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回 魯國公二請樊梨花 金雞嶺七遇薛應龍
關燈
小
中
大
把這句話牢牢記在了心裡。
偏在這時,四川峨眉山來了封請柬,邀請三元李靖傳道,時間三年。
李靖心想,三年時間可不短哪!我把這孩子放下吧,不放心,帶去吧,倘若捅點婁子,與我臉上無光。
怎麼辦呢?這孩子也天天要求上兩軍陣前,找他的爹娘,為國家出力報效。
把這孩子打發到前敵,有道是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嘛!他刷刷點點給薛禮寫了封信,把這孩子的真實身世寫得清清楚楚:“你要想把孩子認下,就認下算你們家的人,要是不認,就做為一般戰将使用,為國效力。
”信寫完了,封嚴後交給薛應龍,告訴他:“這信你不能看。
你等你見着薛仁貴了,再把信交給他,你懂嗎?”“我懂。
”他把信帶進懷裡。
李靖給他準備了盔甲、馬匹、大刀、弓箭,凡是武将應用之物,件件不缺。
分手時千叮咛萬囑咐。
薛應龍也掉了淚:“師父,咱爺倆什麼時候再見?”“我趕奔四川,最多三年,也可能一年半載,我想你的時候就到兩軍陣前去看你。
你要見着你祖父和各位,代我問好。
”“我記住了。
”師徒兩個灑淚而别,李靖趕奔峨眉山,薛應龍打馬趕奔前敵。
薛應龍長這麼大從沒出過遠門,他一邊走一邊打聽,好不容易走到寒江關西邊的金雞嶺,就是現在出事的地方。
這兒有一夥強盜,都是些無家可歸的老百姓,他們推出兩個頭目,在這兒靠打家劫舍為生。
這兩個頭目叫秦太、秦光,武藝一般,是叔伯弟兄。
這日,秦氏弟兄聽手下人禀報,有一個小孩兒騎馬從這路過,帶着個包袱。
秦光聞報下山截住薛應龍,尋思一吓唬,叫他把馬匹丢下得了,誰知一伸手,薛應龍把秦光打落馬下。
秦太聞報也下山出戰,又被打倒。
喽羅兵更不是他的對手。
大夥兒一看這孩子本領高強,就跪請他上山當首領。
薛應龍一看,還有人給我磕頭,好吧,我就先住到這,打聽清楚這兒離前敵有多遠,再把這一幫人都帶去,叫我爺爺、爹爹看看,我還領來這麼多的軍隊。
薛應龍在這山上呆了不過五天,正在計劃趕奔兩軍陣,秦氏兄弟認為喽羅兵服裝不整,不好看,能不能再做兩撥買賣,給弟兄們做些服裝,也顯得體面。
薛應龍認為說得有理,也想再做兩撥買賣,沒想到頭一撥就遇上了樊梨花他們。
樊梨花陣前一報名,薛應龍想起了老師的話,也不看樊梨花才多大歲數,跪倒就叫娘。
梨花問清之後心想,先把魯國公救過來,然後好言相勸,把這孩子甩掉就是了。
薛應龍一看是自己人,馬上就把老程放了。
老程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回來一聽,他樂了,看了看這孩子,心說這事不錯呀!目前兩軍陣前正缺少人才,這小孩兒武藝出衆,如果真把這小孩兒帶到兩軍陣前,可有大用啊。
程咬金說:“孩兒呀,你管樊梨花叫娘,管薛丁山叫爹,是誰告訴你的?”“我師父啊,這還錯得了嗎?”“你師父是誰?”“三元李靖啊。
”“那是我的好朋友。
你師父說的千真萬确,我老頭子也可以作證明。
應龍啊,我可是你太老爺啊,你可要記住,這就是你親娘,薛丁山是你親爹,往後你可不準變良心。
”“是,我不能變。
”樊梨花一聽,你老程胡子都白了,怎麼胡說八道啊!這不是糊弄小孩兒嗎?程咬金沖樊梨花又擠眼又努嘴,意思就這麼定了,把這孩子帶去陣前有用。
