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回 樊梨花大破白虎陣 程咬金領兵駱駝嶺
關燈
小
中
大
是個出家的道人,偌大年歲,誰讓你貪戀紅塵妄開殺戒,要沒有你助楊凡,也不至于死人這麼多,你可知罪?”扭頭祖到了現在一語皆無,兩眼一閉,在這等死。
梨花姑娘吩咐一聲:“把綁繩給他解開,放他逃命去吧。
”“元帥,這可放不得,放虎歸山還要傷人哪!這家夥做惡多端,咋能把他放了呢?放了他,早晚他非搗亂不可。
”“一虎啊,兒就把他放了吧,如果他再搗亂必定是自食其果。
”窦一虎不敢抗令,把扭頭祖身上綁繩解開,東西還給他。
扭頭祖微微一陣冷笑:“樊梨花你真放貧道?”“是啊!”“好!他年相遇,咱們後會有期。
”老道說完一頭紮進大山。
三晃兩晃蹤迹不見。
就因為樊梨花這一念之差,以後惹出許多麻煩,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樊梨花在陣中處理完俘虜之後,接到了開唐四将的報告,業已占領白虎關,樊梨花大喜,引得勝之兵進了白虎城。
城中百姓也很高興,打了多少天就盼着能平安下來,一個個歡天喜地,前門擺上香案,迎接唐軍進城。
樊梨花進城之後就出榜安民,讓老百姓各安生業,減租減稅三年。
老百姓一聽更高興了,無不感激大唐天子。
第二天皇上和太子也進了白虎關。
李世民傳下口旨慶賀三天。
在慶賀之餘,皇上突然仰面痛哭,把大夥兒都哭愣了。
有人問皇上:“我們打了勝仗,皇上悲從何來?”李世民說:“如果我那薛賢臣現在還活着,他有多高興!國家打了勝仗,破陣得了白虎關,梨花和丁山破鏡重圓,又收了小将軍薛應龍,他得多樂呀,可惜他已經身歸那世去了。
在慶賀的時候我怎麼能把他忘了。
”李世民一哭,把大夥兒的傷感全引起來了,衆人無不落淚。
最後老程勸皇上:“這是喜中悲,我們要不打了勝仗,您也想不起這些事來。
因為戰争荒亂年月,也沒來得及給元帥好好超度超度,現在把白虎關得過來了,應當好好地祭祀一番。
”李世民馬上照準,随即把薛仁貴的靈柩運到白虎關,找來和尚、老道、尼姑,超度七七四十九天。
又傳下聖旨,普天之下穿白挂孝,薛仁貴雖然死了,死後仍是光彩萬分。
這是在戰争歲月,能這麼安安穩穩地超度亡人嗎?大家商議,該進兵還得進兵,該留守派人留守。
皇上需要留在白虎關休息一下,太子要陪王伴駕也得留在白虎關,為了給薛仁貴辦喪事,樊梨花、薛丁山都不能離開,人馬怎麼調動呢?程咬金插話說:“咱們為了兩不耽誤,丁山、梨花留在白虎關辦喪事,其他的事情不用多想,我再賣賣老,領這幫年輕人前進,大家以為如何?”梨花大喜:“老人家您就受累了。
您看帶着誰合适?”“我看就帶着秦漢、窦一虎、薛應龍以及羅章、秦英等幾家少國公就行了。
兩萬人馬就可以,我們在前邊攻關破寨之後,再來接你們。
”梨花一聽,這主意不錯,請示了皇上,李世民照準。
次日老程升帳點名,當衆宣布了出兵的事。
這夥年輕人一聽跟程咬金出兵,都樂得蹦起來了。
老程當衆說道:“孩子們,咱可把話說清楚,這可是行軍打仗,可不是玩。
現在元帥沒跟着,我就是代理元帥,我也向你們宣布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
你們都好好背一背,不管你們哪個人觸犯了禁律,可休怪我翻臉無情,執法如山。
聽見沒聽見?”“我們都記住了。
”“要這麼說咱們就點隊出發。
