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回 程咬設計闖連營 薛丁山受命下高山

關燈
薛仁貴在兩軍陣前追趕蘇寶童,蘇寶童一邊跑着一邊伸手摘下了背上的盒子,原來這是一種暗器,裡面裝有九支藥水浸泡過的毒箭。

    他聽着薛禮的戰馬來到近前,冷不丁把馬一踅,與薛禮馬打對頭,一摁繃簧,九支箭一齊飛出。

    薛仁貴見勢不好,急忙把身子向後一仰,使了個金剛貼闆橋,躺在了馬背上,九支箭躲過了八支,惟獨有一支箭釘在了他的鎖子骨下邊花蓋袕上頭。

    薛元帥在馬上栽兩栽搖兩搖,幾乎落馬,半邊身子發麻。

    他知道不好,急忙撥馬敗回本隊。

    蘇寶童一見射中了薛禮,拍馬舞刀在後趕來,被城頭上亂箭射住。

     薛元帥一進城門便摔落馬下。

    徐軍師急令拽起吊橋,緊閉城門,又找來軍中大夫,為元帥治傷。

    摘盔卸甲,往傷處一看,衆人無不驚駭。

    這支箭,進去有二寸深,箭的周圍紅腫高大,像個小饅頭在這扣着一樣,流出的血是黑紫色,有股臭味熏鼻。

    就見薛大帥面色鐵青,牙關緊咬,順着嘴角直吐白沫。

    軍醫大夫禀道:“啟奏陛下,元帥中了毒箭了。

    好在時間不長,須要馬上清除,以免毒氣攻心。

    ”“快點動手。

    ”“是。

    ”幾個大夫一齊動手。

    經過一陣忙碌,拔出了毒箭,剔除了爛肉,上了金瘡散,又撬開元帥的嘴灌了幾粒藥。

    經過治療,當天晚上薛元帥蘇醒了過來,但是氣息微弱,不能轉動。

     皇上一看,元帥身負重傷,秦懷玉等幾員大将陣亡,大軍被困鎖陽,内少糧草,外無救兵,真是身逢絕地了,可該怎麼辦呢?徐軍師說:“陛下,事到如今,隻好派人搬兵求救了。

    ”“城外都是人家的兵馬,誰能闖得了連營啊?”“陛下放心,自然有高人能出得連營。

    ”“那麼高人是誰?派誰合适呢?”徐軍師目光往左右一掃,别人不怕,惟獨老程受不了,他趕緊往後退。

    就聽軍師喊道:“程咬金聽令!”“在。

    三哥,什麼事?”“四弟,你明白人可不該說糊塗話呀。

    剛才我跟主公議論的事,難道你沒聽見?必須派一高人回朝搬兵,這高人不是别人,就是你程咬金,你就辛苦一趟吧。

    ”“三哥,你少來這一套啊,我不是什麼高人,你另請高明。

    ”“四弟,你福大命大造化大,你不去别人誰行?”“誰福大命大,我看哪一位都比我強,另請旁人吧。

    ”徐軍師把臉一沉:“這是軍令,你可知抗令不遵有掉頭之罪?”“愛怎麼的你就怎麼的,你在這把我殺了我也不去死到蘇寶童手裡。

    ”軍師氣得把桌子一拍:“綁了。

    ”捆綁手往上一闖,老程急了:“别别,三哥,我去了行不行?”,“四弟你早該如此。

    我已算定,你出門準保化險為夷,平安到達京城。

    ”“那就借你吉言了。

    ”當即皇上給京裡寫了幾封信,一封給太子李治,一封給左班丞相魏征,要求他們速派大兵,速派能人,押糧運草,趕奔鎖陽關。

    來得早了,還能見面,來得晚了,我們就要全軍覆沒。

    上寫着千,下綴着萬,最後把五玺蓋上了。

    徐軍師看了兩遍,把它封好了,遞給程咬金:“四弟呀,你記住,人在聖旨在,人不在聖旨不在,你要好好保管。

    ”“遵命。

    ”老程接過聖旨,把袍子撩起來,裝到裡邊。

    飽餐戰飯,他沒帶一兵一卒,在轅門外翻身上馬,皇上和軍師把他送出了城門。

     老程出得城來在馬上邊走邊想:蘇寶童調百萬大兵圍困鎖陽,光連營就有幾十裡,慢說是個人,就是隻鳥也飛不出去,我怎麼辦呢?想來想去,他拿定了主意:事到如今怕也沒用,我就得豁出一頭去,想什麼主意呢?嗯,有了,幹脆我給他來個唬,一唬到底。

    想到這,老程來到敵人的連營。

    等到了壕溝外面,叫人家給攔住了。

    軍兵一看,一個上歲數的老頭子,他們各拿刀槍,呼啦就把程咬金的馬匹給圍住了。

    “站住,你來幹什麼?難道說要通過連營不成?” 程咬金把大草包肚子一腆:“你們是幹什麼的,一個個吹胡子瞪眼,什麼東西,快去,給蘇寶童送信兒,你就說他爺爺來啦。

    ” 大夥兒一聽愣了,這是蘇大帥的爺爺?是怪事啊!一瞅這老頭兒腆着肚子,二目放光,穩如泰山,不像是闖連營的,而且一兵一卒也沒帶呀。

    “請問老人家,貴姓高名?”“廢話,我的名姓能随便告訴你們嗎?到裡邊跟你們大帥一說,他就知道我是誰。

    ”“好吧,您略等片刻。

    ”“回來,告訴蘇寶童,就說他爺爺來啦,叫他大門懸燈,二門挂彩,兩廊動樂,紅氈鋪地,親自來接我,要錯了一點,我扭頭就走,你們這兒的破事我也不管啦,懂不懂?”“是是,您等等。

    ”這些軍兵還真讓程咬金給唬住了。

    有一部分軍兵在這看着程咬金,一部分軍兵磨回身趕奔大帳。

     單說蘇寶童。

    接連打勝仗,他心花怒放,正在連營裡祝賀呢。

    上垂首飛缽僧,下垂首鐵闆道,大帳裡盛排筵宴,一班歌妓在下面舞蹈,給他助興。

    蘇寶童心想,這一回我這臉從地下露到天上了。

    薛仁貴也不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