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谒繡闱借因談喜鳳 策錦囊妙計脫金蟬
關燈
小
中
大
當個翰林他怎敢收着。
也還不止這些,但是祖宗上遺下來的儀從,現在兩府裡的儀從,到了這日通要擺過去。
況且從敕命架子以下的東西,前日喜妹妹到林家去已經送過一遭。
林家哪曾留下一件?姨太太、太太想想,這個就透明了。
至于林表妹的事情,也還沒有定準,無不過老爺壓住了,叫侄兒在裡面張羅些小事兒,就算定準了,将來過門了,兩個弟婦也分個年紀大小來,誰還不懂得這個理。
現今咱們家裡要來一個狀元女婿,将來寶兄弟怕不是個狀元子孫。
到遊街的時候,他兩位夫人隻一并着兩輛車,一字兒的遊街,隻揀寬闊的街道走也好。
” 薛姨媽等都笑了,王夫人也道:“你聽他油嘴,好個花面兒。
” 賈琏打一個千道:“侄兒花面也做,苦情也回,侄兒一輩子的養活全仗着老爺、太太,也說不盡的感激。
又是侄兒媳婦從前鬧得那樣,到而今人也死過了,人不提她,侄兒也要牽扳她。
侄兒算沒有家的了,那府裡回不去,人也知道侄兒現今又辦差了事情,惹得太太生氣,侄兒也沒臉,以且隻好快快的弄個分發兒往外省混飯去。
看運氣補償得老爺從前的恩典也好,補償不得也好,回來也好,流落也好,體諒了大人的志氣,揩揩眼淚别處去,再也不想在林妹妹身上沾什麼光拉什麼帳。
求太太恩典,饒侄兒的全盤錯着,請交過這帳房。
太太若不肯回,侄兒也不用進這府裡。
”王夫人聽了,停了一停,倒也為難,隻得說道:“真正賈家門裡子孫傻的傻到那樣,刁的刁到這樣。
他這個口江河似的,倒把我要順轉來,還求着他。
” 這裡薛姨媽家人,也盡着勸。
賈琏道:“太太肯回去,侄兒憑什麼總情願的,還敢要太太求着我。
不過我這番也有個苦情便了。
” 外面賈政又來到客廳上坐着,幾遍的叫人請寶钗。
李纨、平兒、探春、惜春也都來了。
又送過來幾席酒,裡裡外外,又叫彩雲、莺兒等将被褥衣箱搬過去。
賈政又見了薛姨媽說些家常,直到晚飯後方才驚天動地的将王夫人、寶钗請了回去。
寶玉接出來,王夫人喝他:“走開!”賈政也喝着。
又叫麝月、玉钏兒等教導寶玉好好地招陪寶钗。
寶玉也心裡頭想起來,自從回家之後十分的冷落了寶钗。
又想起從前與寶钗好的時候,心裡也十分慚惶,便來殷勤體貼。
寶钗也不理他,隻往裡間房内另自收拾睡了。
寶玉獨在外間房裡睡下,一夜千思百轉,恐怕黛玉過了門婆媳姊妹不和,不能設勸轉來便怎麼樣?又想起王夫人喝他的光景,遠不像個依了的。
怎麼大嫂子、三妹妹不将我從前這番話逐句兒講給太太聽了?便又将這些話像小孩子背書似的又一句句重新背了一遍。
“這麼樣說去已經透明了,太太還有什麼不依的。
隻怕大嫂子、三妹子倒底忘了些。
”就叫起莺兒來,着實地盤她。
莺兒隻笑着。
寶玉益發急起來說道:“到底大奶奶、三姑娘可曾把我這些話兒全個兒學給太太聽了?” 莺兒也笑死了,就道:“是真個學的,隻是我卻記不清。
” 寶玉道:“也記得一兩句。
” 莺兒就将寶玉玩起來,說道:“要便二爺再說一遍給我聽聽,等我合一合看。
” 寶玉真個一字不改又說一遍。
莺兒就笑死了,一面點頭道:“全學上了。
” 寶玉道:“這麼着太太還不依?” 莺兒笑道:“真個的太太聽了這個才依了。
” 寶玉道:“依了為什麼還惱呢?” 莺兒道:“這個我卻不知道。
” 寶钗在裡間床上聽得清清楚楚,隻想寶玉這麼個孩子氣傻到什麼分兒,隻好長久地被丫頭們玩兒便了。
且說王夫人回來幾日,心氣漸平,又憶着喜鳳,彼時潇湘館也開了,仍舊叫玉钏兒同着林之孝家的過去接回來。
一則幾天不見,二則現與姜景星說親,不便再叫她住在一個宅子裡。
也是王夫人的主意,賈政也說很該接回來。
