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回 兩軍陣姑娘逞英豪 樊梨花初會薛丁山

關燈
就是薛丁山。

    ”窦一虎是開玩笑,但是,樊梨花可當成真的了。

    聽說他就是薛丁山,樊梨花好似冷水澆頭一般,倒吸了一口冷氣,戰馬退了好幾步,心裡說:師父啊,您可把我坑苦了。

    您說您在雲蒙山水簾洞見過薛丁山,您還把他誇得神乎其神,鬧了半天就這麼個模樣?又一想,不對,我師父給我說得清清楚楚,薛了山十寶大将,胯下馬掌中槍,我爹也是這麼說,可這個人是步下,也沒使槍,難道說他是冒名頂替?樊梨花想到這,還抱着一點希望:“矬鬼,少要廢話,休走着刀。

    ”窦一虎急忙相迎。

    他雙腳點地,往上一蹦,雙手搶圓大棍,奔樊梨花頂梁便打。

    樊小姐見此人使棍,料到力大,不敢直接用刀招架,趕緊一踹镫,桃紅馬往旁邊一撥,這一棍就走空了。

    樊梨花一翻腕子,用三尖兩刃刀把大根壓住,緊跟着使了個順水推舟,刀刃順着棍子上來了。

    “着刀!”窦一虎使了個倒毛跟鬥,把刀躲開,往下一哈腰,掄棍奔馬退就打,樊梨花橫刀往外招架。

    二人一個馬上,一個步下,戰在一處。

    窦一虎不禁暗挑拇指,稱贊樊梨花刀法津奇。

    他想:我已在元帥面前說了大話,要赢不了這個女孩子,回去有何臉面!幹脆我把她生擒活拿,好立大功。

    又過了幾個回合,窦一虎哧溜一下,鑽到樊梨花馬後去了。

    樊小姐一刀砍空,心中一驚,矬子哪裡去了?這時窦一虎噌的一下蹦到了樊梨花的馬屁股上,單手背棍,伸右手要抓樊小姐的絆甲絲縧。

    樊小姐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覺着身後一動,就知道窦一虎站在身後,她不由得大吃一驚,右手提刀,左手向身後一背,一下抓住了窦一虎的腳脖子,使勁兒用力一拽,把矬子掄起來了。

    樊梨花心想:我是把他放了,是抓個活的,還是摔死?樊小姐正在猶豫不定,窦一虎嘴裡就叨咕開了:“丫頭你可真厲害呀,你要謀害親夫啊,可别摔啊,我就怕摔。

    ”這一句話把樊小姐氣急了,心說這矬子真可惡,掄起來對着地下就摔下去了,就像摔個大肉球。

    就聽窦一虎喊着:“壞了壞了,非摔死不可。

    ”在快要挨地的時候,窦一虎使了個雲裡翻,雙腳落地。

    他嘿嘿一笑。

    “沒摔着,你抓住也算白抓了。

    ”樊梨花一看掄刀就剁,窦一虎知道不能取勝,隻好敗回本隊。

     在窦一虎敗陣的時候,就聽陣外有人喊了一聲:“樊梨花,休要猖狂,慢得撒野,薛丁山到了。

    ”樊小姐一愣,心說薛丁山果然來了。

    她立馬橫刀,順聲音觀看,就見在東北方向,撒腳如飛,又跑過來一個矬子。

    這矬子跟窦一虎站到一塊兒,不分彼此,不過長得比窦一虎強點,是張白臉,一對圓眼睛,蒜頭鼻子,薄嘴片,年約二十歲左右,頭上鐵青色絹帕-頭,鬓角斜搓麻花扣,頂梁門高打英雄結,周身穿青,遍體挂皂,打排骨頭紐扣,一把掌寬獅蠻帶煞腰,下穿騎馬蹲裆褲,腳蹬抓地虎薄底靴子,手裡平端一條大棍,未曾說話嬉皮笑臉。

    樊梨花沒見過薛丁山,也不知道這矬子是誰。

    窦一虎一看,幾乎樂出聲來。

     書中代言,來的這人名叫秦漢,他乃是秦瓊的後代,秦懷玉之子、秦懷玉有兩個兒子,大的就是這個秦漢,二子就是秦英。

    為什麼老沒說過秦漢呢?這裡邊有個原因。

    在秦漢四歲那年,有個花燈盛會,一個年輕家人背着秦漢上街觀燈。

    這家人一看五光十色的花燈,就着了迷,背着太累,就領着他,有時候光顧着看燈哩,就把秦漢忘了,結果人多,把秦漢走失了。

    家人找來找去沒有找着,也不敢回府,就跑了。

    秦漢打那以後就算丢了。

    為這件事秦府上下鬧翻了天,懸下賞格尋找少爺。

    幾年過去,派出無數路人馬,也沒找着。

    秦府認為這孩子是被騙子拐走了,不然就是死了,所以再沒人提他。

    秦漢上哪兒去了呢?在花燈會上和家人走散以後,被一個騙子拐走了,打陝西帶到山東。

    倒來倒去,被一個出家人帶去了。

    這個出家人就是二洞王铙老祖。

    王铙是王禅老祖的親師弟。

    他把秦漢帶回深山,教給他武藝。

    日久天長,他發現這孩子非常聰明,知道這孩子姓秦。

    王铙老祖派人到秦府打聽,果然這孩子是秦門之後。

    王燒一想,我懷有絕藝在身,幹脆把這孩子培養成人,然後再叫他認祖歸宗,為國家出力報效。

    如果過早地給他家裡打了招呼,這孩子就一事無成了。

    所以王铙也沒給他們家說,家裡就認為這孩子不在了。

    這秦漢哪兒都好,就是不長個兒,王铙老祖對他說:“我過去還教一個徒弟叫窦一虎,長得和你差不多,那是你師兄,他的能為可不小,你不能被你師兄拉下,你要好好學。

    ”有一次窦一虎到二洞看老師,和秦漢遇到一塊兒,在那兒住了一個多月。

    師兄弟一談論武術,互相贊賞。

    個頭二般高,又是一師之徒,所以他們處得非常好。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現在秦漢武藝學成,也善使一條大棍,王铙老祖告訴他:“現在唐王領兵西進,正在用人之時。

    你的歲數也不小了,可以回家認祖歸宗,為國家出力報效。

    ”秦漢辭别師父,回到長安。

    到家裡見了親人,免不了悲喜交加,痛哭一場。

    但秦漢挂念兩軍陣前的事,帶了封書信,前去投軍。

    他已經來了好多天了,隻要把書信一獻,就可以進連營。

    但秦漢有自己的想法,認為我學了這麼多年的武藝,我們老秦家輩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