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回 衆大臣保本金銮殿 魯國公巧使少國公
關燈
小
中
大
亭成了議事大廳。
經過一陣商議,大家一緻推選秦英當首領。
秦英為人正直,在這群孩子中威信高,辦法也多。
秦英把胸脯一挺,朗聲說道:“好吧!既然諸位台愛,讓我當元帥,我現在就升帳!”他往石頭礅子上一坐,小臉往下一沉,十二人分立兩廂,垂手聽令。
秦英想了一想:“衆将官!”“有!”“今天趕奔天牢斷字獄,去教訓成親王李道宗。
你們必須按令行事,我讓你們打,你們就打,讓你們住手就住手,讓你們跑就跑,如有抗令不遵者,殺無赦。
”“遵令。
”“第二,咱們這十三個人,力量比較單薄,每人回府挑選兩個身強體壯的家人,一不準帶刀,二不準帶槍,但是每個人的懷中,要帶一條短棍,不要讓外人看着,讓他們作為軍兵,到時候參戰,今日已時三刻,在天牢斷字獄西路口醬油房門前聚齊,不得有誤。
”“得令。
”衆人散去,各自回府準備。
已時三刻,十三家少國公各帶兩名彪形大漢,來到指定地點。
秦英一點,沒一個遲到,心中大喜,招呼衆人來到這胡同口,讓大家隐藏一邊:“你們聽我的命令,讓上再上,不讓上都不準動。
”“我們知道了。
” 秦英把衆人安排已定,便把鬥逢一抖,拿着兩本書,邁着方步,哼着小曲,悠閑自得,向天牢斷字獄走來。
隻見街頭上一隊隊軍兵,持槍拿刀,來回巡邏。
天牢前旗幡招展,李道宗手捋長髯,閉目養神。
秦英一直走去,被軍兵擋住了去路:“小孩,别走了,這裡禁止通行。
”秦英故作驚訝:“往日我都從這裡走,今天怎麼啦?我得念書去呀!”“幹啥也不行,你繞道走吧。
”秦英明知故問:“以前我都走這趟大街,今天為啥不叫過了?”“這是皇王聖旨,知道嗎?要是抗旨不遵,得掉腦袋,快走吧。
”“是這麼回事呀,那我問問,你們這裡誰是頭兒?”“成親王李道宗。
”“噢,原來是我太皇老爺,那我可得過去見見禮才是。
”“你是什麼人?”“我是驸馬秦懷玉之子,名叫秦英。
”“哎喲,原來是少國公,恕我們有眼不識泰山,您可别見怪。
”“我不怪你們。
煩你給我報個信兒,就說秦英要給他老人家問安。
”“行行,你等一會兒”。
軍兵急轉身送信兒去了。
成親王李道宗正在想心事。
這個人陰險毒辣,現在薛仁貴雖然被押在天牢,他怕再出變故,與他不利,更怕夜長夢多,有人查出真象,因此他假傳聖旨,把守天牢,想把薛仁貴餓死、困死,那才萬事大吉。
李道宗正在盤算,軍兵過來禀報:“王爺,那邊來個小孩兒,自稱是驸馬秦懷玉之子,名叫秦英,要給您老人家問安,不知您見與不見?”成親王一想,秦英和自己真有點親戚關系。
他平時和東床驸馬秦懷玉面和心不和,特别為了薛仁貴這個事,兩家更是不愉快,不過這孩子也還通情達禮,還懂得過來給我問問安。
要不讓他過來,與情理上交待不下去。
又一想,我對這孩子好點,驸馬可能對我也錯不了,在孩子身上聯系聯系感情。
“讓他到我的面前來。
”“是!”報事的轉身到外邊去了。
“少國公,王爺批準啦,讓你到面前回話。
”“好吧。
”秦英把帽子正了正,鬥篷抖了抖,邁着小步,穩穩當當地來到李道宗面前,小退一彎,跪倒在地。
“太皇老爺在上,小孫孫給太皇老爺問安了。