那邊林良玉見喜鳳又去了,探不出黛玉的言語,又與喜鸾商量。
喜鸾知道黛玉與惜春好,就請惜春過來,背地裡先與她說明。
惜春因與黛玉一同夢見冊子一節,打量黛玉斷然立不定了,又問史湘雲,像是黛玉與寶玉終究分拆不開,也順同衆人來勸她。
這黛玉雖則無可奈何,卻也初心不改,想起“良玉哥哥果真要成這件事,不能不探我的信兒,我如今另想一個妙計,做了個不回之回,豈不很好。
想着寶玉這事現今仗着舅太爺做主,我隻等舅太爺惱了我便不要我了。
這終是個妙計兒。
我而今隻打算了三句話對付他。
第一,一生一世隻叫舅舅、舅太太,照先一樣,又與寶玉分居,各人幹各人的事。
第二,單揀舅舅最惱的是戲班兒,我偏叫蔣琪官領班,襲人跟着我服侍過去,連芳官、藕官們定要押着他還俗到府裡頭仍舊唱戲。
可記得舅舅打寶玉的時候也為着戲子,彼時還有老太太護着也那麼樣地打,何況而今。
況且這蔣琪官是王府裡的,如何肯來,就是芳官們還俗也費力。
第三是舅舅、舅太太素常惱恨寶玉是在姊妹丫頭中間混,我而今偏要住在大觀園,時常接這些姊妹丫頭回來同住。
這三件事件件觸傷着舅太爺,好等他嫌棄我,這便是我的金蟬脫殼的妙計兒。
” 黛玉早已想得停停妥妥,遇着惜春再三地問她,也就說将出來。
惜春也笑着,很明白她的主意兒,就笑道:“你這個錦囊三計,果然妙計。
但不知可能夠果真斬斷塵緣?” 黛玉也隻笑着。
惜春便告訴喜鸾,喜鸾即告訴良玉。
良玉隻管搖頭。
惜春回去也告知王夫人等。
王夫人等俱各為難,也盡知她單單地觸怒賈政。
也有說她古怪的,也有說她決絕的,也有說她豪華吐氣的,單隻瞞了賈政一人。
獨有史湘雲說了一個“好” 字。
惜春跟着問,史湘雲總不說明。
衆人心裡明知此事婆婆鬧一番,公公也要鬧一番。
但不知賈政聽見了到底依不依,惱不惱,就算惱了,可也有人挽過來?就算依了,黛玉可另外還有什麼妙計出來?要知端的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也還不止這些,但是祖宗上遺下來的儀從,現在兩府裡的儀從,到了這日通要擺過去。
況且從敕命架子以下的東西,前日喜妹妹到林家去已經送過一遭。
林家哪曾留下一件?姨太太、太太想想,這個就透明了。
至于林表妹的事情,也還沒有定準,無不過老爺壓住了,叫侄兒在裡面張羅些小事兒,就算定準了,将來過門了,兩個弟婦也分個年紀大小來,誰還不懂得這個理。
現今咱們家裡要來一個狀元女婿,将來寶兄弟怕不是個狀元子孫。
到遊街的時候,他兩位夫人隻一并着兩輛車,一字兒的遊街,隻揀寬闊的街道走也好。
” 薛姨媽等都笑了,王夫人也道:“你聽他油嘴,好個花面兒。
” 賈琏打一個千道:“侄兒花面也做,苦情也回,侄兒一輩子的養活全仗着老爺、太太,也說不盡的感激。
又是侄兒媳婦從前鬧得那樣,到而今人也死過了,人不提她,侄兒也要牽扳她。
侄兒算沒有家的了,那府裡回不去,人也知道侄兒現今又辦差了事情,惹得太太生氣,侄兒也沒臉,以且隻好快快的弄個分發兒往外省混飯去。
看運氣補償得老爺從前的恩典也好,補償不得也好,回來也好,流落也好,體諒了大人的志氣,揩揩眼淚别處去,再也不想在林妹妹身上沾什麼光拉什麼帳。
求太太恩典,饒侄兒的全盤錯着,請交過這帳房。
太太若不肯回,侄兒也不用進這府裡。
”王夫人聽了,停了一停,倒也為難,隻得說道:“真正賈家門裡子孫傻的傻到那樣,刁的刁到這樣。
他這個口江河似的,倒把我要順轉來,還求着他。
” 這裡薛姨媽家人,也盡着勸。
賈琏道:“太太肯回去,侄兒憑什麼總情願的,還敢要太太求着我。
不過我這番也有個苦情便了。
” 外面賈政又來到客廳上坐着,幾遍的叫人請寶钗。
李纨、平兒、探春、惜春也都來了。
又送過來幾席酒,裡裡外外,又叫彩雲、莺兒等将被褥衣箱搬過去。
