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回 破大陣元帥受圍困 救爹爹丁山戰楊凡
關燈
小
中
大
。
薛丁山紮死的這人是楊凡手下的馮氏四猛頭一個,名叫馮國龍。
他死了,他兄弟馮國虎在旁邊看得清楚:“薛丁山,還我大哥的性命!”在後頭又是一刀。
丁山聽到腦後惡風不善,馬往前提,滴溜一轉圈,這刀就砍空了。
薛丁山往腰裡一伸手,拽出寶劍,使了個反背藏花,喀嚓一聲,正砍在馮國虎腦袋上,人頭落地,死屍栽于馬下。
與此同時,又有兩員番将催馬掄兵刃向薛丁山夾攻,薛丁山一看,這兩人也是大刀,看樣也是猛将,這二人正是馮國龍的三弟、四弟,叫馮國剛、馮國強,這四人是奉楊凡之命在此守陣。
他倆一看前邊兩人雙雙斃命,眼睛都紅了,自料單打獨鬥難以取勝,因此兩匹馬飛出夾攻丁山。
薛丁山一手提槍,一手持劍,一人力敵二将,五六個回合,噗噗兩聲,紮死一個,劈了一個,二将紛紛落馬。
丁山把馬撥回來,繼續前進。
行走不過百步,“轟隆隆”炮聲一響,伏兵四起,薛丁山借着燈球火把的光亮一看,呦,來将正是楊凡。
楊凡用合扇闆門刀指着薛丁山:“小白臉子,你還活着!要不是樊梨花把你搭救,焉有你的命在!你長幾個腦袋敢進我的白虎陣,你拿命來!”一對冤家碰在一處,各施絕技互不相讓。
楊凡恨不能一刀把薛丁山劈為兩半,薛丁山恨不能一槍把楊凡紮個透腔。
二馬膛翻,刀槍并舉,寒光閃爍,驚心動魄。
楊凡本來就非丁山對手,自飛刀被梨花破後,遇見薛丁山他心中就有三分打憷。
而薛丁山可跟他不一樣。
恨不能一槍就把楊凡紮死,好救他爹,所以薛丁山身帶棍傷仍倍加勇猛。
三十多個回合過去,楊凡就有點頂不住了,手忙腳亂。
正在這時,薛丁山拽出了馳雲掃龍鞭,瞅準機會,使了個槍裡夾鞭,照準楊凡“啪”的就是一鞭,正打在後背上,把楊凡打得“哎呀”一聲,大刀幾乎落地,急忙用手抓住鐵過梁,身子一晃悠,覺得眼前發黑,“哇”地一口鮮血噴出,就仗他身大力不虧,吐點血不算什麼,他撥馬就跑,薛丁山緊追不舍。
唐兵一見主将連連打勝,士氣倍增,搖旗呐喊,跟着沖過來,把番兵番将打得膽戰心驚,望風而逃,漫山遍野,全是死屍。
唐軍一直殺到天光見亮,到了一座小山包,山包上閃出一隊唐兵,一個個盔歪甲斜,滿臉黑煙、塵土。
他們往山下一看,呦,救兵來了,頓時振作起來,齊聲高喊:“到這邊來,大元帥在這呢!”薛丁山一聽,撥馬上山,後邊軍兵跟着沖了上來。
這裡三面絕壁,僅有一條小道可通山頂,幾百人在這死守。
大帥薛仁貴也在這兒。
薛仁貴被困大陣以後,兵将損失慘重,無力再戰,也難以突圍,才帶着這幾百人聚守這個小山包,備下許多石塊,固守待援。
楊凡困住山包,一時也攻不上去,想以此引誘唐營的援兵,沒想到被薛丁山一陣戰敗。
丁山看見爹爹,趕緊甩镫離鞍,跳下坐騎,噔噔噔,跑步到了爹爹面前:“爹爹在上,不孝兒丁山參見爹爹。
”父子相見抱頭痛哭。
到了現在薛仁貴就是有氣也沒有了,何況薛丁山激戰了一夜,血透征袍,立了那麼大的功勞。
“丁山,你我可能出得大陣?”“爹爹放心,有孩兒在此,你我定能沖出大陣!”“好,頭前帶路。
”薛仁貴剛站起來又坐下了,為什麼呢?他的兩條退都被大炮崩傷了,血肉模糊,用布帶子纏着。
