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腹中開花

關燈
常茂命梁泰引軍五百出戰,梁泰不敢抗令,氣呼一呼上馬提槍來到陣前。

    薛長策一見大喜,親自出馬。

    兩軍對面,薛長策喝道:“對面不是梁将軍嗎?”梁泰答道:“正是梁某。

    爾背叛朝廷,興兵作亂,罪有千條,罄竹難書。

    還不過來受死,更待何時?”說罷抖槍便刺。

     薛長策一撥馬頭,用亮銀戟把槍壓住,笑道:“梁将軍息怒,請聽薛某一言。

    朱棣和朱珺,同是太祖之子,我們保懷王登極,江山又沒落入外姓之手,怎麼能說是反叛朝廷呢!再說朱棣的皇位是怎麼來的,他是弑君篡位得來的呀,胡、常兩家又獨霸朝綱,視我等如無物,我們怎麼能受得了這個氣呢!聽說昨天常茂無緣無故要殺你,跟着他幹有什麼好?懷王仁厚慈祥,德配天地,實為曠世之英主。

    我們此舉,上合天心,下順民意,懷王必能穩坐天下。

    你我過去相處得不錯,才勸你幾句,望将軍三思。

    ” 梁泰怒道:“忠臣不事二主,爾少得胡言。

    看槍!”梁泰一抽一回大槍又奔薛長策刺來。

    薛長策沒認真打,而是邊戰邊勸。

    梁泰執意不聽,二十幾個回合仍不分勝負。

     突然,武盡忠在官軍隊中闖出,喝叫道:“梁泰聽了,常王一爺有令,你不要念及舊情,不肯下手,限你在半個時辰之内斬将殺賊,取薛逆的首級,否則,按通敵治罪!” 梁泰聞聽火往上撞,舍棄薛長策,催馬搖槍直奔武盡忠沖去,并大吼道:“爾等欺人太甚,我跟你們拼了!” 武盡忠撥馬便走,喝令軍兵把梁泰攔住,并喊道:“梁泰反了!梁泰反了!快去報告常王一爺!”不多時轅門大開,旗号晃動,看樣子是常茂要出來了。

    梁泰不敢接戰,把大槍往空中一舉,對軍兵喊道:“是朋友把路閃開,是冤家就過來送死!願意跟我走的随我來,梁某決不虧待你們!”說罷催開戰馬奔正西而去。

    五百名軍兵大部分跟着他跑了。

     薛長策看在眼裡,認為機會不能錯過,急命胡金堂領兵擋住官軍,他自己帶着數十騎戰馬去追梁泰。

    大約趕了五裡多路,就把梁泰追上了。

    梁泰大怒,大槍一揮擺開陣勢,等待厮殺。

     薛長策急忙拱手道:“梁将軍不要誤會,薛某決不是趁火打劫,而是想給你指條明路。

    倘若将軍願意的話,随某共保懷王如何?”“這個——”梁泰低頭不語。

    薛長策一看有門兒,進一步勸道:“大丈夫應該審時度勢。

    将軍的處境如此艱難,再猶豫不決,隻怕追悔莫及呀。

    ” 梁泰歎道:“梁某并非癡傻之人,既然離開了大營,也願另尋出路,可就怕他人疑神疑鬼,說短論長。

    ”薛長策道:“不是薛某說大話,我推薦的人誰敢懷疑?”梁泰沉吟片刻,心一橫頭一擺,挂槍下馬請降。

    薛長策大喜,扶着梁泰上馬,二人并馬回轉琅琊山。

    梁泰帶來的幾百名官兵,也跟着上了山寨。

     離山口不遠,胡金堂領兵來迎。

    他向薛長策禀報說:“常茂在馬上酒氣熏人,左右搖晃,壓根兒就不能打仗。

    武盡忠等又是我軍敗将。

    他們見梁泰走遠了,就收兵回營了,末将也收了兵。

    ” 薛長策點了點頭,把梁泰介紹給他,二人互緻敬意。

    他們邊走邊談,回到山寨。

     懷王聽說薛長策大勝而歸,率衆人降階迎接。

    薛長策道:“王一爺,臣此次下山,不僅大大挫動了常茂的銳氣,還收降了大将梁泰,這都是王一爺的洪福啊。

    ” 梁泰倒身下拜道:“罪臣梁泰參見王一爺千歲,千千歲。

    由于臣目光短淺,不識賢愚,領兵到此,與王一爺開仗,還望王一爺恕罪。

    ”朱珺笑道:“卿能棄暗投明,不失大将風度,孤決不會虧待你的。

    ”說罷親自攙起梁泰,拉着他走進議事廳。

     朱珺傳旨,全山祝賀。

    席間,朱珺又把山上的幾位寨主介紹給梁泰。

    胡金堂以及鐵天池等都挺客氣,惟獨羅镖與衆不同。

    他沉着臉冷笑不止。

     懷王看着羅镖問道:“你這是何意?”羅镖把嘴一撇說:“還是問問梁泰吧。

    ”“問他幹嘛?”“問他打算怎樣倒反山寨呀!” 梁泰臉色陡變,問懷王和薛長策道:“這是什麼意思?”羅镖不等别人開口,“噌”地一聲站起來說:“梁泰同常茂相處多年,交情至深,對朱棣忠心耿耿,絕不會投靠咱們的。

    這都是常茂的詭計,叫他進山來卧底。

    王一爺若不信,就将他拿下,嚴刑拷問,便知真情!”梁泰聞聽暗自吃驚,假裝生氣道:“薛大帥你看怎麼樣,在山下我是怎麼說的?果然不出所料啊。

    ”