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關燈
小
中
大
第1章(1)
“子夜咖啡廳”是個在各美術大學學生間流傳着的,帶有些神奇色彩的地方,對于志向是想成為畫家的人來說,那裡可算得上是一個通往自己理想道路的捷徑。
雖然從外觀看上去隻是間不太起眼的咖啡廳,可不同于其他咖啡廳,這裡的顧客群基本上是固定的,都是一些從事着美術相關工作的人,像是藝術品鑒賞家、落魄畫家、一些小資而有情調的年輕人……把大家聚集到這間不起眼的小咖啡廳的,是這裡的老闆葉東禾。
表面上經營的是咖啡廳,而由老闆親自挑選、咖啡廳牆壁上挂着的那些還不為人知的畫作,才是這裡真正的魅力所在。
葉東禾的眼光獨到精準,凡是被他看中,在自己咖啡廳展出的畫,基本上在不久的将來都會被人所認同,而畫家也通常會因此名氣倍增。
如果藝術品鑒賞家還算是一份職業,那他簡直就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品預言家”,所以他的小咖啡廳又被許多懷抱夢想的學生稱為“畢卡索的閣樓”,經過口耳相傳被逐漸地誇大後,顯得更加神奇。
這一天,在梅雨季陰沉的天色下,林書侗根據網路上的位址,找到了這家位于街角的咖啡廳。
身高不足一百六的林書侗,就算空手去搶運鈔車都不會被人記住臉長什麼樣,隻能記住相較于臉那大得過分的黑框眼鏡,還有枯草一樣亂綁的頭發。
但來這間咖啡廳的一路上,卻引來不少人的目光,原因是她身後背着的那個足足有半人高的大畫闆,當然沒人知道那是一張畫闆,因為它被不知從哪找來的綠色包裝紙裹得密不通風,讓她看上去很像一隻離了群的巨型海龜。
林書侗推了推鼻梁上的大眼鏡,随着推開“子夜咖啡廳”的門,咖啡廳一樓的樣貌盡收眼底,不大的場所幾乎每張桌旁都坐着人,酒紅的牆壁、淺綠的房柱,挂在牆上的每幅畫上頭都有一盞小燈。
林書侗沒注意看那些客人,眼神隻在牆壁上掃了一圈,總算放下心來,自己沒找錯地方,她往前邁了一步,突然身後傳來一聲悶響,自己又被扯出了門外。
靠門較近的桌旁傳來低笑,林書侗有點郁悶,但郁悶的是背着的畫太大,被擋在門外,她側過身來,像螃蟹一樣行進才總算連人帶畫挪了進來。
“請問葉東禾先生在嗎?”她走到取餐處問。
裡面的服務生愣了下,由上到下将她打量一番,盯着她背着的東西,才說:“老闆現在不在店裡,請問你跟老闆有約嗎?” “沒有啊。
”林書侗很老實地說:“我是想請他看看,我的畫能不能賣,他什麼時候回來?我在這等他可以嗎?” “欸……”那服務生顯然對她這個回答有點抓不到重點。
旁邊的客人笑聲更大了,引得林書侗不得不看過去,不大的圓桌旁坐了三個人,兩男一女,其中一個男人看上去四十多歲,其他兩個比較年輕,笑的是那兩個年輕人。
林書侗有些不解,那年歲大些的男人問她:“小女孩,你是美術系的學生吧?” 她點頭,對方又問她幾年級了,“大四。
”她答。
那個年輕點的男人對旁邊的女人笑道:“看吧,隻要經常來這裡,時不時就能見到這種人呢。
” “學生嘛,都覺得自己是特别的啦。
”那女人也跟着笑了起來,後看着林書侗說:“雖然說經曆挫折有助于成長,但我勸你還是不要挑這裡哦,起點太高了,很可能就一蹶不振了。
” “啊?”林書侗還是不太明白。
“她是說叫你先不要着急,雖然有目标是好的,可是總要一步一步來。
