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合體

關燈
丈,豁然開闊,一片草地展現在面前。

     細草絨絨,鮮花盛開,百十丈方圓内除一棵參天大樹外再無荊棘纏繞,一片平坦。

     那樹也不知長有幾百年,已經老死了。

    枝葉小社全都落盡,隻剩下虬枝扭結的幾枝主幹,黑漆漆地指向天空。

     擡頭望去,排雲崖高聳峭壁間,薄雲缭繞,洞口時隐時現。

     洞口以下,峭壁如削,偶爾有幾處小小凹窪,也甚為光滑,縱武功再高,也不足以手攀腳登,借力飛騰,且最低一處距谷底也有二十來丈,就是萬家愁這樣的武學宗師,一躍之力也難摸到。

     梅剛等方才見過啞婆婆的輕功,甚為佩服,問道:“啞婆婆,這懸崖可上得去麼?” 啞婆婆堅決地搖着頭。

     返魂叟道:“咳,看來人言不實,這等險峭絕壁,體說幾位長老,縱是段教主,我看也無能為力。

    ” 梅剛道:“可是,那啞婆婆尋到的蹤迹如何解釋?既然這裡不能通行,那些人還來這裡幹什麼?” 返魂叟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也許是樵夫獵戶們……不不不,不對不對。

    有那等功力的人,就不會打獵砍柴了。

    ” 周老二道:“返魂叟,會不會在這附近有另有通道?” 返魂叟猛地一拍額頭,道:“對呀,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既然這裡絕對爬不上去,就應該有秘道直上崖頂。

    咱們找找着。

    ” 啞婆婆聽了,也點點頭。

     幾個人用心尋索起來。

     杖件刀掘,尋了約有兩個時辰,将那方圓百十丈的地方象過篩子一樣過了幾遍,還是沒有尋到一點蛛絲馬迹。

     啞婆婆又越上樹梢,向遠處眺望。

     除了他們進來這一條小徑外,其他地方再沒有一絲可疑之處。

     她的目光停在那棵百年枯樹上,圍着它轉起圈來。

     上下翻躍幾次,又用拐杖東搗西戳,仍是沒有發現。

     她招招手,叫梅剛等過來,做了一個推的手勢。

     四個人按她的指點站成一排,蓄力在掌,方要發力。

     一直坐在一邊苦思的萬家愁突然大喝一聲:“住手!” 衆人收手,不解地看着他。

     萬家愁走過來,忽然一躍,人已到了樹頂,對着峭壁端詳了半天,搖了搖頭,又躍回地面。

     他這一躍,比起啞婆婆來有天壤之别,可衆人都知他武功通百,反而見怪不驚。

     萬家愁在樹下比比劃劃,衆人均是行家,都看出他是在練武,可那招式平平,看不出有什麼奇特之處。

     隻有返魂叟明白他是在演那照壁上的墨龍彩鳳武功,這招法先前曾見他演過,平淡無奇,若說能用這等武功飛躍懸崖,可真是癡心妄想了。

     若是面對别人,返魂叟恐怕早耐不住要譏刺幾句了,可他面對的是萬家愁,返魂叟可是一句多餘的話也不敢說了。

     從見到萬家愁起,這個年輕人的一舉一動都讓他動魄驚心。

     他覺得對萬家愁的能力,尋常人無論如何想象,也不會過份。

     因為他的功力已超出了尋常人所能想象的範圍。

     就說這照壁上畫的墨龍彩鳳武功,明晃晃地挂在那裡數十年,多少想逃出排雲崖的人在它面前參詳,卻無一人解得那是一套武功招數,而他一望便知端的。

     由此可知此刻他的所思,絕不會是故作高深。

     再高明的武師,翻來覆去地演練平淡無奇的幾式武功,看的人也會失去興趣。

    大家看了一陣,誰也沒看出究竟,一個個終于失望。

    日已正午,大家清早出來,至此均有些饑餓,留啞婆婆在旁為苦思冥想的萬家愁護衛,周老二生火,返魂叟和梅剛分頭出去,就近尋來些野味,架在火上烤起來。

    不多時,便香飄溢谷。

     萬家愁又躍上樹梢,對着峭壁觀望一陣,跳下地來,也不說話,拿起一隻烤好的野雞大嚼起來。

     吃了幾口,突然停住,對着手中一隻給屈的雞爪出神。

     突然頓有所悟,仰天長嘯。

     嘯聲尖銳清亮,除啞婆婆外,其它人均抵擋不住,用雙手掩住了耳朵。

     周老二道:“萬公子可是尋到上崖的途徑了麼?” 萬家愁得意地笑笑,道:“若非如此,恐無他途了。

    ” 以手指點着峭壁:“你們看到那峭壁上的幾個凹窪之處了麼?再想想我方才所演的那套武功,若第一步置身在這枯樹頂上,一騰一躍,一撲一飛,是不是着着入扣?” 幾個人功力不同,周老二、梅剛和返魂叟以自身之力忖度,仍懵懵然,啞婆婆卻眼神雪亮,連連點頭。

