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回 癡情女沉浸新婚夜 薛丁山一打樊梨花
關燈
小
中
大
們老師作媒,一切好辦。
另外我再問問你,你們兩個的婚姻定了以後,這寒江關怎麼辦呢?咱們還是兩國的仇敵呀,這個你得說明白。
”“老爺爺,我跟二路元帥還沒有說到這,你既然問到這,我可以給你講,我的意思要獻關歸唐。
唐天子是有道的明君,恩德布于四海,老百姓非常擁護。
六國三川的人馬,是不義之師,不應該提出無理的條件要挾大唐,無故興兵進犯大唐的疆土,這既不得人心,滿朝文武也不憤,倒行逆施,早晚必敗。
我雖然是個女流,也看得清清楚楚,我師父也是這麼講的。
既然我跟二路元帥薛丁山有這個婚姻關系,寒江關我們就獻出來了,關裡的兵馬、軍需、物資,全部歸為大唐,你看如何?”“好。
梨花真是深明大義,做得對。
不過你爹、你哥哥什麼意思?”“關于這一點,請老人家放心。
分手之後,我回寒江關。
咱把時間拖得長一些,五天以後您聽信兒,隻要我在寒江關城樓上挂起白旗,就是大功告成了,也就是說我爹他們都樂意了,我們就獻關歸唐。
到那時候,我希望老爺爺能夠親自到寒江關來一趟,跟我父母見見面,一談論接收關城的事,二把我們的婚姻大事給定下來。
” “哈哈,你想得真周到,跟我心裡想到一塊兒了。
咱們就一言為定,五天為準。
五天以後,你在城頭上挑起白旗,爺爺一定趕奔寒江關,主要的是給你提媒。
提媒之後,釘是釘,鉚是鉚,抓緊日期,你們夫妻完婚,我還等着喝你們的喜酒呢。
”樊梨花滿面飛紅,和二人告别,轉回寒江關。
薛丁山低着腦袋,唉聲歎氣。
老程拍了他一下:“丁山,你還有啥不樂意嗎?”“老爺爺,說句良心話,我很喜歡樊小姐,再說又有兩位名師從中為媒,您又從中擔保,而且咱們還能得到寒江關,我有什麼不樂意的?最使我腦袋疼的就是我爹。
他一聽見這種事,非發脾氣不可,見着我爹可怎麼說呢?所以我有點害怕。
”“哎,丁山哪,萬馬軍中你都不怕,跟你爹說話你怕什麼,放心吧,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
” 程咬金帶着薛丁山回到陣前,爺兒兩個吩咐收兵,大家回了營盤。
一老一少在營門外下馬,興沖沖趕奔中軍寶帳。
這時候,唐王李世民、軍師徐懋功、無帥薛仁貴,都在大帳中聽信兒。
滿營衆将分列兩廂。
薛丁山趕緊來到父親面前,躬身施禮:“父帥在上,末将交令。
”“丁山,兩軍陣前去戰樊梨花,勝負如何?”“回爹爹,也沒打敗,也沒打勝。
”“這話是什麼意思?”老程一聽趕緊過來了:“仁貴呀,我們就得說是大獲全勝。
你看,樊小姐收兵撤隊了,我們也平安回來了,這不就是打了勝仗嗎?另外仁貴喲,我給你道喜了。
”“老人家,此話怎講?”“你可别生氣啊,你又多了個兒媳婦。
樊小姐把終身大事許配給丁山了。
” 老程沒頭沒腦地-啷這麼一句話,誰不吃驚?薛仁貴聞聽此言騰地臉一紅:“老人家,此事當真?”“這事有鬧着玩兒的嗎?千真萬确呀!”這一下可把薛仁貴給氣壞了。
他把虎膽綽起,剛要拍桌子發脾氣,程咬金趕緊解釋:“仁貴你等等,你得讓人家把話說清楚。
丁山,把那信拿出來,讓你爹先看看。
”薛丁山從懷裡把這兩封信拿出來,雙手呈上。
薛仁貴不知道怎麼回事,等把信從頭到尾看完了:“啊,是這麼回事。
”王禅老祖誰人不知?黎山聖母哪個不曉?兩位世外高人給兒子從中為媒,這事怎麼辦呢?薛元帥把這兩封信呈給軍師,軍師、皇上都看了。
