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回 馮世剛受賄搞逼供 薛仁貴含冤赴法場
關燈
小
中
大
貞觀天子李世民不明真象,一怒之下要殺薛仁貴,文武百官一個個瞠目結舌,面面相觑,無不驚駭,見天子滿臉怒容,無人敢進言。
左班丞相魏征生性梗直,出班奏道:“吾皇萬歲萬萬歲,臣有本上奏。
”“魏愛卿有何本章?”“陛下,薛仁貴奉旨剛剛進得京來,不知身犯何律,法犯哪條,要将他處斬,請陛下明示。
”值班的八大朝臣也都跟着跪倒丹埠之下:“薛仁貴犯了何罪,請陛下明示。
”李世民苦笑了一下:“衆位愛卿平身。
朕怎能無緣無故殺害大臣呢,況且朕對薛仁貴的恩德,衆卿也都知道,平西歸來,朕晉封他為平西王之職,撥國币為他修造王府,府中執事全吃國家俸祿,可謂富貴已極。
近日朕十分想他,召他進京陪王伴駕。
他進京路過成親王府,成親王好意設宴款待,哪知道薛仁貴吃酒帶醉,闖進翠雲宮,調戲朕的禦妹,因奸不允,打死了翠雲公主。
衆位愛卿,你們說他犯沒犯死罪?”一句話把大夥兒全說愣了,怎麼會有這等事呢?簡直是意想不到哇。
也有人心中不信。
李世民為了讓衆人信服,傳旨由魏征率領衆朝臣前往成親王府查看現場。
衆大臣看後無不傻眼,現場依舊,薛仁貴還在那裡躺着呢。
魏征一邊往回走一邊琢磨:這是真的嗎?薛仁貴不是這種人哪,是不是有人假造現場陷害薛仁貴?那麼兇手是誰呢?是成親王?不可能啊,他是皇上的親叔叔,薛仁貴是為他們李家賣命,他咋能幹這種事?況且成親王就這一個女兒,他能忍心害死親生女兒嗎?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魏征等人回到八寶金殿,重新見駕。
李世民問道:“衆位愛卿都看過了嗎?”“臣等看過了。
”“好。
人證物證俱在,朕給薛仁貴定罪不冤枉他吧?”魏征一聽,不能隻聽一面之詞:“陛下明鑒。
臣看薛仁貴喝酒太多,至今仍人事不省,沒有口供,怎好定罪,應把薛仁貴喚醒,問個明白,再殺不遲。
望陛下三思。
”李世民心想:魏征說的也對呀!光着急不行。
“好,依卿所奏。
傳朕的口旨,把薛仁貴帶上殿來。
”聖旨傳下,薛仁貴被擡到了殿外,他仍然爛醉如泥,金瓜武士搖晃了半天,也沒能把他弄醒,隻好由兩人架着把他拖上了金殿。
李世民一見氣就上來了:“瞧你這模樣,怎麼那麼沒出息,見酒就不要命了。
要看你現在的樣子,說你作出那種事來,決不是冤枉你的了。
”皇上問了半天,薛仁貴一句話也不說。
李世民與魏征商量,把薛仁貴交給有司衙門審訊落實之後,再作處理。
皇上傳旨,宣三法司正堂上殿。
三法司是幹什麼的呢?這是當時專為審理朝廷重臣而設立的司法衙門,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衙門共同派員組成,三法司正堂雖是三品宮,但責任重大。
三法司正堂馮世剛聞皇帝宣召,急忙整冠端帶來到金殿。
叩見已畢,皇上問道:“馮世剛,方才你到翠雲宮去了沒有?”“臣去過了。
”“現場你都看過了嗎?”“臣看過了。
”“既然如此,朕命你審理薛仁貴一案,你要秉公而斷,查清問明,報朕知道。
”“臣尊旨!”皇上散朝,衆大臣各自回府。
馮世剛懷抱聖旨離了金殿,命人把薛仁貴押進三法司大牢。
馮世剛回到三法司,真有點坐卧不安。
此人幼讀詩書,科舉及第,出仕以來,為官倒也清正,頗得皇上賞識,他還是左班丞相魏征的女婿。