     忽然又搖搖頭,兩掌相滑。

     萬家愁對她點點頭道:“對,你思忖的很對。

    我方才也在想,縱算一招一式,着着入扣,可那窪處光滑潔淨,如何能夠附力?方才見這雞爪,恍然大悟。

    你看,這每一式的體态,是不是有些特别?若以指掌相撲,再難琢磨出附力之法,可若化掌為爪,恰着力之處又有一石柄可抓,登這峭壁,不是如攀梯一樣容易了麼?” 啞婆婆想想,連連點頭。

     周老二道:“可是,那凹窪處明明光滑潔淨,哪有什麼石柄?” 萬家愁道:“那石柄一定不大,或如棋子,或若念珠,咱們在下面,目是看不見,但我忖定着手之處,一定有之!” 說着話,人已躍起,縱上樹梢,憑空一躍,向峭壁飛去! 樹梢比峭壁最下的一個凹處尚低二三丈,又相距五六丈,這一躍,若沒有附力之處,縱算武功再高,摔下來也難保無恙。

    梅剛等人在下八臂相搭,結成了一張軟床,以防不測。

     萬家愁卻沒有掉下來,手在第一個凹處一搭,顯然果真有所憑借,第二勢接連使出,又躍向了第二個凹處。

     從下往上,隻這第一式的飛躍最難,其他各式,如若動作連貫,倒比較輕松了。

    隻見他手舞足蹈,果真同龍飛鳳翔,不多一時,人已站在崖上了。

     啞婆婆以拐杖三支兩支,也上了樹頂。

     以她的功力,若想一式飛向頭一凹點,尚有不足,可她站在拐上,憑空高了數尺,脫身而起,竟也落得恰到好處。

     她本武學大家,方才衆人尋野味時她又一直專心在旁為萬家愁護衛,反複看他演練,這等簡單招式,反複觀望,一着一式,無不銘記在心,飛騰之時,毫無滞怠,也是一氣達到崖上。

     其他三人,隻能望崖興歎了。

     萬家愁見啞婆婆上來,心中更喜,道:“看來魔教靠的還是玄虛,婆婆不也上來了麼?” 他心口如一,卻沒想到這話對啞婆婆可是大為不敬,頗有輕視她武功的意思。

     說罷也覺有些狂傲,歉然一笑。

     啞婆婆毫不在意,寬厚地笑笑。

     這笑容使萬家愁心頭又是一熱,或許是因為一行人隻上來他們兩個的緣故吧?覺得與啞婆婆又親近了幾分。

     向崖下看看,自語道:“若是有萬柳散人張安世的天蠶絲就好了。

    ” 啞婆婆笑笑,探手人懷,掏出一團東西來,攤開手掌。

     她的手上,赫然一團白白細細的蠶絲。

     她解下腿帶,拴住絲頭,向下墜去。

     有腿帶系着,梅剛等自是不難發現,他們騰躍功力不濟,爬索卻容易得多了,不多時,便相跟着一個個爬上了崖。

     梅剛将帶上來的拐杖遞給啞婆婆,道:“啞婆婆,今日若不是借你神力,我們可現了眼了。

    ” 啞婆婆笑笑,放下拐杖,細心地收起蠶絲。

    順手遞給萬家愁。

     萬家愁一愣,忙推拒道:“不不不,這天蠶絲乃武林寶物,還是婆婆自己收着吧。

    ” 啞婆婆又讓讓,見他堅不肯收,闆起了臉,指尖拍着蠶絲,向崖下扔去。

     萬家愁腳下一彈,拐杖飛起,杖尾被他抓在手裡,杖頭卻将那天蠶絲牢牢地粘住,收了回來。

     啞婆婆不滿地看着他。

     萬家愁見這啞婆婆脾性古怪,也不好再拂她的意,隻得将那天蠶絲收起來,小心地端到了懷裡。

     突然“噓”了一聲,道:“他們來了。

    ” 衆人均一愣,凝神細聽,沒有聽到一絲聲音。

     萬家愁作了一個手勢,道:“三個。

    ” 大家對他的内力均無懷疑,迅速散開,這光秃秃的崖上雖然無險可守,這些行家們還是盡可能地排好了陣勢:萬家愁居中,周老二、返魂望在他兩側,啞婆婆及梅剛于兩翼掠陣,以這幾人的武功及狀況,确已是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