薛應龍把老程的話信以為實,張口娘長,閉口娘短,跟梨花十分親近。
樊梨花也沒法了,帶着就帶着吧。
樊小姐就跟薛應龍商量,是不是把這些人解散,薛應龍懇求說:“娘啊,别解散,他們跟我可好了,都願為國家出力報效。
”樊梨花做不了主,問老程咋辦?老程說:“孩子說得對,都帶着吧,讓他們放火燒山,同去前敵。
”大夥兒一聽,嗬,變成國家正式的軍隊了,這回吃飯不成問題了,誰不高興啊,放火把山燒了,帶着應用之物,排着整齊的隊伍,趕奔兩軍陣。
探馬藍旗官報到了中軍:“程老國公把樊小姐請來了,還帶了一千來人。
”唐王聞聽非常高興,馬上傳旨:營門外亮全隊迎接。
幹嗎這樣隆重呢?現在就指望樊梨花了,人家不來,仗都沒法打啦。
樊梨花不來,這帥印無人執掌,白虎陣無法打破。
另外,唐王也感覺對不起樊梨花。
這次樊小姐能二次出頭,真賞了大夥兒的臉了,因此李世民決定率文武百官親自迎接。
隻見禮炮齊鳴,張燈結彩,衆将盔明甲亮分列兩廂,皇上和大帥也接出了營門。
薛丁山一聽說樊梨花來了,當時臉就紅了,急得在帳中直轉悠,我要也去接她,她再當着衆人的面損我一頓,我這臉往哪兒擱呀,他覺着十分尴尬,也覺着内疚,最後一考慮,我先别露面,找個沒人的地方避起來。
等樊小姐的氣消了,沒人的時候,我再給她賠禮認錯,因此薛丁山沒來,餘者全到齊了。
樊梨花來到營門,一看皇上、元帥、衆将全來了,她深受感動,趕緊滾鞍下馬,搶步起身參見皇上,見過大帥。
李世民趕緊相攙:“樊小姐,沒想到兒能來。
你真是我大唐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營中千斤重擔都落在兒身上了。
樊小姐,裡邊請。
” “陛下請。
”衆人亞賽衆星捧月一般,進了大帳
偏在這時,四川峨眉山來了封請柬,邀請三元李靖傳道,時間三年。
李靖心想,三年時間可不短哪!我把這孩子放下吧,不放心,帶去吧,倘若捅點婁子,與我臉上無光。
怎麼辦呢?這孩子也天天要求上兩軍陣前,找他的爹娘,為國家出力報效。
把這孩子打發到前敵,有道是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嘛!他刷刷點點給薛禮寫了封信,把這孩子的真實身世寫得清清楚楚:“你要想把孩子認下,就認下算你們家的人,要是不認,就做為一般戰将使用,為國效力。
”信寫完了,封嚴後交給薛應龍,告訴他:“這信你不能看。
你等你見着薛仁貴了,再把信交給他,你懂嗎?”“我懂。
”他把信帶進懷裡。
李靖給他準備了盔甲、馬匹、大刀、弓箭,凡是武将應用之物,件件不缺。
分手時千叮咛萬囑咐。
薛應龍也掉了淚:“師父,咱爺倆什麼時候再見?”“我趕奔四川,最多三年,也可能一年半載,我想你的時候就到兩軍陣前去看你。
你要見着你祖父和各位,代我問好。
”“我記住了。
”師徒兩個灑淚而别,李靖趕奔峨眉山,薛應龍打馬趕奔前敵。
薛應龍長這麼大從沒出過遠門,他一邊走一邊打聽,好不容易走到寒江關西邊的金雞嶺,就是現在出事的地方。
這兒有一夥強盜,都是些無家可歸的老百姓,他們推出兩個頭目,在這兒靠打家劫舍為生。
這兩個頭目叫秦太、秦光,武藝一般,是叔伯弟兄。
這日,秦氏弟兄聽手下人禀報,有一個小孩兒騎馬從這路過,帶着個包袱。
秦光聞報下山截住薛應龍,尋思一吓唬,叫他把馬匹丢下得了,誰知一伸手,薛應龍把秦光打落馬下。
秦太聞報也下山出戰,又被打倒。