”程咬金懷抱令字旗,前呼後擁,飛身上馬,炮響三聲離開白虎關。
程咬金率大隊人馬前進三百六十裡,來到駱駝嶺地方。
要把駱駝嶺拿下來,前邊就是西涼哈密國的都城了。
老程走馬上了一個高坡,帶住戰馬,端着斧子,往前面觀看-,遠看真像一個大駱駝在那兒伏趴着,兩座山峰好像駱駝的肉峰,一座雄關在兩山的中間,眼前一帶高坡,地勢越走越高,看來這地方十分兇險,一人把關,萬人難攻啊!老程看罷,做到心裡有數,然後選一合适地點吩咐安營。
小将們還間他:“爺爺,直接就打呗,咱們到城裡去休息有多好,何必安營呢。
”“怎麼把我說的話都忘了?像你們想得那麼容易!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你們現在光知道自己,知道對方嗎?主将是誰?有多大能耐?多少軍隊?隻知道把眼珠一瞪到城裡休息,應當謹慎為妙。
吃飽了喝足了,咱們再開兵見仗。
”小将們一聽,吓得一縮脖,沒人言語了。
這老程比軍師還軍師,輩兒也大,說話也有分量,小将們不能不聽。
唐軍紮好了五行八卦中心大帳,程咬金升座公位,傳令埋鍋造飯。
當晚敵軍沒敢出動,大家睡得挺塌實。
次日天明,程咬金早早起來飽餐戰飯已畢,吩咐點鼓聚将。
時間不大,幾家少國公、小英雄薛應龍、秦漢、窦一虎等衆人全都到大帳聽點。
程咬金一點名,一個不缺,傳令開兵亮隊。
程咬金跨上戰馬、手掂利斧,小英雄披挂整齊各拿利刃,點軍五千,來到駱駝嶺下,把大斧子一晃,擺了個二龍出水式,又叫雁别翅,就是像大雁的兩隻翅膀。
軍兵左右一分,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弓箭手壓住陣角。
老程看了看都安排好了,吩咐叫陣官讨敵罵陣。
軍營裡頭專門安排這麼一夥人,别的啥事不幹,專門讨敵叫陣。
這幫人都是大嗓門,體
梨花姑娘吩咐一聲:“把綁繩給他解開,放他逃命去吧。
”“元帥,這可放不得,放虎歸山還要傷人哪!這家夥做惡多端,咋能把他放了呢?放了他,早晚他非搗亂不可。
”“一虎啊,兒就把他放了吧,如果他再搗亂必定是自食其果。
”窦一虎不敢抗令,把扭頭祖身上綁繩解開,東西還給他。
扭頭祖微微一陣冷笑:“樊梨花你真放貧道?”“是啊!”“好!他年相遇,咱們後會有期。
”老道說完一頭紮進大山。
三晃兩晃蹤迹不見。
就因為樊梨花這一念之差,以後惹出許多麻煩,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樊梨花在陣中處理完俘虜之後,接到了開唐四将的報告,業已占領白虎關,樊梨花大喜,引得勝之兵進了白虎城。
城中百姓也很高興,打了多少天就盼着能平安下來,一個個歡天喜地,前門擺上香案,迎接唐軍進城。
樊梨花進城之後就出榜安民,讓老百姓各安生業,減租減稅三年。
老百姓一聽更高興了,無不感激大唐天子。
第二天皇上和太子也進了白虎關。
李世民傳下口旨慶賀三天。
在慶賀之餘,皇上突然仰面痛哭,把大夥兒都哭愣了。
有人問皇上:“我們打了勝仗,皇上悲從何來?”李世民說:“如果我那薛賢臣現在還活着,他有多高興!國家打了勝仗,破陣得了白虎關,梨花和丁山破鏡重圓,又收了小将軍薛應龍,他得多樂呀,可惜他已經身歸那世去了。
在慶賀的時候我怎麼能把他忘了。
”李世民一哭,把大夥兒的傷感全引起來了,衆人無不落淚。
最後老程勸皇上:“這是喜中悲,我們要不打了勝仗,您也想不起這些事來。