親兵衛隊把大帥扶上戰馬,左右保護着,薛丁山在前邊開路,衆将随後,沖下山包,又經過一番浴血奮戰,打退番将無數次的攔截,好不容易才出了白虎陣。
查點軍兵,死傷大半。
程咬金在陣外催馬迎了上來:“丁山,怎麼樣?”“老爺爺放心,我把我爹請回來了。
”“好孩子,你爹在哪兒?”“現在後面。
”程咬金緊催戰馬來到後面,見了薛仁貴,這才放心。
“仁貴呀,我真沒想到啊,咱爺倆還能見面。
”薛仁貴也感歎不已。
邊說邊走,回到大營。
李世民一聽說薛仁貴回來了,高興得不得了,親自出營門迎接。
回到中軍寶帳,先把軍醫官找來,給大帥治療傷症。
軍醫一看,都是皮肉之傷,骨頭沒事。
包紮、完傷口,薛仁貴命中軍官點名,所有進陣将官俱都安全返回,元帥這才把心放下。
薛仁貴感慨萬端,對李世民說:“陛下,臣大沒能耐,要有能耐,焉能落個大敗而歸。
看來這座白虎陣萬難攻打,我實在沒有這個本領啊。
”程咬金趕緊打圓場:“仁貴,不隻是你,我也給憋住了。
我這能耐有多大呀?什麼樣的戰場我沒經過,什麼樣的陣沒有見過?惟獨這白虎陣算迷門了。
我看咱這麼辦吧,你的身體還虛弱,需要好好将養;丁出現在還有罪,也不能讓他當元帥。
要破這座白虎陣,非得一人不可。
”“老人家,你說的是誰?”“你怎麼說糊塗話呀?非得樊梨花!依我說,把樊小姐請出來,讓她登台拜帥,不然,這陣沒法破呀。
”衆人一聽,都點頭稱是,可人家會來嗎? 李世民苦笑了一下:“老愛卿,談何容易呀?樊小姐都傷透心啦!人家一怒之下離開大營,還能來嗎?咱這不是做夢說話嗎?”“不,我跟你們看得不一樣,我總覺着樊小姐還沒死心,不信可以試試。
要是我叫薛丁山打
薛丁山紮死的這人是楊凡手下的馮氏四猛頭一個,名叫馮國龍。
他死了,他兄弟馮國虎在旁邊看得清楚:“薛丁山,還我大哥的性命!”在後頭又是一刀。
丁山聽到腦後惡風不善,馬往前提,滴溜一轉圈,這刀就砍空了。
薛丁山往腰裡一伸手,拽出寶劍,使了個反背藏花,喀嚓一聲,正砍在馮國虎腦袋上,人頭落地,死屍栽于馬下。
與此同時,又有兩員番将催馬掄兵刃向薛丁山夾攻,薛丁山一看,這兩人也是大刀,看樣也是猛将,這二人正是馮國龍的三弟、四弟,叫馮國剛、馮國強,這四人是奉楊凡之命在此守陣。
他倆一看前邊兩人雙雙斃命,眼睛都紅了,自料單打獨鬥難以取勝,因此兩匹馬飛出夾攻丁山。
薛丁山一手提槍,一手持劍,一人力敵二将,五六個回合,噗噗兩聲,紮死一個,劈了一個,二将紛紛落馬。
丁山把馬撥回來,繼續前進。
行走不過百步,“轟隆隆”炮聲一響,伏兵四起,薛丁山借着燈球火把的光亮一看,呦,來将正是楊凡。
楊凡用合扇闆門刀指着薛丁山:“小白臉子,你還活着!要不是樊梨花把你搭救,焉有你的命在!你長幾個腦袋敢進我的白虎陣,你拿命來!”一對冤家碰在一處,各施絕技互不相讓。
楊凡恨不能一刀把薛丁山劈為兩半,薛丁山恨不能一槍把楊凡紮個透腔。
二馬膛翻,刀槍并舉,寒光閃爍,驚心動魄。
楊凡本來就非丁山對手,自飛刀被梨花破後,遇見薛丁山他心中就有三分打憷。
而薛丁山可跟他不一樣。
恨不能一槍就把楊凡紮死,好救他爹,所以薛丁山身帶棍傷仍倍加勇猛。
三十多個回合過去,楊凡就有點頂不住了,手忙腳亂。