”說着話趴地下就磕頭。
李道宗眯縫着眼睛,捋着白胡,看了看:“孩兒啦,免禮平身。
過來我看看。
”“是。
”秦英站在他面前。
李道宗一看,這孩子長得真好,看這樣子長大了是個幹才。
他紅臉膛,圓胖臉,眉分八彩,目若朗星,準頭端正,四字闊口,一口的小白牙,兩個元寶耳朵,頭上戴着束發金冠,身披大紅緞的鬥篷,内穿箭袖,腰裡系着五色絲鸾帶,腳上登着一雙小快靴,腋下還夾着兩本書。
“嗯,行。
這孩子還夠個人樣子。
” “兒啦,你要見本王,為了何事?”“回太皇老爺的話,我去念書,天天打這兒路過,今兒個我一看這怎麼回事?那麼多的軍隊。
我一打聽,聽說您老人家在這兒。
您想,您是我太皇老爺,我能不給您來施禮嗎?”“喔,行行行,這孩子有出息。
既然如此,上學去吧。
”“嗳,太皇老爺,我有一事不明,想跟您打聽打聽。
”“什麼事你就說吧。
”“您不在王府裡享福,跑到這兒風吹日曬的,幹什麼呢?”“孩子,你不懂啊,我這是奉了皇王聖旨,在這兒值公,我有公事。
”“什麼公事?”“唉,這天牢斷字獄,裡邊押着一個重要的犯人,本王在這兒看守犯人。
”“是嗎?誰在裡邊押着哩?” 李道宗一聽,這孩子還挺貧,你看看,追根問到底,還得答複他。
“秦英,這裡邊押的這個人叫薛仁貴。
”“薛仁貴?哎呀,太皇老爺,這個人我可聽說過,那是國家的忠臣,平西域十二年,為國家立下血汗戰功,怎麼把他押起來啦?”“孩子,你小小的年紀,懂得什麼。
他現在犯了死罪了,非押不可。
不但押,過些日子,還要叫他掉腦袋。
不必多說,上學去吧。
” 秦英心裡說話:上學呀?我還沒打你呢。
小孩兒眼珠一轉,計上心頭
經過一陣商議,大家一緻推選秦英當首領。
秦英為人正直,在這群孩子中威信高,辦法也多。
秦英把胸脯一挺,朗聲說道:“好吧!既然諸位台愛,讓我當元帥,我現在就升帳!”他往石頭礅子上一坐,小臉往下一沉,十二人分立兩廂,垂手聽令。
秦英想了一想:“衆将官!”“有!”“今天趕奔天牢斷字獄,去教訓成親王李道宗。
你們必須按令行事,我讓你們打,你們就打,讓你們住手就住手,讓你們跑就跑,如有抗令不遵者,殺無赦。
”“遵令。
”“第二,咱們這十三個人,力量比較單薄,每人回府挑選兩個身強體壯的家人,一不準帶刀,二不準帶槍,但是每個人的懷中,要帶一條短棍,不要讓外人看着,讓他們作為軍兵,到時候參戰,今日已時三刻,在天牢斷字獄西路口醬油房門前聚齊,不得有誤。
”“得令。
”衆人散去,各自回府準備。
已時三刻,十三家少國公各帶兩名彪形大漢,來到指定地點。
秦英一點,沒一個遲到,心中大喜,招呼衆人來到這胡同口,讓大家隐藏一邊:“你們聽我的命令,讓上再上,不讓上都不準動。
”“我們知道了。
” 秦英把衆人安排已定,便把鬥逢一抖,拿着兩本書,邁着方步,哼着小曲,悠閑自得,向天牢斷字獄走來。
隻見街頭上一隊隊軍兵,持槍拿刀,來回巡邏。
天牢前旗幡招展,李道宗手捋長髯,閉目養神。
秦英一直走去,被軍兵擋住了去路:“小孩,别走了,這裡禁止通行。
”秦英故作驚訝:“往日我都從這裡走,今天怎麼啦?我得念書去呀!”“幹啥也不行,你繞道走吧。
”秦英明知故問:“以前我都走這趟大街,今天為啥不叫過了?”“這是皇王聖旨,知道嗎?要是抗旨不遵,得掉腦袋,快走吧。