魏征不畏權貴,特别是敢于犯顔直谏,對他也有些影響。
今天朝中發生的事,他也有些懷疑,對薛仁貴這個人,他也有所了解,他認為薛仁貴不會犯這個罪。
盡管說酒能亂性,可薛仁貴也不敢初次見面就調戲公主呀!再說薛仁貴一向人品端正,不近女色,怎麼能一下子變得這麼快呢?他又一想,有些作難了。
皇上要我秉公而斷,我怎麼斷法呢?一頭是成親王,國家的太上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高權重;一頭是平西王,國家的棟梁,況其背後還有熬國公敬德、魯國公程咬金和他那一班弟兄,哪一頭都惹不起,我要得罪哪一頭都沒有我的命在,這可怎麼辦呢?想到此他一陣陣唉聲歎氣,束手無策。
正在這時,他的夫人來了。
魏氏夫人聽說丈夫下朝來滿面愁雲,便前來詢問。
馮世剛把奉旨審理薛仁貴一案,以及自己的想法,向夫人說了一遍。
夫人勸慰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既是奉旨審理,皇上要你秉公而斷,你就不要顧及個人得失,把此案審清問明也就是了。
”馮世剛聽夫人一席說,雖然踏實了些,還是顧慮重重。
二人正在談話,門上禀報:“報大人,成親王過府看您來了。
”馮世剛噌地就站起來了:“你待怎講?”“成親王李道宗過府看您來了!”“現在何處?”“就在府門等候。
”“快快有請。
”馮世剛趕緊讓夫人回避,整整衣冠,大開府門,列隊迎接。
馮世剛心想:成親王位極人臣,府中又出此大事,天到這般時候還來看我,其中必有隐情。
到府門外一看,隻見李道宗身着便裝,除了張仁和幾個轎夫以外,衛隊全無,馮世剛更覺詫異。
正要大禮參拜,李道宗快步上前一把把他位住:“馮大人不必客氣,你我到府中一叙。
”“請。
”“請。
”二人攜手攬腕,來到内宅。
馮世剛畢恭畢敬
左班丞相魏征生性梗直,出班奏道:“吾皇萬歲萬萬歲,臣有本上奏。
”“魏愛卿有何本章?”“陛下,薛仁貴奉旨剛剛進得京來,不知身犯何律,法犯哪條,要将他處斬,請陛下明示。
”值班的八大朝臣也都跟着跪倒丹埠之下:“薛仁貴犯了何罪,請陛下明示。
”李世民苦笑了一下:“衆位愛卿平身。
朕怎能無緣無故殺害大臣呢,況且朕對薛仁貴的恩德,衆卿也都知道,平西歸來,朕晉封他為平西王之職,撥國币為他修造王府,府中執事全吃國家俸祿,可謂富貴已極。
近日朕十分想他,召他進京陪王伴駕。
他進京路過成親王府,成親王好意設宴款待,哪知道薛仁貴吃酒帶醉,闖進翠雲宮,調戲朕的禦妹,因奸不允,打死了翠雲公主。
衆位愛卿,你們說他犯沒犯死罪?”一句話把大夥兒全說愣了,怎麼會有這等事呢?簡直是意想不到哇。
也有人心中不信。
李世民為了讓衆人信服,傳旨由魏征率領衆朝臣前往成親王府查看現場。
衆大臣看後無不傻眼,現場依舊,薛仁貴還在那裡躺着呢。
魏征一邊往回走一邊琢磨:這是真的嗎?薛仁貴不是這種人哪,是不是有人假造現場陷害薛仁貴?那麼兇手是誰呢?是成親王?不可能啊,他是皇上的親叔叔,薛仁貴是為他們李家賣命,他咋能幹這種事?況且成親王就這一個女兒,他能忍心害死親生女兒嗎?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魏征等人回到八寶金殿,重新見駕。
李世民問道:“衆位愛卿都看過了嗎?”“臣等看過了。
”“好。
人證物證俱在,朕給薛仁貴定罪不冤枉他吧?”魏征一聽,不能隻聽一面之詞:“陛下明鑒。
