快,被張登趕去,在它屁股上猛力砍下一斧,思量要砍倒了那虎,救他兄弟。

    奈他是個瘦弱後生,沒有什麼氣力,這一下斧,砍虎不倒,那虎負痛,倒如飛也似跑了去。

    張登不舍,隻顧上前去趕,抹過前面那隻山嘴,那虎見都不見了。

     張登當下放聲大哭,暈了去有半個時辰,方才醒轉。

    衆樵夫都走來勸他,張登道:“我這兄弟不比别人家的兄弟,況他今日這般慘死,都為我這哥哥。

    ”說到傷心處道:“我還要活這性命做什麼!”便把樵柴的斧頭,向自己項上一勒。

    衆人急救,已割有一寸來深,那血好像泉水一般亂湧,登時暈倒在地。

     衆人急扯他的衣服來裏好了,衆人你扛頭,我扛腳,把他擡回家裡。

     張恒若夫妻聽衆人說了緣由,一齊大哭。

    牛氏指着張登罵道:“你殺了我兒子,假裝自刎來騙我,希圖免罪。

    難道我饒得你過麼?”便拿了條闆凳,照張登頭上劈來。

    卻得張恒若和衆人擋住。

     張登帶着呻吟道:“母親不用煩惱,兄弟為我而死,我也斷不獨生的。

    ”衆人扶他到房中去,睡在床上了,各人自散。

     張登項上疼痛,睡不起,一日到夜,隻是靠着牆壁坐了,哭那兄弟。

     張恒若見他傷重,防他也死了,時刻要拿口湯水去與他将養,卻都被牛氏阻住道:“他害了我勻兒,是我仇人,隻因他傷也重了,等他自死。

    你若還要想他活時,我就活活把他打死。

    ” 張恒若是幾及七旬的人,氣力又敵這牛氏不過,把道理和他講,又是講不通的。

    隻得含着眼淚,由他做主。

     過了三日,張登果然死了,張恒若哭了一場,便要去買棺木來盛殓。

    牛氏又阻住道:“我勻兒被他陷害得苦,他這樣人,隻消買個蒲包包了,抛在水裡了就是,要什麼棺木!” 張恒若道:“虧你說這話。

    兄弟又不是他弄死的,他如今也為了兄弟死了,你還要結這死冤家。

    ”牛氏總是不聽,口裡還喃喃的罵這死人。

    張恒若欲待拗了他,竟自走出去買棺木,見牛氏這般樣子,又怕他在家中去傷殘那死屍;要與牛氏說妥了去買,卻說上天,說下地,他隻許得一隻蒲包。

    弄得沒了主意,一日到夜,隻是坐在死人床邊,歎氣不題。

     卻說北路上有一種叫走無常,原是個活人,或五日或十日,忽然死去,冥冥中走些差使,或一日或二日,活轉來,仍然是好好的一人,那走無常的到處都有。

     張登當日死去,這魂兒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