李世民看完了不但不生氣,反而樂了,他看看薛丁山,瞅瞅程咬金:“丁山哪!既然兩個世外高人都從中為媒,朕看這事是不能更改了,我也樂意。
薛大帥,你說呢?”“萬歲,您看着辦吧,我也是左右為難。
”“大帥,朕從中作主,此事就定下來吧。
”程咬金一聽高興了:“這才叫有道的明君。
萬歲,你聽我說,不但是婚姻的事,人家樊小姐還說了,要回城勸說她爹爹、哥哥,獻關歸唐。
真要把寒江關得過來,三川六國的滅亡,就在眼前了,樊小姐立了特大的功勞一件。
陛下,你可不能等閑視之呀。
”“老國公放心。
朕做到心中有數,真要這麼做到了,我一定重重加封。
”薛丁山見皇上做主,這才破涕為笑。
薛仁貴回到後帳,把這件事給兩位夫人說了一遍,讓她們給窦仙童解釋解釋。
夫人給窦仙童一說,窦仙童表示不計較什麼,再說戰場上樊小姐要不是手下留情,哪有自己的命在。
薛仁貴見夫人、兒媳婦、女兒都樂意,自己心裡也寬敞多了。
眼前是不再打仗了,就等寒江關的信兒了,可是五天過去了,老程瞪眼往城上觀瞧,不見白旗。
他心裡納悶兒,樊梨花這個人說話不會不算數。
怎麼到了日子還沒挑白旗?難道是城中有了變化?或者樊梨花對這婚姻又不滿意了?真叫人莫名其妙。
等到六天了,仍然沒挂白旗,程咬金就好像爇鍋上的螞蟻,滿營衆将也有點着急了。
又過了五天,程咬金一想,壞了,甭問,肯定是事情起了變化。
也許樊梨花回去一說,他爹爹不同意這門親事,或者不同意歸唐,他們耗子動刀窩裡反了,再不然就是三川六國派來什麼人了。
老程一想,我非得進城問問不可,不問一問不好辦哪!我在皇上、軍師、大帥和滿營衆将面前大包大攬,紅嘴白牙說完了,現在事情一變化,叫我怎麼見人哪!程咬金連覺都沒睡好。
另外我再問問你,你們兩個的婚姻定了以後,這寒江關怎麼辦呢?咱們還是兩國的仇敵呀,這個你得說明白。
”“老爺爺,我跟二路元帥還沒有說到這,你既然問到這,我可以給你講,我的意思要獻關歸唐。
唐天子是有道的明君,恩德布于四海,老百姓非常擁護。
六國三川的人馬,是不義之師,不應該提出無理的條件要挾大唐,無故興兵進犯大唐的疆土,這既不得人心,滿朝文武也不憤,倒行逆施,早晚必敗。
我雖然是個女流,也看得清清楚楚,我師父也是這麼講的。
既然我跟二路元帥薛丁山有這個婚姻關系,寒江關我們就獻出來了,關裡的兵馬、軍需、物資,全部歸為大唐,你看如何?”“好。
梨花真是深明大義,做得對。
不過你爹、你哥哥什麼意思?”“關于這一點,請老人家放心。
分手之後,我回寒江關。
咱把時間拖得長一些,五天以後您聽信兒,隻要我在寒江關城樓上挂起白旗,就是大功告成了,也就是說我爹他們都樂意了,我們就獻關歸唐。
到那時候,我希望老爺爺能夠親自到寒江關來一趟,跟我父母見見面,一談論接收關城的事,二把我們的婚姻大事給定下來。
” “哈哈,你想得真周到,跟我心裡想到一塊兒了。
咱們就一言為定,五天為準。
五天以後,你在城頭上挑起白旗,爺爺一定趕奔寒江關,主要的是給你提媒。
提媒之後,釘是釘,鉚是鉚,抓緊日期,你們夫妻完婚,我還等着喝你們的喜酒呢。
”樊梨花滿面飛紅,和二人告别,轉回寒江關。
薛丁山低着腦袋,唉聲歎氣。
老程拍了他一下:“丁山,你還有啥不樂意嗎?”“老爺爺,說句良心話,我很喜歡樊小姐,再說又有兩位名師從中為媒,您又從中擔保,而且咱們還能得到寒江關,我有什麼不樂意的?最使我腦袋疼的就是我爹。