臣看薛仁貴喝酒太多,至今仍人事不省,沒有口供,怎好定罪,應把薛仁貴喚醒,問個明白,再殺不遲。
望陛下三思。
”李世民心想:魏征說的也對呀!光着急不行。
“好,依卿所奏。
傳朕的口旨,把薛仁貴帶上殿來。
”聖旨傳下,薛仁貴被擡到了殿外,他仍然爛醉如泥,金瓜武士搖晃了半天,也沒能把他弄醒,隻好由兩人架着把他拖上了金殿。
李世民一見氣就上來了:“瞧你這模樣,怎麼那麼沒出息,見酒就不要命了。
要看你現在的樣子,說你作出那種事來,決不是冤枉你的了。
”皇上問了半天,薛仁貴一句話也不說。
李世民與魏征商量,把薛仁貴交給有司衙門審訊落實之後,再作處理。
皇上傳旨,宣三法司正堂上殿。
三法司是幹什麼的呢?這是當時專為審理朝廷重臣而設立的司法衙門,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衙門共同派員組成,三法司正堂雖是三品宮,但責任重大。
三法司正堂馮世剛聞皇帝宣召,急忙整冠端帶來到金殿。
叩見已畢,皇上問道:“馮世剛,方才你到翠雲宮去了沒有?”“臣去過了。
”“現場你都看過了嗎?”“臣看過了。
”“既然如此,朕命你審理薛仁貴一案,你要秉公而斷,查清問明,報朕知道。
”“臣尊旨!”皇上散朝,衆大臣各自回府。
馮世剛懷抱聖旨離了金殿,命人把薛仁貴押進三法司大牢。
馮世剛回到三法司,真有點坐卧不安。
此人幼讀詩書,科舉及第,出仕以來,為官倒也清正,頗得皇上賞識,他還是左班丞相魏征的女婿。
魏征不畏權貴,特别是敢于犯顔直谏,對他也有些影響。
今天朝中發生的事,他也有些懷疑,對薛仁貴這個人,他也有所了解,他認為薛仁貴不會犯這個罪。
盡管說酒能亂性,可薛仁貴也不敢初次見面就調戲公主呀!再說薛仁貴一向人品端正,不近女色,怎麼能一下子變得這麼快呢?他又一想,有些作難了。
皇上要我秉公而斷,我怎麼斷法呢?一頭是成親王,國家的太上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高權重;一頭是平西王,國家的棟梁,況其背後還有熬國公敬德、魯國公程咬金和他那一班弟兄,哪一頭都惹不起,我要得罪哪一頭都沒有我的命在,這可怎麼辦呢?想到此他一陣陣唉聲歎氣,束手無策。
正在這時,他的夫人來了。
魏氏夫人聽說丈夫下朝來滿面愁雲,便前來詢問。
馮世剛把奉旨審理薛仁貴一案,以及自己的想法,向夫人說了一遍。
夫人勸慰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既是奉旨審理,皇上要你秉公而斷,你就不要顧及個人得失,把此案審清問明也就是了。
”馮世剛聽夫人一席說,雖然踏實了些,還是顧慮重重。
二人正在談話,門上禀報:“報大人,成親王過府看您來了。
”馮世剛噌地就站起來了:“你待怎講?”“成親王李道宗過府看您來了!”“現在何處?”“就在府門等候。
”“快快有請。
”馮世剛趕緊讓夫人回避,整整衣冠,大開府門,列隊迎接。
馮世剛心想:成親王位極人臣,府中又出此大事,天到這般時候還來看我,其中必有隐情。
到府門外一看,隻見李道宗身着便裝,除了張仁和幾個轎夫以外,衛隊全無,馮世剛更覺詫異。
正要大禮參拜,李道宗快步上前一把把他位住:“馮大人不必客氣,你我到府中一叙。
”“請。
”“請。
”二人攜手攬腕,來到内宅。
馮世剛畢恭畢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