”“是這麼回事呀,那我問問,你們這裡誰是頭兒?”“成親王李道宗。
”“噢,原來是我太皇老爺,那我可得過去見見禮才是。
”“你是什麼人?”“我是驸馬秦懷玉之子,名叫秦英。
”“哎喲,原來是少國公,恕我們有眼不識泰山,您可别見怪。
”“我不怪你們。
煩你給我報個信兒,就說秦英要給他老人家問安。
”“行行,你等一會兒”。
軍兵急轉身送信兒去了。
成親王李道宗正在想心事。
這個人陰險毒辣,現在薛仁貴雖然被押在天牢,他怕再出變故,與他不利,更怕夜長夢多,有人查出真象,因此他假傳聖旨,把守天牢,想把薛仁貴餓死、困死,那才萬事大吉。
李道宗正在盤算,軍兵過來禀報:“王爺,那邊來個小孩兒,自稱是驸馬秦懷玉之子,名叫秦英,要給您老人家問安,不知您見與不見?”成親王一想,秦英和自己真有點親戚關系。
他平時和東床驸馬秦懷玉面和心不和,特别為了薛仁貴這個事,兩家更是不愉快,不過這孩子也還通情達禮,還懂得過來給我問問安。
要不讓他過來,與情理上交待不下去。
又一想,我對這孩子好點,驸馬可能對我也錯不了,在孩子身上聯系聯系感情。
“讓他到我的面前來。
”“是!”報事的轉身到外邊去了。
“少國公,王爺批準啦,讓你到面前回話。
”“好吧。
”秦英把帽子正了正,鬥篷抖了抖,邁着小步,穩穩當當地來到李道宗面前,小退一彎,跪倒在地。
“太皇老爺在上,小孫孫給太皇老爺問安了。
”說着話趴地下就磕頭。
李道宗眯縫着眼睛,捋着白胡,看了看:“孩兒啦,免禮平身。
過來我看看。
”“是。
”秦英站在他面前。
李道宗一看,這孩子長得真好,看這樣子長大了是個幹才。
他紅臉膛,圓胖臉,眉分八彩,目若朗星,準頭端正,四字闊口,一口的小白牙,兩個元寶耳朵,頭上戴着束發金冠,身披大紅緞的鬥篷,内穿箭袖,腰裡系着五色絲鸾帶,腳上登着一雙小快靴,腋下還夾着兩本書。
“嗯,行。
這孩子還夠個人樣子。
” “兒啦,你要見本王,為了何事?”“回太皇老爺的話,我去念書,天天打這兒路過,今兒個我一看這怎麼回事?那麼多的軍隊。
我一打聽,聽說您老人家在這兒。
您想,您是我太皇老爺,我能不給您來施禮嗎?”“喔,行行行,這孩子有出息。
既然如此,上學去吧。
”“嗳,太皇老爺,我有一事不明,想跟您打聽打聽。
”“什麼事你就說吧。
”“您不在王府裡享福,跑到這兒風吹日曬的,幹什麼呢?”“孩子,你不懂啊,我這是奉了皇王聖旨,在這兒值公,我有公事。
”“什麼公事?”“唉,這天牢斷字獄,裡邊押着一個重要的犯人,本王在這兒看守犯人。
”“是嗎?誰在裡邊押着哩?” 李道宗一聽,這孩子還挺貧,你看看,追根問到底,還得答複他。
“秦英,這裡邊押的這個人叫薛仁貴。
”“薛仁貴?哎呀,太皇老爺,這個人我可聽說過,那是國家的忠臣,平西域十二年,為國家立下血汗戰功,怎麼把他押起來啦?”“孩子,你小小的年紀,懂得什麼。
他現在犯了死罪了,非押不可。
不但押,過些日子,還要叫他掉腦袋。
不必多說,上學去吧。
” 秦英心裡說話:上學呀?我還沒打你呢。
小孩兒眼珠一轉,計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