因為戰争荒亂年月,也沒來得及給元帥好好超度超度,現在把白虎關得過來了,應當好好地祭祀一番。
”李世民馬上照準,随即把薛仁貴的靈柩運到白虎關,找來和尚、老道、尼姑,超度七七四十九天。
又傳下聖旨,普天之下穿白挂孝,薛仁貴雖然死了,死後仍是光彩萬分。
這是在戰争歲月,能這麼安安穩穩地超度亡人嗎?大家商議,該進兵還得進兵,該留守派人留守。
皇上需要留在白虎關休息一下,太子要陪王伴駕也得留在白虎關,為了給薛仁貴辦喪事,樊梨花、薛丁山都不能離開,人馬怎麼調動呢?程咬金插話說:“咱們為了兩不耽誤,丁山、梨花留在白虎關辦喪事,其他的事情不用多想,我再賣賣老,領這幫年輕人前進,大家以為如何?”梨花大喜:“老人家您就受累了。
您看帶着誰合适?”“我看就帶着秦漢、窦一虎、薛應龍以及羅章、秦英等幾家少國公就行了。
兩萬人馬就可以,我們在前邊攻關破寨之後,再來接你們。
”梨花一聽,這主意不錯,請示了皇上,李世民照準。
次日老程升帳點名,當衆宣布了出兵的事。
這夥年輕人一聽跟程咬金出兵,都樂得蹦起來了。
老程當衆說道:“孩子們,咱可把話說清楚,這可是行軍打仗,可不是玩。
現在元帥沒跟着,我就是代理元帥,我也向你們宣布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
你們都好好背一背,不管你們哪個人觸犯了禁律,可休怪我翻臉無情,執法如山。
聽見沒聽見?”“我們都記住了。
”“要這麼說咱們就點隊出發。
”程咬金懷抱令字旗,前呼後擁,飛身上馬,炮響三聲離開白虎關。
程咬金率大隊人馬前進三百六十裡,來到駱駝嶺地方。
要把駱駝嶺拿下來,前邊就是西涼哈密國的都城了。
老程走馬上了一個高坡,帶住戰馬,端着斧子,往前面觀看-,遠看真像一個大駱駝在那兒伏趴着,兩座山峰好像駱駝的肉峰,一座雄關在兩山的中間,眼前一帶高坡,地勢越走越高,看來這地方十分兇險,一人把關,萬人難攻啊!老程看罷,做到心裡有數,然後選一合适地點吩咐安營。
小将們還間他:“爺爺,直接就打呗,咱們到城裡去休息有多好,何必安營呢。
”“怎麼把我說的話都忘了?像你們想得那麼容易!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你們現在光知道自己,知道對方嗎?主将是誰?有多大能耐?多少軍隊?隻知道把眼珠一瞪到城裡休息,應當謹慎為妙。
吃飽了喝足了,咱們再開兵見仗。
”小将們一聽,吓得一縮脖,沒人言語了。
這老程比軍師還軍師,輩兒也大,說話也有分量,小将們不能不聽。
唐軍紮好了五行八卦中心大帳,程咬金升座公位,傳令埋鍋造飯。
當晚敵軍沒敢出動,大家睡得挺塌實。
次日天明,程咬金早早起來飽餐戰飯已畢,吩咐點鼓聚将。
時間不大,幾家少國公、小英雄薛應龍、秦漢、窦一虎等衆人全都到大帳聽點。
程咬金一點名,一個不缺,傳令開兵亮隊。
程咬金跨上戰馬、手掂利斧,小英雄披挂整齊各拿利刃,點軍五千,來到駱駝嶺下,把大斧子一晃,擺了個二龍出水式,又叫雁别翅,就是像大雁的兩隻翅膀。
軍兵左右一分,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弓箭手壓住陣角。
老程看了看都安排好了,吩咐叫陣官讨敵罵陣。
軍營裡頭專門安排這麼一夥人,别的啥事不幹,專門讨敵叫陣。
這幫人都是大嗓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