賈政又見了薛姨媽說些家常,直到晚飯後方才驚天動地的将王夫人、寶钗請了回去。
寶玉接出來,王夫人喝他:“走開!”賈政也喝着。
又叫麝月、玉钏兒等教導寶玉好好地招陪寶钗。
寶玉也心裡頭想起來,自從回家之後十分的冷落了寶钗。
又想起從前與寶钗好的時候,心裡也十分慚惶,便來殷勤體貼。
寶钗也不理他,隻往裡間房内另自收拾睡了。
寶玉獨在外間房裡睡下,一夜千思百轉,恐怕黛玉過了門婆媳姊妹不和,不能設勸轉來便怎麼樣?又想起王夫人喝他的光景,遠不像個依了的。
怎麼大嫂子、三妹妹不将我從前這番話逐句兒講給太太聽了?便又将這些話像小孩子背書似的又一句句重新背了一遍。
“這麼樣說去已經透明了,太太還有什麼不依的。
隻怕大嫂子、三妹子倒底忘了些。
”就叫起莺兒來,着實地盤她。
莺兒隻笑着。
寶玉益發急起來說道:“到底大奶奶、三姑娘可曾把我這些話兒全個兒學給太太聽了?” 莺兒也笑死了,就道:“是真個學的,隻是我卻記不清。
” 寶玉道:“也記得一兩句。
” 莺兒就将寶玉玩起來,說道:“要便二爺再說一遍給我聽聽,等我合一合看。
” 寶玉真個一字不改又說一遍。
莺兒就笑死了,一面點頭道:“全學上了。
” 寶玉道:“這麼着太太還不依?” 莺兒笑道:“真個的太太聽了這個才依了。
” 寶玉道:“依了為什麼還惱呢?” 莺兒道:“這個我卻不知道。
” 寶钗在裡間床上聽得清清楚楚,隻想寶玉這麼個孩子氣傻到什麼分兒,隻好長久地被丫頭們玩兒便了。
且說王夫人回來幾日,心氣漸平,又憶着喜鳳,彼時潇湘館也開了,仍舊叫玉钏兒同着林之孝家的過去接回來。
一則幾天不見,二則現與姜景星說親,不便再叫她住在一個宅子裡。
也是王夫人的主意,賈政也說很該接回來。
那邊林良玉見喜鳳又去了,探不出黛玉的言語,又與喜鸾商量。
喜鸾知道黛玉與惜春好,就請惜春過來,背地裡先與她說明。
惜春因與黛玉一同夢見冊子一節,打量黛玉斷然立不定了,又問史湘雲,像是黛玉與寶玉終究分拆不開,也順同衆人來勸她。
這黛玉雖則無可奈何,卻也初心不改,想起“良玉哥哥果真要成這件事,不能不探我的信兒,我如今另想一個妙計,做了個不回之回,豈不很好。
想着寶玉這事現今仗着舅太爺做主,我隻等舅太爺惱了我便不要我了。
這終是個妙計兒。
我而今隻打算了三句話對付他。
第一,一生一世隻叫舅舅、舅太太,照先一樣,又與寶玉分居,各人幹各人的事。
第二,單揀舅舅最惱的是戲班兒,我偏叫蔣琪官領班,襲人跟着我服侍過去,連芳官、藕官們定要押着他還俗到府裡頭仍舊唱戲。
可記得舅舅打寶玉的時候也為着戲子,彼時還有老太太護着也那麼樣地打,何況而今。
況且這蔣琪官是王府裡的,如何肯來,就是芳官們還俗也費力。
第三是舅舅、舅太太素常惱恨寶玉是在姊妹丫頭中間混,我而今偏要住在大觀園,時常接這些姊妹丫頭回來同住。
這三件事件件觸傷着舅太爺,好等他嫌棄我,這便是我的金蟬脫殼的妙計兒。
” 黛玉早已想得停停妥妥,遇着惜春再三地問她,也就說将出來。
惜春也笑着,很明白她的主意兒,就笑道:“你這個錦囊三計,果然妙計。
但不知可能夠果真斬斷塵緣?” 黛玉也隻笑着。
惜春便告訴喜鸾,喜鸾即告訴良玉。
良玉隻管搖頭。
惜春回去也告知王夫人等。
王夫人等俱各為難,也盡知她單單地觸怒賈政。
也有說她古怪的,也有說她決絕的,也有說她豪華吐氣的,單隻瞞了賈政一人。
獨有史湘雲說了一個“好” 字。
惜春跟着問,史湘雲總不說明。
衆人心裡明知此事婆婆鬧一番,公公也要鬧一番。
但不知賈政聽見了到底依不依,惱不惱,就算惱了,可也有人挽過來?就算依了,黛玉可另外還有什麼妙計出來?要知端的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