喽羅兵更不是他的對手。
大夥兒一看這孩子本領高強,就跪請他上山當首領。
薛應龍一看,還有人給我磕頭,好吧,我就先住到這,打聽清楚這兒離前敵有多遠,再把這一幫人都帶去,叫我爺爺、爹爹看看,我還領來這麼多的軍隊。
薛應龍在這山上呆了不過五天,正在計劃趕奔兩軍陣,秦氏兄弟認為喽羅兵服裝不整,不好看,能不能再做兩撥買賣,給弟兄們做些服裝,也顯得體面。
薛應龍認為說得有理,也想再做兩撥買賣,沒想到頭一撥就遇上了樊梨花他們。
樊梨花陣前一報名,薛應龍想起了老師的話,也不看樊梨花才多大歲數,跪倒就叫娘。
梨花問清之後心想,先把魯國公救過來,然後好言相勸,把這孩子甩掉就是了。
薛應龍一看是自己人,馬上就把老程放了。
老程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回來一聽,他樂了,看了看這孩子,心說這事不錯呀!目前兩軍陣前正缺少人才,這小孩兒武藝出衆,如果真把這小孩兒帶到兩軍陣前,可有大用啊。
程咬金說:“孩兒呀,你管樊梨花叫娘,管薛丁山叫爹,是誰告訴你的?”“我師父啊,這還錯得了嗎?”“你師父是誰?”“三元李靖啊。
”“那是我的好朋友。
你師父說的千真萬确,我老頭子也可以作證明。
應龍啊,我可是你太老爺啊,你可要記住,這就是你親娘,薛丁山是你親爹,往後你可不準變良心。
”“是,我不能變。
”樊梨花一聽,你老程胡子都白了,怎麼胡說八道啊!這不是糊弄小孩兒嗎?程咬金沖樊梨花又擠眼又努嘴,意思就這麼定了,把這孩子帶去陣前有用。
薛應龍把老程的話信以為實,張口娘長,閉口娘短,跟梨花十分親近。
樊梨花也沒法了,帶着就帶着吧。
樊小姐就跟薛應龍商量,是不是把這些人解散,薛應龍懇求說:“娘啊,别解散,他們跟我可好了,都願為國家出力報效。
”樊梨花做不了主,問老程咋辦?老程說:“孩子說得對,都帶着吧,讓他們放火燒山,同去前敵。
”大夥兒一聽,嗬,變成國家正式的軍隊了,這回吃飯不成問題了,誰不高興啊,放火把山燒了,帶着應用之物,排着整齊的隊伍,趕奔兩軍陣。
探馬藍旗官報到了中軍:“程老國公把樊小姐請來了,還帶了一千來人。
”唐王聞聽非常高興,馬上傳旨:營門外亮全隊迎接。
幹嗎這樣隆重呢?現在就指望樊梨花了,人家不來,仗都沒法打啦。
樊梨花不來,這帥印無人執掌,白虎陣無法打破。
另外,唐王也感覺對不起樊梨花。
這次樊小姐能二次出頭,真賞了大夥兒的臉了,因此李世民決定率文武百官親自迎接。
隻見禮炮齊鳴,張燈結彩,衆将盔明甲亮分列兩廂,皇上和大帥也接出了營門。
薛丁山一聽說樊梨花來了,當時臉就紅了,急得在帳中直轉悠,我要也去接她,她再當着衆人的面損我一頓,我這臉往哪兒擱呀,他覺着十分尴尬,也覺着内疚,最後一考慮,我先别露面,找個沒人的地方避起來。
等樊小姐的氣消了,沒人的時候,我再給她賠禮認錯,因此薛丁山沒來,餘者全到齊了。
樊梨花來到營門,一看皇上、元帥、衆将全來了,她深受感動,趕緊滾鞍下馬,搶步起身參見皇上,見過大帥。
李世民趕緊相攙:“樊小姐,沒想到兒能來。
你真是我大唐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營中千斤重擔都落在兒身上了。
樊小姐,裡邊請。
” “陛下請。
”衆人亞賽衆星捧月一般,進了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