他一聽見這種事,非發脾氣不可,見着我爹可怎麼說呢?所以我有點害怕。
”“哎,丁山哪,萬馬軍中你都不怕,跟你爹說話你怕什麼,放心吧,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
” 程咬金帶着薛丁山回到陣前,爺兒兩個吩咐收兵,大家回了營盤。
一老一少在營門外下馬,興沖沖趕奔中軍寶帳。
這時候,唐王李世民、軍師徐懋功、無帥薛仁貴,都在大帳中聽信兒。
滿營衆将分列兩廂。
薛丁山趕緊來到父親面前,躬身施禮:“父帥在上,末将交令。
”“丁山,兩軍陣前去戰樊梨花,勝負如何?”“回爹爹,也沒打敗,也沒打勝。
”“這話是什麼意思?”老程一聽趕緊過來了:“仁貴呀,我們就得說是大獲全勝。
你看,樊小姐收兵撤隊了,我們也平安回來了,這不就是打了勝仗嗎?另外仁貴喲,我給你道喜了。
”“老人家,此話怎講?”“你可别生氣啊,你又多了個兒媳婦。
樊小姐把終身大事許配給丁山了。
” 老程沒頭沒腦地-啷這麼一句話,誰不吃驚?薛仁貴聞聽此言騰地臉一紅:“老人家,此事當真?”“這事有鬧着玩兒的嗎?千真萬确呀!”這一下可把薛仁貴給氣壞了。
他把虎膽綽起,剛要拍桌子發脾氣,程咬金趕緊解釋:“仁貴你等等,你得讓人家把話說清楚。
丁山,把那信拿出來,讓你爹先看看。
”薛丁山從懷裡把這兩封信拿出來,雙手呈上。
薛仁貴不知道怎麼回事,等把信從頭到尾看完了:“啊,是這麼回事。
”王禅老祖誰人不知?黎山聖母哪個不曉?兩位世外高人給兒子從中為媒,這事怎麼辦呢?薛元帥把這兩封信呈給軍師,軍師、皇上都看了。
李世民看完了不但不生氣,反而樂了,他看看薛丁山,瞅瞅程咬金:“丁山哪!既然兩個世外高人都從中為媒,朕看這事是不能更改了,我也樂意。
薛大帥,你說呢?”“萬歲,您看着辦吧,我也是左右為難。
”“大帥,朕從中作主,此事就定下來吧。
”程咬金一聽高興了:“這才叫有道的明君。
萬歲,你聽我說,不但是婚姻的事,人家樊小姐還說了,要回城勸說她爹爹、哥哥,獻關歸唐。
真要把寒江關得過來,三川六國的滅亡,就在眼前了,樊小姐立了特大的功勞一件。
陛下,你可不能等閑視之呀。
”“老國公放心。
朕做到心中有數,真要這麼做到了,我一定重重加封。
”薛丁山見皇上做主,這才破涕為笑。
薛仁貴回到後帳,把這件事給兩位夫人說了一遍,讓她們給窦仙童解釋解釋。
夫人給窦仙童一說,窦仙童表示不計較什麼,再說戰場上樊小姐要不是手下留情,哪有自己的命在。
薛仁貴見夫人、兒媳婦、女兒都樂意,自己心裡也寬敞多了。
眼前是不再打仗了,就等寒江關的信兒了,可是五天過去了,老程瞪眼往城上觀瞧,不見白旗。
他心裡納悶兒,樊梨花這個人說話不會不算數。
怎麼到了日子還沒挑白旗?難道是城中有了變化?或者樊梨花對這婚姻又不滿意了?真叫人莫名其妙。
等到六天了,仍然沒挂白旗,程咬金就好像爇鍋上的螞蟻,滿營衆将也有點着急了。
又過了五天,程咬金一想,壞了,甭問,肯定是事情起了變化。
也許樊梨花回去一說,他爹爹不同意這門親事,或者不同意歸唐,他們耗子動刀窩裡反了,再不然就是三川六國派來什麼人了。
老程一想,我非得進城問問不可,不問一問不好辦哪!我在皇上、軍師、大帥和滿營衆将面前大包大攬,紅嘴白牙說完了,現在事情一變化,叫我怎麼見人哪!程咬金連覺都沒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