”那個中年人說:“等你畫到了一千幅,再來這裡找葉先生比較好。
” “一千幅?我有啊!雖然
雖然從外觀看上去隻是間不太起眼的咖啡廳,可不同于其他咖啡廳,這裡的顧客群基本上是固定的,都是一些從事着美術相關工作的人,像是藝術品鑒賞家、落魄畫家、一些小資而有情調的年輕人……把大家聚集到這間不起眼的小咖啡廳的,是這裡的老闆葉東禾。
表面上經營的是咖啡廳,而由老闆親自挑選、咖啡廳牆壁上挂着的那些還不為人知的畫作,才是這裡真正的魅力所在。
葉東禾的眼光獨到精準,凡是被他看中,在自己咖啡廳展出的畫,基本上在不久的将來都會被人所認同,而畫家也通常會因此名氣倍增。
如果藝術品鑒賞家還算是一份職業,那他簡直就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品預言家”,所以他的小咖啡廳又被許多懷抱夢想的學生稱為“畢卡索的閣樓”,經過口耳相傳被逐漸地誇大後,顯得更加神奇。
這一天,在梅雨季陰沉的天色下,林書侗根據網路上的位址,找到了這家位于街角的咖啡廳。
身高不足一百六的林書侗,就算空手去搶運鈔車都不會被人記住臉長什麼樣,隻能記住相較于臉那大得過分的黑框眼鏡,還有枯草一樣亂綁的頭發。
但來這間咖啡廳的一路上,卻引來不少人的目光,原因是她身後背着的那個足足有半人高的大畫闆,當然沒人知道那是一張畫闆,因為它被不知從哪找來的綠色包裝紙裹得密不通風,讓她看上去很像一隻離了群的巨型海龜。
林書侗推了推鼻梁上的大眼鏡,随着推開“子夜咖啡廳”的門,咖啡廳一樓的樣貌盡收眼底,不大的場所幾乎每張桌旁都坐着人,酒紅的牆壁、淺綠的房柱,挂在牆上的每幅畫上頭都有一盞小燈。
林書侗沒注意看那些客人,眼神隻在牆壁上掃了一圈,總算放下心來,自己沒找錯地方,她往前邁了一步,突然身後傳來一聲悶響,自己又被扯出了門外。
靠門較近的桌旁傳來低笑,林書侗有點郁悶,但郁悶的是背着的畫太大,被擋在門外,她側過身來,像螃蟹一樣行進才總算連人帶畫挪了進來。
“請問葉東禾先生在嗎?”她走到取餐處問。
裡面的服務生愣了下,由上到下将她打量一番,盯着她背着的東西,才說:“老闆現在不在店裡,請問你跟老闆有約嗎?” “沒有啊。
”林書侗很老實地說:“我是想請他看看,我的畫能不能賣,他什麼時候回來?我在這等他可以嗎?” “欸……”那服務生顯然對她這個回答有點抓不到重點。
旁邊的客人笑聲更大了,引得林書侗不得不看過去,不大的圓桌旁坐了三個人,兩男一女,其中一個男人看上去四十多歲,其他兩個比較年輕,笑的是那兩個年輕人。
林書侗有些不解,那年歲大些的男人問她:“小女孩,你是美術系的學生吧?” 她點頭,對方又問她幾年級了,“大四。
”她答。
那個年輕點的男人對旁邊的女人笑道:“看吧,隻要經常來這裡,時不時就能見到這種人呢。
” “學生嘛,都覺得自己是特别的啦。
”那女人也跟着笑了起來,後看着林書侗說:“雖然說經曆挫折有助于成長,但我勸你還是不要挑這裡哦,起點太高了,很可能就一蹶不振了。
” “啊?”林書侗還是不太明白。
“她是說叫你先不要着急,雖然有目标是好的,可是總要一步一步來。
”那個中年人說:“等你畫到了一千幅,再來這裡找葉先生比較好。
” “一千幅?我有啊!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