正在這時,薛丁山拽出了馳雲掃龍鞭,瞅準機會,使了個槍裡夾鞭,照準楊凡“啪”的就是一鞭,正打在後背上,把楊凡打得“哎呀”一聲,大刀幾乎落地,急忙用手抓住鐵過梁,身子一晃悠,覺得眼前發黑,“哇”地一口鮮血噴出,就仗他身大力不虧,吐點血不算什麼,他撥馬就跑,薛丁山緊追不舍。
唐兵一見主将連連打勝,士氣倍增,搖旗呐喊,跟着沖過來,把番兵番将打得膽戰心驚,望風而逃,漫山遍野,全是死屍。
唐軍一直殺到天光見亮,到了一座小山包,山包上閃出一隊唐兵,一個個盔歪甲斜,滿臉黑煙、塵土。
他們往山下一看,呦,救兵來了,頓時振作起來,齊聲高喊:“到這邊來,大元帥在這呢!”薛丁山一聽,撥馬上山,後邊軍兵跟着沖了上來。
這裡三面絕壁,僅有一條小道可通山頂,幾百人在這死守。
大帥薛仁貴也在這兒。
薛仁貴被困大陣以後,兵将損失慘重,無力再戰,也難以突圍,才帶着這幾百人聚守這個小山包,備下許多石塊,固守待援。
楊凡困住山包,一時也攻不上去,想以此引誘唐營的援兵,沒想到被薛丁山一陣戰敗。
丁山看見爹爹,趕緊甩镫離鞍,跳下坐騎,噔噔噔,跑步到了爹爹面前:“爹爹在上,不孝兒丁山參見爹爹。
”父子相見抱頭痛哭。
到了現在薛仁貴就是有氣也沒有了,何況薛丁山激戰了一夜,血透征袍,立了那麼大的功勞。
“丁山,你我可能出得大陣?”“爹爹放心,有孩兒在此,你我定能沖出大陣!”“好,頭前帶路。
”薛仁貴剛站起來又坐下了,為什麼呢?他的兩條退都被大炮崩傷了,血肉模糊,用布帶子纏着。
親兵衛隊把大帥扶上戰馬,左右保護着,薛丁山在前邊開路,衆将随後,沖下山包,又經過一番浴血奮戰,打退番将無數次的攔截,好不容易才出了白虎陣。
查點軍兵,死傷大半。
程咬金在陣外催馬迎了上來:“丁山,怎麼樣?”“老爺爺放心,我把我爹請回來了。
”“好孩子,你爹在哪兒?”“現在後面。
”程咬金緊催戰馬來到後面,見了薛仁貴,這才放心。
“仁貴呀,我真沒想到啊,咱爺倆還能見面。
”薛仁貴也感歎不已。
邊說邊走,回到大營。
李世民一聽說薛仁貴回來了,高興得不得了,親自出營門迎接。
回到中軍寶帳,先把軍醫官找來,給大帥治療傷症。
軍醫一看,都是皮肉之傷,骨頭沒事。
包紮、完傷口,薛仁貴命中軍官點名,所有進陣将官俱都安全返回,元帥這才把心放下。
薛仁貴感慨萬端,對李世民說:“陛下,臣大沒能耐,要有能耐,焉能落個大敗而歸。
看來這座白虎陣萬難攻打,我實在沒有這個本領啊。
”程咬金趕緊打圓場:“仁貴,不隻是你,我也給憋住了。
我這能耐有多大呀?什麼樣的戰場我沒經過,什麼樣的陣沒有見過?惟獨這白虎陣算迷門了。
我看咱這麼辦吧,你的身體還虛弱,需要好好将養;丁出現在還有罪,也不能讓他當元帥。
要破這座白虎陣,非得一人不可。
”“老人家,你說的是誰?”“你怎麼說糊塗話呀?非得樊梨花!依我說,把樊小姐請出來,讓她登台拜帥,不然,這陣沒法破呀。
”衆人一聽,都點頭稱是,可人家會來嗎? 李世民苦笑了一下:“老愛卿,談何容易呀?樊小姐都傷透心啦!人家一怒之下離開大營,還能來嗎?咱這不是做夢說話嗎?”“不,我跟你們看得不一樣,我總覺着樊小姐還沒死心,不信可以試試。
要是我叫薛丁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