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回 薛仁貴奉日進京城 李道宗設計害忠良

關燈
,兩道蒼眉,大眼睛耷拉着眼角,獅子鼻,菱角口,頭帶七寶盤龍冠,身披滾龍赭黃袍,腰束珍珠絲鸾帶,滿面堆笑,來到薛禮跟前。

    薛仁貴一看,甭問,此人就是成親王了。

    平西王趕緊撩衣服跪倒在地:“王駕千歲在上,臣薛禮參見千歲,千千歲!”李道宗用雙手相攙:“薛愛卿免禮平身,請起,請起。

    ”李道宗拉着薛仁貴的手,顯得十分親爇:“說起來,真是可惜得很哪!我聽說你到我府裡來過,正趕上本王出京辦事,你我沒能見着,把老夫後悔死了。

    你是我們大唐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本王早就想見到你,總算今天把你盼來了,故此老夫才派人前去接你。

    來來來,快跟我到府中一叙。

    ”薛禮稍愣了一下:“王駕,薛禮此次進京是奉聖旨而來,萬歲還等着臣呢。

    我怕耽誤了工夫犯下欺君之罪。

    依臣之見,等見過聖駕之後,再到府中給您老人家問安,您看如何?”成親王連連搖頭道:“不必了。

    你還不清楚呢,其實皇上的心思,都在老夫肚子裡裝着呢!這次宣你進京,就是老夫給他出的主意。

    再者說,我是他皇叔,我把你留在府裡,他還能責怪不成?等會兒老夫派人給皇上送個信,讓他稍候一時也就是了。

    來來來,快随本王進府!”薛禮一想,成親王說得也有道理,又見他出于至誠,隻得點頭應允,這才跟着李道宗走進王府,來到銀安殿。

    成親王拉着平西王,這個親爇勁兒就甭提了,薛禮也感到十分溫暖。

    時間不大,酒宴擺上來了,薛禮一看,趕緊說:“王爺,臣能不能改日再來!我心裡着急,待見過聖駕再來讨擾。

    ”“你這個人怎麼這樣羅唣!方才本三不是對你說過了嗎?你不必擔心,我已派人給皇上送了信啦,等咱們吃喝完畢,老夫陪你進宮,皇上要怪讓他怪我好了。

    ”薛禮是個忠厚人,讓李道宗勸得實在沒法了,這才入席。

    宴席上玉液瓊漿,山珍海味,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猴頭燕窩沙魚翅,以及外國進貢的好吃喝,希奇古怪,連名字都叫不出來。

    李道宗頻頻相讓,把薛禮鬧得手腳都沒地方放了,因為人家是君,自己是臣呀。

    李道宗可不拘小節,一邊讓酒一邊說:“仁貴呀,你可别拿我當外人。

    老夫是個直腸子的人,愛說愛笑,有什麼咱們就說什麼,想吃什麼你就吃什麼,幹萬可别拘束。

    ”“多謝王爺。

    ”“嗳,别客氣。

    老夫聽皇上說了,你為大唐朝立下了血汗戰功,曾經百日雙救駕,這功勞太大了。

    老夫常對人說,我們之所以有今天,能安安穩穩在這兒坐着,多虧了你呀!飲水思源,大唐朝的臣民們能不感謝你嗎?來,咱們幹了這杯。

    ”薛禮無奈,隻好把酒杯端起來說:“王爺,臣還得見駕,是不是少喝點。

    ”“你喝吧,沒事兒,幹!”薛禮隻得把這一杯酒飲幹。

    李道宗又給他斟上第二杯,非逼着平西王再幹了。

    薛禮見無法推辭,隻得把這第二杯酒也喝了下去。

    李道宗趕忙又給滿上第三杯。

    哪知這三杯酒剛一下肚,薛仁貴瞅着房子直轉個兒,成親王變成了六個腦袋,一陣天旋地轉,痛苦難當。

    薛禮想:“喝酒我雖不能說是海量,可也不至于三杯酒就這樣啊,這是怎麼了?”他剛想起身,突然眼前一黑,“撲通”摔倒在地,手中的酒杯打了個粉碎,什麼事情也不知道了。

     李道宗一見薛仁貴摔倒,站起身來喚道:“仁貴,平西王,你醒醒,你怎麼啦?”任憑他怎麼叫,薛禮毫無反應。

    李道宗把胡須一攏,冷笑道:“嘿嘿,薛禮,薛白袍,你做夢也不會想到能有今日吧!來呀!”事先埋伏在兩旁的刀斧手,嘩——從兩廊下、屏風後闖了出來,各拿刀劍,把整個銀安殿給包圍了。

    李道宗惡狠狠地說:“把薛仁貴亂刃分屍。

    ”“喳!”這些人各掄刀槍,往上就闖。

    突然聽見屏風後面有個女人說話:“王爺,等一等!”李道宗回頭一看,但見幾名宮女攙着一個美人,顫巍巍來到銀安殿。

    這正是他的第九位王妃張美人。

    張美人今年十九歲,在成親王面前最為得寵,說一不二,她叫李道宗跪着,李道宗就不敢站着,因為他倆的年齡懸殊太大了。

    成親王把她愛如珍寶一般。

    “夫人,你怎麼來了?”“王爺,我聽說薛仁貴到了。

    ”“這不是嘛。

    ”張美人低頭看了看,忙問道:“他就是薛禮?”“對呀,他就是你最恨的那個人。

    ”“是嗎?”張美人說着,像瘋了似地,往前一闖,從成親王腰上拔出寶劍,撲到薛仁貴面前,把劍一舉,就要下毒手。

     李道宗為什麼要害薛仁貴呢?書中代言:事情就壞在張美人身上。

    張美人的父親張士貴,也是唐初的一員大将,但此人一向跟瓦崗英雄不和,認為秦瓊、程咬金等都是響馬出身,遇上了好運氣,才當了大官,這幫人是拆了茅房蓋樓——臭底。

    我張士貴是名門之後,文武全才,為國家也立過大功,還沒有你們的官大,實在叫人不服。

    在征讨西域時,張士貴奉旨到山西招軍,當了招兵總管,正趕上薛禮前去投軍。

    張士貴親自檢查他的武功,薛仁貴練了幾趟大朝,舞動起來風雨不透。

    一問薛仁貴的志向,薛禮說:“我願為國家出力報效,也要像瓦崗英雄那樣為大唐盡忠。

    ”張士貴一聽這話極為反感,心想,如果把薛仁貴收下,早晚他也是程咬金、秦瓊的人,我從心眼兒裡就瞧不慣他們。

    因此他找了個碴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